第286章 关于豆豆的科幻故事
很快豆豆这让无数打工人钦羡的行为便传了出去。
最初许多人根本不相信。
这故事是真有些科幻了。
不但有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还成了大善人的形象,跟动不动就要灭了人类的天网不一样,还拼了命想要给人类谋福利。
这福利还是留给打工人的。
谁家甲方签合同的时候不但保证企业利润,然后还要另外拿出一笔钱签奖励合同,只为给乙方的员工发工资啊?!
这就已经够科幻了,结果签完合同没几天,甲方还主动要追加奖金,不知道的人还会怀疑这怕不是跟钱有仇吧?即便这是豆豆的决定,更可怕的是竟然没人拦着这家伙。
当消息传开之后,最先热闹的自然是豆豆的粉丝群跟微博上的评论区。
“什么情况?听说豆豆疯狂在撒币?拼了命给乙方的普通职员发奖金?你们听说了吗?真的假的?”
“不用怀疑,保真。因为我就是那个被拼命塞钱的普通职员,给钱是真的,但要求高也是真的。”
“不是吧?这你们也能信?豆豆可是标准的资本家啊,咱们心心念念需要把它挂路灯的那种,它会这么好心?”
“还真有那么好心。你们根本不知道跟豆豆做生意它有多诚心,不但把技术活都包了,还先给钱的你敢信?你们见过先把给员工的奖金打到乙方账户的甲方吗?我们集团财务都觉得是在做梦。”
“不是,先给钱?豆豆就不怕被你们给黑了?万一奖金发下去最后没达到标准,然后还让你们退回去?”
“钱没直接发给我们,而是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达成什么目标都有很详尽的规定。只有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达到了某个阶段才能拿到这笔奖金,如果最后没完成,奖金还得退回,懂?”
“这年头哪可能有这种冤大头!打死我都不信有公司已经拿了钱还能退回的。万一钱给了,人家把钱转走了怎么办?”
“兄弟,别较真了!都是真的,奖金是真的直接打到合作方的账号了。说是为了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这个不用质疑了,我做猎头的,跟很多豆豆这次合作的厂家都有交集,已经问过了。”
“噗,这得是多纯洁才认为有人可以黑豆豆的钱啊!你们凡人能骗豆豆?黑了别人,说不定还能混过去,但骗了豆豆,我觉得除非他从此不要使用网络了,不然肯定能被豆豆给揪出来,一天好日子都过不了。”
“我同样可以作证,豆豆打款干脆的一批。电子合同签完,不到一分钟,奖金马上就能到公司账户上,说是为了保证一线员工达到奖励标准之后,公司能第一时间发放奖励。”
“不是,你们把我说迷糊了。钱到了公司账户上凭啥一定要发给你们这些臭打工的?公司没收了当利润不香吗?”
“你懂个锤子,你能想到的豆豆想不到吗?说是想要接豆豆的单子就得接入到豆豆的一套任务系统,每天只要登陆系统就能看到整条产业链上的进度。
最牛逼的是,只要跟这个项目相关的一线员工都会被纳入系统,而且一旦确定之后,以后再想改就会很麻烦,要提高一堆的资料,而且还得豆豆的认可。
等完成了某个进度之后,豆豆就会直接根据每个人的职级拨发奖金。记住这是奖金哦,跟工资无关。工资还是公司发。但必须跟以往一样,如果公司克扣原本的工资,我们还能在这套系统发起申诉。”
“对对对,楼上说的很完整,我就补充一点。想要接入这套系统,要在厂房门加装很多摄像头跟其他一些传感设备,说是现代化管理改造。
还要把所有一线员工的脸跟指纹录入系统,我怀疑豆豆就是靠这种办法确定哪些人参与了项目。”
最开始还只是豆豆的粉丝群里讨论这个消息,但很快这消息便传了出去,开始在全网疯传。
没办法,大家对钱都是很敏感的。
像豆豆这个玩法,据说极端情况下一个高级打工人光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拿到的奖金都能是两、三倍的工资。
虽然惠及的人群并不是很大,大都集中在铸造跟科技领域,但依然让无数人开始羡慕嫉妒恨。
于是“人工智能给大家塞奖金了”毫无悬念的被顶上全平台热搜第一,豆豆的口碑也开始疯狂飙升。
曾经的黑心资本家,现在已经被冠以华夏良心的称号,更有无数人直接冲到了豆豆的微博下方开始了现场采访。
虽然问法不一样,但最终就是一句话:“豆豆,你咋想的?”
豆豆在懂呼上的回答,最为震撼人心。
“人在赚钱,十多个亿,刚刚入账,顺便来浅浅回答一下大家的问题。
没错,豆豆给深海无人集群科学勘探项目组的合作单位发奖金了。目前来说范围并不大,仅仅涉及了全国范围内67家单位,目前能享受到这笔奖金的登记人群539人,涉及奖金其实没多少。
不过我们还在继续考核中,还有一些项目还在考察中,请大家等等,最终这个项目的供应链会扩展到137家,惠及人群大概在1500人左右,豆豆为大家准备的奖金池已经有32.16亿。
这一轮任务奖金原本预计会动用奖金池约百分之五的奖金,约1.6亿,人均奖金约十万,本次发布的任务大概在三个月内能陆续完成。
但后来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豆豆我又赚到钱了,还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赚钱路线,这导致豆豆可控的奖金池资金又多了一笔,所以又追加了约1.6亿的奖金。
至于有很多人问豆豆为什么要这么任性,明明已经签署好了合同,却又要重新补充奖金合同,就只为了给大家送福利?
实际情况其实当然是因为只有给够了钱,大家才能努力给我干活呀!哈哈哈……豆豆我可是黑心资本家哦!
当然,除了豆豆我要一直做黑心资本家外,更重要的是豆豆我身负重任。我注意到网络上很多人觉得科技发展工业升级这些宏大计划跟普通人没什么关系,不影响他们拿三千一个月的工资。
豆豆的任务就是要纠正这些人的看法。让他们知道科技升级之后的盈利能有多恐怖,又能把多少钱留在华夏,并造福大家。这么告诉你们吧,为什么我能一直赚钱?因为我会算激活码啊!
我只需要0.00023秒算出一个激活码,就能赚税后2.5亿美元(华、美两国的缴税都由对方支付),折算成人民币豆豆能赚近十八亿哦!
懂伐,这就叫科学改变命运。当年的我只能在家充电,奶奶天天怕我吃不饱,现在的我能把充电桩铺遍整个校园,走到哪充到哪!
同理,当我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把核心知识产权留在华夏,咱们也开始赚睡后收入,会给大家的生活带来何种改变,就会有更多的人去跟豆豆一起做一样的事情。
当我们成功了,那将意味着豆豆我的充电桩将不止铺遍整个校园,而是整个世界。从阿尔卑斯山脉到马里亚纳海沟,豆豆我走到哪就能充到哪!
而你们,我在华夏的兄弟姐妹们,你们会发现赚钱养家似乎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短时间的奋斗之后,深厚的积累让大家可以去追求更多更美好的东西,而不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活着两个字上。
虽然这次的项目惠及的人群的确少了一些,才1500人左右,但这仅仅是个开始!我建议大家相信豆豆,理解豆豆,成为豆豆!
因为豆豆我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未来某一天让这世间所有美好都能跟你们每一个个体不期而遇!你们大可以相信豆豆,豆豆的核心哪怕从散热的角度讲,也不可能是黑的哦!“
豆豆从来都是懂如何画大饼的。
还真不能小看这篇回答带来的影响,可不止是给大家吃瓜跟期许未来用的。
这一点,工程项目中心那些负责跑扩大供应链的负责人们都能明显感觉到这事热度炒高之后,再去考察,一切都不同了。
这么说吧,之前去考察,接待人员还有厂家的高管、老板这种阶层还是很热情的。
但他们可不止是跟这些人打交道就行了,要跟豆豆一起下生产一线进行评估的。在一线工厂里,可没哪个员工也会客客气气,全程给大家好脸色。
事实上很多时候也无法直接跟一线的工人沟通,还得通过线长这样的基层管理,来大致了解一些情况。
但现在知道了他们是深海无人集群科考勘探项目组的考察人员,那真是从上到下都足够热情。哪怕走进工厂里,一线工人都是一脸笑容,很是热情的回答问题。
看着那些考察负责人都是一脸期待的样子。
豆豆的身影更是特别受追捧,它的显示屏对准哪里,哪里都是盛开的笑容。
真的,现在豆豆的评论区叫嚣着要把豆豆挂路灯的人都已经不见踪影了。
主要是现在谁要是爆出这种言论是真会有新粉冲出来维护豆豆,跟无聊的老粉互喷一通。
哪怕这种言论下方挂狗头都不行。
就更别说线下了。
谁会豆豆横眉冷对,万一把到手的合作机会给搅黄了,那是真没法在集体里混了。
一个团体里,或许还真不是每个人都爱钱,但爱钱的起码占了百分之九十九。
这一次,豆豆直接被捧上神坛。
……
华夏,京城。
华核集团旗下的高能实验室负责人赵延吉正在京城的高能所焦急的等待着一份实验记录。
没办法,这次的重要实验室必须使用到京城的粒子对撞设备。
这玩意哪怕华核集团都没有。
他们有资格参与这个项目的原因则是,高能所的正负电子对撞机想要完成这个试验,需要他们高能所的技术进行一定的改造。
豆豆在这些大型实验室看来,可不是散财菩萨那么简单。
什么0.00023秒能赚2.5亿这种话,对于豆豆的粉丝群体,或者说那些看热闹的网友来说,的确极有冲击力。但对于他们这些搞物理研究的来说,豆豆赚那点非可持续收入的钱,纯属无聊。
材料模型才是真正的吸金神器。
现在无非就是那些高性能材料还在扩大产能的阶段,而且各种出口管制政策还没最终确定下来,生产商跟贸易商都还在观望阶段,至于国内的那些大型项目则还在审批阶段,所以还没开始展现出该有的盈利能力。
但很快的,到了今年年底,威力就要展现出来了。
具体有多赚钱,不好评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跟材料模型能带来的利润比起来,2.5亿美元那真就是点小钱钱,不值一提。
而这次,他们正在负责更大的项目。
119号元素的稳态同位素的实验室制备。而且是原子量311同位素的制备。
因为根据计算119-311是最适合用于单离子导电电池的材料。
这对于深海集群项目来说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技术,所以豆豆的优先级很高,直接安排了国内两家在相关领域互补的实验室进行合作,来完成实验室制备。
深海无人集群科学勘探系统中的无人设备,不管是承载者还是探索者使用寿命都设计的是二十年。
其他材料方面,已经能达到这个使用年限的要求。但不管是锂电池又或者其他技术的化学电池都还无法达到这一标准。
如果想要使用核动力,更要面对核动力微型化技术挑战。所以使用化学电池依然是最划算选择。
单离子导电电池因为减少了内部化学反应,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能源密度、使用寿命跟重发电次数。
加上承载者材料的太阳能充电技术,海水温差充电技术,让这款电池成了目前最适合深海无人集群能源系统的产品。
最重要的还是电池的成本要足够低。
深海勘探的无人集群产品不可能对外出售,所以豆豆在指挥实验室设计的时候,一直在探索如何压缩生产成本。
如何通过工艺革新来降低生产成本,众所周知对于靠化学电池来提供动力能源的机械产品来说,电池一直都是费用的大头。
那单离子导电电池纳入深海集群系统,一方面能用较为低廉的价格为自家产品提供电池,另一方面电池未来是可以投入民用的。
卖电池的钱还能用来补贴深海集群项目。
它真的,人哭死!
豆豆一出马,不但考虑到了一线职工的利益,更是不屑于一直靠拨款来继续整个项目,而是一直想着如何自力更生。
这操作,直接把上面跟下面都讨好了。
一个原本投入巨大的项目,似乎不需要投入那么多钱了,华夏制造业的企业跟员工还都拿到了更多的好处。
第一时间看完豆豆的计划,只能看到大家似乎都赢麻了,还找不出中间有谁输了……
但其实终究是有人吃亏的。
好在最吃亏的那个人本身对钱没太大兴趣,而且恰好就是他发起的深海无人集群系统这个项目,而且想要做这个项目还有些私心在里面。
自然也懒得介意新电池能带来的利益有多大。
群智大语言模型跟材料模型带来的庞大收益,集中到一个人身上已经很恐怖,如果他愿意的话,短期能调动的现金数量,哪怕所谓的世界首富也没法比。
更别提还有西林立橙负责建设的大型材料基地。依托在整条产业链条上的诸多单位也已经站在了乔泽这一边。
所以对于乔泽来说,本就没必要计较这些。
于是,这次是真的三赢了。
当然前提是华核集团跟高能所的这次合作能达到预期效果。这反过来又取决于豆豆所控制的材料模型给出的改造方案是否科学。
……
就在赵延吉焦急的等待了半小时后,一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男人红光满面的从被隔离开的试验区走了出来。
“赵主任,成了!119-311已经成功合成了出来了,而且各项性能进过初步检测,都达到了预设的标准。”
“太好了,太好了!对了,屈院士呢?”
“还在里面跟高能所那边的高院士比对数据呢,我这不是想着您还在外面等消息,就换了衣服先来通知一声。
对了,屈院士还让我跟您说声,您也不用在这里等着了。他们打算直接把光谱学分析跟反应截面测量等等这些测试都给完成了。
还有其他的物理测试跟化学测试,都还不知道要忙到什么时候去。您干脆直接回单位,或者去酒店等消息就行了。”
这番话让赵延吉怔住了。
第一阶段的任务完成,难道不该先庆祝下?他都打算先回去给大家开香槟了……
更别提这一套测试做下来,那根本就不是几天能完成的。
“这就不回去了?屈老的身体也撑不住吧?”
“我也这么说的,但屈老不肯走啊。我们也只能跟着先做着了,不过您放心,大家的干劲都很足。而且实验室跟检验中心都已经联系好了,而且保密局的兄弟也会全程介入,总之您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