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我的钱都是从古代赚的 > 第102章 收获两件国宝

第102章 收获两件国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爹爹、哥哥,你们……”
    看着一家人在推销自己,黄小莺害羞了,低着头跑回了房间。
    “坏了坏了!”
    这具身体可是机械身,这样下去,不是误了人家终身大事吗?我害了两个姑娘了。
    孙洋的心一下子沉了下去,好在黄成明并没有在这件事上过多的纠缠,毕竟孙洋说了会跟家里人说的。孙洋不会让自己在这样的场合难堪,他赶紧转移话题。
    “黄叔,你家主要是做什么生意的?”
    “刚开始主要是做私盐,后来跟徐老大闹僵了,就改做药材、丝绸、茶叶生意,反正只要有钱赚,我们黄家就什么都做。”
    一听孙洋问起他们黄家的生意,黄成明毫无隐瞒,毕竟孙洋刚才可是答应了他一件事,万一成功了……黄成明美滋滋的。
    这是贸易往来啊!孙洋听明白了。不过他继续问道;
    “是自己做转手买卖,还是自己有商铺。”
    “转手买卖和商铺两种兼营,商铺有十多间,贤侄,你是不是想做生意,叔叔可以给你几间。”
    自己的儿子黄书郎本就不是做生意的料,黄成明也是希望有人跟着自己做,或者接手,孙洋一问,他来了兴趣。
    “黄叔,你忘了我的身份。”
    孙洋是做大生意的,这样的小本生意孙洋哪想做。
    “对!我……”
    黄成明的心冷了一截,孙洋可是锦衣卫,他要做什么生意,他也不会接自己的生意。想到这里,黄成明的期盼之心没有了。当成是孙洋了解自己黄家一样。
    “那药材生意现在还在做吗?”
    “做啊!我家目前只主营中药材了。”
    主营中药材,这不是对口吗?
    “有没有想过做中药材加工。”
    “中药材加工!”
    黄成明愣住了,做了那么多年的中药材生意,他确实没有想到做这个方面,倒倒手,赚赚差价,这就是他生财之道;
    孙洋已经准备给那个老中医一些药剂了,但药剂的生产他准备放在这里进行,原本他在考虑怎样弄药材,现在听到黄成明在经营药材,他有主意了。
    西药孙洋是不准备带过来的,那是外国人的产品。孙洋不会帮外国人宣传,来扩大西药的影响。孙洋生活的时代,很多医院都是用西药治病,中药的影响力在慢慢降低,中药是老祖宗给华夏民族留下来的宝贵遗产,这是国粹,孙洋希望永久保留下去,他还希望利用这个提高中药的影响力,把中药发扬光大。
    “黄叔,你那些经营药材生意的人他们学过医没有?”
    “学过,他们很多都是祖传的。从小就开始学习。”
    古代不像现在,行行都是人满为患,明朝的时候,人口数量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就业压力不大。因此,一些有专业的家族,一般都会把自家的传承传给下一代。
    就如现在的泥瓦匠和木工一样,很多是传自他们的父辈和爷爷辈,培训出来的并不多。
    随后孙洋又问了一些其他的事,黄成明也是一一告诉孙洋,虽然他对孙洋的问题很纳闷,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说道;
    一餐饭,就这样当成了普通的谈话,大家边吃边谈,气氛非常随和,这样黄家也算是真正认识了孙洋。
    吃完饭,黄成明则把孙洋带到了一间房中,把江南道放在这里的东西交给了孙洋。
    有金有银,还有一些字画和珠宝。
    “顾恺之的《画》!这可是国宝中的国宝啊。”
    随意打开一卷画册,孙洋一看落款,心中狂震。
    他拿着的这幅画竟然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作品《画》。顾恺之曾被当时人称为“才绝、画绝、痴绝。”可惜的是,他的画作很少流传于后世。而这幅《画》也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被鹰军从清宫劫去,现藏鹰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内。意外得到这幅画,孙洋的心里可是暗自庆幸。现世人就是知道那幅画在哪,却一直拿不回来,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天啊,这个江南道难道不识这些东西的价值。那他给我的其他东西,是不是……”
    把顾恺之的画收好,孙洋又打开一幅,再次震惊了,江南道可是当今明朝正四品官员,应该懂得一点书画常识,他竟然轻而易举地把这些画送人。
    孙洋手拿一幅吴道子的画,感到双手发抖,一幅国宝中的国宝啊。一天两次收获国宝,孙洋哪会不颤抖。
    孙洋赶紧把这幅画收了起来。
    后面的画作基本也是明朝以前的人画的,虽不出名,但孙洋觉得拿到后世去,还是有人买的,毕竟是古代的作品。
    “贤侄,这个江南道贪婪成性,他怎么送东西给你啊。”
    看着孙洋接连看了两幅画,都如此高兴,黄成明不明白了。
    这次黄家人差点成为刀下鬼,江南道可是首屈之指的黄家灭族的主犯。黄成明虽然不想与江南道打交道,但这可是苏州府的府丞,是他的父母官,得罪了他,在苏州城就根本呆不下去。
    “黄叔,官场的事,你最好不要知道,对你不好!”
    生意人在明朝是最低层的人物,与官场人的地位相差太多。
    “好,我不问!”
    一看孙洋不愿意说,黄成明也不准备问了。
    “黄叔,你做了那么久的生意,认不认识做瓷器和做字画的朋友。”
    看着江南道送给自己的字画,孙洋突然联想起了瓷器,又有了想法。在后世,明朝及明朝以前的瓷器在拍卖场上也是硬通货,价格卖得非常高,海天城的拍卖行刚刚组建,孙洋也想扩大影响,准备进行一个星期的拍卖。
    他想把自己的海天拍卖行做成全世界最大的拍卖行。现在世界上最著名的拍卖行是苏富比拍卖行,孙洋想让自己的拍卖行超过苏富比。
    “孙洋,你要干什么?”
    刚才孙洋在问药材的事,现在又问瓷器和字画的事。
    “黄叔,你别问我做什么事?如果你能够帮我弄到一些好的瓷器和一些名人的作品,我按一百两银子的价格付给你酬金。当然,瓷器和作品不要你出钱,我给钱给你,对方只要卖,价格合适,你帮我收。”
    “一百两银子的跑腿费。”
    “咦,你还知道跑腿费。”
    让人意外的是,黄成明竟然还知道这个词语。
    “我帮你收!”
    一百两可不是小钱,黄成明则痛痛快快地答应了孙洋。
    离开黄府,孙洋带着唐寅回到了桃花庵,在桃花庵睡了一晚之后,第二天他就离开了明朝,前往五代十国。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