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透视:十万大山成了我的黄金宝库 > 第668章 增加奖励成功

第668章 增加奖励成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啥?!两年的?!”
    不知道哪位领导下意识的发出了一声惊呼,随后大家互相看了看,再次进入了沉默模式。
    张伟当下心里一沉。
    这明白这是嫌多,绝大多数不是很同意啊。
    自己还是要好处要多了?
    之所以张伟提出减免两年的承包费,是经过仔细考量的。
    首先把员工培训到能适应高水准安全生产的水平,确实很难。
    这个从领导们的反应就能知道。
    张伟一说,大家立刻get到了这件事情的难度,几乎没什么阻力就同意了。
    把培训员工代替招聘,列为第一个节点的考察任务,还主动提出了增加时间。
    这说明领导们,对当前矿场工人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水平是很了解的。
    这就像短期内把一个小学三年级水平的学生,短时间内提升到能做初中题目一样。
    实力之间,差距很大。
    当然,如此巨大得难度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的。
    对于张伟来说,一切水到渠成,并没有感受到多大的阻力。
    这是因为他把功课做到了前面,第二次面试就用背诵安全生产条例这个规则。
    对鱼龙混杂的求职者进行了一个筛选。
    能留下来的,都是得分高的工人。
    而得分高的工人有个特点,首先就是学历普遍偏高。
    即便是学历不是很高,起码学习能力是比较强的,要不然不可能三天就能在安全生产条例考试中,分这么高。
    即便是简化过的安全生产条例也不可能。
    诚然,这种用考试来筛选人才的方法,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但全世界的国家筛选人才都用这种方式,这就说明了一点。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才筛选方法。
    几年前都没找到。
    而考试这种筛选方式,已经是当前人类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了。
    大家用成绩说话,相对公平。
    可能有人会觉得,有不少是上学考试不行,早早辍学却能赚大钱的人啊。
    这不恰恰说明考试不能筛选真正的人才吗?
    其实这种观点是很偏颇的。
    第一,赚钱多少不是评判人才的唯一标准,甚至不应该成为重要标准。
    那些可能没赚到那么多钱,却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比如教师、医生、科学家。
    才是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人才。
    第二,持有这种观点的人纯纯的幸存者偏差,看问题比较主观。
    早早辍学赚到大钱的人,真的没那么多。
    很多时候都是偶尔遇见甚至听说到一两个这种情况,因为他足够的反差,反常,所以会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如果把样本放大到足够大,你会发现,没有赚到多少钱的辍学人员,才是绝对的主力。
    成为大老板,富豪的人中,学历高的比例绝对要碾压学历低的人群的。
    同样的,学历高的人群中,出现富豪的概率,也是远远大于辍学人群的。
    总之,张伟用的考试方法,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筛选出了学习能力强的人。
    而这些学习能力强的人,后面再进行实操培训的时候,大概率是能更快的适应的。
    事实也证明了张伟的观点。
    大家只是加了一个大夜班,第二天就能相对流畅的进行全流程的模拟生产了。
    这就是学习能力强带来的好处。
    当然,这件事对自己不难这件事张伟肯定不会说出来。
    利用这个优势多薅点羊毛才好。
    这也是他敢建议把奖励设置高一些的原因。
    而之所以不敢要的太多,比如三年甚至四年的承包费。
    是因为张伟对科里的情况还是有一些了解的。
    他们只是县里的单位,是要受上面的管辖的。
    手头上能给到的好处有限。
    要是说三年或者以上,那就是在难为他们。
    这样不仅得不到这么多好处,还会因为贪得无厌引起反感。
    综合考量下来,两年是最合适的。
    一年五万,两年十万,在科里的承受范围内。
    还显得自己不是那种贪婪的人。
    但显然即便是两年的承包费,领导们还是有点犹豫。
    对于此,张伟能理解。
    毕竟科里也没多少余粮,想着能省一点是一点。
    但当初自己承包下海云采石场这个烂摊子的时候,他们可是承诺过给予最大的帮扶的。
    现在在他们认知中培训员工这么难的任务,奖励却只肯维持之前那么点的话。
    在张伟看来可是有点过分了。
    而且,这种增加考核节点,然后自然而然的增加奖励的理由可是非常难找的。
    估计整个改造过程里,也就这个培训的理由了。
    张伟想来想去也就想到了这么两个,另一个还争取不了多少奖励。
    要是不把握这个机会,那以后也基本没法增加节点和奖励了。
    而且还会造成考核时间提前,增大自己完成任务的难度。
    所以,机会就在眼前,必须把握住,让领导们尽可能多的给出好处。
    也不枉费这个增加节点的机会。
    张伟看着不说话的众人,眯了眯眼。
    看来得给他们讲讲利害关系了。
    张伟叹息一声,苦着个脸站起。
    “唉,各位领导,员工培训这件事真的很难的,这点你们肯定知道。”
    “光凭这个难度,它就配的上减免两年车承包费的奖励。”
    “如果不考虑难度也行,那咱们就从后果上来考虑,从这点出发的话,这件事甚至能值得免四年承包费都不为过。”
    张伟准备换个角度来说服大家,毕竟培训再难也是难的自己这个框主。
    可要说后果的话,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一损俱损。
    事情跟自己想的一样,张伟刚说完,大家就纷纷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显然之前没从后果这方面考虑培训这件事。
    张伟继续缓缓开口。
    “安全生产改造,安全生产规则、设备、制度,都很重要。”
    “但这些只能把安全生产这件事落实到表面,如果工人没办法在这么多安全设备和这么好的制度下进行工作,那一切都是空谈。”
    说到这,大部分人开始皱眉。
    这句话显然触动了他们。
    确实,大家想要的是真正能安全生产的矿场,借此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如果只是看起来很规范的花架子,显然达不到这个最终目的。
    要是这样的话,污点还怎么擦掉?
    张伟顿了顿,眼神变得尖锐了起来,接下来的这句话,肯定更能“打动”他们。
    “到时候要是有领导去矿上,看安全设备齐全、安全标语很多、其他的像边坡固定、防坠网等等各方面都很满意。”
    “可是看工人生产,还跟其他矿场一样,不戴口罩,爬高上低也不穿安全绳索,就像原始人穿西服一样,表面光。”
    “恐怕,领导只会觉得我这个矿主只是在做面子工程吧,到时候别说评上优秀矿企了,不给我骂个狗血淋头就不错了。”
    说到这张伟闭上了嘴。
    点到即止就行了,领导们绝对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上面领导要是骂自己,不会骂主管科室负责人吗?
    而且评选不上优秀矿企,那想通过改造好海云采石场来一鸣惊人,抹掉科里的污点,让领导对武县地质矿产科改观这个目的。
    是要大打折扣的。
    这番话让领导们互相小声讨论了起来,从有些领导频频点头来看。
    自己的观点还是能收到认同的,起码能受到部分认同。
    片刻后,一直没说话的李科长摆了摆手,会议室安静了下来。
    “张伟说的对,员工培训这件事难度大,也极其重要,只给招聘一样的奖励,确实不太合适。”
    “为了表示科里对采石场改造的全力支持,我宣布,第一个时间节点。。”
    “员工培训的奖励定为,减免两年承包费用。”
    “外加一万现金!”
    2f488e101.icu。m.2f488e101.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