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1983渔耕山海间 > 第32章 宁为玉碎的九节虾

第32章 宁为玉碎的九节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螃蟹窝?
    梁自强闻言,快步跑上前来。
    果然,就在梁丽芝刚刚胡乱猛捅的一处石缝里,几只大小不一的螃蟹,正争先恐后地爬了出来!
    看来,傻姑娘以最不正经的方式,出其不意地办了件正经事。
    正常来说,谁会拿着铁钳,没完没了挨个去捅那些石缝啊?
    眼看着,起码有三四只螃蟹,逃离石缝后,各自向着不同的方向奔逃。
    虽然其实那速度也谈不上多快,可这么多只,但凡手慢一点,还是会逃掉一两只的。
    说时迟那时快,梁自强飞快抢过荔枝手中的铁钳,对准个头最大的一只蟹,又快又准地一夹。
    手一缩,螃蟹已落入桶中。
    整个动作,一气呵成。
    下一秒,弯头铁钳已经伸向另一个目标。
    一、二、三、四,四只螃蟹,很快在桶子中重新相会了。
    梁自强继续往那处石缝中捅了又捅。
    从外面看不出来,那处石缝真的很深。
    铁钳捅进去很深,相继又有两只螃蟹忍无可忍,逃窜出来。
    直到后面,再怎么捅也没了动静。估计,是被彻底一窝端了。
    看了看桶中,加上最前头的那只,已经收获了七只螃蟹。
    虽然全都是不太值钱的石头蟹,但梁自强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胜在数量。
    可荔枝仍不死心,拿起铁钳,故伎重演,又挨个捅起其他的石缝来。
    只不过,那种大叫着跳起来的惊喜场面,再也没发生了。
    一窝螃蟹搞聚会,这种事情怎么可能再三遇到。
    倒是梁自强,在旁边那块石头底下,很快就有了新的发现。
    水洼中,好几只个头不小的虾子进入了他的视线。
    与前头已经捡到手的白虾不同,眼前的这些虾,外形是那样的显眼,甚至称得上夺目。
    它们身体并非透明的白色或者青色,而是有着鲜明的花纹。
    那是一深一浅的横向纹路,如同描画上去的纹样,看着十分漂亮。
    细数的话,就会发现,每只虾身上,刚好是九节纹路,不多不少。
    九节虾啊!
    九节虾是对虾中的一种,又称岛国对虾。至于名字为什么会跟本子国扯上关系,梁自强也搞不清楚。
    至少他知道,这种虾绝非本子国所独有。在他们这一带的海域中,就不乏九节虾的踪迹。
    只是相对于白虾、青虾、皮皮虾,九节虾更少见,也更值钱。
    这东西个头不小,肉质既清爽,又富于弹性,是非常受欢迎的。
    平时,任何做虾的方法用在九节虾身上,都能做出美味来。比如白灼,或者开边之后拿蒜蓉蒸。
    梁自强脑中闪过这些念头的同时,手却已经麻溜地举起那只抄网。
    九节虾落网后,好一阵蹦跳,却一一成了他桶子中的新成员。
    尝到甜头的梁自强继续在周边水坑寻找,片刻后又捡到两只九节虾。
    可惜,这之后就再没能发现九节虾那鲜亮的身影了。
    这时,他没有再急着寻找其他虾蟹,而是返身到梁丽芝身边,拎起另外一只空桶。
    用空桶装了整整半桶的海水。
    然后,把那几只九节虾全都腾进了这半桶海水之中。
    按说,一般的螃蟹和虾子,只要稍微有那么一点点水,就够它们延续生命了。
    但九节虾不一样。
    这是一个脾气非常古怪、倔得要死的物种!
    一旦离开水体,九节虾就会吐出分泌物,把自己杀死,让喜欢尝鲜的人无法得偿所愿。
    “玉碎”的套路,玩得透透的。
    所以,梁自强这会儿,不得不用大量的海水,稀释它们的分泌物,以防其“自杀”。
    不仅如此,还要时不时换水。
    处理好九节虾,梁自强没再找到虾、蟹,倒是捡了一些蚬仔、东风螺。
    这时,一块稍大的黑色礁石上,一小片青口和蚝映入眼帘。
    青口不多,而且还小。
    与昨天在狐湾岛遇见的大只青口相比,简直让人提不起太大兴趣。
    因为小的青口,根本都没多少肉。
    不过,岸边赶海嘛,本身就是退潮之后遗留下一点三瓜两枣,跟狐湾岛那种地方没法比。
    挑着里面相对大一点的,梁自强还是用铁凿敲下来一些。
    石头下部的那些蚝,他也举着榔头,用铁凿细细敲了一遍。
    敲开蚝壳,里面又软又鲜嫩的蚝肉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敲了一小会,这片礁石的生蚝就基本被梁自强打扫了个一干二净。
    看来礁石附近不太可能有大的收获了。
    梁自强拎着桶,返回到了沙滩上。
    梁丽芝一直矢志不渝,捅了无数的石头缝,但显然都做了无用功。
    这会儿,傻姑娘很不高兴,正起劲地骂着石头呢!
    梁自强叫了一声,她才不情不愿地起身,跟着回到了沙滩上。
    那几块大石头,总算结束了被人破口大骂的屈辱历史。
    梁丽芝走在沙地上,一路踩着沙子玩。
    梁自强连忙叫住她:
    “等等别踩,你脚下那块,绝对有好东西!”
    梁丽芝被叫得一惊,直接跳到了一边。
    梁自强弯下腰,只见刚刚差点被梁丽芝踩踏的那处沙地上,有一个孔洞。
    “是八字孔,底下应该有竹蛏!”
    梁自强当即判断道。
    八字孔是竹蛏留下来呼吸空气的小通道,形状比较独特。
    梁丽芝重新凑上前来,瞬间就忘记了此前的郁闷,伸手就要往沙子底下去挖。
    “你干啥?!”梁自强连忙拦住她的爪子。
    “又不记得了?竹蛏这东西,你越挖,它越往最深的地下躲。搞半天你费尽力气,还不一定挖得上来!”
    梁自强一边数落她,一边就取出了那只竹筒。
    竹筒中,是他出发前,在家里特意配制好的高浓度盐水。
    揭开竹筒盖,他直接把盐水往气孔上浇了一点。
    按说,竹蛏是海里的生物,本来是不怕盐水的。
    但是,也得看是多高浓度的盐水。
    平时,竹蛏最适宜的环境,含盐量是0.4%到2.8%。
    但是,对于高盐、高渗的环境,竹蛏是非常深恶痛绝的,完全接受不了。
    当高浓度的盐水浇在气孔上,蛏子生活的环境瞬间就被恶化了。一时间,它只想脱离洞穴,拼着老命,也要努力跳出去。
    一如眼前,梁自强的高浓盐水才浇下去没一会,沙子掀动了两下。
    然后,一截肉色的柱状物,像根肉做的筷子,以直指苍穹的姿势,笔直地从沙子中冒了出来。
    这情形,简直就像是雨后春笋,从地下脱颖而出,然后生长的画面被做成了快镜头的那种。
    梁丽芝再次抢在哥哥之前,伸手就把冒头的竹蛏拔了起来。
    捏在手里看了又看,笑得乐呵呵的。
    看样子,傻姑娘已经忘记上一刻还在与石头赌气的事情了。
    竹蛏这东西,在退潮后的海滩并不少见。
    接下来,两人又陆陆续续发现一些气孔,拿出盐水,如法炮制。
    很快,收获了大概有十来根竹蛏。
    两人正忙乎着,耳边突然远远地传来了阵阵嘈杂声。
    有人吼叫,有人骂着脏话。
    两人不禁直起身往远处看,可惜,由于转了一道弯,吵架似乎发生在湾的转折另一边,望不见。
    听声音,是吵架了,吵得还不轻。
    紧接着,有人“哎呦”叫痛的哭喊声传来。
    看来,已经不只是吵嘴,而是有人在海湾那头动手,激烈地打起了架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