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02章 青州黄巾军(中)
    迅速派遣自己的心腹接管了这数万精锐黄巾军,从而完全掌控了这支强大的军队。
    有了这支精锐之师作为后盾,李渊终于具备了纵横天下的资本。
    他率领黄巾军接连攻下洛阳,迫使皇帝被迫西巡,一时之间威震天下。
    这一切的背后,却是李渊一系列不光彩的谋划和手段。
    这些黄巾军的残部高层对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心知肚明。
    一些黄巾军的聪明人洞察了李渊在这些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他们意识到,李渊是一个心机深沉并且手段高明的人。
    这样的人自然会引起一部分青州黄巾军的疑虑。
    特别是当他们得知长社城下那场营啸后,几乎波才渠帅军中所有的中高层将领都惨死其中,这种情况更是让他们对李渊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而李渊在河北的一系列操作,更是加剧了这种不信任的情绪。
    十万大军近在咫尺,然而他却坐视大贤良师人公将军张梁的城池被攻破,导致张梁身亡。
    不仅如此,广宗城内那十多万的黄巾军以及太平道的家眷,也一同惨死在汉军的屠刀之下。
    要知道,青州黄巾军的高层大多都是张角的信徒、弟子或者曾经跟随过张角的人。
    他们如今都身居高位,成为了青州黄巾军的一方渠帅。
    在四年前,他们也都是各自领军一方的重要人物,在当时的太平道中也算得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不然的话,张角怎么会放心让他们统领一方?
    所以说,这些外出的将领中有很多人的家眷都在广宗城内。
    但当汉军攻破城池后,却是鸡犬不留,毫不留情。
    而这位如今名义上的大贤良师,被张角亲自册封的天策上将李渊,他所率领的军队就驻扎在广宗城西不足两百里的地方。
    按常理来说,他只需要不到两天的时间,就能够率领麾下的十万大军迅速赶来支援人公将军。
    可结果呢?
    从那些从广宗城中死里逃生的残军口中得知,人公将军足足等了半个多月!
    甚至在最后一刻,他都还在苦苦等待着那位天策上将的支援。
    但这一切都只是徒劳,人公将军直到死都没有等来李渊的一兵一卒。
    尽管后来这位天策上将大破皇甫嵩的十万大军,但这也无法挽回他在黄巾军众人心中的形象了。
    可以说,张燕的黑山军以及泰山的黄巾军之所以一直对李渊的态度含糊不清,既不明确表示归顺,也不听从他的命令,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愿意轻易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势。
    另一方面则是对李渊的极度不信任。
    仔细观察李渊进入并州后的所作所为,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事实:他在军中根本没有重用任何一个黄巾军嫡系出身的将领。
    这一点从他的提拔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
    当李渊攻打河东时,他收编了白波军,那些原本在白波军中担任符祝的人,并没有得到李渊的重视。
    他们所获得的不过是一些闲散官职,甚至只是一些有名无实的虚职。
    更有甚者,若想得到真正的官位,还必须通过考试这一关。
    如此一来,这些人并未得到太多实际的优待。
    这些情况被一直观察李渊内部的黄巾军所关注,并将其一一收集起来。
    面对这样的局面,这些青州黄巾军又怎能对李渊放心呢?
    实际上,这次响应大贤良师的号召,出兵泰山、进攻青州,也是出于无奈之举。
    因为泰山地区已经难以养活如此众多的部下,这些泰山黄巾军迫不得已,只能趁着这个机会离开泰山,前往青州劫掠。
    但让他们始料未及的是,青州的状况竟然也并不比泰山好多少,同样是遍地流民,一片凄凉景象。
    这使得泰山黄巾军能够轻而易举地召集起数十万人的庞大队伍。
    但尽管已经有如此众多的人加入,仍有上百万的流民渴望着能够投身黄巾军。
    这些流民们所求无他,仅仅只是为了能够填饱肚子而已。
    从这一点,可以想象出青州的状况究竟有多么糟糕。
    青州黄巾军对于并州军的态度显得十分矛盾。
    一方面,他们对李渊充满了崇拜之情。
    毕竟,李渊的崛起之路虽然伴随着一些不光彩的手段,但他从颍川到洛阳,再到河北,一路连战连捷,甚至一度逼迫皇帝不得不逃离长安。
    这样的壮举,在当今世上,又有谁能够做到呢?
    回顾过去的五百年,又有谁能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如此迅速地杀穿天下呢?
    唯有李渊一人而已。
    所以,要说青州黄巾军不崇拜李渊,那显然是不可能的。
    有一些日子过得异常艰难的黄巾军,他们对李渊的敬仰之情更是溢于言表,恨不得立刻就去投靠他。
    尤其是盘踞在汝南伏牛山的黄巾军,他们可以说是除李渊之外,天下三股最强的黄巾军当中混得最差的一支。
    黑山黄巾军、泰山黄巾军和伏牛山黄巾军,这三支黄巾军在天下范围内,除了李渊所领导的那支之外,堪称最为强大的存在。
    他们的人数都超过了十万之众!
    但这所谓的“十万”大军,实际上其中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真正能够上阵杀敌的青壮年并不多。
    相比起黑山和泰山的险峻地势,伏牛山的地形就显得相对平坦一些。
    这使得伏牛山的黄巾军更容易成为当地世家豪强的攻击目标。
    这些豪强们时常对伏牛山的黄巾军发动袭击,让他们的日子过得异常艰难。
    为了生存下去,伏牛山的黄巾军不得不对外进行劫掠。
    但每次出征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往往要损失上千人才能攻下一座庄园。
    而这上千人当中,大多数人其实只是受了一点轻伤,比如擦破了一点皮而已。
    由于这个时代医疗条件的匮乏,再加上长期的饥饿导致人们的免疫力低下,即使是这样轻微的擦伤,也可能会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得伏牛山上的黄巾军生活异常困苦。
    2f488e101.icu。m.2f488e101.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