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20章 一切准备就绪

第120章 一切准备就绪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按照作战计划,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听到陆云逸想要借兵守卫粮道后,定远侯王弼十分大方,
    大手一挥便调拨了一千军卒,
    如此一来,十个土堡的军卒人数就要上浮到一百到一百五十人,兵力十分充裕。
    长兴侯耿炳文在昨夜就已经到达了前军大帐,
    并且马不停蹄开展了对哈剌章营寨的观察以及分析。
    当陆云逸找到他,提出借调徐增寿的请求后,
    徐增寿欣然同意,长兴侯耿炳文紧接着同意。
    而郭铨就在陆云逸帐下,接到修筑土堡的军务后,整个人显得干劲十足。
    亲自去找长兴侯耿炳文借了许多善于修筑工事的工匠军卒,
    并且因为其父武定侯郭英掌管辽东之地所有铁矿,
    当他找到军需官提出要一些精铁来修筑工事时,
    军需官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痛快!
    并且还安排了十辆驴车护送,顺便送了十个烤架。
    如此一来,土堡的修筑进行得格外顺利,才堪堪过了四个时辰,
    土堡的基础以及防御工事已经初步建造完成,军卒随之入驻。
    负责地形勘测与天气勘测的马大可同样干劲十足,
    腰间别着干粮,走到哪儿吃到哪,
    一上午的时间就将地图绘测完成了七七八八,
    这得益于马大可近些日子来的自学以及偷学,
    让他不再是以往那个只会预测天气的老农,而是成为前军斥候部的测绘百户。
    有了绘测完的立体地形,
    陆云逸在哈剌章的东北部,东南部等几个地势平缓的地区布置兵力,以防他们出逃出兵。
    时间一点点流逝,眨眼间就来到了申时,也就是下午三点。
    草原的日头暖洋洋的,温暖着整个草原,努力驱散冬日的寒冷。
    哈剌章营地东南侧,紧邻粮道中段,
    这里多洼地,地势不平,能清晰看到哈剌章营地一侧,
    此刻那里已经被各种防御工事包裹,居高临下,同样占据地利!
    若是骑兵冲锋自上而下,将会转瞬即逝!
    但因为洼地的原因,速度将被大大阻滞。
    所以,陆云逸将扰地的地方放在了这里,
    不论是喊话还是烤羊的香味儿,都能很好地传达到哈剌章所在营寨。
    因为前军斥候部负责的粮道安全初步完成,
    一辆辆板车载着军资开始从前军营寨向着哈拉扎营寨后方运送,
    在早就选好的咽喉部位修筑营寨。
    此时,陆云逸悠闲躺在自制躺椅上,脸上盖着一块麻布,以抵挡阳光带来的刺眼。
    在其身侧有十个火堆,十只鲜嫩肥美的羔羊被架在烤架上左右翻转,油光瓦亮,发出呲啦呲啦的声音
    香味儿不可抑制地弥漫,在这身侧还有一队军卒手拿巨大蒲扇,将香味朝着哈剌章营寨扇去。
    在粮道内侧,距离哈剌章营再近一些的地方,有二十余名军卒正在拿着喇叭不停大喊:
    “道路千万条,投降第一条,战行不仁义,家眷心哀伤!”
    “放下个人执念,归顺方为正道。”
    “出寨投降,吃新鲜烤羊。”
    声音绵延,传出去很远!
    不仅是哈剌章营地内的军卒口中生津,
    就连运送军资,推着板车的民夫都连连吞咽口水,眼睛死死盯着那十几只烤羊。
    甚至还有人发出小声议论:
    “踏马的,老子都没吃上烤羊,给这些草原鳖孙吃,真窝囊,这谁啊,浪费好东西。”
    “哎,小点声,这是陆大人想出来的法子,小心让他听着了,杀你脑袋。”
    “哪个陆大人?”
    “就是那个带着人把北元耍得团团转那个,
    我儿子就在前军,昨天晚上我们见了一面,他都跟我说了。
    你儿子在后军,没见识。”
    这时,在一侧保卫的前军百户发现了他们在嘀咕,眉头一竖,骂道:
    “张老三,你俩在嘀咕什么呢,
    不想死就快点,那草原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冲出来了。”
    张老三是一名大约四十余岁的中年汉子,
    浑身裹着脏兮兮的棉衣,面色蜡黄,身形干瘦,此刻正推着板车。
    听到有人喊他,他眯起眼睛侧头望了过去:
    “嚷嚷什么啊,这不走着呢嘛。”
    “快点走,别闻了香味就走不动道。”
    张老三面露不屑,拿下巴点了点后方:
    “还好意思说我,回头看看你的属下,都掉队了。”
    那百户回头望去,脸色顿时一僵,眼中怒不可遏!
    只能小声嘀咕两句,不知该说些什么。
    他的视线停留在道路旁的年轻小将身上,在来时上官已经交代过了,
    就算得罪陆大人,也不要得罪他,
    他是长兴侯的亲卫,身份显贵,据说是京中的大人物。
    此时此刻,徐增寿正站在路旁,
    右手拿着有些糊了的羔羊,左手拿着小刀,不时搁下一块肉,递给来往军卒或者民夫,
    笑呵呵的模样很招人讨喜,
    “小伙子好样的。”
    “没丢分,够大方!”
    一声声称赞让徐增寿干得尤为卖力,
    不时催促身后军卒快点烤,浑然忘记了这些羔羊是用来诱敌之用。
    徐增寿不时回头看向躺在椅子上的陆大人,
    听着那震天响的呼噜,他不由得面露无奈
    他招呼过一名军卒,将手中烤羊递了过去,吩咐他快点割,要不一会儿凉了。
    然后自己则跑到陆云逸身侧,左右打量,轻轻挠着脑袋,抓耳挠腮的样子充满疑惑。
    犹豫了许久,徐增寿抬起手,轻轻推了推:
    “大人,大人,天快黑了.”
    “嗯啊.嗯?”
    迷迷糊糊间陆云逸睁开眼睛,有些无奈地将脸上麻布取下,
    不出意外,还是徐增寿那张略显稚嫩,眼中充斥着大大茫然的脸。
    陆云逸五官扭曲在一起,只感觉视线模糊,头痛欲裂。
    “作甚啊草原人打过来了?”
    “嘿嘿。”徐增寿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连忙说道:
    “没有.但是天快黑了,草原人营寨那边一直没有动静,咱们这么做是不是没用啊?”
    陆云逸一脸生无可恋,将手臂自然垂下,略带无奈地说道:
    “光天化日,草原人就算再蠢,也不会在白日袭击粮道。”
    “为什么啊?”
    徐增寿眼睛瞪得大大,歪着脑袋,充满呆滞。
    陆云逸深吸了一口气:
    “敌寡我众,白日出来袭击粮道,就是在送。”
    “送?送死吗?”
    “对。”
    “为什么敌寡我众呀,他们营寨里可有将近十万人呢。”
    徐增寿大大的眼眸中充斥着求知欲,将身子蹲了下来,
    扒在躺椅边缘,直直地盯着陆云逸。
    陆云逸现在很想抽他一巴掌,但念在徐达的份上就算了。
    “袭击粮道至多五百人,若是不趁着夜色掩盖出营的地方,
    往小了说这五百人有去无回,
    往大了说甚至能借助这次机会,我等军卒直接冲向缺口,
    到时候我们的营寨也没有必要修了,直接前后夹击,攻破哈剌章营寨。
    所以,他只能趁着夜色,悄无声息地出营,
    在最大程度上延缓我们发现出营地的时间,
    这样一来,最大的损失就是这五百人有去无回,而他们的营寨没有损伤,懂了吗?”
    徐增寿的眼睛来回眨动,眼中闪过了然,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
    可下一刻他的脸上就出现迷茫:
    “可是大人,为什么是五百人?”
    陆云逸瞥了他一眼,重重叹息一声,
    将麻布盖在脸上,将脑袋一歪,不再说话。
    徐增寿顿时有些着急,便开始摇晃躺椅:
    “大人,这是我第一次从军,您就跟我说说嘛.”
    听到这话,陆云逸迅速将脑袋上的麻布掀开,一脸震惊。
    “第一次从军你就敢来这?你哥不怕你死在草原吗?”
    “我哥说了,此战必胜,我小心着点儿就死不了。”
    陆云逸睁开眼睛,坐直身体看向四周,他们此刻孤零零地立在草原上,
    前方是运送军资的民夫军卒,一百米开外是修筑的土堡,满打满算军卒不过五百。
    若没有意外的话,这里就是徐增寿所经历的最危险之地。
    他神情古怪的看着徐增寿:
    “若是你死在这儿,你哥会不会把我砍了?”
    “怎么会?战死沙场是军伍之人的职责!”徐增寿梗着脖子嚷嚷。
    “行了行了,能活着谁想死,
    战场上保命要紧,别被你哥他们骗了。
    打仗不是送死,要有章法。”
    陆云逸摆了摆手,对于这些年轻人的头脑不开窍,有些无奈。
    徐增寿面露怪异,怔怔看着眼前的陆大人,
    不论是从眼前战场的悠闲,还是战阵的布置,
    又或者对于军卒的训诫,都与他以往见过的诸多军候完全不同。
    他又看向一侧的烤全羊,又看了看身侧的躺椅,还有一旁的茶桌,
    怎么看都是在歇息,反倒不像是在打仗。
    见他一直打量自己,陆云逸摆了摆手说道:
    “知道五百名骑兵出营寨需要多久吗?”
    徐增寿一愣,猛地摇了摇头,老实说道:“不知道。”
    “骑兵快速冲出营寨作战,最少间隔多远知道吗?”
    “不知道”
    徐增寿大大的眼睛中尽是茫然。
    “骑兵在野战时,全速冲锋能保持的最小距离是多少知道吗?”
    “不知道。”
    陆云逸脸色身体一僵,忽然有些不想教了,
    眼前的徐增寿与刘黑鹰可统称为卧龙凤雏,军伍之事一问三不知。
    不同的是,刘黑鹰对成熟妇人了如指掌,
    徐增寿对吃食了如指掌,从羊羔的选取调料的调配以及火候大小,
    都由他亲自改良,所造成的香味也浓郁了数倍不止。
    轻轻叹了口气,陆云逸抬起手拍了拍他的脑袋:
    “骑兵冲锋时前后间隔至少五丈,如此才可保证坠马时不影响同僚,
    至于出营寨时,因为马速不快,间隔三丈即可。
    但因为速度原因,五百名骑兵冲出营寨再关上大门的时间最少也要一刻钟,
    考虑到哈剌章不能从正门而出,只能挪动防御工事开门,
    如此便不会太大,这个时间可能要推迟到两刻钟。
    若是一千名骑兵,那出寨的时间就要半个时辰,一来一回就要一个时辰,
    如此时间,足够我大明骑兵冲到近前杀入营寨,
    若你是哈剌章,会如此愚蠢吗?”
    徐增寿倒吸了一口凉气,眼睛瞪大,其内闪过睿智的光芒。
    他好像懂了!
    见到他如此表情,陆云逸十分满意,点了点头:
    “所以,最多五百骑,
    可能只有两百或者一百,如此才能快速开关营寨,不给我们可乘之机。”
    陆云逸又躺了下来,手指随意指了指前方:
    “我部军卒两千五,这不是敌寡我众是什么,
    我再问你,敌众我寡时如何取胜?”
    “不知道。”
    陆云逸的身体瘫软下来,叹了口气:
    “没事了,玩儿去吧。”
    徐增寿眼睛瞪大,有些着急,连忙薅过一个羊腿,笑呵呵地跑了过来:
    “大人,来吃点东西,您都睡了一天了。”
    “放屁,我没睡。”
    陆云逸将脸上抹布甩了开来,接过羊腿。
    徐增寿也露出讪笑,连连点头:
    “是是是,大人没睡,大人兢兢业业,操持军务!”
    陆云逸满意地点了点头,朝着手中冒着香味儿的羊腿狠狠咬了一口,含糊不清地说道:
    “敌众我寡时,想要取胜,唯有行险招,借助天时地利人和。
    如今我部军卒,占据地利人和,哈剌章只能借助天时,
    只要这白天不刮风下雨,就不用担心他跑出来,反倒是晚上要时刻警惕。”
    徐增寿瞪大眼睛,他忽然觉得,跟着眼前的陆大人学兵法要比家中家学简单得多。
    至少不会出现兵书上那种晦涩难懂,全靠猜测之语。
    怪不得郭铨不舍得回去,他现在都有些不舍得回去了。
    “来杯水。”
    “好嘞。”
    徐增寿屁颠屁颠地拿过茶壶,倒了一大碗水递了过去。
    陆云逸将碗中之水一饮而尽,长叹一口气,
    “啊。”
    陆云逸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他利索地将羊腿吃完,心满意足地躺下,拿抹布盖住脸庞,吩咐道:
    “天黑了叫我。”
    “是,将军!”
    徐增寿精神抖擞的粮道旁闲逛,
    一边吃着羊肉,一边嚼着干杏,
    将刚刚所学兵法,牢牢记在心里。
    时间一点点流逝,眨眼半个时辰过去。
    扰敌之人还在放声大喊,烤羊也在继续,
    天色也变得灰蒙蒙的,马上就要天黑了。
    东南方向,大将军蓝玉带着王弼与耿炳文开始围绕着哈剌章营寨绕行,试图找出攻坚之漏洞,顺便探查粮道运输是否通畅。
    一路行来,他们看到了五个土堡,
    相隔不远,其内军卒数量不等。
    他们都是久经沙场之人,很快便意识到了其中巧妙。
    分兵各处,及时驰援,
    既能监视哈剌章,又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疏漏。
    作为大明善守第一人的耿炳文,见到此等布置,
    眉头微皱而后迅速舒展,笑着说道:
    “《续资治通鉴长篇》言:边疆守卫,每五百人置一堡,每三两堡置营田官一员,令以时耕种,农隙则教以武艺,以备战斗。
    这陆云逸应当是依照此法而布置,并且进行了一些改良。
    不得不说,恰到好处啊,将他手中两千余军卒运用到了极致。”
    耿炳文又看向蓝玉:
    “大将军,这陆云逸有机变之能,
    若是让寻常将领来守卫粮道,怕不是要军卒来回巡逻,断然无法想出此法。”
    蓝玉很是满意,脸上露出笑容:
    “此子饱读兵书,并且随时能用,乃军伍大才。”
    原本就脸色黝黑的王弼似乎更黑了一些,撇了撇嘴满脸不忿。
    “我看过他的作战布置,几处重兵把守的地方选得极好,都处在咽喉要道,不简单啊”蓝玉也不吝啬夸奖。
    他们身为领兵大将,自然知道想要做到这一点有多么困难,
    至少要知道这哈剌章营寨外围的地势,了解自身兵马战力,还需要将领有能抽丝剥茧的能力。
    如今看来,陆云逸样样兼备。
    一群人就这么一边说一边向着后方营寨行去,
    在走到中段之时,空气中弥漫的香味儿,以及那不时响起的大喊,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
    蓝玉眉头微皱:“去看看。”
    很快,一行人冲到近前,满脸怪异
    十余个火堆上烤着香喷喷的羊羔,
    徐增寿在其中来回穿梭,嘿嘿傻笑。
    更重要的是,火堆一侧摆放着一把长椅,
    一道熟悉的人影躺在上面,麻布覆盖着脸庞
    庞大的呼噜声掀得脸上麻布一起一浮。
    蓝玉瞪大眼睛,额头青筋直跳,发出一声暴喝:
    “陆云逸,徐增寿!你们在干什么!!”
    上一章已经放出来了,各位大人可以瞅瞅
    2f488e101.icu。m.2f488e101.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