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187章 凉国公

第187章 凉国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十日后,越来越快的大军终于抵达了应天的浦子口城。
    浦子口城地处长江之畔,依山傍水,地势险要,
    其“扼抗南北,钳制江淮”,是应天的天然屏障,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也是整个大明南方最重要的军事重镇,也是应天府长江北岸的重要防区。
    其内设有多个卫所,由洪武四年设立的应天卫、洪武九年设立的龙虎卫、
    以及洪武十一年从京城外迁的武德卫、和阳卫、横海卫等,
    这些卫所都位于浦子口城内外,负责江北陆路的防卫。
    应天府的防卫自然不止于此,还有洪武十五年设立的上直十二卫,
    是皇帝亲自掌控的皇庭禁军,独立于五军都督府与兵部管辖之外,
    十二卫分别是护驾侍卫亲军锦衣卫、旗手卫、府军前卫。
    守卫侍卫亲军金吾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左卫、羽林右卫、府军卫、府军左卫、府军右卫、府军后卫、虎贲左卫。
    其主要职掌是守卫巡警,负责宫禁安全。
    编制与普通京营卫所相同,每个卫五千六百余人。
    在土木堡之变后,除却锦衣卫,其余十一卫都由兵部掌控,而皇庭禁军也仅剩御马监四卫营。
    晨曦初破时分,薄雾缭绕,浦子口城头烽火若隐若现,
    城墙一眼望不到尽头,形如满月,由青石砌成,依山傍水而筑,气势恢宏。
    城墙之上,箭楼林立,
    每隔数十步便设有一座敌台,台上箭手可随时待命,
    城墙外,护城河环绕,宽约十丈,深不见底,河水湍急。
    城墙上设有五座城门,分别是东门“沧波”、南门“清江”、西门“万峰”、北门“旸谷”,以及南门“望京”。
    城门上,巨大的铜钉镶嵌其上,闪烁着冷冽光芒。
    每座城门均设有瓮城,瓮城之内暗藏机关,
    一旦敌人攻入,便可关门打狗,将其困于瓮中,任其挣扎。
    “云儿哥这.这不是应天?这么多防御工事.”
    处在整个前军最前方的刘黑鹰呆呆地看着眼前的巨大城池,发出感叹。
    陆云逸也有些被眼前城池的防御工事所震惊,
    在他眼前的城墙上,
    每隔一段距离便设有一座箭楼与角楼,用于瞭望敌情,箭手们可居高临下,进行精准齐射。
    城墙最上端,捆绑着大量滚木与礌石,
    若有敌人能跨过护城河,滚木与礌石定然倾泻而下,倾轧敌军!
    护城河上设有吊桥与浮桥,滔滔河水中似乎还有铁索、暗桩若隐若现
    陆云逸的视线在城墙上来回扫过,
    守城军卒身材高大,身着铁甲,手拿大刀长枪弓弩,
    甚至还有几门火炮露出黑洞洞的炮口,在其身侧有蓄势待发的火铳
    一时间,陆云逸陷入沉思,
    这座军事重镇,似乎除了强攻,没有任何可以取巧之地,
    除非会飞,可以越过眼前城墙,又或者跨过长江天堑,从应天背后击之。
    陆云逸猛地摇了摇头,快速将这个想法甩去,
    既然已经能进入应天,又何必纠结于这浦子口城。
    他不停地在心中嘀咕:“想一想朱棣是怎么做的。”
    很快,陆云逸心中闪过一丝明悟,既然军事重镇难打,那不打就好了。
    强渡淮水,从扬州过江,绕开浦子口城,直扑应天城。
    “云儿哥云儿哥?”
    刘黑鹰见陆云逸呆呆地愣在那里不说话,连连叫了几声。
    直到陆云逸心中有些明悟,才转头看去:
    “怎么了?”
    “你在想什么?”
    刘黑鹰的眼神有些古怪,悄无声息凑近了一些,将声音压低到极点,提醒道:
    “云儿哥,你有疏漏?
    每次你在想行军计划的时候,眼皮都会垂下一半,面露呆滞。”
    陆云逸愣住了,将身体直了直:“有吗?”
    刘黑鹰点头如啄米:
    “云儿哥,这是个破绽,要改,
    应天到处都是锦衣卫,若是被人针对或者发现什么,那就晚了。”
    陆云逸抬起手捏了捏眉心,试图摒弃周围的嘈杂,最后他有些恍然地点了点头:
    “我知道了。”
    陆云逸有些诧异,侧头看向刘黑鹰,问道:
    “你发现了什么?”
    “嘿嘿。”
    刘黑鹰黝黑的脸庞上露出笑容,奸诈一笑,凑近了一些,
    伸手指了指那隔着很远正在准备出摊的摊贩,小声说道:
    “都是锦衣卫。”
    “都是?”
    陆云逸瞪大眼睛,目光直视前方,用余光打量着远处,很快他便发现了端倪。
    有一馄饨摊,摊主应当是一家人,一男一女,衣着朴素,动作轻快伶俐,
    不论是桌椅板凳,还是台面上的锅碗瓢盆都异常整洁干净,
    如今城门未开,也没有什么客人,
    二人就这么低头忙活,不停地擦拭案板,
    陆云逸看了很久,他们都没有抬头看向这里的大军,显然故作隐蔽。
    隔着他们不远,应该是一菜贩,身后有一辆板车,
    上面放着一个个箩筐,周围有一些菜叶。
    显然,他对于摆摊卖菜这件事并不熟悉,
    箩筐上还盖着大布,看起来尤为干燥,没有一丝水分,
    对于菜农来说,喷水保鲜是最基本的常识,尤其是如今天气炎热。
    陆云逸一个一个地看去,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十余个摊位,应当都不是正经商家,
    在他观察期间,都没有抬头查看。
    陆云逸回头看了看立在身侧不远处的“蓝”字大旗,
    若是没有大旗在,陆云逸尚且能给他们找出几分理由,毕竟地处军事重镇,对于军卒往来习以为常。
    但北征大军归来,一眼不看,未免有些过于刻意。
    陆云逸点了点头,用力拍了拍刘黑鹰的肩膀:“你说得对,都是。”
    “嘿嘿,此刻要是能去应天城门看看,现在那里应该更多。”刘黑鹰小声嘀咕。
    陆云逸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
    在进入应天府后,蓝玉大将军等一众军候便与大军分道扬镳,径直前往应天城,
    此刻大军中,只留前军将领定远侯王弼操持安顿军伍一事。
    这么一想,陆云逸便有些理解为何这里的锦衣卫如此生疏,想必精锐都已经聚在了应天城。
    这时,刘黑鹰又将脑袋凑了过来,兴冲冲说道:
    “云儿哥,等咱们安顿好了,去应天看看?”
    “自然要去。”陆云逸又想起了什么,补充了一句:
    “我那还有宅子呢。”
    刘黑鹰又笑了起来:“到时我住你家。”
    陆云逸大为震惊,故作诧异:
    “你不住青楼?
    我听说应天的青楼可是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
    异域女子,成熟妇人应有尽有,好像还有特定癖好的青楼妓馆,专门招待你这种客人。”
    陆云逸面露思索,有些忘记是小时候谁说的了,
    但很快,他便瞪大眼睛,看向刘黑鹰,
    果不其然,刘黑鹰的脸色更黑了。
    就在陆云逸想要继续调侃几句的时候,
    身后陡然传来了剧烈的马蹄声,循声望去,
    是前去巡检后续军卒的定远侯王弼回来了,
    其身旁还有百余名亲卫,皆是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之辈。
    定远侯王弼来到前军,一眼便见到了陆云逸,轻轻一笑:
    “等急了吧。”
    陆云逸恭敬开口:“回禀侯爷,并无,
    卑职在看这浦子口城,早就听闻此乃天下坚城,如今亲眼一观的确名不虚传。”
    “哈哈哈,这是当初李文忠与耿炳文主持修缮,
    若是敌人强行来攻,足以抵挡三十万兵马。”
    定远侯王弼看着前方的城池,发出一声感慨,瞳孔微微晃动。
    斯人已逝,王弼还能清楚地记得,
    当初修建浦子口城时,他还年轻,李文忠刚从四川赶回来,他们一众老兄弟还为其接风。
    如今十多年过去,相熟之人已经剩得不多了。
    轻叹一口气,王弼挥了挥手:“叫门。”
    话音落下,其身旁冲出去一名亲卫,手里拿着包裹,是通关文牒以及出征圣旨和班师圣旨。
    没多久,略显滞涩的声音就从那高高立起的桥梁上响起,
    铁链转动叮当响声来回徘徊,立起的桥面一点点落下,一点点合拢,
    最后发出砰的一声巨响,丝丝灰尘弥漫。
    浦子口城厚重的城门缓缓打开,
    苍凉的号角声自城墙上响起,立着的烽火也被迅速点燃,
    一道道略显高昂的高呼响起:
    “凯旋!!”
    “凯旋!!”
    “大军凯旋!!”
    声音悠远苍凉,向着城内一点点扩散,唤醒了这座在晨曦中早早醒来的军镇。
    城内,不知多少军卒匆匆而行,
    在城池内来回穿梭,迅速来到了大鼓号角所在。
    悠扬苍凉的声音在城内各处响起,凯旋之声不绝于耳。
    悠悠醒来的百姓带着自家孩子来到街道上,打起精神,准备迎接凯旋入城的军伍,
    还有一些百姓面露激动,希望能在大军中看到自己的亲族。
    城门口,凯旋之声渐渐低垂,
    取而代之的是“咚”“咚”“咚”的大鼓声,
    越来越激烈,越来越急促,声音越来越大,
    城外护城河湍急的河水似乎也变得更加激昂,掀起浪花。
    越来越多的军卒站上城头,露出锐利的甲胄,长矛立在身侧,发散着锐利光芒。
    伴随着城内军寨八方大门敞开,一声大吼自城内传来,快速蔓延,沿途的军卒百姓纷纷张嘴呐喊:
    “入城!”
    “入城!!”
    声音如同海浪在浦子口城内蔓延,迅速向外扩散,最后抵达城墙。
    城墙一眼望不到尽头,站立的军卒亦是如此,一眼望不到尽头。
    就如海浪撞击在堤坝上,冲势暂缓,却更加激昂。
    城头之上的鼓声一浪高过一浪,入城的声音也在这一刻达到最大。
    “入城!!!”
    定远侯王弼立在整个军帐之前,手持长刀,眼眶通红,
    静静享受着这一刻,尽管他已经听了不知多少遍,
    但每一次他来到此处,都难掩心中激动、感慨、缅怀。
    北征大军变得鸦雀无声,所有军卒默默留在原地,怔怔地看着前方城池,
    在此时此刻,他们心中激昂达到了顶点,耸了耸鼻子,眼睛眯了起来。
    三声“入城”过后,
    定远侯王弼手掌抬起,长刀入鞘,发出一声大吼:
    “北征大军,封刀入城!”
    晨光初破晓,天边泛起温柔的鱼肚白,与浦子口城一江之隔的应天同样苏醒。
    晨曦中,整个应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幕布,皇城的琉璃瓦面闪耀着柔和庄严。
    各个宫门在晨辉中更显雄浑,门洞深邃。
    随着一阵低沉而有力的号角声响起,鼓声接踵而至。
    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轰然开启,整个应天皇城宫门大开,迎凯旋之师。
    呜——
    号角声响起,
    自洪武门到奉天殿,宽而长的御道上立着一个又一个宫廷内侍,
    “大军凯旋”之声连绵不绝,从洪武门一路绵延到奉天殿。
    “舅舅,恭迎凯旋。”
    明太子朱标戴九旒冕冠,身着上黑下红玄衣纁裳,绣龙、山、华虫、宗彝、火、藻、粉米、黼、黻九章纹。
    一直表情如常的大将军蓝玉面露动容,
    苍老的眸子顷刻间便红了,略显斑白的长发舞动,胡子微微颤抖。
    蓝玉的眸子一点点锐利,身披铠甲,腰挎长刀,英姿勃发,重重迈出一步。
    率领一众军候,从洪武门鱼贯而入,宛如铁流,气势磅礴。
    御道宽而旷,两侧宫殿楼阁古朴庄重,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香与泥土气息,号角鼓声中偶尔传来几声清脆鸟鸣,徒增一抹生机。
    洪武门、承天门、端门、午门依次而过,每走过一扇门,号角声便沉重几分。
    随着深入,奉天殿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
    这座大明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殿宇,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宛如天上宫阙落凡。
    殿前的汉白玉台阶,层层叠叠,庄重神圣。
    蓝玉与军候们行至殿前,停下脚步,默默等候。
    此刻,整个奉天殿前静悄悄的,只有微风拂过的沙沙声。
    “征虏大将军蓝玉进殿!”
    随着一声高亢的传令声,明太子朱标威严肃穆,抬起手臂:
    “大将军,请。”
    蓝玉微微吐出心中浊气,迈开步子,进入奉天殿。
    殿内金碧辉煌,龙椅高悬,雕梁画栋。
    明皇朱元璋高坐龙椅,戴十二旒冕,穿冕服,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章纹。
    蓝玉等人步伐稳健,目光如炬,行至殿中,单膝跪地:
    “臣蓝玉不负皇恩,率军凯旋!”
    “大军凯旋,朕心甚慰。”声音自上首滚流而下。
    上首,宣旨太监上前一步,圣旨,气定神闲,朗声开口。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天命所归,英雄辈出,以安社稷,定鼎乾坤。
    今有大将蓝玉,智勇双全,威震四海,远征异域,斩将搴旗,大破敌军,捷报频传,功高盖世,朕心甚慰。
    其战绩辉煌,功勋卓著,彰我大明将士之威武,令四方夷狄臣服,此威震四海。
    朕观蓝玉之勇武与智略,不禁忆起汉之名将卫青、唐之李靖。
    卫青将军,七战七捷,驱除匈奴,安定边疆,功高盖世;
    李靖将军,南平萧铣,北灭东突厥,开疆拓土,威震华夏。
    此二人者,皆乃千古名将,流芳百世。
    今蓝玉将军之勋业,虽时势不同,然其英勇善战、智勇双全之姿,乃朕之卫青、李靖。
    思及蓝玉将军之勋劳,实乃国家之瑰宝,社稷之长城。
    特赐金册玉简,晋凉国公,再赐丹书铁券,
    凉州古郡,地接西域,乃我朝西北之门户。
    蓝玉国公,当以此重任为念,秉持忠诚,恪尽职守,抵御外侮。
    使敌寇闻风丧胆,百姓安居乐业。
    敕命既出,天下共知。
    钦此。”
    2f488e101.icu。m.2f488e101.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