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 第321章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第321章 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云南布政使司衙门,
    正在衙房内踱步的刘阳文没有等来心腹的好消息,
    反而等来了军队!
    沉重的步子以及甲胄碰撞声在布政使司外响起,
    很快便在一阵阻拦声中冲了进来!
    还伴随有一个个火把的光芒。
    听到声音,刘阳文猛地抬头,
    眉头在刹那间紧皱,眼中闪过丝丝狐疑,
    都司的人反了?出了什么事?
    他第一反应是事情得手,
    已经有人迫不及待地登门拜访,可他很快便否决了这个想法,
    夜禁之时,军伍在城内行走,有几个脑袋可砍?
    发生了什么?
    不等他细细思索,外面就出现了一个略显年轻但充满冰冷的声音。
    “刘大人,快出来吧,还等着我们去请您?”
    刘阳文心里咯噔一下,一颗心刹那间沉了下来。
    “找我的?”
    “事情暴露了?曹国公交代不过去,所以派人前来?”
    “可这阵仗未免也太大了吧。”
    刘阳文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但不管如何,他决定先出去一探究竟,再怎么样自己也是朝廷官员。
    打开房门,
    扑面而来的火光就让他忍不住闭起了眼睛,
    等待他的视线回归,
    朦胧中他看到了位于院中的两道身影,视线凝实,一老一少。
    刘阳文记起了那年轻人,
    好像是前军斥候部的将领,名为武福六,
    在陆云逸成婚之时,他还曾与其吃过酒。
    轻咳一声,刘阳文恢复平静,
    看了看周遭的诸多军卒,心中更加惴惴不安,
    闪烁着阴森寒芒的弩箭,已经拔出来的长刀,屹立的长枪,
    无不在说明,此行来者不善!
    刘阳文看向武福六,脸上露出几分笑容:
    “呦,这不是武大人吗?深夜如此兴师动众,所为何事?”
    “若是本官没有记错,此刻还是夜禁之中。”
    武福六站在院中央,一手扶着长刀,露出几分冷笑:
    “是不是夜禁就不劳刘大人费心了,
    今日兴师动众前来,是想让刘大人去都司一坐。”
    “哦?”刘阳文眨了眨眼睛,心中稍稍一松:
    “是麓川又发兵了?”
    武福六嘴角扯了扯,露出讥笑:
    “是刘大人事发了。”
    话音落下,武福六平静的脸色陡然间变得暴戾,
    半侧脸颊肌肉隐隐跳动,发出一声暴喝:
    “给我拿下!”
    与此同时,参与此事的诸多布政使司以及都司官员家中大门被敲开,
    军卒冲入其中,将其抓获。
    一时间,整个昆明城似是有一些风云欲来之趋势。
    不知多少大人被从睡梦中叫醒,
    听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有人造反!
    紧接着便是吓得魂飞魄散,
    匆匆穿上衣服,马不停蹄的从家里走去,
    也顾不得夜禁,就这么朝着都司而去。
    西平侯府,当军卒出现在大街上时,西平侯就已经得到消息。
    起初还有一些惊疑,难不成麓川的暗探都已经安插到了昆明府。
    不过,旋即他就想到了那份名单上的几个名字,也并非没有可能。
    可很快,他便知道了,
    堂而皇之走出军寨,行走在城池中的军队是前军斥候部,
    一颗惴惴不安的心也随之舒缓了下来,
    取而代之的是疑惑,发生了什么?
    西平侯府正堂,
    沐英穿上了常服,步伐平缓走了出来,
    一眼便见到了正身穿鎏金甲胄,在屋内来回踱步的曹国公李景隆。
    沐英眉头微挑,步伐不紧不慢,慢慢来到正堂,
    上下打量一番李景隆,心中微微叹息,不禁点了点头。
    此等甲胄一穿,倒是有几分李文忠的模样。
    故人已逝,就连心中的模样都已经有了几分模糊,
    这让沐英的心绪有些低沉,对于李景隆的拜见也没有理会。
    “九江拜见沐伯伯。”
    李景隆见他前来,顿住脚步,在屋中躬身一拜。
    直到西平侯沐英接过下人奉上的茶水后,
    才慢慢抬起头,声音不疾不徐:
    “曹国公在城内行刀兵之事,为了什么?”
    低垂着脑袋的李景隆悄无声息地抬头瞥了他一眼,
    见他面露表情,心底不免有些发怵。
    顿了顿,在心中又组织了一番语言后,李景隆才沉声开口:
    “沐伯伯,有人在军寨中偷战马!”
    “还偷了一千多匹!”
    外面细雨落下的声音陡然间大了起来,连呼吸声都清晰可闻。
    西平侯沐英转了转脑袋,以此来确定自己没有听错,
    “偷战马?”
    沐英的声调都拔高了几分,
    纵横西南将近十年,他也是第一次听到如此荒唐之事。
    李景隆抬起头,面露凝重,掷地有声地开口:
    “的确如此,幕后主使是布政使司的刘阳文,
    操持此事的是布政使司的参议孟远航以及经历秦凌风等人,
    他们与军寨的值守宋文昊勾结,
    于半个时辰前偷偷进入军寨,偷取前军斥候部的草原战马!
    幸好,在离开军寨时被发现,这才将其抓捕。”
    沐英眉头紧皱到了极点,
    靠坐在椅背上的腰杆也直了起来,脑袋向前探,
    在李景隆的脸上来回打量,一字一顿地开口:
    “老实交代。”
    陡然间,李景隆脸色一僵,
    好不容易强撑起来的气魄被压缩回体内,身上的鎏金甲胄也在一刹那黯淡。
    “刘阳文此人最近虽然有些飘忽,
    但向来谨小慎微,
    从来不会因为什么小利而损伤自身,反而一门心思向上爬。
    现在得偿所愿,操持着工坊以及军资调配以及打造,可谓是大权在握。
    布政使司内谁都有可能偷战马,
    唯独他不可能,因为他爱惜羽毛。”
    “倒是参议孟远航有可能,
    此人一直负责马政,是个能干的,但也有一些不干净。
    其中有一些门门道道我不必多说,
    他偷战马倒是有几分可能,但也只是可能。”
    闻言,李景隆眼神闪烁,大脑转动飞快,
    迅速反应了过来,连忙说道:
    “是九江弄错了,偷战马之人是孟远航!”
    西平侯沐英陷入沉默,无言以对。
    沉默许久,他端起茶杯细细抿着,
    开始就这两日的消息进行汇总分析,
    很快,一条消息悄无声息出现在他心中,
    让他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发出一声轻哼。
    “哒”
    茶杯轻轻放在桌上,西平侯沐英看向李景隆,长叹一声轻声开口:
    “九江啊,你父亲年长我几岁,我在进入军中时,就承蒙你父亲照料,
    那时父亲的儿子中,最有本事的是朱文正,
    在洪武保卫战中抵御了陈友谅六十万大军进攻,
    做了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
    再就是你父亲了,枢密院佥事,后来也是大都督,
    我与徐司马以及何文辉都要小一些,
    那时大哥与父亲时常不见踪迹,不知去哪打仗,
    我等一干弟兄整日跟在你父亲身后,问东问西,
    承蒙他照料,这才有我等三人日后之功。
    本侯攻杀云南,跟随颖国公扫清西南叛逆,
    何文辉辗转江西、福建、陕西和四川立下诸多军功,
    徐司马则在北征中活捉了元宗王庆生,
    我等能有此功勋,二哥的功劳不可谓不大。
    现在大哥二哥以及德明都死了,
    像你这等后辈,都是本侯看着长大的,
    你父亲临死前我没有见到,徐司马见到了,
    他嘱咐徐司马,让他给我送来信件,
    说你年纪小,让我多加庇护,莫要让外人欺负了。
    现在你长大了,
    但在本侯眼中,还是那个爱哭鼻子的孩子,
    若是有谁欺负了你,大可与本侯说,难不成我还能不管?”
    沐英絮絮叨叨,
    正堂的气氛不再是凝重,反而有些悲伤,
    沐英叹了口气,看向鼻子通红的李景隆,不由得笑了起来:
    “还是与以往那般啊,那时你经常与宁国公主打架,都是被她打哭。”
    李景隆心中的悲伤情绪刹那间一扫而空,转而变得扭捏尴尬,
    此等事乃皇家秘事,知道的人没有几个。
    但偏偏,父亲是个大嘴巴,什么都往外说。
    “好了,时辰也不早了,快些说说到底发生了何事。”
    李景隆快速眨动眼睛,
    将眼中的晶莹消灭,转而说起了今日之事。
    不是与陈书翰那般事无巨细,而是简纲提要,语速飞快。
    不到半盏茶的工夫,就已说完。
    听后,正堂内陷入沉默,
    沐英哭笑不得,脸上带着无法抑制的古怪,
    身上的威严消散一空,怔怔地看着李景隆,
    “就是此事?”
    李景隆用力地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好孩子一般的乖巧。
    “陈书翰给你出的主意,你就这般用了?”
    沐英声音拔高了一些,带着一些惊疑不定。
    “侄儿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沐英叹息一声,轻轻捏了捏眉心,
    将脑袋垂下,不知该说何是好。
    李景隆见他如此模样,不由得凑近了一些,厚着脸皮问道:
    “沐伯伯,法子有问题?”
    沐英抬起脑袋,脸色重新恢复了平静,转而说起了另外的事,
    “你父亲可曾给你留过家学?”
    “留过。”
    “看了吗?”
    “看了。”
    “看了?”
    “看了!”
    看着李景隆坚定的表情,以及铿锵有力的声音,沐英有些无奈:
    “其上有没有一句,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李景隆想了想,肯定地点了点头:
    “有。”
    “有你还这么干?”
    沐英突然激动起来,声音猛地拔高,而后他继续开口:
    “朝堂政事以及朝堂争斗就与下棋一般,
    只关注每一颗棋子的得失而不考虑整体大势。
    往往会因为过于计较一时得失而失去了对整个棋局的掌控,最终就是失败。
    不论是眼前参议孟远航还是参政刘阳文,又或者是投靠你的佥事陈书翰,
    都只是顺势而为,想要为自己谋得利益的棋子,
    真正导致此事发生之人,是谁?是他们吗?并不是吧。”
    李景隆眨了眨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迅速问道:
    “敢问沐伯伯,是都司的王景轩?还是苏云舟?”
    沐英陡又陷入了语塞,有些苍老的脸庞微微抽动,
    脸色来回变换,最后重重叹了口气。
    “九江啊,这不是你的错,是你父亲死得太早。”
    李景隆脸色茫然,又错了?那还能是谁?
    前线领兵的汤昭,还是宁正,总不能是冯诚吧。
    沐英缓缓站起身,上前两步,
    双手抓住了李景隆的肩膀,
    将他的肩膀笔直,轻轻拍了拍。
    “他们同样是顺势而为,不过他们已经算得上半个棋手,
    真正导致此事发生的原因,是前线缺少战马的事实。
    一名军卒就是一滴水,茫茫多的军卒汇聚就变成了河流,
    若是再有人推波助澜,那就成了大江,涛涛汹涌,这是大势。
    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对于大势,我等只有两种选择,
    要么顺势而为,要么以退为进,
    同时在其中尽可能的为自己谋求退路以及好处。”
    “今日之事抓一个刘阳文固然能解决布政使司的觊觎,
    也能短期防止有人再伸手。
    事情做了便做了,但此等损人不利己的法子,
    以后可万万不能再用了,后患无穷啊。”
    李景隆眼中闪过茫然,他虽然不懂其中门道,
    但听闻大势之说,也察觉到了那么一丝不妥。
    “敢问沐伯伯,有何后患?”
    听到此言,沐英脸上这才闪过一丝赞许,
    “还算有点聪明劲,知道问后患,没有问该如何做。”
    李景隆眼中闪过一丝尴尬,站在那里默默听着。
    沐英在屋中踱步,沉声开口:
    “身居朝堂,究其根本是党同伐异,
    你想一番,若都司内都是你的党羽,此等事还会发生吗?”
    李景隆眼睛微微瞪大,似是意识到了什么。
    沐英继续开口:
    “好好想一想,索要战马为何不是在最前线的龙虎卫,而是在永平的和阳卫。”
    李景隆眼睛一点点瞪大,飞速开口:
    “龙虎卫的邓志忠承了云逸的恩情,
    和阳卫的指挥使林士安曾在河州被云逸踹断了一根肋骨。”
    “这便是敌人与朋友之别,
    所以..朝堂之上无论做如何事,
    都要尽可能的拉拢朋友,战队多数,从而打击敌人。
    可你今日所做,得到了什么?
    战马之事尚且没有定论,就匆匆出手把人抓了,
    同时得罪了刘阳文所在的布政使司,以及暗中推波助澜的都指挥使司。”
    李景隆脸色微变,他也察觉到有些不对了。
    沐英轻笑一声:
    “你是国公,地位尊荣,得罪了就得罪了,无妨。
    也幸好你是国公,要不然今日之事你就将自绝于朝堂。
    我大明是踩在诸多王朝尸体上建立的国家,
    从他们的经历来看,
    阴谋诡计在任何时候都上不得台面,
    也左右不了天下大势,反而会让局面更加糟糕。
    地位越高,权势越大,越是不屑于使用阴谋诡计,也不能!
    这会让手下之人以及身边朋友离心离德,也会让敌人警惕万分。”
    李景隆的脸色已经变得难看,
    他是聪明人,一点就通,何况沐英说得如此清楚。
    “那那该如何做?
    总不能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吧,那还丢了脸面。”
    沐英有些诧异地看向李景隆,点了点头:
    “事情做了就是做了,绝不能虎头蛇尾。”
    “这一点你要与云逸学,该激进时绝不后退,该退缩时毫不犹豫。”
    “你先去都司,今日之事就按你所想的那般做。
    刘阳文震慑一番放回去,孟远航等人严加惩处,一干人等绝不姑息!
    至于都司中人,不要招惹,抓的人当即放回去,表明态度。
    事情已经到了如此地步,总要站一边,
    以此事来表明你对都司的偏袒,让一众人对你放松警惕。”
    李景隆点头啄米,觉得此等结果也极好。
    “另外,本侯给你一份名单,将这些人也统统囊括在内。”
    说着,在李景隆诧异的目光下,
    沐英走到一旁桌案,拿出纸笔快速书写,
    很快,纸张上就出现了二十多个名字,被他递了出去。
    李景隆接过纸张迅速扫过,
    眼中闪过茫然,这是什么?
    其上官员涉及甚广,不仅有布政使司,还有按察使司中人,甚至还有府衙中人。
    见李景隆面露疑惑,沐英坐在椅子上,轻笑一声解释道:
    “这些有的是刘阳文的党羽,还有的是孟远航的好友,还有一些.”
    沐英嘴角露出冷笑,眼中闪过阴霾,声音也低沉了一些:
    “吃里扒外之人。”
    2f488e101.icu。m.2f488e101.icu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