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功德碑 > 第二章 上山

第二章 上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下午两点,日头更毒了。
    院坝上方已经搭起了凉棚,饶是如此,依然闷热无比。
    一个小方桌摆放在屋檐下,顾心言坐在一张小板凳上,方桌上摆慢了方方正正的黄色纸钱,用红绳系着。
    临近中午到了乔家洼,就着咸菜喝了两碗稀粥之后,顾心言就开始忙活,到了这个时间,事情也就做得差不多。
    第一件事就是打纸钱。
    打纸钱的程序简单,要做好却难。
    先用铡刀将一方黄麻纸切开,横切两刀,竖切一刀,分成六份,然后取半尺高的黄麻纸在木桩上压实,将其固定。接下来,右手拿着钉锤,左手将凿子抵着黄麻纸,一下一下在黄麻纸上打孔。
    这就比较考手艺了,拿凿子的手一定要稳,挥动钉锤的手要准、要狠,若不然,稍有差错就会变成废纸。
    就算是罗平这个老师傅也时常将黄纸打废。
    然而,初入门的顾心言却不曾废过一张纸。
    只看过罗平示范一次,顾心言便会了,第一次实际操作,结局就非常完美,后来,更不曾出半点错漏。
    天生的手艺人!
    罗平一次喝多了,有过这番感叹。
    打纸钱还好,说到扎纸人,这四里八乡吃这碗饭的家伙,就没有一个不对顾心言甘拜下风的。他扎的纸人,若是摆放在昏暗的房间,十个人进屋,第一眼望去,起码有八个人会把那玩意当成活人。
    外形上,顾心言扎的纸人和其他手艺人并无差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他扎的纸人似乎多了一点别的东西,究竟多了什么玩意,却没人能弄明白。
    顾心言提起蘸好墨汁的毛笔,轻轻地向前一点。
    下一刻,眼前的纸扎童女便有了一双黑色眼眸。
    笔尖离开,顾心言让开身子,阳光从身后落下,直直地落在纸人身上,那一瞬间,纸扎的童女身上漾起了一层紫烟。
    这并非错觉!
    顾心言知道,虽然是稍纵即逝,然而这紫烟却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这紫烟只有他能感觉到,其他人是瞧不见的。
    那紫烟是从自己身上溢出的气。
    这气让那些纸人多了一丝灵性。
    至于那些旁人,他们只会觉得顾心言扎的纸人甚是诡异。
    就像现在这样,顾心言扎好纸人之后,不会有人来拿,只能由他亲自将纸人拿到偏僻的房间放好。那个房间,也就很少有人进去,就算有些不了解底细的人误入房间,也会莫名地感到不自在,很快就会走出来。
    扎好这个童女,他也就完事了。
    将这些东西放在江三爷先前指定的房间后,顾心言走出屋。
    瞄了一眼人来人往的院坝,他往院坝下方的田坎走去。
    那里,二舅罗平正和一个中年胖子在说着什么。
    那个有着三个下巴的胖子他认识,姓杜名松涛,姓杜的是镇上锁啦队的队长,清水镇方圆几十里,那些丧事葬礼上,总免不了有他的身影。他也是二舅的好友,两人没事的时候经常聚在一起喝小酒。
    瞧见顾心言走了过来,罗平出声问道。
    “完事了?”
    顾心言点了点头。
    “那好,一会儿随我上山!”
    “这么快就上山?”
    一旁,杜松涛面带诧异。
    “嗯!”
    罗平点点头。
    “这么急?”
    杜松涛的脸色不太好看。
    “没办法啊!这鬼天气!实在是太热了……”
    顿了顿,罗平继续说道。
    “江三爷说,要是停的时间久了,味儿太大,干脆今天守一晚上,明天就送上山……所以,我今天下午就要上山去找地。”
    “时间紧,能找到好地?”
    “当然不行,不过,前段时间我上山找了几块好地,挪一块给乔家便是了!”
    “这样啊!”
    杜松涛瞄了眼四周,凑近罗平,压低了声音。
    “乔六是木匠,除了贪那杯酒之外没有其他嗜好,底子厚得很,乔家老大又在铁路上上班,捧的是铁饭碗,丧事弄成这样简单说不过去啊!他也不怕隔壁邻居的说闲话……要不,你再去和江三爷说说?”
    罗平似笑非笑地扫了杜松涛一眼。
    “该说的我已经说了,这事啊……只能丧家说什么就是什么!”
    杜松涛抿了抿肥厚的嘴唇,发酵馒头一般的脸上挤起一丝笑容。
    “我也就是这么一说。”
    罗平没理他,转身对候在一旁的顾心言说道。
    “把罗盘家伙拿上,随我上山。”
    顾心言没有说话,他举了举肩上挎着的黄色军挎包,那些寻龙点穴所需的行头已然准备齐全,放在了包里。
    “你这外甥真厉害,做事利索。”
    杜松涛竖起大拇指,赞了一声。
    “嘿嘿……”
    罗平笑了笑。
    “小孩子,莫夸。”
    “那就这样,你上山去,我去找江三爷,再探探他的口风……”
    说罢,杜松涛别过头,转身离去。
    没多久,顾心言便随着罗平往乔家洼后面的华龙山行去,同行的还有一群帮忙的人。他们扛着铁锹、锄头、钢仟、锤子等工具,到了地方之后,他们将在罗平的指点下开挖墓地,今天把墓地挖好,明天一早直接将棺木抬上山安葬便是。
    在农村,无论是办喜事还是丧事,周围的邻居或者交情好的朋友都会前来帮忙,今天你帮我,明天我帮你,非常有人情味。
    一群人吵吵闹闹说着闲话沿着山间小道而行。
    顾心言背着军挎包,跟在罗平身后,一直低着头,视线只落在脚尖前的地面,沿途山景虽美,却不曾流连张望。
    没人寻他说话。
    在顾心言身上弥漫着一股生人勿进的气息,就算是那些喜欢开年轻后生玩笑的汉子也不会来逗他。
    一个人若是与众不同,便是怪物。
    在群体社会里,怪物免不了要被排斥。
    如果你在意这种排斥,那么你就会觉得受到了伤害,如果你毫不在意,那么你就和社会彻底隔离了开来。当然,若是你足够强悍,有着强大的力量,那样的话便是天才,成为普罗大众顶礼膜拜的大人物。
    天才也好,怪物也好,顾心言并不在乎。
    他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走着自己的路。
    沿着山间小路走上大半个钟头,翻过两个山头,便到了目的地。
    身下是一片低缓的山坡,约有四五十度倾斜,坡地生长着一片青松林,林中,一些馒头似的坟头忽隐忽现,错落其间。
    抬起头,眼前一片开阔,一股风迎面吹来,带来了山林的凉意。远处,一条浩浩荡荡如同黄龙般的大江将群山环抱。在下方的山谷中,长蛇般蜿蜒着一条铁路,这会儿,一列火车正在山谷中穿行。
    “嗡……”
    汽笛声长鸣,车头处,高高飞扬着一缕白烟,形成了一道划过长空的白色烟柱,久久不散。
    “到地了!”
    罗平指着下方的斜坡,朗声说道。
    “罗师傅,到了?”
    “嗯,就是这里!”
    罗平神态傲然。
    “一个下午便寻到好地穴,根本就不可能……这个地穴还是前段时间我寻下的,特意留下了暗记,既然乔家要得急,便给了他家吧……”
    “嗯,这个地方好,镇上的夏家老人也葬在这里,现在,夏家发达了,出了好几个包工头……”
    旁边,有人搭腔。
    随后,一行人沿着一条临时踩出的小道缓缓往山下行去,走了二三十米后,来到了平缓之处,那块地方圆数米,像是一张桌案摆在半坡。这块地上没有长着松树,只铺着一层青苔,青苔上爬过一窝青藤,藤上开着细细的黄色花骨朵。
    罗平大步走到空地中间,将插在地上的一根木棍拔起。
    “宝地便在这里!”
    “罗师傅,这有什么说法?”
    有人出声问道。
    “杨公曾经说过,凡有真穴,必有潮源水合聚,所谓山随水曲抱弯弯,有穴分明在此间……也就是说,地气不能越水而过,水乃是地气天然的界限,所以水环抱处,可聚气,水不乱弯,弯则气全,水不乱聚,聚则龙会……”
    “杨公是谁?”
    又一人开口说话。
    “杨公筠松,乃是唐末一代地理大师,是我们看风水这一行公认的祖师爷,如果不是我们这一门,自然不熟悉。”
    随后,罗平转身望向顾心言。
    “顾心言,你看看此处地形,大江蜿蜒而来,将此地环抱,像不像是一个圆的弧线,你把罗盘拿出来,推算一下,这处所在是不是就在圆的直径上?”
    说罢,罗盘傲然笑道。
    “此乃阴用阳朝,阳用阴朝,阴阳相见,福禄永贞之理,脚下必定是一处吉穴,再加上,穴前有一处天然书案,葬于此地,后人必定会出状元之才!考清华、北大也就在反掌之间,出国留学亦是平常!”
    “真的?”
    众人一片哗然。
    就算是没什么文化的泥腿子也晓得清华北大的名头,在众人心目中,出国留学更是高大上。
    “比真金还真!”
    罗平瞪圆了眼睛,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罗某人向来言不轻出,若有所出,必无虚言!”
    “罗师傅厉害!”
    有人凑上前来,竖起了大拇指。
    一群人围着罗平,说着赞美的话语,人群中,罗平神态矜然,嘴角微翘,难掩兴奋得意之情。
    吉穴?
    顾心言低叹一声,远远地走了开去,沉默着,并没有说话。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