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教训
南安伯夫人站在门外听到李三姑娘和徐清雅说的话, 她便想李三姑娘比徐清雅聪明多了。就她女儿这样的人,什么时候被李三姑娘推进坑里都不知道。
又因着徐清雅自己有想法,她不听南安伯夫人的话。
南安伯夫人倒不好直接进去, 她便转身离开。她便是进去跟女儿说话,却也不好让李三姑娘难堪。
李三姑娘随同徐清雅去给徐老夫人请安,李三姑娘请完安便先行离开。
“母亲对祖母真好, 先前, 我缠着她要了许久的花瓶, 却放在祖母这儿。”徐清雅故意这么说,她就是要让徐老夫人知道他们大房敬着老太太了。
前世,徐老夫人后面亲自到京城说大房孝顺,徐清雅是有些感动。可是二房没有牵扯进那些事情, 二房基本没有什么损伤, 到了后面,徐老夫人还跟着二房的人。
徐清雅怀疑徐老夫人当时就是做做样子, 毕竟南安伯当时不只是被说不孝。
“这花瓶是从安平带来的。”徐老夫人身边的婆子道。
徐清雅面露尴尬, 她前些天瞧见了这个花瓶, 今天又在徐老夫人这边瞧见,她才故意这么说的。她若是知道这花瓶是徐老夫人从安平带来的, 她必定不说。
安平到京城那么遥远的距离, 老太太竟然还带易碎的花瓶来, 谁能想到这一点呢。
“我看错了。”徐清雅道, “许是两个花瓶过于相似。”
“三姐看错的东西还真是多。”徐清玥从外面走来, “还是该多注意一下, 免得伤了眼睛。”
徐清雅不悦, 徐清玥这是逮着机会又讽刺她呢。
“最近忙着绣嫁衣, 累了眼睛。”徐清雅随即找了一个理由, “郡王府规矩多,不比寻常人家,该准备的都得早早准备好。祖母,孙女就先行回去了。”
徐老夫人没有多说,她能看出徐清雅不是很喜欢她这个祖母,她也不要徐清雅的喜欢。
只是徐清雅这样的性子,未免有些不尊重长辈。徐清雅就跟一只长着刺的刺猬一样,不懂得去扎果子,就想着扎人。
“让人把那只花瓶送去给伯夫人。”徐老夫人道,“让她凑成一对送给她的女儿,郡王府家的未来儿媳妇,雅姐儿想要的东西就拿去。”
“是。”一旁的婆子随即让人带着那一只花瓶去南安伯夫人那边。
那一只花瓶不过半人高,他们当时带着这一只花瓶,倒不是因为这一只花瓶多么珍贵,就是他们在里面塞了一些东西,又懒得拿出来,他们就带着这一只花瓶进京。
徐老夫人也想着她这一次进京,以后就该留在京城直到老死。就算她再回去安平,那也不可能多待,她就让人把那些东西都收拾好带回京。
“应当没有另一只花瓶。”徐清玥道。
“是没有。”徐老夫人道,“我是不管中馈,也不管府里的库房,不知道其他人的私库里有什么东西。雅姐儿喜欢信口开河,她父亲、母亲还没有说话,她就要让我们低头,我们寄人篱下,住的是伯府,她父亲的府邸。”
“她用错了方式。”徐清玥心想徐清雅重生之后用力过猛,徐清雅的很多举动都显得刻意。
秦家姑娘早已经回去秦家住着,两家定了亲,女方自然不好继续住在男方家里。秦姨娘再不高兴,她只能想方设法为儿子多捞到一些东西。
徐庆远不喜欢读书,本身就是一个比较纨绔之人。在他帮衬着徐清诗做生意之后,铺子又赚了不少钱,他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做生意的料,于是他越发喜欢去铺子。
哪怕别人更看重读书人,徐庆远也认为自己没多读书没关系,他只要认识那些字就够了。徐庆远在管理铺子的时候,他还悄悄地拿走一些银钱,比如说把买东西的成本加上去。
徐庆远想着反正铺子最后也没有亏本,还是赚的,那就行了。
宁远侯府,徐清诗发现铺子最近赚的钱少了一些。她只当是外面的山寨品太多,那些人过了新鲜劲儿,他们也就不去多买。像香水这样的东西,一瓶也能用一段时间,徐清诗想着得让人研究出其他的东西,比如复合型香水。
徐清诗教导何三姑娘认字,她本身也不大认识这个世界的字,她写毛笔字也写不好看。她稍微猜一猜,还是能教导何三姑娘简单的一些东西。
“墨水都沾脸上了。”徐清诗看着何三姑娘,“来,擦一擦。”
“毛笔不听话。”何三姑娘道。
“那你就让它慢慢听话。”徐清诗道。
正当徐清诗给何三姑娘擦脸的时候,宁远侯过来了。宁远侯有空就来看看何三姑娘等人,他这个当父亲的要是不多看看女儿,别人以为女儿没有父亲疼,那些人就该欺负他的女儿。
徐清诗便觉得宁远侯把一切都算计好,这样的人强大得可怕,这样的人也不大可能对一个人动心。徐清诗的内心很坚定,她认为自己就像是一个免费的保姆,其实也不算免费,她还有月例。
可那点月例够干嘛的呢,徐清诗想还是自己铺子赚的钱多。
“父亲。”何三姑娘一见到宁远侯,她就很激动。
徐清诗看着宁远侯把何三姑娘抱在怀里,她就默默地站在旁边。
“最近都学了什么?”宁远侯问。
“识字。”何三姑娘道,“一二三四五……好多好多的。”
何三姑娘的声音奶声奶气的,宁远侯干脆抱着女儿出去院子走走。
徐清诗见宁远侯抱着何三姑娘出去,她没有跟着出去,而是去收拾何三姑娘写的那些字。
何三姑娘还太小,她抓毛病都抓不稳,她写出来的字也是不能看的。
“放起来。”徐清诗对身边的人道。
徐清诗打算把何三姑娘写的一些字收起来,不用全都收起来,就收一部分。等到何三姑娘以后长大了,还能让何三姑娘看一看,那也是一件趣事。
南安伯府,南安伯夫人听到徐老夫人派来的婆子说的话,她只能为女儿徐清雅描补。
“是,她前些天是缠着我要一个花瓶。”南安伯夫人道,“那只花瓶就剩下一个了,便没有给她。”
南安伯夫人就想着自己要去哪里再找一只差不多的来,总不能时候自己的那只花瓶破碎了吧。徐清雅怎么就说出那么愚蠢的话,徐老夫人根本就没有多要大房的东西。
老太太那边的院子的陈设也不是珍贵的,有的东西原本就是老太太当年没有带去安平镇而留下来的,还有的东西就是老太太从安平镇带来的。
再有的一些东西,那些东西确实是南安伯夫人让人安排的,可那些东西真的就是寻常一些的东西。
南安伯府内里根本就没有那么多银钱,南安伯夫人这些年管着中馈,人情往来,儿女成亲,这都是不小的开支。其他几房的儿女成亲,公中也得出一些银钱,南安伯夫人又不能过分克扣。
这也就导致南安伯夫人没有那么多钱,去给徐老夫人置办那么多好东西,能讲究着用就用。有的东西旧了,还能说是念旧,说是情怀,还有的东西就是旧的比较值钱。
徐老夫人不跟南安伯夫人去计较,不代表她就能任由徐清雅在她面前胡说。
“她从小就被我们宠着,还望你在母亲面前说说。”南安伯夫人道,“我回头就教训雅姐儿。”
“奴婢先行回去了。”那一位婆子道。
此时,徐清玥正陪着徐老夫人坐着,徐老夫人曾经想过找宫里的嬷嬷教导孙女。后来,昭阳长公主去安平镇,正好昭阳长公主身边的嬷嬷是从宫里出来的,徐老夫人就让徐清玥跟着那一位嬷嬷学学规矩。
昭阳长公主却说学规矩是好,就是别学得太过呆板,人还是得有灵气一点。
徐老夫人现在就觉得该找一个嬷嬷教导徐清雅规矩,免得徐清雅傻乎乎地。徐清雅自以为聪明,却不知道她自己做的事情有多蠢。
“出宫的嬷嬷不多,有的嬷嬷还没有出宫就已经被定下了。”徐老夫人道。
本朝皇帝仁厚,皇帝允许宫女二十五岁的时候出宫,也允许嬷嬷出宫。在他们出宫之前一两个月就定下,名单定下之后,自然就有人家去找他们。
宫里的嬷嬷懂规矩,富贵人家就找嬷嬷回去教导家里的姑娘。还有小门小户续弦的,他们还喜欢找宫里退出来的宫女。
那些能退出来的宫女不是脑子活泛的,就是她们原本比较得主子的宠,她们才能出宫。要是脑子不好用的,一不留神就犯了错,她们想要出宫就更没有那么容易。
“也不知道你大伯母懂不懂得给你三堂姐找个嬷嬷。”徐老夫人道,“若是能找个在身边多待的,对雅姐儿更好。”
郡王府不是寻常的人家,徐老夫人怀疑徐清雅嫁过去没几天就要得罪人。郡王府的人不是南安伯府的人,他们可没有必要惯着徐清雅。
“大伯母应当知道的。”徐清玥道,“大姐当年出嫁之前应该也是有跟嬷嬷学过规矩的。”
“是。”徐老夫人靠着榻子,“倒也不必去说。”
徐老夫人想南安伯夫人稍微有点脑子,南安伯夫人就该知道该给徐清雅准备什么样的陪嫁之人。除了那些年轻的丫鬟、陪房,还有的就是懂得那些规矩能给主子办事的人。
正如同徐老夫人所想,南安伯夫人确实想着要给徐清雅找一个厉害的嬷嬷,还是一个能跟着徐清雅嫁到郡王府的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