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 完了!
纵然徐五郎这一会儿内心着急,可是他依旧不后悔救了孙家姑娘。要是孙家姑娘在徐家死了,又或者让徐六郎那样的禽兽给盯上, 那么孙家姑娘才惨。
像他这样的庶出嫡子,也许他们就能把他打发得远远的。
以后,孙姑娘真要是嫁到京城, 孙姑娘的婆家人也就看不到徐五郎, 他们也就不多去想徐五郎救过落水的孙姑娘的事情。
徐老夫人的院子里, 孙姑娘没有当场说要嫁给徐五郎,孙老夫人也是说回去想想。
事发突然,他们自是得多想想。
“是,是该仔细想想。”徐老夫人道, “真是对不住了。”
徐老夫人跟孙老夫人赔了好多句不是, 还低头弯腰的,她给足了孙老夫人和孙姑娘面子。
等孙姑娘离开之后, 徐老夫人身边的嬷嬷也来了。那一位嬷嬷已经去问了湖边附近的丫鬟婆子, 那些人都说她们当时在做其他的事情, 还有就是她们不会水。
徐五郎来了徐老夫人这边,他跪在了地上。
“孙儿愿离开京城, 永不入京城。”徐五郎想了许久, 最终还是做了这一个决定, 他不能连累了家里人。
哪怕他是救了孙家姑娘, 可孙家姑娘到底是在南安伯府出的事情, 这算什么救, 顶多就是算亡羊补牢。
徐五郎读了多年的书, 他又考上了秀才, 年纪也不算大。要是他再用功读书, 以后未必就不能考中进士。徐五郎这么说的话,这就代表他以后顶多就是考举人,而不来京城考进士。
“儿啊。”徐三夫人听见徐五郎这么说,她红着眼睛,她不想儿子这一辈子就这么毁了,她跟着跪下,“母亲,我儿要是不入京,他以后就完了,求您帮帮他。”
“倒也没有那么严重。”徐老夫人道,“都起来吧。原先,老伯爷在世的时候,家产都已经分了。只不过是没有分出去住罢了,这几天,你们收拾收拾,分宅子另住。”
“母亲。”南安伯夫人在徐老夫人跟孙老夫人说话的时候,她没有开口说,她不是很赞同这样彻底分家。
徐老夫人还活着,这个家就要这样分了,这让别人如何想。
哪怕本朝也有权贵这么做,但是数量很少,多半也是那些人家里出了些事情,这才分的。
“放心,也不是你们不孝。”徐老夫人道,“是我这个老婆子要分的,别人真要说,便说我偏心自己的亲生儿子,想着他们住在外头自己当家做主。一家几口人,还简单一些。”
南安伯夫人见徐老夫人打定主意,她也没有办法。
徐三夫人无法多说什么,她儿子都变成了这样,她只能听徐老夫人说的话。
而当徐四夫人得知老太太要彻底分家的时候,她震惊了,她不愿意他们就此被分出去。要是他们被分出去,那么她的儿女的亲事怎么办,没有了伯府的名头,儿女的亲事就没有那么好说。
徐四夫人不敢去徐老夫人的面前闹腾,她就去找她的夫君徐四爷。
“这一件事情又不是我们这一房的错,真要分,把三房分出去不就得了,怎么还要让我们都出去。”徐四夫人道,“母亲也真是,她不心疼我们,就不心疼心疼她的亲生儿子吗?”
徐老夫人直接让大家彻底分了,徐老夫人自己还要跟着二房,而不是跟着大房。
这让徐四爷怎么说,老太太下定决心,他们这些根本就无法更改。别看老太太在老家住了那么多年,老太太依旧是个果断的人。
当年,徐老夫人给徐四爷相看的不是现在的徐四夫人,而是别家的姑娘。徐四爷的亲娘不乐意,徐老夫人也就不多管,徐四爷就娶了现在的徐四夫人。
现在这个徐四夫人到底是比不上徐老夫人瞧上的那个姑娘,徐四爷没少后悔的。那又有什么用,谁让他们当初都觉得徐老夫人不安好心。
“无用。”徐四爷道,“你跟老太太相处的时间少,你不知她的脾性。现在好好分了家,还好,要是不分,其他两房出去了,就留下我们待在这边,那才尴尬。”
“三房的人真愿意搬出去?”徐四夫人问。
“三嫂是老太太选的。”徐四爷道。
“合着就我不是她选的?”徐四夫人有些生气。
“倒也不是,大嫂也不是。”徐四爷道,“当年,大哥原想娶秦氏做正妻的,被老太太阻止了。就是我们的祖母也不觉得秦家姑娘适合当大哥的正妻,这才改了人。”
徐四爷认为徐老夫人是一个顶顶厉害的老婆子,他们还是别去说了,免得丢脸。
在孙姑娘落湖时,除了徐五郎在附近,还有徐六郎。徐老夫人很快就调查到这一点,也不用徐五郎去说徐六郎的不是,徐老夫人自己都清楚徐六郎的秉性。
徐老夫人是才回来几个月,她没有一直待在伯府也清楚这些事情。真要是让徐六郎救了孙姑娘,那才惨。
“要是六哥儿救了孙家姑娘,或许还好。”南安伯夫人还说了这么一句。
“让六哥儿救了,那你们就别想好了。”徐老夫人冷下脸,“你们当你们的六哥儿是宝,别人可不想让他们家的姑娘被你们的六哥儿祸害。这一次的事情,根本就不简单,没听见孙姑娘说是有人推了她吗?”
只是孙姑娘当时又没有转头,身边的丫鬟又被引开了,这才导致孙姑娘没有看到人。
孙老夫人非常生气的也是这一点,这就说明是南安伯府的人设计孙姑娘,就是为了让孙姑娘嫁入伯府。
“五哥儿是在那边读书,正好那一处又不是好看见的地方。”徐老夫人道,“估计推孙家姑娘下水的人也没想到五哥儿在那边。你有空说这个,倒不如好好查清楚,谁做的荒唐事情。”
“这……”南安伯夫人迟疑。
如果不是徐五郎救了孙家姑娘,那就是徐六郎。得到利益的人就是大房的人,南安伯夫人不禁想到了徐清雅。
秦姨娘生的儿子徐庆远已经定亲,徐二郎是三房孩子也成亲了,徐三郎是二房的也成亲了。四房的人是有儿子没成亲,可人家的儿子没有在事发现场。
“也不急,这两三天,我们这些人搬出去了,你好好查。”徐老夫人道,“其余各房的,有儿子的就跟着儿子出去住着。”
新帝登基的时候,也是会给那些有儿子的太妃恩典,让太妃住去儿子那边。
徐老夫人认为他们这个伯府最好也如此,这也能少让那些人留在伯府碍眼,她们也就不能给伯府添乱。徐老夫人当年去安平镇的时候,她没有把老伯爷的那些妾室带走,一来是她不想看她们碍眼,二来是她们也不愿意去。
南安伯夫人等人离开后,徐清玥给徐老夫人送来了甜品。
因着孙家姑娘落水的事情,徐老夫人都还没有好好吃东西。寿宴上的那些东西,徐老夫人也就是随便吃几口而已。
“祖母,您别气了。等我们搬出去,您也就不用管这些糟心事情。”徐清玥劝慰徐老夫人。
“你还有兄长没成亲呢。”徐老夫人道,“不过也无妨,靠着这样的伯府说亲,也说不到什么好亲事。”
“孙女也是这么觉得的。”徐清玥微微点头,“父亲也不差,他也是有实职的官员,是实实在在考上去的进士。哥哥们必定不愁找不到合适的亲事。”
“一个大家族,拧成一股绳,才能发展得更好。像现在这样各自分开,差是差了点了。”徐老夫人道。
徐老夫人无奈,南安伯是原配夫人生的嫡子,徐三爷和徐四爷又是姨娘生的。这些人都各有各的心思,他们哪里可能都拧成一股绳。
“这也不怪您。”徐清玥认为徐老夫人已经做得很好了,“您做那么多,旁人不听您的话,您也是没办法的。”
“你五哥倒也不差的。”徐老夫人道,“年纪轻轻考上秀才,后头就算没中进士,多半也能考上举人。只不过他配孙家嫡出的姑娘确实配不上些,但事情已经如此,孙家人未必就瞧不上他。”
此时,孙老夫人已经带着孙姑娘回去。这一位孙家姑娘名叫孙念芸,在马车上的时候,孙老夫人也不好问孙念芸,只等着回家多问几句。
“徐家五郎,我是听过的。”孙老夫人道,“有个远房亲戚跟他的夫子有些关系,他的夫子多次说他功课不错,我的那个亲戚原本是想看看,若是合适,就让徐五郎给她当孙女婿。”
孙老夫人就没有想到那个亲戚还没有下手,孙念芸就被徐五郎救了。
“他让孙女站起来。”孙姑娘有些不大好意思,“当时,孙女腿软,站不起来。却也发现湖水不深,孙女要是站起来,水也没有没过口鼻。先前,女儿落水的时候,就隐隐约约听人说站起来,也不知是不是他说的。”
孙念芸想着若是自己当初没有腿软,那么她直接站起来,或许就好许多。
“还是得让人先查查这个徐五郎如何。”孙老夫人道,“别人说的,那都是道听途说。”
孙念芸心知她的路就是那么两条,要么嫁给徐五郎,要么就等这一事情过去,但她也很难嫁给好人家了,再有就是远嫁。她就等着孙老夫人他们的决定,她就只是一个弱女子,哪里能决定得了。
南安伯府,啪地一声,南安伯夫人狠狠地打了徐清雅一巴掌。
【****************看小说到198小说网(
www.198x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