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文道宗师 > 第七十九章 正义和规矩

第七十九章 正义和规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六月四日——
    早上六点多,一位带着老花镜的老人就来到家门口不远的报刊亭。
    “师傅,今天的《华夏青年》到了吗?”
    老板正在亭内狭小的空间收拾东西,闻言起身:“是您哪,还没到呢,大约快到了。”
    “嗯,那我等会。”
    “您今天怎么来这么早?”
    老板带着恭谨的语气问道,外面的老人是一位退休干部,身上依然带着几分威严。
    老人答非所问:“往常不都是六点多就送到吗?”
    老板客气道:“您稍等,很快就来了,一般不会迟到,对了,您要买《华夏青年》?”
    老人点点头。
    “唉吆,您也看武侠专栏?前几天我也看了,听说还是状元公写的咧。”
    老人笑笑没说话。
    谁写的不重要,他关心的是内容,自从无意中看到闺女买回去的那本杂志,竟然发现上面有篇一直很喜爱的侠客小说。后来才知道是武侠,和侠客有区别,但他只是感觉不太一样,却说不上来。
    今天应该有两章新内容连载,或许能看出一点端倪。
    不多时,送报车从街角现身,缓缓停在报刊亭旁边,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人跳下车。
    拿到杂志后,老人并没有立刻翻看,又去买了份早餐带回家。
    吃完早饭,他才点起一支烟,眯上眼睛抽了两口,在沙发上找了个舒服的姿势,烟灰缸摆在手边。
    然后拿起身旁的杂志直接翻到武侠专栏。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且先按下娄无畏等不表。先说柳剑吟北上的事。】
    老人挪挪身子,他对江湖人敬仰的柳老拳师很感兴趣。
    说不清为什么,如果沈哲当面,肯定能告诉他原因,无非是代入感罢了,年纪相符。
    本期杂志连载的两回正是这部小说的**部分,前期人物铺垫已经基本完成,开始展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江湖世界。
    相对于侠客小说来说,这个江湖显得更加庞大、复杂,人心更加难测。
    也更贴近现实情况。
    不是说这部作品有什么现实意义,武侠也是幻想文学。
    最近几年,之所以感觉侠客小说越来越看不下去,对比之下就恍然了。比如同样是报仇雪恨,仗剑杀掉仇人和杀掉仇人全家,肯定前者更符合社会真实。
    文中“杂花生树”“雨雪霓霏”“群莺乱飞”之类的优美词语随处可见,一派北疆风光。
    柳剑吟想道:【师弟这廿多年来虽然在变,虽然是骄妄自大,是非不明,可还只是糊涂,没有变节!】
    看到这里,老人缓缓眯起眼睛,似乎发现了什么。
    待读到“深夜论英豪”一回,整部书的背景完全显露,老人拍案而起:“历史还能这样演义!”
    明亡,满清入关,一批义士组团“反清复明”。
    直到清末西方入侵,同样有一批江湖义士摇身一变,成了“扶清灭洋”,抵御外辱。
    “这才是侠客!”
    然后拿起身旁电话,拨了一号:“老伙计,有一篇小说你非看不可!”
    年轻读者喜爱的重点显然和这位老人不同,其中大部分都是订阅了《华夏青年》的男读者。
    《龙虎斗京华》在女性中间还不是那么受欢迎。
    “你看这段:原来按照江湖礼数,很讲究辈分尊卑,比如现在钟海平遣人来投拜帖,这来人当然是钟海平的晚辈,但他又是代表钟海平来的,而钟海平和柳剑吟则是平辈,因此这拜匣就可以由柳剑吟的门人弟子或后辈来接,也可以由柳剑吟亲自来接。”
    一名青年一拍大腿:“这样才对嘛,就算是江湖,也不能没有规矩!”
    “原来江湖人这样论辈分的……”
    他读的太投入了。
    同伴点头赞同:“我也觉得这才是江湖,像侠客小说那样乱杀一气,哪里配得上侠客之名?”
    两人急不可耐的挤在一起读一本杂志。
    柳剑吟带着师弟见到钟海平之后,开始一系列较量,通过斟茶、接风酒都能相互交手一番。
    “一壶酒装进黑铁坛子,四五十斤,老拳师竟然用筷子就夹住了!”
    “真是太过瘾了!”
    如果说拿《龙虎斗京华》和原来的侠客小说相比,给普通读者的印象中,最大区别就是真实。
    文中描绘出一个无比真实的江湖,正邪对立,立场鲜明。
    ……
    孙长卿看完两回连载,连忙翻出让人找来的那次访谈记录。
    然后拍案而起:“终于知道哪里不对劲了,他说过以侠胜武,侠才是不对劲的地方!”
    完了马上打电话给东海散人。
    “小岳,发现了吗,内核已经变了,侠这个字被他重新定义!”
    岳彭知道孙长卿口中的“他”是谁,无非就是那位提出武侠概念的准大学生。
    “我看了,孙老师,你觉得侠是什么?”
    孙长卿肯定道:“正义!”
    “辽东侠客劫贡物是正义,义和团反清复明是正义,扶清灭洋同样也是正义,甚至丁剑鸣为江湖不耻,因为和官员索善余交往也能说上一句正义,江湖之外,毕竟还有人情……”
    岳彭沉默一会,道:“我觉得是规矩,从他前六回看,江湖里没有能随心所欲的人。”
    对面的孙长卿一愣:“你说的也对。”
    “我们侠客文学缺少的正是这个,任何文学类型都有外延,历史小说不能有现代词,科幻小说不能出现内功等等,都是规矩,侠客里的江湖同样要有个规矩。”
    “不,武侠更合适!”
    岳彭叹口气道:“是啊,有武有侠,的确是武侠。”
    孙长卿口气兴奋:“小岳,你说靠这个以侠胜武,武侠小说能不能得到文联承认?”
    “孙老师,还是很难,不只是文联,连国内公众都不认为我们是文学。”
    岳彭的态度并不乐观。
    有点追求的侠客作者,都一直致力于进入文学殿堂,奈何无人成功。
    “不不,”孙长卿的声音透过电话传递过来,“小岳,你没明白我的意思,当然不是立即就奢望所有人承认一种新的文学类型,但公众认可后,文联必然无法对抗舆论。”
    “舆论这东西很有意思,有时无用,有时能逆转乾坤,文联的成立本身就是舆论促成的。”
    “孙老师,那需要很多作品,争取更多的读者……”
    旋即一愣:“孙老师,您想出山?”
    孙长卿笑了:“我这么老朽,出山做什么,这不是有那位小友在前面顶着吗?”
    “小友?”岳彭愕然。
    孙老师六十多岁的老教授,竟然喊一位新晋作者小友?
    孙长卿哈哈笑道:“别说小友,如果他能让文联正式承认武侠这个类别,叫我大哥都没事!”
    岳彭哑然,是不是爱好侠客的人都有这股愣气?
    “你倒还年轻,最近有新作品么?”
    岳彭摇摇头,一时间忘记了此时的交流媒介是电话,孙长卿也看不到。
    “上个月刚写的稿子,我已经撕掉了,最近不写稿了。”
    时至今日,《龙虎斗京华》连载近半,沈哲也开始从网上关注读者的反应。
    看着网友发帖留言,不禁摇头。
    受金古梁温黄熏陶的他,自然没有网友的感受那么强烈。
    但武侠之始显然梁师的作品更符合当今的情况,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包括写作手法,文中充斥着的诗词歌赋,民情俗语。
    后来的金古更多的借鉴了西方文学的创作手法。
    事实证明,沈哲的选择是正确的,这部作品在侠客读者中完成了无缝衔接。
    然后对梁师在原时空的武侠地位更加确认。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