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 第147章 流民乱营!老夫可将小女许配于你?

第147章 流民乱营!老夫可将小女许配于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几日后。
    西郊。
    安平军大营。
    上午的校练之后,士卒们终于得了些放风的时间。
    “乡老”张四书坐在校场大石上,手里拿着个粗粮馍馍,就着一点点咸菜,吃得十分香甜。
    身旁有个汉子,也啃着馍馍,便连手上一些残渣,也丝毫不在意污秽的手指,都要舔舐干净。
    可在此之后,他却面露忧虑之色。
    “乡老,要不您去问问张兰英,她在京城内熟,能不能给俺们安排些活计”
    听闻此言,张四书立马板起脸来。
    “捏说得甚么话?兰英好不容易在城内寻到个活计,又拖个娃娃,俺们这些糙汉子,过去给她拖什么累赘?”
    在张四书看来,张兰英能够进入到那医馆,也算是她自己的造化,自己这些人冒然去求她,反倒是给她为难。
    一个女子,想来能够在京城谋生,已是不易。
    那汉子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俺们都明白,可不是走投无路了么?这阵儿来,军营里大家心里头都害怕的紧。”
    张四书愣了一下,也随即露出了愁容。
    他哪里会不知晓?
    连日来,流民们皆是人心惶惶,大家嘴上不提,可心里头都清楚,这安平军的好日子,怕是要到头了。
    朝廷有意解散安平军!
    对于军营里头的流民来说,从前粗粮馍馍、米粥、咸菜管够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人人都不想离开安平军,即便是平日在军营里头受着管束,即便是要干一些徭役,诸如铺路修桥。
    然而,却没有人想离开安平军,日子再苦,能够在乡里土里刨食苦?
    偶尔的糙米饭虽是陈米,可在乡里已然是过年才能吃上的。
    馍馍、咸菜也非是什么好东西,可它能够让人吃饱啊!
    从前在乡里过的是什么日子?
    即便是一天到晚的劳作,却也不能够保证能够吃上一口饱饭,更不要说什么几乎无砂砾的糙米饭了!
    对于,这些逃难的流民来说,能够吃上一口饱饭,便已然是最为幸福的日子!
    可这般日子,马上便要到头了。
    唯有个别一些身手好些的,能够被朝廷编入军营。
    许多老人经历过流亡生活的,对于朝廷的法令也都门清。
    到了京城,或许会有一口饭吃,暂时保你不死,可最终朝堂还是会将他们遣散会乡的。
    在这种巨大的落差,以及对于未来不安心心情的影响下,军营里头渐渐出了不少异常的声音。
    “特娘的!”
    校场上另一名汉子大步流星地走过来,狠狠啐了一口说道。
    “乡老咱们不能这样下去了,俺听说京城里,张大老爷已然被皇帝革除官职了。
    俺们这群从山西来丘八,自然也没了依靠。
    俺听说,皇帝不单单要处置张大老爷,还要处置俺们!”
    “张夯子!捏说得什么浑话!”
    眼见汉子口里胡言乱语,张四书顿时急了,起身一巴掌扇在对方脑袋上。
    汉子倒也不敢反抗,就捂着脑袋委屈巴巴的模样,低声说着什么。
    “大家伙都这么说的.那张子维老爷是俺们山西人,想来定然会帮帮俺们,却不想也遭了难”
    显然,这张夯子定然是从外头听到了些流言蜚语。
    张四书重重叹了口气说道。
    “败败火,张夯子捏少与军营那群人混迹,这般咋咋呼呼的做甚?
    那张大老爷也不一定是好人,皇帝老子也不一定是坏人。
    这般嚼舌根,到时候惹祸上身,捏想给村子里头大家伙都害了么?
    再说那张老爷,还有城中营商的老爷们.”
    这些日子,张四书算是看清了些事情,他冷笑着说道。
    “张大老爷是不是有罪还不知,可捏真当那老爷,会照顾俺们这群丘八?捏如何被从乡里赶出来,怎么失得田地,都忘啦?
    老爷们会有那般好心?”
    “可是.他总归是俺们山西人”汉子还存着些希冀。
    不想与这群头脑简单的汉子解释了,张四书干脆瞪眼说道。
    “俺与你们说得都不听么?俺是乡老,还是你是乡老?不准惹事,都给俺安分待着!”
    好在,张四书于村里还有些威望,这几十名汉子也总算是安分下来。
    然而到了夜里,安平军营里头还是出事了。
    营房。
    张四书睡得很浅,突然有一阵喧闹声和火光,将他从梦中惊醒。
    隐隐约约之间,张四书听到帐外有许多人喊着什么。
    “天下大乱,白莲当兴”
    “真空家乡,无生老母”
    一听到这些口号,张四书整个人便瞬间惊醒,他立马起身,将身边的几个汉子喊醒。
    “夯子!狗子!快起来,外头闹出乱子了。”
    汉子们听到外头的喧闹,也都是打了个激灵,立马起身穿戴头盔罩甲,取了兵刃。
    几人在营房内看到外头忽闪忽闪的火光,心里头也不由得开始打鼓。
    那张夯子来到张四书身边,压低声音说道。
    “乡老,俺想是那群人闹将起来了,咱们帮谁?”
    听闻此言,张四书立即气不打一处来,他跳将起来,一巴掌呼在对方头上说道。
    “帮谁?帮谁!帮谁!”
    黑灯瞎火,他一口大黄牙却很明显,怒然说道。
    “白莲教匪!那是叛军!杀头的买卖!你说咱们帮谁?捏要再提这个,老汉便将你送到国公爷那边去,军法处置!”
    张夯子面露惊慌之色,连连点头说道。
    “乡老俺知道了,可不能将俺送到国公爷那里。”
    英国公张溶乃是安平军实际上的大帅。
    若被他知道张夯子这番言论,一顿军棍都是轻的,大概率是要斩首示众。
    张四书眉目一拧说道。
    “捏们都给俺机灵些,平日里大帅有操练,从前在乡里争水争田,俺们村从没丢过分!
    今日便是俺们立功的机会,都给我抄起家伙狠狠干,若能擒到杀到几个叛军,俺们今后便不用愁了!”
    “乡老放心吧!这长枪可比俺们村里的扁担锄头好使太多!”
    汉子们个个目露凶光的模样。
    可张四书还是提醒说道。
    “捏们也莫要当二杆子,保着自家性命要紧,一切见机行事才好。”
    又是一阵吩咐后,张四书才放心带着这群汉子,取了兵刃杀将出去。
    这一夜,安平军起了乱子,不知什么时候,白莲教匪徒在军营里安插发展了不少教众。
    这些人或是受了白莲教教义的蛊惑,又或是为人所收买,再极端点的,已然染上了白莲教提供的乌香的瘾头。
    安平军内许多流民本就心有怨言,加上连日来的各个消息,里头便起了心思,竟敢相约在今日夜晚起事。
    这些人没读过什么书,甚至连大字都不认识一个。
    稍稍一被煽动,就开始热血上涌,跟随着白莲教的匪徒,趁着城中瘟疫渐渐平息,朝廷动荡,军营守备松弛之时,意图乱营。
    几百人于军营内掀起几千人的架势,四处纵火焚烧,还意图夺取营内的大炮和火铳。
    火光冲冲之下,不少流民四散而逃,也有不少流民被裹挟加入到叛军之中。
    好在,张允修从前的安排,还是有所效果的。
    安平军这一月以来,不单单会进行体能操练,还会派专人,给他们念诵关于《万历新报》的内容。
    《万历新报》上轶事小说,自然是最受欢迎。
    可诸多介绍朝堂政令,以及宣传忠君爱国思想,终究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往日里,大部分流民们许是会被白莲教匪所“蛊惑”,可有了《万历新报》的简单知识普及。
    西郊流民们,平日里沐浴在大明朝伟大皇帝朱翊钧陛下的光芒普照中,身上的一干邪祟自然也得到了“净化”。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京城里处置瘟疫的成效斐然,给《万历新报》树立一个权威效应。
    再加上,流民之间,往往有张四书这样的“乡老”担任伍长,维持局面,大部分流民还算是清醒。
    白莲教匪原本谋划出声势浩大的叛乱,却不想仅仅裹挟了几百人,在天亮之前,很快便平息下来。
    等到太阳照常升起。
    西郊大营校场外,英国公张溶身披甲胄,早早来到了校场之上。
    他面色铁青的模样,看向一二百名被押解的叛军。
    昨夜,得知大营叛乱后,张溶纵马出城,带着京营二百余人,便轻易剿灭了这群叛贼。
    剩下这一二百人俘虏,也被五花大绑,押解在校场之上。
    张溶瞥了一眼个个垂头丧气,恐惧求饶的流民青壮。
    这里头还有些他颇为看好,甚至想要带去京营培养的苗子,可今日却不得不痛下杀手!
    “大帅!小人们糊涂~大帅饶命啊!”
    “大帅饶命啊~”
    “俺们再也不敢了~”
    叛军们哭爹喊娘的样子,然张溶却没有一丝动容。
    他瞥过头去,言语间毫不留情地说道。
    “斩!”
    随着张溶一声令下,数百把雁翎刀同时落下,紧接着便是无数个头颅落地。
    一时间,哭闹的声音戛然而止,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血腥之气。
    英国公张溶为五军营总兵官,对这乱营叛军,自然有生杀予夺之权。
    周围,站在队列里头的流民青壮们,个个皆是噤若寒蝉。
    有些人盯着地上滚动的头颅,都有些失态,甚至于精神崩溃。
    几名隐藏在其中的流民,害怕得浑身发抖,甚至嚎哭着跪地求饶。
    张溶紧紧蹙眉,他瞥见那些哭嚎的流民,对着身边的副官说道。
    “将这些人都提出来审问,有勾结白莲教匪的绝不姑息,领头的一干白莲教余孽,全部送入刑部大牢,待陛下圣裁!”
    “是!”副官也面露严肃之色。
    京城军营叛乱?这是多少年都没有的事情。
    从前,许多京营的将领,便不同意收编这群丘八,觉得他们不服管教。
    今日之事发生后,显然反对的声音,要更加大了。
    紧接着,张溶又在军营里头进行了一些安排,主要是防止在此出现判断。
    处置完这些叛军,他这才脚步匆匆,紧皱着眉头,一路回到了大帐之外。
    昨夜风波没有闹出什么大乱子,可张溶内心里头还是明白,这并非是长久之计。
    从前,朝廷对于这类流民,皆是采用有限赈济的法子,提供限量的赈济米粥。
    这有个“好处”,盘踞于郊外的大批流民,不至于马上饿死,却也没有力气闹事。
    最后会有一批人支撑不下去,留下的人更没有了反叛的力气。
    待到一切事宜尘埃落定,朝廷便可顺理成章,将这群人遣散回乡。
    这种办法很残酷,却很有效,能够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为朝廷省了钱粮。
    朝廷素来都是这么做的,却有个人不同意。
    他保下了大部分流民的性命,甚至让他们打熬身子,给了他们一条活路。
    可世间岂有两全之法?
    他想要让这些人活命,就必须想着怎么处置他们的叛乱,否则闹出大乱子,不论是自己还是对方,都难辞其咎!
    想到这里,张溶深深吸了一口气,一把掀开了大帐帷幔,大步进入后,一眼便看到了那名,在京城搅动风云的少年人。
    此时此刻,这小子非但没有半点忧愁的样子,反倒是在死命偷吃大帐案头上的葡萄,吃得腮帮子鼓胀,像是从未见过葡萄一般。
    “咳咳~”
    张溶咳嗽了一声,走到案头边,坐下打量着对面的少年人,忍不住开口说道。
    “你这小子倒是奇怪,老夫让你去外头观刑,你却推脱什么见不得杀人。
    外头杀得人头滚滚,你却反倒是没有一点儿影响,还在大帐里头吃得香甜。”
    张允修吐出一个葡萄皮,颇有些无奈地说道。
    “国公爷怎知晚辈无事?若非怕想到外头人头滚滚的模样,晚辈可不会吃这酸葡萄。”
    五六月份里,这大明葡萄的味道实在难以恭维。
    季节未到,京师的贵人们想要吃上葡萄,还必须得是从南方运过来才成。
    味道能好到哪里去?
    听闻此言,张溶愣了一下,饶是他心情沉重,也被对方给逗笑了。
    “哈哈哈哈哈~你这小子着实是与众不同~”
    笑完他却又正色说道。
    “汝而今也算是武官,实是该涨涨胆色,多观一观行刑,见一见血,今后临阵之时,也不至于怯懦。”
    张允修摇摇头说道:“若是穷凶极恶之徒,晚辈站在一旁,见其人头落地,自当是拍手称快。
    可见这些平民百姓人头落地,我却不敢多看一眼。”
    “你倒是觉着,这些人十分无辜?”张溶脸上似有些不满。
    “非是觉得他们无辜。”张允修坦诚说道。“朝廷自有法度,军营内也有法令,军中乱营者自当由军法来处置,安平军受着军伍的粮饷,自当要遵守军伍之法令。”
    张溶有些疑惑了:“那你这是.”
    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张允修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是为了他们所不值,流民们大多只是想要讨上一口饭吃,为白莲教匪所蛊惑,才做下此等错事,他们为人所利用,丢了性命,利用他们之人,却可在背后逍遥法外,如何令人不感到可悲可叹~”
    说完这一句话,张允修很是悲痛的样子,却留心观察对方的表情变化。
    令他失望的是,便连张溶也有些讳莫如深的样子,他摇摇头说道。
    “此番事端繁复难解,千头万绪非是一时之力,能够解决的。”
    这老登看起来直爽,却也在打着太极。
    张允修略有些失望,却是习以为常,他打起精神来说道。
    “白莲教匪一事,自然由我爹爹他们去烦心,流民乃是我张允修保下的,我自当是要给他们一条出路,不能令他们白白丢了一条性命。”
    “你倒是十分坦荡。”
    张溶露出讶异表情,无奈摇摇头提醒说道。
    “给他们一条出路?谈何容易?自古以来流民便是难以解决之顽疾,我大明开国二百余年,自正统年间以来,流民问题便层出不穷,多少朝堂诸公着手解决,可又有多少能够解决问题?”
    像是张溶这样的勋贵,显然也不是傻子,将国家问题看得很透彻。
    然而,即便朝廷上人人都知道国家有问题,如此下去朝不保夕,可大部分人却还想着明哲保身。
    似老爹张居正这般,真正想要解决问题的,反倒成了众矢之的!
    “若是小子能够解决呢?”张允修眯眼说道。
    “好大的口气!”
    张溶显然是不太相信。
    “国公爷敢不敢与小子打个赌?”张允修脸上露出狡黠。
    可张溶却不吃这套,他眼珠子转了转,嘴角笑意满满地说道。
    “汝若是能够给这两三万流民寻一条出路,老夫便将小女许配给你!”
    c3719.lol。m.c3719.lol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