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异时空--间谍 > 第 11 部分

第 11 部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的效用。即使在上海,向往着“遍地黄金”的外地农民,尤其是河北、山东一带因黄河水灾来沪的赤贫者,到了上海,发现自己的浑身力气无处可使,好的工作也被“洋鬼子”们占去,更有那些条条框框不让自己痛痛快快地往地上吐口痰一泄心中吐不完的恶气、自然认为这些规定是洋人恶魔给堂堂大中华子民的枷锁。以这些省份前来的农民工为主,在1880年代末期,成立了一个地下秘密组织“神拳会”,其习武练法强身为籍口,召集会员,一时响应者甚众,“神拳会”迅速扩大,乃至有些现职社会党员都参与其中。他们暗以西方文明和基督教为敌,屡次声称对上海向外商出售土地之行为是“卖国”,向全国推广各项近代法规则为“欺压中国人民”,他们先是伺机痛打外国人和接受外国文化,尤其是信仰基督教的“二鬼子”,然后干些偷割电线、焚烧教堂、汽车、新式学校等破坏活动。最后在1894年7月21日,“神拳会”骨干成员阎书勤、高元祥、姚文起和张凤姐等8人潜入上海李鸿章府邸丁香花园,在当晚举行的晚会上大打出手,联合工部局副总董霍利德(Cecil Holliday)等6人当场殒命,还有包括应邀出席的财政部部长林锦丞、外籍军团司令罗歇里奥将军、前外交部长,上海都市开发咨询委员会理事长章德淳、上海警察总署署长彭天照等37人不同程度负伤。丁香花园事件轰动全国,“神拳会”组织在国内其他地区也开始效法滋事,当时的国家主席、社会党人张海强认为这是对党对国的威胁,于是宣布“神拳会”为邪教组织,进行了清除,“大师兄”朱逢明逃到波斯继续活动。这个事件并没有妨碍上海的继续发展,相反有关当局的迅速反应倒是获得了投资界相当的同情,上海获得的投资在二十世纪即将到来之时,又一次迎来了一个新高潮。
    1901年进入了二十世纪以后,上海成了傲然成为了远东最大的国际贸易中心,与伦敦纽约鼎立全球,这年,上海获得了在1908年举办万国博览会的机会,这是亚洲国家首次举办万国博览会,这不仅让上海,也让整个中国,甚至让高丽、安南、兰芳、琉球、缅甸等整个中国势力下的各国也兴奋异常。他们自然而然地将这次盛会看作是展示当地风物千载难逢的机会。
    为了成功举办这次盛会,中国政府派遣了以政务院副总理竺泽生作为万博筹备委员会主席进驻上海进行长期准备,他一展原先主管情报工作的天才,从总结伦敦的水晶宫万博会以来的各大博览会的经验教训,提出了的思路是,如何加强新世纪人类对自然界的主导能力。突出强调主导能力建设,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人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新思路、新要求、新特点,是全人类为求得世界长治久安而迈出的坚实步伐。并且指出,必须通过这次万博会,建立与健全保持人类主导性的长效机制。最终确立的这次万博会的主题是:“科学技术,让人类主宰天地”
    虽然上海市联合工部局对于这样的主题并不赞同,但是在中央政府的强烈干预下,万博会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而且卓有成效地不断按照主办者的意愿向前推进。整个工作也可以说是按照着主题的思路,将计划做成蓝图,再将蓝图化作一个个大书在“得贵坊”墙上斗大圆圈中的拆字,化作一个个烟尘滚滚的工地,最后变为高耸的楼群。天地都能主宰,迁走得贵坊里那十几万流浪汉自然也不在话下。这次万博会的标志性建筑也就是建立在这“得贵坊”废墟中的一个直插入云的巨塔:主导思想之塔。塔基巨大的四方形建筑是科学技术博物馆,塔的顶端有一个巨大的球体,这里融会有中国古来的天圆地方之说,整个高塔由三个巨大支柱构成,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可以看出一个中文的人字,这象征着人类顶天立地,主宰着天地。而根据设计人员的话说,这三根支柱,又象征着主导思想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及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塔身超过埃菲尔铁塔高达333米,整个建造工程于1908年2月14日万博会前两个月奇迹般地完工。
    1908年的这次万博会成了这年和伦敦奥林匹克运动会齐名的两大国际盛会,中国政府不惜工本的投入看似获得了巨大的成效,万博会举办了整整一年,接待的观众多达5000万人,远远超过了上次在圣路易斯1969万人的纪录。当然这个人数和政府的动员自然也不无关系。博览会充分展示了中国这四十年内在科技上的成果,以及中国人在“战天斗地”中的光辉业绩,尤其突出的是中国技术人员在这些年建造的巨大工程,比如跨越扬子江的大桥、拦截黄河的水坝、连接连云港和大宛的高速公路、还有十发巨型运输机、二十万吨油轮、时速120公里的汽车等让文明七大奇迹也无法望其项背的新奇迹。然而,就笔者看来,也许是中国当局希望赢得世界尊敬的心理过重,在这次盛会中,却没有把握其蕴含着的巨大商机,没有就推销其产品而费心。相反其邻国日本却牢牢地把握好了机会,对其性能远不如中国,但是成本却大大低于中国对手的产品进行了大力的宣传,中国看中的是美丽的果壳,并费尽全力地啃开它,而日本却乘机吃到了美味果实。
    “科学技术,让人类主宰天地”的话语看来豪迈,但是不难看出,这样的思路依然充满了一种对自然界,甚至于也可说同样对于人类的傲慢。中国领导层依然是以一种军事方法管理着国家的方方面面,即便是对于学术界、经济界也是如此妄图以政令形式驾驭,所以1908年的万博会对于中国来说结果如同当年明朝初年的大航海,劳民伤财,进行的只是一场华而不实的政治大游行罢了。
    上海市在万博会降下帷幕以后,仿佛是跑完了一场马拉松,看上去显得筋疲力尽,各种证券势头疲软,失去了10年前的那些活力;房地产猛跌,当时以高价以及高息贷款购入家居的人们只有无奈地进一步勒紧裤带,万博园区里耸立的那些高楼大厦在斜阳里向黄浦江投下了巨大的阴影。市政府正在为收拾局面而日夜奔忙,他们必须考虑重新在园区再建设,必须考虑解决由于搬迁而暂时栖息于临时建筑的居民,必须慢慢为兴奋过后的金融降温降压、提供血液,使之恢复正常。这样的局面继续了大约有两年,只到欧洲上空密布战云,上海才再度获得了一丝生机,但是,这样的生机也是一种异常,为此,人类将揭开潘多拉之盒盖,永远告别文明时代,进入混沌的岁月。人类也许会发现,科学技术并不会交给人类主宰天地的权杖,却会塞给人类自我毁灭的凶刃。无论如何,人类在科学技术的革命的确给人类开启了一扇门,一扇未知之门,在这扇门的对面,人类又将变得一无所知,我们获得的是兴盛还是衰亡,还要依靠我们的智慧以及对先人以及自然的谦卑。
    当然,上海在世界经贸中的地位还是不可动摇,每天依然还有数不清的船只靠上长兴岛的码头,从船上走下一批批眼里闪烁着渴望的各国移民,同时,北火车站和南火车站,十六铺码头的候车、候船室里,也挤满了从中国各地奔来的人群。证券交易所里每天还是成交着巨大的交易,南京路上依然熙熙攘攘,挤满了人群。上海的霓虹灯下,爵士乐中还是萦绕着光怪陆离的魔力。这就是上海,一个既是天堂又是地狱的魔都。
    绝对与作品相关 (10)杨世界……
    (更新时间:2006-6-6 10:03:00 本章字数:306)
    下面这个链接是杨世界的地图,截至1912年。
    作者:好龙兄,此人在网络中的另外一些地方以圣宝剑橡叶骑士的马甲而著名。
    非常感谢他对构置杨世界小说所做的系列的、具体的事物。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就是一种自己乐完还要使广大同乐一起乐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更快乐!
    杨世界1912年时的世界(巨大地图):
    绝对与作品相关 (11)修昔底德报告
    (更新时间:2006-6-14 11:18:00 本章字数:7919)
    合众国,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图书馆,书信集,第4箱:关于东亚形势的来往信件,1902年3月-5月
    --------------------
    1902年3月23日,牡蛎湾
    亲爱的海因莱茵先生:
    亨利·卡波特·洛奇先生向我推荐了你新的著作《纠缠的同盟》。说真的,我怀着最大的兴趣阅读了你前一本著作《亚洲问题》,我认为这是自麦考莱和弗朗西斯·帕克曼之后最好的作品之一。大体上说我同意你在书中的意见,我深深感到合众国和英国应该尽可能地在太平洋地区合作。在正处在开端的这个世纪中,太平洋的商业以及对太平洋的支配,已经是世界历史中难以估量的重要因素。命运和事态的进展迫使合众国不得不在亚太地区发挥重大影响,不管我们愿意与否,美国都必须承担这一使命。
    由于你渊博的历史知识,你当然知道,虽然政府官员可以领导人民完成某些事情,但是他们却不能领导人民比舆论走得更远。现在,我们的舆论关于中国问题依然是迟钝的,而且我们对那里的确切事实全不清楚。
    对于英国不明智地拒绝了我们关于阿拉斯加边界的完全正当的建议这件事,我是非常遗憾的。这些问题并不像正在远东发生的那些事情那么重要,但是我们的人民对这些问题要敏感得多。
    你很幸运,在很年轻时就成为一个公认的学者,而我呢,唉,搞了三十年的政治,政治上的起落是非常难说的,有的时候是辛酸的,尤其是当你的正确意见同大众不一致的时候,一个人所能做的无非是尽力而为而已。我记得很清楚,每次我在选举中吃了败仗,往往就会说这种点票数的事情是多么愚蠢无聊,而打胜了呢,当然就相信公众的舆论和判断是公正的啰。
    我亲爱的博士,我急切希望能够从你那里获得你对远东地区未来走向与前景的真知灼见。由于目前中国与俄国在这一地区的尖锐对立很可能引发一场战争,你能否就远东地区近十年来的局势的发展给我一点分析与建议,我将十分感激。
    我非常希望看见你并同你长谈。
    你真挚的
    西奥多·罗斯福
    ―――――――――――――――――――――――――――――――――――――
    1902年3月27日,普林斯顿大学
    尊敬的总统先生:
    得知你和亨利·卡波特·洛奇先生都欣赏我的作品,我感到十分高兴。《1812年海战史》和《赢得西部》也是我很喜欢的两部作品,我在茶余饭后常常翻阅一二,我感觉,这两部有趣的作品将与那些最有价值的和不可或缺的著作一道,在美国历史著述中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我并不赞同你和特纳先生在边疆问题上的“天定命运”的说法。
    我必须承认的是,在上次大选中我投的是布赖恩先生的票,因为在我看来,麦金利先生过于倾向于大企业了,而你在南美问题上的态度又使我感到不安。
    你在海军大学的演讲说道:“所有伟大的民族都是富有斗志的民族。一旦一个民族失去了斗志,不管它还保留着什么,不管它在商业和金融或是在科学和艺术方面如何发达,它已经没有资格列入世界民族之林了。”我赞同你的这个观点,外国威胁的存在总是不可避免的,不管喜欢与否,世界总会闯入我们的家门,这使得我们必须要对世界进行干预,以维护我们的安全。这使得我们需要斗志。
    但是如果你允许的话,我想追加一句——所有伟大的民族也都是富有理想的民族,这种理想超越世俗或宗教的荣耀,也超越国家和统治者的光荣。没有理想的指引,斗志只会变成庸俗的打斗,损害我们和他人的自由。胜利,甚至是成为全球霸权,也只是一项虚无的战利品。在合众国,这种理想的是由杰弗逊和约翰·昆西·亚当斯两位总统传承下来的。这种理念为合众国的外交政策提供了一种批评的传统,使我们更谦逊因此更了解外部世界。
    阁下,我注意到我的语言开始象一个大学讲师在授课了,为了避免更加失礼,我还是回到你要求我进行分析的主题上来:十年来远东局势的历史与发展前景。
    在我们评述1890年后太平洋地区新的外交布局之前,我们还必须首先回顾一下远东地区发生的划时代的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剧变,以及西方列强在这一地区的外交接触。
    1870-1900年间,世界上出现了三个新的强国:1871年的德国以及1891年的美国和中国。所谓的世界强国就是说在处理大多数重要国际问题时,其他国家都必须考虑到的国家。这三个新的世界强国大大增加了国际外交的复杂程度。在国际天空中突然出现了这三个星宿,扰乱了外交星占学家们的算计,而对于地上人间几亿人的日常福利以及他们的生死攸关,却是具有征兆意义的大事。
    远东问题首先是中国问题。从七十年代之后,中国在工业、商业和陆海军方面的发展在绝对速度和广度上都是令人吃惊的。它在一个人的有生之年中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