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明:开局错认朱元璋朱标为父兄 > 第三十章 这小子真是咱的福星!

第三十章 这小子真是咱的福星!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食盐问题,一直都是老朱的一块心病!
    当初老朱起兵,想一统天下,就必须有大量的粮食和钱财。
    那钱从那里来呢?
    在一切以赢得战争,一统天下为主要目标的背景之下,老朱做出了一个让自己后悔至今的决定。
    那便是,解除盐禁,让民间可以自主进行盐业交易!
    这个政策,也确实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老朱起家于东南,繁华富庶扬州就是他早起的核心地盘。
    因为解除盐禁,吸引了全国大量的富商过来。
    有晋、陕两地被称作西商的巨富,同时也有极其抱团的徽商。
    西商掺和到这件事情里来,是因为一个筹粮的制度。
    那个时候,老朱规定,谁能够把粮食从江南运到北方与北元边界处,就能获得朝廷发放的淮盐引。
    大概三十斤粮食,可以兑换一份盐引。
    凭借盐引,便可获得大量食盐,以此牟取暴利。
    西商凭借地利,运送粮食根本不需要和江南的商人一样跑那么远。
    一项战时的权宜之策,催生出一个庞大的盐商群体。
    到现在,扬州成为了盐商的大本营。
    天下虽然平定,可是北元余孽还在,在老朱心中,这江山并不太平。
    国朝初立,百废待兴,国家根本算不富裕。
    没办法,用粮食换盐引的制度,还是沿袭下来,以获取民间富商对北境战事的支持。
    对于此事,老朱早就憋屈已久了!
    老朱不怕民富,怕的是为富不仁!
    这些盐商富裕起来之后,完全不做人事。
    他们生活奢靡,夜夜笙歌,过得比老朱这个皇帝还快活。
    听说现在扬州流行起一种“养瘦马”的风潮。
    将穷苦人家的女儿买来,培养其琴棋书画,然后再高价转卖给盐商,供其玩乐。
    老朱自己就是穷苦出生,最恨这种不把人当人的行为。
    连朝堂重臣,他下起手来,都毫不手软,说杀谁就杀谁!
    可是对于这些盐商,他真的不太好管!
    没办法,受制于人啊!
    张澈拿出来的这个制盐术,却从根本改变了这种局面。
    盐商之所以能够迅速壮大,表面看是朝堂默许甚至是推动的结果。
    但实际,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朝堂缺钱!
    淮盐是大明为数不多而且能够保证产量的等盐,是稀缺的重要物资。
    正因为如此,淮盐的盐引才会如此高价,才让盐商富甲一方。
    老朱是皇帝,一个唾沫一个坑,君无戏言。
    说出去的话是不能反悔的!
    所以,他不可能撤裁掉盐运使!
    但现在不一样了。
    新式制盐术在手,天下盐矿均可出等盐,淮盐的地位必然一落千丈!
    只要老朱愿意,精盐制造场瞬间就可以开遍大明天下。
    到时候,淮盐引还会奇货可居么?
    盐商们自以为把持住了大明盐路,可是若是天下哪里都能够产出精盐。
    那淮盐的价值,也就只剩下那点商业价值了。
    老朱依旧是那个说话算话的皇帝,盐商还是不是那些不可或缺的盐商,那就得看老朱的心情了!
    所以,张澈的这个制盐术,真的是帮了老朱一个大忙。
    “这小子,还真是咱的福星!”
    兴奋了一阵,临睡前,老朱还美滋滋的想着。
    第二天一大早,老朱打发朱标和朱棣去张澈那里探望马皇后,自己则是直接摆驾工部。
    整整一个午的时间,老朱都泡在工部,看那些匠人实验新式制盐术。
    果然,无论是海盐、井盐还是矿盐,在这种制盐术下都没有任何的区别。
    只需要按部就班操作,很快就能够制作出白花花的雪花盐!
    亲眼确认之后,老朱心里彻底踏实下来。
    他将工部尚书叫来,交代了几句。
    随后,便换普通的马车,朝着张澈家而去。
    马车一路出城,来到郊区。
    四周逐渐安静下来,制盐术带来的兴奋,也终于平复下来。
    时而忙完,这个时候,老朱才想到了一个问题。
    自己该怎么与张澈相处?
    这可不是什么小问题!
    尽管老朱不相信死而复生的那种鬼话,但胎记、玉佩、香囊,以及张澈小时候的经历,都无不证明这孩子大概率就是当初自己早夭的幼子。
    麻烦的是,这些东西如果强行解释的话,都可以看做是巧合,不是有力证据。
    哪怕老朱心底也觉得张澈是自己亲儿子的可能,八九不离十。
    但这事儿必须得有个定论才行!
    想了想,老朱轻轻敲了敲车厢。
    马车立刻停了下来,赶车的老宦官弯着腰钻进了车厢。
    “彻儿下葬之地,你还记得吧?”老朱目光炯炯看着老宦官。
    中秋佳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9月19日到9月21日)
    。com首发最新。
    www.29ad.cc。m.29ad.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