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大明:开局错认朱元璋朱标为父兄 > 第五十八章 朱棣!搞事小能手!

第五十八章 朱棣!搞事小能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见张澈有些不高兴,朱标和朱棣二人也没了谈兴。
    坐了一会儿,朱棣实在是受不了这种气氛了。
    “昨夜出来得匆忙,还没有玩尽兴,不如我们再去打猎?”朱棣兴冲冲提议道。
    听到朱棣的这个提议,张澈立马就来了兴趣。
    “好啊,好久没有去打猎了。”
    说着,在朱标和朱棣兄弟二人疑惑的目光之中,张澈起身去了里屋。
    等他再走出来的时候,两人都是被吓了一跳。
    此时,张澈已经换了一身短打装扮,手中提着一把长弓,背负一袋箭矢。
    如果只是这样,倒也没什么。
    大明才平定天下不足二十年,哪怕是南京这样的京畿之地,靠山居住的百姓,家中也都有弓箭,用来入山狩猎补贴家用。
    但你家居然还藏着火器?
    朱标看着张澈背后的那根火铳,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东西你哪里来的?”
    朱棣指着张澈背后的那根长长的火铳,瞪着眼睛问道。
    “我爹留在家里的,你们不知道?”张澈反问道。
    朱标和朱棣对视一眼,无言以对。
    信你才见鬼了!
    元朝末年,火器确实已经开始流行起来,甚至一度成为重要的沙场利器。
    不管是敌对势力的起义军混战,还是他们与元朝军队作战,火器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尤其是老朱手下的军队,简直就是一个奇葩。
    老朱的军队多次大规模使用火器作战,不管是攻城、守城还是水战,都离不了这玩意儿。
    什么火龙枪、火铳、大小将军筒、神机箭之类的火器,列装极多。
    就连不同火器使用的专门的火药配方,都摸索出来不少,还在人类战争史首次使用了金属弹丸。
    可以说,老朱能够在元末逐鹿中原的混战之中脱颖而出,火器绝对是立下了大功的。
    对于这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朝廷能够不知道轻重利害?
    你说你在家里私藏弓箭,这个可以理解,毕竟这玩意儿造起来不难,而且这么做的人有很多。
    但是私藏火器,那就有点过分了吧?
    这种高端的东西,根本不是普通百姓可以拥有的。
    别说十几年前张勇在军中也就是一个大头兵,哪怕是他那个时候已经混到了千户,也根本不可能把火器带回家。
    掌管军需的人对这玩意儿查得很严,出库入库都要有严格记录。
    只要有一样对不,那是要掉脑袋的!
    但是,明知道张澈在扯犊子,可是朱标和朱棣也不能揭穿他。
    两人都知道老朱和马皇后两口子现在玩角色扮演瘾了,死心塌地要把张澈当儿子看待。
    不看马皇后都赶着要给张澈说亲么?
    在这种情况下,两人也只当是什么都没看见。
    反正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
    朱标和朱棣二人的装备都是现成的,连衣服都不用换。
    三人骑马,很快就来到庄子东边的山岭之中。
    最近这段时间,因为要等父兄回来,张澈一直待在庄子没有乱跑。
    老是在家坐着,也有些烦闷。
    今天难得有机会出来,他的心情顿时畅快了不少。
    “现在刚刚入秋,山中的动物都要寻找食物准备过冬,正是猎物最多的时候。咱们不妨比一比,看今日谁的猎物最多!”
    朱棣不愧是搞事小能手,一进山就提议道。
    朱标兴趣缺缺。
    他也是大病初愈,身体还在恢复中。
    加本来弓马的本事就比不朱棣,自然不想跟他比。
    但是张澈却跃跃欲试。
    “那就比一比!”他直接应了下来。
    朱棣哈哈大笑,突然张弓搭箭。
    只听嗖的一声,长箭直接钻入草丛。
    朱棣纵马跑过去,俯身弯腰,直接从草丛里捡起一只脑袋还插着箭矢的野兔。
    看到这一幕,朱标苦笑着对张澈道:“你跟他比什么不好?实在是太草率了!”
    说着,还摇了摇头,似乎是说张澈完全就是自取其辱。
    这个时候,朱棣已经跑了回来。
    “要不然定个规矩,我可以让让你,否则没意思!”
    朱棣提着野兔,朝张澈举了举,笑着说道。
    张澈撇了撇嘴,道:“不用!”
    说着,他把火铳拿在手中,对准了树林深处。
    就在其他两个人都不明所以的时候。
    嘭!
    一声闷响,惊得无数鸟雀飞起。
    朱标和朱棣都没有去看猎物,而是扭过头,一脸震惊的看向张澈。
    这是什么火铳,发射速度竟然如此快?
    而且,刚才张澈完全没有装填弹药的动作,难道这支火铳之中本来便装着弹药?
    尤其是朱棣,目光直勾勾的看着张澈手中的火铳,仿佛被勾走了魂一样。
    中秋佳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9月19日到9月21日)
    。com首发最新。
    www.29ad.cc。m.29ad.cc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