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907章 以物换物

第907章 以物换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牛叔叔好!”
    红星轧钢厂1961年春节联欢晚会筹办委员会办公室,陈锋带着陈莉、李捷,找到了陈莉亲爱的牛耕深叔叔。
    对比之下,李捷就热情低了一些。
    “牛叔叔好!”
    李捷明显不懂牛主任的神通!
    忙得不行的牛主任,抬头看到陈锋,又继续低下头,一边查看预备物资,一边说道:“陈锋,你要是想卖野猪肉之类的,现在工厂这边不缺,工人也放假了,我建议我给你推荐几个朋友,他们都是小厂子,没拿到肉联厂的猪肉,但他们缺少资金,你需要和他们商讨物物交换。”
    陈锋没有犹豫,大量家猪上市,像轧钢厂、罐头厂这种重点企业,肯定会从肉联厂拿到足够多的猪肉。
    最好的选择,就是卖给其他小厂子,换取其他物资。
    至于几个孩子,他们已有了足够的零钱,不能给他们太多,免得膨胀起来,把公厕给炸了!
    别笑后世的熊孩子炸下水道,这年头,熊孩子炸公厕才叫混球!
    “成!”
    牛耕深立刻给他一张纸,继续忙着统计何时物资。
    春节晚会可不只是晚会。
    他们这些筹办者要准备好舞台、用电、场地、茶水、零嘴还有演员们的奖状、奖杯、礼物,另外距离大会堂最近的东大食堂还要提供免费的夜宵。
    一句话,要么不搞,要搞就搞好!
    让大家今年过得开心、满意!
    陈锋没有叨扰他,拿着纸片去找了个没人用的电话,直接摇起来。
    “大锅,大锅,我来,我要玩!”
    陈莉就喜欢摇座机电话。
    因为电话费贵,小孩子一般都没机会使用,所以很多孩子最期待的游戏,就是能够自己打个电话。
    嗯,这跟后世90后第一次上网吧玩游戏一样!
    科技的新奇感!
    “你会吗?”陈锋笑着问道。
    “会,我们都会!”
    李捷嚷嚷道:“我在我妈那里,经常帮助大家拨打电话!”
    “嗯嗯,我也有帮忙!”
    陈锋笑着把座机给陈莉。
    目前国内正在普及座机,目标是每个生产大队(乡村)都有一个装电池的座机电话。
    这种好处很多。
    比如抓特务、罪犯,比如生产大队发生什么重大事故,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公社、市里。
    以及最重要的!
    一旦爆发战争,我们最快速动员物资、人力!
    兔子就是依靠这种朴素的强大组织能力,打败了飞机卡车坦克的鹰酱!
    “喂,你好,我是陈莉,请问你们买猪肉吗?”
    李捷拨通电话,陈莉拿着耳机,一听到那边有声音,开心地询问。
    陈锋见状,就笑着看她怎么说。
    估计那边的人也是觉得好笑,所以听出来是一个小丫头,但没有挂断,反而好奇询问。
    “小朋友,你有多少肉啊?”
    “额,好多好多!”
    陈莉觉得这个有点模糊,补充道:“我们打死了五头大野猪,跟汽车一样大的野猪。”
    对面有点惊动了。
    “小朋友,你大人在不在,让他接电话。”
    陈莉很失望,把电话给了陈锋,不过小萝莉很好奇,因此贴着大哥的侧脸偷听。
    “你好,四九城手表厂后勤部王主任吗?”
    “我是,请问同志贵姓?”
    陈锋笑着解释道:“我叫陈锋,您是牛耕深主任推荐我的,我这里大概还剩下一百五十斤左右的野猪肉,不知道你们手表厂要不要?”
    王主任在电话那头笑道:“这个数量还是有点多。”
    四九城手表厂是1958年才成立的,最开始只有21人,即便是现在用师父带徒弟的方式扩张,也不到一百人!
    一百五十斤野猪肉,对于他们来说,数量其实正好。
    陈锋就是看到牛耕深写得员工数量,才报上一百五十斤。
    不过陈莉这个小笨蛋,已经报了五头。
    别人明显是想压一压价格!
    “怎么会,野猪肉是今天打的,一人分摊,也就一斤多,发下去,大家回家一顿就能吃完。”
    “陈锋同志,这样吧,如果肉质好,我全收,给你五个钟表如何,三个手表,两个怀表?”
    老王够狠,一分钱都不想出,只想着销售一笔业绩。
    以物换物很正常!
    各家工厂都缺少某些东西,多余某些东西。
    私底下,采购员们最喜欢直接和各家工厂交换物资。
    肉联厂那边,据说很多人依靠这种方式,实现了家庭各大物件的齐全!
    但价格太低了!
    五件手表,撑死了也就是一百五十块!
    一斤野猪肉一块钱,远远低于黑市价格。
    “再加上一个吊钟!”
    王主任犹豫半天,还是答应了。
    就算是拿出六个钟表,他还可以留下一个。
    搞定一个,陈莉、李捷再接再厉,两个小家伙过足了打电话的瘾。
    牛耕深推荐的人都不错,都是属于厂子少,小金库额度不足,弄不到足够物资,需要单独交换的小单位。
    手表厂给了三个手表,两个怀表,外加一个吊钟。
    628橡胶厂给了八桶建筑橡胶、十二桶乳胶漆,后者是40年代发明的,58年国内研制成功,开始本土化。
    砖厂那边订购量最大,吞下了剩余的所有肉。
    他们人多!
    作为交换,他们直接给陈家院子送来三卡车的红砖,外加五包水泥、两包石灰,然后把肉给带了回去。
    临走前,那位大胡子主任用力拍着陈锋的肩膀。
    “小陈同志,下次你要是还换,尽管来找我,砖头、水泥管够!”
    陈锋苦笑!
    城里很多物资缺少,就是不缺砖头。
    不是大家不缺少房子,三代人挤在一起呢!
    而是有限时间内,规划在建的小高层就那么多栋,砖厂生产红砖,一窑就是好几车,建筑工程队用不完!
    周清傻傻看着院子墙角堆起来的砖头。
    “小锋,你要改房子?”
    陈锋本来没有这个想法,一听,觉得也可以有!
    不改多大的,就把以前自己的屋子,往上加个阁楼!
    既可以当书房、仓库,也可以遮挡夏天的炎热,降低下面的温度。
    (/bi/360854/17236732.)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