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四合院:刀劈易中海,院里谁不服 > 第103章 买凤凰牌自行车

第103章 买凤凰牌自行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我没听清,还以你说让我抓着手呢。”
    客人揉了揉火辣辣的脸颊。
    “行了,赶紧带上你买的东西上一边去,别耽误我干活。”
    售货员连连摆手。
    至于给客人道歉。
    呵呵,那不存在。
    客人也没跟售货员继续吵吵,吃下了这个闷亏,提着购买的物资离开。
    陈建业大开眼界。
    这他妈的。
    易地而处,他必须还给售货员一个嘴巴子,抽的对方跟陀螺似的,原地旋转两圈。
    想了想,陈建业还是保持原队伍不动。
    虽然自己队伍前面的售货员脾气火爆,但起码不会动手打人呐。
    过了五六分钟
    陈建业排到前面。
    “你好,我想要买一辆自行车。”
    陈建业对售货员说道。
    “小伙子,你有票吗?”
    三十多岁的女售货员目光质疑。
    “我有,钱我也带了。”
    陈建业直接伸手进兜,摸出刚刚到手的自行车票。
    “想要买啥车?”
    售货员态度顿时热切很多。
    这么年轻就能买自行车,要不是领导的孩子,要不就是自身非常非常优秀。
    不论是哪种,陈建业都值得她露一副好脸色。
    要是臭烘烘的乡下人来了,售货员必须摆出一副死妈脸色。
    “我想买凤凰牌自行车,要最新款的,男士自行车。”
    陈建业在来的路上已经想好了。
    自行车分成两种,男款和女款。
    男款中间带一条长杆,架子很高很大,轮毂是28英寸,所以也被称为二八大杠。
    而女款比较小巧,中间没有长杠,一个人骑车比较舒服。
    如果论拉货能力运输能力,肯定是男款的自行车更胜一筹。
    至于品牌,陈建业的目标非常明确。
    自然是响当当的凤凰牌。
    这个品牌源自此时轻工业极度发达的上海地区。
    六十年代,上海的很多工业品都风靡全国。
    例如蜂花香皂,百雀羚护手霜,大白兔奶糖,上海牌手表,凤凰和永久自行车,英雄钢笔,光明雪糕,双妹日化品,中华香烟等等。
    强大的轻工业生产能力,让上海生产的轻工业产品几近封神,甚至一度让群众觉得,这玩意是上海造的,指定差不了。
    凤凰,永久,飞鸽是自行车里面牌子最响的三个品牌。
    买就买龙头,买最好的。
    最关键的是,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
    从贾老婆子那边钓了九百多块钱,不花留着等钱生崽啊。
    “小伙子,凤凰牌自行车起售得一百八十块钱,你兜里带够钱了吗?”
    售货员忍不住提醒道。
    “带了,你瞧。”
    陈建业从兜里掏出一摞大团结。
    那厚厚一摞,起码二十张。
    “小伙子真硬啊。”
    “二百来块钱的玩意,在你手里跟买白菜似的。”
    售货员忍不住称赞,冲着陈建业招了招手:“进来吧。”
    “我能进去吗?”
    陈建业问了一句,确认不是自己听错了。
    免得自己跟刚才那哥们似的,白吃一巴掌。
    “我说你能你就能,我领你挑自行车去,快点。”
    售货员嗤笑道。
    陈建业赶紧走进供销社,跟上售货员的脚步。
    供销社不止一层,只是面向顾客的售卖点放在一层。
    跟着售货员,陈建业一口气走到三楼。
    “这里头全是最新的凤凰牌自行车,你自个挑一辆吧。”
    售货员伸手一指。
    陈建业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看到琳琅满目的自行车,一辆辆停在地上,表面光亮的油漆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唉呀妈呀,看着都不错,哪台车都好。”
    陈建业赶紧朝着自己心心念念的凤凰牌自行车走去。
    “你要是有票,又有钱,把这些自行车全买回去也行。”
    售货员打趣说道。
    “嗨,要是一溜自行车出街,可老壮观了。”
    陈建业嘲笑一笑,选中一台崭新发亮的凤凰牌自行车。
    “那可不,公安要是一出动,自行车哗哗的。”
    “这台新到货的,得二百三十块钱,小伙子,就看中这台了?”
    售货员问道。
    “嗯,就买这台,二百多块钱嘛,买了。”
    陈建业豪气道。
    “那你把自行车扛下去,咱们下楼结账。”
    售后员吩咐道。
    陈建业抓住车架,稳稳当当走下楼。
    两人下楼之后,陈建业开始办理购车流程。
    按照售货员的说法,其实非常简单。
    只要有票和钱就行。
    陈建业把自行车票据和二百三十块钱清点一遍,推给对方。
    售货员检查票据,把钱点了一遍,开出一张手写的购买凭证。
    之后便让陈建业推着车离开。
    她又特意叮嘱一声:“得去公安局交税,再给车打一个钢印,这车才完完全全是你的了。”
    “必须做的,别忘了啊。”
    “谢谢,我这就去。”
    陈建业推着车,冲着售货员挥了挥手。
    在供销社排队买物资的群众,看到陈建业推着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出来,眼中纷纷露出羡慕之色。
    这年头有三转一响的说法。
    指的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以及收音机。
    其中自行车和缝纫机是最重要的家庭大件。
    衣食住行,自行车便是‘行’的代表,而缝纫机是‘衣’的代表。
    大部分家庭,面对这两样大件,哪怕攒够了钱,弄不到票,也只能望洋兴叹。
    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放在九十年代,那就是桑塔纳。
    放在二十一世纪,和五十万的豪车差不多。
    一年全国的生产量不到一百万辆,而全国有六亿多人。
    差不多人均保有量一辆/六百人。
    属于比较高级的消费品。
    一眼就能让人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存在。
    陈建业推着车出门,享受着众人关注的目光,心里也不免有些小得意。
    要不是他一顿操作,想要合法的拥有一辆自行车,还真不容易。
    走出供销社,陈建业骑上自行车,直奔距离他最近的公安局。
    路上。
    崭新发亮的凤凰牌自行车,吸引了很多路人的目光。
    回头率基本上是百分百。
    “卧槽,凤凰牌自行车!”
    “那小子居然能丢双手骑车,有点东西。”
    “我要是骑上车,比他还帅。”
    一路伴随着惊叹和嫉妒,陈建业来到公安局打钢印的地方。
    买车第一次缴税五块钱,之后每年两块五。
    打钢印也得花五块钱,好在是一次性的。
    交了十块钱,陈建业拿到缴税凭证,给自行车打上钢印之后,骑上车直奔保卫科。
    没错,他压根没打算回四合院。
    反正贾张氏和保卫科签署的协议书,就放在他身上。
    而他自己和保卫科签署的协议书,自然是放在了随身空间,等会回去了跟严坤说放家里了即可。
    (/bi/379786/17237536.)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