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朕,都是为了大汉! > 第224章 袁绍使者

第224章 袁绍使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绣将刘邈之言告知贾诩之后,贾诩果然再没有来寻刘邈,对刘邈用南阳置换匠人之事再无微词。
    至于其他人,都颇为熟悉刘邈,所以无论刘邈做些什么事情他们都不感到意外。别说是用南阳换几个匠人,就算是用南阳换几个妇人他们都以为是正常。
    而且最近刘邈麾下将领都忙的厉害。
    刘邈以周瑜为南郡太守、太史慈为江夏太守,程普为长沙太守,黄盖为武陵太守,韩当为零陵太守,朱治为桂阳太守,都在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洗地。
    荆北还好,因为之前就有流民起事,大肆打压了当地豪族的嚣张气焰,所以还算老实。就算偶尔有些人携款潜逃外国,但大部分人还是选择了认命配合。
    但荆南就完全不一样。
    各路豪强聚众抵抗,摆明了是要与刘邈抗争到底!
    不过刘邈也不在意。
    如今整体局势稳定,外部并没有什么敌人,刘邈有时间慢慢和他们耗着,一直耗到地老天荒!
    到时候且看,究竟是过江龙能赢,还是那些个地头蛇能赢!
    不过也并非完全没有利好。
    之前因为荆州上升通道被封死,许多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士人就有如被揭开封印一样,争先恐后的朝着刘邈自荐。
    刘邈每日,至少要面试十几波客人,亲自考验其才学。
    而这,自然是收获颇丰!
    李严、韩暨、刘巴、霍峻、邓方、杨仪、向朗、邓芝……
    这些人之前因为上升门路被堵,都算的上是籍籍无名。
    如今刘邈一剑斩开压在他们头顶上的那片铁幕,这些人也就都疯狂茁壮成长起来。
    刘邈每天与他们交谈,遇到真有才学的,就直接授予其官职,并没有嫌弃或者忌惮他们身为荆州本地人的身份而只重用江东的人才。当这些事情传出去后,荆州各地的青年才俊自然更加趋之若鹜,甚至就连靠近荆州的上庸、永安等地的人才也都是前往刘邈处拜见。
    刘邈也不嫌累。
    有时候收到投刺,就好像是刮彩票一样,说不定就会瞅见什么眼熟的人。
    而今天,更是一口气抽到四个!
    徐庶!崔钧!石韬!孟建!
    “不对啊……怎么感觉这少了一个?”
    不过刘邈还是与四人相见,与他们畅谈之后,也是不免感慨:“荆州多才俊啊!”
    不敢想象,刘表要是能够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这荆州会强盛到什么样子!
    可惜……若是刘表能够随意去用这些人才,他也就不至于落下这样一个结局。
    “汝等四人,皆有刺史、郡守之才啊!”
    四人听后都极为高兴,徐庶更是说道:“刘骠骑竟然与孔明所言一致!”
    刘邈明知故问:“孔明是谁?”
    “是我等好友。”
    徐庶解释道:“我等一同游学,每至晨夜闲时,常共抱膝长啸,孔明谓我等道:“卿等的仕进,官位可至刺史、郡守。”我等反问诸葛亮能至何位,他只笑而不言。”
    刘邈也是笑了起来:“难道是因为他的才能不足以和你们媲美吗?”
    “非也!”
    徐庶不顾自己的行为有可能给刘邈留下不好的印象,却依旧坚定为自己的友人站台!
    “我等虽求学皆务要精熟,却只有孔明能够观其大略!他常言自己有管仲、乐毅之才,世人都以为其名不副实。唯独只有我们知道,他是真的有这样的才能!”
    刘邈摇头道:“不过管仲、乐毅罢了,这算得上什么才能呢?”
    徐庶四人目瞪口呆,不明白刘邈何出此言。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乐毅率领燕国尽吞齐地不假……但最后齐国日后却逐渐失去了霸主的地位,被秦国所灭亡;燕国虽然以巴蛇吞象之势吞噬齐国,最后却被田单火牛阵所破,无奈只能退兵。这两人最后辅佐的君主、效忠的国家都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不过是只有一时的辉煌而已,难道说他们的才能是有多么厉害吗?”
    徐庶四人哑口无言。
    他们之前,竟然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管仲、乐毅虽然厉害,却并未助力其君主国家取得最后的胜利。
    如此的才能,难道真的称得上顶尖吗?
    “那按刘骠骑来看,什么样的人称的上有才呢?”
    “至少是有萧何、韩信之能!再不济,也该有邓禹、吴汉的才能吧?”
    “……”
    徐庶等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这天没法聊了!
    建汉首功的萧何?被称作兵仙的韩信?
    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一、第二的邓禹?吴汉?
    便是一个人再自大,也不该将自己比作这些人吧?
    徐庶等人都以为自己那好友将自己比作“管仲、乐毅”就已经是眼界异于常人,没想到刘邈这边更狠,竟然是直接想要一个萧何?一个韩信?
    更过分的是刘邈竟然还反问徐庶等人:“你们以为,那孔明有这样的才能吗?”
    崔钧、石韬、孟建皆语塞。
    唯有徐庶冲着刘邈点头:“若是刘骠骑能够像高祖信任萧何、韩信那样,也像世祖信任邓禹、吴汉那样,那孔明是绝对不会比他们差的!”
    此言一出,其余三人都震惊的看着徐庶。
    而徐庶则目光始终坚定,显然是真的以为自己的好友有这样的才能!
    可徐庶下一刻就立即破功。
    只见刘邈奇怪的询问徐庶:“那……怎么不见孔明来此呢?”
    “若我没有看错的话,投刺上好像只有你们四人的名字吧?”
    “一个有萧何、韩信之才的大才却不愿意来辅佐我,难道是看不上我刘邈吗?”
    可怜徐庶帅不过两息,头上豆大的汗珠就开始滑落。
    “那个,那个……是因为孔明在为他亲人戴孝。”
    “他叔叔诸葛玄是吗?又不是直系子孙,现在时间应该也够了吧?”
    徐庶惊呼:“刘骠骑竟然知道此事?”
    “刘琦之前与我闲聊过一些刘荆州的往事,他说他曾去寻你那好友,结果却是人去楼空。”
    刘邈询问徐庶:“所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因为孔明无心……”
    说到一半,徐庶连忙闭嘴。
    本来他还想以“无心仕途”来搪塞刘邈。可若是真的说出这话,毫无疑问是彻底绝了他那还有效忠刘邈的道路,所以只能是将说了一半的话强行咽下去,憋得面红耳赤。
    “哈哈哈哈哈!”
    眼看几人都有些惶恐为难,刘邈也是大笑。
    “不过闲聊罢了,你们不必放在心上。”
    “不谈你们的好友。单看诸位,都是难得的良才。”
    刘邈起身,朝着几人一一行礼,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主君就将这些来投奔自己的下属当做奴仆一样使唤。
    “我说过,诸位都有刺史、郡守的才能。但我也相信《韩非子》中的一句话:猛士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郡。”
    “我是从来不相信有什么人是“不能为百里之才”而只能“为社稷之器”的。”
    “就算真有这样的人,其性格也必有大患。要么不能踏实务实,要么无法体恤他人……所以吾不用也。”
    “所以如今想先让你们成为郡中、县中的官吏去处置事务,你们都愿意吗?”
    其实来拜访刘邈的人中,也有刘邈直接授予高官的。
    比如李严,刘邈便直接征召其为南郡郡丞。
    但前提是李严在之前就已经遍任荆州各处县令,已经是有了丰富的基层经验,所以刘邈才选择提拔其为高官。
    可徐庶、崔钧、石韬、孟建这些人便是再有才能,之前也不过一介白身。
    若是直接将他们任命为高官,不但会将荆州的政务搞的一片狼藉,还会将他们自己毁于一旦。
    刘邈若是没记错的话,这种“不能为百里之才”的人大概有两位。
    一个是还被关押在夏口的“凤雏”庞统,另一位是将来的蜀汉丞相蒋琬。
    前者,刘备信了,然后死在落凤坡了……
    后者,刘备不信,一直免了蒋琬官职免了好久,磨砺一番后才慢慢启用,终成大器。
    所以刘邈可不想将这些荆州的青年才俊用废,便将丑话说到了前头。
    徐庶四人连忙起身向刘邈行礼,口称不敢。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刘骠骑明明是好心,我们怎么又可能怨恨呢?”
    四人都有大才,也都是后汉那种不论才能,直接以名声选官,让其主治一方的受害者,如何能不明白刘邈的用意?
    刘邈见四人并没有抵触的情绪,也知道自己这会确实是幸运的挂到了四份大奖,当即以四人为长沙、武陵、零陵、桂林四地功曹,辅佐程普等人平定荆南四郡。
    “荆南纷乱,可也正因为如此,在那里会有大的长进。”
    刘邈在四人临行前,也是与四人画了张大饼——
    “卿此去若能事成,将来迟早也就能够兑现自己此时、郡守的才能了!”
    徐庶四人大喜过望,纷纷领命而去。
    而刘邈喝了口茶,稍微休息一会后,就开始迫不及待的继续挂彩票,看看能不能从哪些投刺中再找到什么大才。
    不一会,刘邈就找到一个眼熟的名字。
    “南阳逢纪?”
    不对啊,这不是袁绍的人吗?
    可待看清内容后,刘邈才发现这并非是寻官问名的投刺,而是诸侯间一封正式的拜帖……
    “袁绍的使者,总算是来了!”
    (本章完)
    (/bi/285252/17237414.)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