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有没有可能,刘邈真是个忠臣?
听到张勋的计策,袁术才终于强压住心中的愤怒。
“不!若是能生擒,一定要将刘邈活着带到朕身边!”
若仅仅杀杀了刘邈,如何能够解自己心头之恨?
袁术看着被他扔在地上的绢书,也是冷哼一声:“取笔来!朕倒要问问他,问他到底有几句话是真心的!”
为刘邈送去信件的是韩胤。
与前几次的热切不同,韩胤给刘邈递上信件后,就一直冷着个脸,看都不看刘邈一眼。
“韩兄,为何不理睬愚弟呢?”
韩胤斜着眼:“你还当我是你兄长?”
“韩兄昔日相助之情没齿难忘!”
刘邈还是和前几次礼遇韩胤一样,都是将最肥美的肉食放在韩胤盘中,给他呈上最甜美的酒醪,送上最珍贵的礼物,并没有因为阵容不同就对韩胤有什么偏见。
韩胤见刘邈还是坚持亲自给自己割肉,顿时难过的拉住刘邈的手:“仲山!你与我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分明说过!陛下有天命在身!你分明说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难道这些你都忘了吗?”
刘邈并没有露出不好意思的窘迫神情,而是立即摇头:“我平日里说些醉话而已,韩兄怎么就当真了?当真也就罢了,怎么还能和后将军去说呢?”
“仲山!汝怎能这样!”
刘邈也是直接将一杯酒放在韩胤面前。
因为动作太大,里面的酒花都被卷起,震荡在了桌面上。
“韩兄,不是我强词夺理。”
“倘若袁将军真的是天命所归,只要他登基称帝,按理说应当是立即四海升平!无论刘备、吕布、曹操等人皆是纳头便拜不是?”
“韩兄也知道,我刘邈不是什么有本事的人。倘若将军称帝,真的令诸侯臣服,我刘邈难道还能去做那个异类,去与后将军为敌吗?”
“可现在呢?现在是各方诸侯没有一人愿意臣服袁将军!您将心比心,倘若您是我,难道会在这个时候跟随将军吗?”
韩胤大恼:“仲山你什么意思?难不成你还要将这事都怪在我与陛下身上?”
“对了,就是归罪在你们身上。”
刘邈此时因为饮酒脸色已经有些潮红:“倘若后将军真的是天命所归,能让世人敬仰,那我刘邈如今又何苦于在此处和后将军作战呢?”
“韩兄,现在后将军称帝的瘾也过了,不如让他赶紧将帝号取掉,然后上书给天子赔罪,说不定还能保下汝南袁氏的清名!”
“刘邈!你混账!”
“韩兄自己想想,就知道我说这话是在气你还是真的为你与后将军好!”
“哼!”
韩胤气愤的拿过书信:“后会无期!!!”
回到袁营,韩胤将刘邈书信呈上,袁术也询问起韩胤:“刘邈与你说什么了吗?”
韩胤将刘邈的话转述给袁术听,袁术听后果然也是一声冷哼!
“巧言令色!”
随即拆开刘邈的信件,袁术却轻咦一声。
这次刘邈送来的信件,终于不再是用昂贵的白绢书写,而是以纸张作为书写。
自和帝时,蔡伦便改进了造纸技术,只不过并不方便书写。
直到东莱掖县人左伯改进,纸张才成为名家学士书写的珍品,并慢慢普及开来。比如大儒蔡邕写作时,就是“每每作书,非左伯纸不妄下笔”。
袁术自然认得只纸张,只是因为两汉贵族间重帛书、绢书的习惯,所以并不喜欢在上面书写。而其他诸侯也往往是贵族出身,亦不爱用纸张作为书信来写给他信件,所以这还是袁术第一次收到纸张写成的信件。
刘邈忽然换作纸张书写,当然不是炫富,毕竟白娟比之纸张不知贵重多少,而且在袁术跟前炫富,那未免属实也是有些自不量力了。
之所以换作纸张,是因为刘邈这一次写给袁术的信件异常之多!厚厚几张宣纸上都挤满了蝇头小字,粗略看去怕是有万字之多!
就连圣贤所著的《论语》也不过一万又两千字,刘邈竟然能够写信写出一万字来,这让袁术都不免好奇起来:“这刘仲山是搞什么名堂?”
不过如今袁术在军中等着上游修筑水坝蓄水,反正也是无事可做,也就看起刘邈写给他的万字长信。
起初袁术本以为这又是刘邈写来的什么屎尿屁,所以就没有细看。
可在看了两眼后,袁术却眉头微皱。
这信中内容,并非之前那些毫无营养的内容。
恰恰相反。
这竟然是针对袁术的一篇谏言!
刘邈在信中开始就写道——
“后将军您的出身令所有人羡慕,当初恐怕除了史侯与董侯之外,天下的年轻人中,恐怕没有人能够比您更加富贵吧?可您为何现在却被困于两淮之间,反而郁郁不得志呢?”
刘邈针对袁术的发迹史,一件一件帮着袁术梳理,并给出袁术当时有可能更好的处理方式。
比如昔日的大将军何进被宦官害死,袁术直接火烧皇宫,却逼得段珪等人带着皇帝刘辩及陈留王刘协逃往小平津,并最终在那里碰到了董卓……
刘邈就在信中劝道:“难道当时就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吗?倘若那个时候您与他太后商议,放您进入皇宫,您不就可以轻松接替何进的位置,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人吗?”
还有后来袁术讨伐董卓,就因为听信谗言,害怕孙坚得到雒阳后不能控制,就断了孙坚粮草,致使孙坚错过了战机,让董卓逃到了长安,使得联军几乎一无所获……
刘邈又在信中谏言:“您那时若是信任孙坚,与孙坚一起进军攻占雒阳,杀死董卓,您现在不就是匡扶汉室的中兴柱梁吗?”
包括再往后的派孙坚进攻刘表却战死荆州、进攻曹操却后路被劫,以及到最近仓促称帝的事情,刘邈在信中都给了最优解!
到了最后,刘邈更是一句:“我一直都相信以后将军的出身和能力,迟早能够成为平定天下的英雄,可为何现在事情却到了这样的地步呢?我当真是百思不得其解,还望您能好好思考,解答我心中的困惑。”
一万字。
说长,其实很短,不过片刻就能看完。
说短,其实很长,因为上面几乎写着袁术的一生。
袁术看后,久久不能自语,过了一阵,更是直接嚎啕大哭,以至于连身子都不能站稳,险些跌坐过去!
“吾恨不能早遇仲山啊。”
“吾想……仲山心中应该还是念着我的吧?”
张勋:“???”
桥蕤:“???”
韩胤:“?????”
袁术拿着这份信,放在手中反复观看,反反复复……
其实刘邈写这封信的时候,鲁肃就在身边。
甚至就连上面很多事的答案,都不是刘邈想出的,而是鲁肃将自己代入袁术,采用“事后鲁子敬”形态推导出当时的最优解。
鲁肃陪着刘邈写完这封万字长信之后也是不解道:“主公为何要给袁术写这样的信?”
“这里面每条谏言,都是袁术实实在在犯过的错误,倘若袁术真的按照主公之言所改变,那恐怕……”
“子敬多虑了!”
刘邈活动着长时间书写而感到疼痛的手腕:“子敬,你知道人活着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吗?”
鲁肃猜测道:“无衣无食?无亲无故?”
“是后悔。”
刘邈将这些纸张铺开,等待着上面的墨渍晾干。
“袁术如今称帝,小日子过的必然不错。”
“倘若我没猜错的话,袁术如今必然还有闲情逸致听着音乐,看着歌舞,潇洒度日。”
刘邈此时都有些羡慕袁术的没心没肺。
“可他估计到现在都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他,大汉不知有多少百姓都受到了无妄之灾。”
“那些个百姓,或是至今还饥寒交迫,或是早已不在人世……可袁术却还能这样优哉游哉,子敬你觉得这样公平吗?”
“而且以袁术的性格,就算是告知他这些,他也不会在乎,心中更不会内疚……对他们那些世家而言,平民百姓不过就是耗材,死再多也不过是个数字。”
“既然如此,我就将他过去这些可能改变他命运的决定都告诉他,让袁术从现在开始就时时刻刻陷入到对过去的懊悔中,叫他再不能无忧无虑。”
刘邈虽然有些精疲力尽,但眼中神采不减。
果不其然!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是永远不会嫌累的!
一想到袁术会因为这封信每夜焦虑到不能入睡,刘邈就由衷的感到开心!
“至于改正……倘若是在称帝前,他说不定还真有改正的机会,可他早已将他自己的后路堵死了,又如何能够改正呢?”
“顺便,这也是为我们拖延一点时间,我这些天总是有种不好的预感。”
刘邈看着天空,在云层背后藏着的,是已经好几天没有见过的太阳。
直到正月初五这天,刘邈与平时一样出营帐行走时,一滴水珠重重的砸在了刘邈鼻尖。
刘邈脸色瞬间严峻起来,不复平日镇定。
广陵……下雨了!
祝所有高考学子高考顺利!同时也再度感谢岩宝大王以及我的社长要洗牌、飞翔的但丁、赢子卿、沙发里等读者大大的打赏,感谢!
(本章完)
(/bi/285252/172374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