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雷厉风行!
孙策一身戎装出现于程普、朱治等人面前时,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黄盖、韩当两人更是感性,不由眼眶红肿:“今日见伯符,恍惚间犹如老将军在世啊!”
孙策经历了一年丧期,心境更加沉稳。
与这些孙坚旧部一一行礼之后,孙策便道:“如今刘扬州命令,由我讨伐吴郡世家私设的坞堡田庄,还请诸位叔伯助我一臂之力!”
“自然!”
孙策摸着战马的鬃毛,扶着腰间孙坚留下的古锭刀,突然长舒一口气,抬头看向天边朝阳。
在富春的那一夜,周瑜确实与孙策说了许多。
孙策但凡有疑惑的,周瑜都会为其解答。
“公瑾,如今刘扬州还能容下我吗?”
“伯符,不瞒你说,其实之前我一直觉得主公不会让我来寻你。”
孙策当时蜷缩在草棚里,感受着夜间的寒。
“如今主公麾下的根本,一个是陆忠义,一个便是乌程侯旧部。”
“陆忠义对主公的支持主要在钱粮、人脉、名声上。而乌程侯旧部对主公得到支持则主要在兵事上。”
“前些日子,袁术刚刚册封你的堂兄孙贲为丹阳太守,这明显就是要挑拨乌程侯旧部与主公的关系,最好是能让乌程侯旧部与主公在江东争权夺利,兵戎相见。”
“这种情况下,你身为乌程侯之子,一旦回归主公麾下,必然会让乌程侯旧部找到主心骨。更别说我与伯符你的关系天下皆知……倘若你不服主公,或许只需振臂高呼,江东至少有一半兵马都会听从你的调动。”
周瑜直接将孙策最担心的话全部倾诉出来。
“所以,你担心主公容不下你,甚至想要杀你,你是这么想的吗?伯符。”
孙策只是隐隐有预感,并没有周瑜想的这么透彻。
所以当周瑜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孙策都觉得背后发凉。
孙策扪心自问。
假如自己是在刘邈的位置上,也绝对不会接纳自己,甚至恨不得处置而后快!
如此局势,孙策对自己在刘邈帐下的前景愈发觉得晦暗……
“但是……”
周瑜话锋一转。
“主公还是来了。”
“而且是与我一起来的。”
“伯符,若是主公真的不能容你,你觉得今日能见到我与主公吗?”
孙策没有想到周瑜峰回路转,瞪大眼睛看着周瑜。
“伯符,主公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即便是王朗、袁涣这些并非主公麾下的士人向主公提出意见,主公也会欣然接受,俨然是有着海纳百川之相,你为什么要担心主公会因为忌惮而伤害你呢?”
“我与伯符年少时常乘舟于河流中,应当知晓倘若顺应水流就会很快达到自己想要到达的地方;反之如果不顾水流大势,便只会在河中彷徨挣扎,难道不是这样吗?”
最后,周瑜问了孙策一个关键的问题。
“伯符,你如今,真的有逐鹿天下的心思吗?”
孙策听后吓了一跳:“我如何会有那种心思呢?公瑾不能说这样的话!”
周瑜凝视着孙策,见孙策目光始终没有躲闪,这才不断点头:“希望伯符能够始终现在对我说的这句话。”
“我方才说,伯符若是振臂高呼,可能有一半兵马尽数投靠于你,其实并不是实话。”
“程公那些将领,心中各自都秉持着大义。主公虽然不像乌程侯那样有着讨伐董卓的功劳,但他在江东的所作所为无不证实了其拯救苍生、匡扶汉室的大志!加之自他们投靠主公以来,主公从未对其有过忌惮之心,还时常派人问候,赏赐其家眷钱粮布匹,这些人是绝对不会帮助你的。”
“就连我……”
周瑜轻轻一拳砸在孙策的胸口:“主公待我有恩,伯符待我有情。”
“我不想负主公,也不想负伯符。”
“倘若真有那么一天,我周瑜向来愚笨,也难有两全之法,不过是自裁以谢天下。”
“伯符,我今日之言,你可都记在心中?”
孙策沉默许久,终于也是挥出一拳,重重砸在周瑜胸口!
……
此时孙策骑乘在战马之上,肆意奔驰。
被周瑜砸了一拳的胸口终于不再疼痛,眼前无边的空旷之地,耳旁无尽的呼啸狂风都让孙策感到痛快!
鲜衣怒马,驰骋疆场!
保境安民,为国守疆!
少年所求,不就是如此吗?
“公瑾,汝未免太过小瞧于我!”
孙策忽然勒住缰绳,仰头望天,口中发出一声轻啸!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随着孙策这头猛虎的出世,吴郡士人立即陷入彷徨。
仅仅三日,孙策就连克十座田庄坞堡,将丹徒、毗陵、无锡三地尽数扫平!
孙策与周瑜战法仿佛一脉相承,就突出一个侵袭如火!
每到坞堡田庄处,便在门口摆出阵势,给对方半个时辰时间。
半个时辰不开门,无论里面的是谁,都尽数攻伐,捋其民、夺其财,不留半分情面。
孙策围着太湖进行清缴,很快就又扫平阳羡等地的坞堡,来到了乌程县附近。
此地正是严白虎在此处。
当他看到孙策来此后,也是慌忙大喊:“吾与刘扬州有姻亲之交,难道现在却要背信弃义吗?”
孙策纵马上前,手中长枪斜指:“吾只奉命接受坞堡田庄!其余之事一概不管!”
严白虎虽然惊惧,不过料想孙策应该不敢进攻,所以并未让出坞堡。
可当他看到孙策竟然真的和个愣头青一样,全然不顾他与刘邈的关系,直接下令让士卒来攻时,严白虎这才终于焦急:“不要来攻!不要来攻!”
严白虎显然没想到孙策竟然这么强硬,最后也只能满脸不悦的出城在旁边驻营,并且十分不悦的给刘邈写去信件,控诉孙策的行为。
刘邈收到严白虎的信件后,立即发信斥责孙策,可却都是些不痛不痒的话,甚至连半点处罚都没有,甚至反而还送去些肉食犒赏孙策。
至于严白虎,刘邈也是专门邀请他:“岳丈为什么宁愿在山中风餐露饮,却不愿与家人们在一起团聚呢?如今您的女儿已经怀有身孕,现在正是最需要您照顾的时候,你即便是看在孙儿的份上,也应该来到吴县吧?”
严白虎眼见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都被刘邈夺去,加上严氏又已经怀有身孕,终于被迫放下最后的一些顾忌。
“眼下老虎被拔掉了爪牙,又该怎么反抗呢?”
严白虎拉拉扯扯数个月后,终于还是领兵回到了吴县。
不过在见到刘邈后,严白虎还是多少有些抱怨:“刘扬州不该让孙策那样的小儿那样侮辱我!”
刘邈却反问严白虎:“如果不是孙策,岳丈您难道会来到吴县见我吗?”
“孙策虽然冒犯了岳丈,但是却解开了我们之间的误会。这难道不是值得欣喜的事情吗?”
“如今江东之所以还有山越藏匿于山间作乱,就是因为这些人和岳丈一样,都对我刘邈不了解啊!现在有岳丈您在这里主持大局,想必江东的山越很快就会杜绝,到时候你荣登公侯之位,难道不必要在坞堡中风光吗?”
严白虎听刘邈这样说,方才高兴起来。
他愿意投靠刘邈,就是因为刘邈并不歧视他,歧视山越。
他之所以躲着刘邈,是因为害怕刘邈不让他与山越接触,将他软禁。
如今既然刘邈都言明愿意将山越的问题交给严白虎,那他还有什么好担心呢?
严白虎大笑:“吾得贤婿也!实不该那般!”
而孙策的征战还在继续。
不过吴郡西南面有山地分布,所以孙策攻占此处耗费了许多时间,直到一个月后才将山中大小坞堡田庄尽数攻占,派遣军队驻扎。
其中有不少士人都对孙策进行施压,不过刘邈都将其统统拦截,只让孙策专心致志一窝一窝的将这些硕鼠清理干净,给整个吴郡进行消杀工作,让江东彻底摆脱鼠窝的称号。
随着吴郡南面的“灭鼠”行动结束,刘邈实控区域内,不过吴郡周边还有几处坞堡。
而这几处坞堡,便是属于吴郡四姓的坞堡。
其中陆、顾两家早已在陆康和顾雍的命令下将坞堡上交国家。
虽然两家中都有人秘密将一些财物进行了转移,不过刘邈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是默许了自己人的行为。
而朱、张两家此时却是无比难受。
他们当然明白,孙策之所以绕着圈清理坞堡田庄,选择最后才清除吴郡,就是要施压给他们看。
刘邈,是真的敢下死手!
被孙策一路清理过来的士人中,不乏有三公之后、大儒子弟,但孙策这个愣头青硬是一个都不顾,雷厉风行的全部清算!
眼下的朱、张二姓,哪怕依旧是大族,可在那些凶神恶煞的军队面前又算的上什么呢?
孙策率先来到的就是朱家的坞堡。
照例,只给一个时辰。
坞堡中的不是别人,正是之前率领部曲脱离刘繇、许贡的朱桓。
朱桓趴在坞堡的墙壁上看去,见孙策身后士卒行列整齐、士气饱满,就知道自己必然不能抵御。
“刘扬州之霸道,前所未见。”
朱桓本以为,自己曾经脱离刘繇、许贡的行为不说过让刘邈亲自前来招揽,最少也要好言相劝。
不料刘邈竟然这么果决霸道,不许江东任何人手中还握有私兵!
这与朱桓知道的,天下任何一位诸侯都不同。
“咱们这位刘扬州,是下定决心要将兵权尽数掌握到自己手中,不允许其他人沾染分毫啊!”
朱桓已经能够感受到刘邈的决心。
刘邈不惜得罪吴郡那么多士人也要收拢兵权,既既然如此,恐怕也就不差一个朱家了。
“开门。”
可朱桓在打开城门后,并未直接出城投降,而是给孙策,或者说是给刘邈写去一封信。
刘邈在看过信后也是朝左右笑骂道:“未成想江东还有这样有意思的人。”
朱桓信件的大意就是,他愿意投靠刘邈,上交兵权,毁去坞堡,但是绝对不会向孙策投降!
至于理由,朱桓也说的极为清楚——
“若是刘扬州前来,是我仰慕刘扬州而投靠;可若仅仅是孙策前来我就打开城门,这不是在对世人说我朱桓不如孙策,是被孙策击败才投降的吗?”
“我朱桓生性护前,耻为人下!假如刘扬州非要让孙策来攻打,那就试试我二人究竟谁更厉害吧!”
刘邈也是感叹:“这朱桓好有意思,既然这样,我就去见他一面。”
刘邈来到坞堡前,朗声朝着坞堡内大喊:“刘邈在此,还请休穆出来一见!”
朱桓很快从坞堡内出来。
其身上并未着甲,只穿着普通的深衣。
在见到刘邈后,朱桓朝着刘邈行礼:“还请刘扬州不要怪罪我。”
“宁折不弯,本是为将者的优点,我怎么会怪罪呢?”
刘邈将朱桓扶起,并未追究他拒绝孙策兵马入城的时候,反而颇为欣赏:“既然这样,我就以你为余杭的长官,让你去征讨山中的匪寇,这样的事情你愿意去做吗?”
朱桓没想到刘邈竟然会当面许诺他官职,并且还让他担任长官,如此就不用听从他人号令,顿时欣喜——
“我向刘扬州保证,数年之内必然能够扫清余杭周边的匪寇!”
同时朱桓又主动请战:“如今还有贼人不服主公,我愿意为主公扫清障碍!”
刘邈自然知道朱桓说的是张家的那几处坞堡。
听到朱桓主动请战,想要给刘邈交来投名状,刘邈显然也没有拒绝的理由。
“既然如此,吴郡的安稳,就全部拜托休穆了!”
随即,孙策军进入朱家的坞堡中修整,而朱桓则是领兵前往张家的坞堡。
“朱桓!我家与你家世代交好,你怎么能做出率兵攻打我们的事情来?”
“我朱桓效忠的是国家,既然你们都是逆贼,那我也顾不上以往的情分了!”
朱桓也确实有良将的潜质,仅仅围攻数日,就攻破了张家的坞堡,尽俘族人,送往刘邈手中。
至此,不但吴郡四姓彻底少了一位,刘邈实控的丹阳、吴郡境内也再没有任何一支私人武装团体,实权尽数归于中枢!
别的不说。
至少如曹操那样,能被麾下士人联手卖掉的场景总不会在江东这样的地方出现了。
(本章完)
(/bi/285252/17237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