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梦里自知身是客 > 114. 小年宴宾

114. 小年宴宾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期末会考很快结束,蒋梦言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年级排名第一的好成绩。年年如此,毫无新意。连柳校长在“散学典礼”大会上对蒋梦言的表扬,都成了老生常谈:蒋梦言同学既有“崇高的无产阶级革命情怀”,又有“无可比拟的文化成绩和艺术才能”,假以时日,这样的好少年一定会成长为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散学典礼结束,1973年的寒假就开始了。
    因为刚刚经历了家庭的大喜,蒋梦言和蒋雨竹都还沉浸在不可名状的兴奋中。姐弟俩没有了如往年寻摸赚钱的心事,就商量着和奶奶一道,早早回放鹰台家里过年去。
    公交客车不能直达放鹰台,需要在坛子口下车后步行四公里才能到家。奶奶虽然身子骨很硬朗,但毕竟是70多岁的老人,加上随身行李,就很不方便。为了奶奶,蒋梦言去民政局找了费伟德局长,希望民政局对烈士母亲的慰问能够落在具体的关怀行为上,提出了派一辆车接送许奶奶去放鹰台过春节的要求。费局长略做考虑之后,同意了蒋梦言提出的要求。他当即叫来了优抚办主任,让他和蒋梦言协商,落实好了具体的接送时间:1月26日小年日上午送去放鹰台,2月18日正月16下午接回县城。
    吉普车开到了放鹰台六队蒋家门口,这在1973年的江汉农村绝对是件稀罕事!汽车一停,立即引来义成、义久、罗坝子等一群孩子的围观。蒋梦言率先下车,先抓了一把水果摊散给小伙伴们,再绕到许奶奶的座位一侧,替许奶奶拉开车门。
    “到家了,奶奶,您下车吧!”蒋梦言还故意夸张地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许奶奶笑盈盈地在蒋梦言的头上拍了一下,顺势扶着他的胳膊下车。朱家慧和蒋雪梅听到门口的动静,忙从屋里出来迎接。
    “娘,您来了!”朱家慧上前要搀扶许奶奶。
    “家慧,我这胳膊腿还行!”许奶奶摆摆手拒绝搀扶,将目光转向她身边的蒋雪梅。
    “雪梅壮实了!”
    “奶奶!人家忙队上的农活,吃的又多,是长胖了些。”蒋雪梅亲热弟上前挽住许奶奶的胳膊。
    “这可不是胖。与原来的纤细相比,我认为还是现在的样子更好看些!。”
    亲人团聚,自是各有各的问候话题。一时间只顾了亲情而失了礼节。
    “梦言,快招呼司机同志进屋喝茶。”还是许奶奶想到了送自己回来的司机,忙笑着道歉:“吴同志,看我们这祖孙三代,失礼了!”
    “没事的,许奶奶。局长安排我把您送到后立即回返,还有下乡的工作任务在等着。许奶奶,我就不进屋了。”司机吴师傅交待完后,就驾车离开了。
    朱佳慧知道许奶奶回放鹰台的时间。早把许奶奶住的房间打扫的干干净净,褥子被子晒的松软,换上了干净的床单被套。今天一早,就开始和蒋雪梅准备丰盛的菜肴。她是想借着迎接许奶奶回家过年的机会,在小年这一天,请几位平日里对蒋家照拂有加当地干部来家里吃顿饭,表达一下感谢之意。(2月4号立春)
    中午时分,请的客人陆续到了。许奶奶穿着蒋雪梅新给她缝制的深蓝棉袄,几乎全白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她被蒋梦言安排坐在了餐桌的上首位。公社书记郑通亮陪坐在许奶奶右手位;公社民政干事、秘书罗致远,放鹰台大队支书高有信坐在下首位;六队队长胡道德,公社的教育干事、蒋梦言的表姐夫王传新分列在两侧左手位;蒋和顺和蒋梦言分别陪坐在他们两人身边。
    酒宴开始,蒋和顺站起身来说:“领导们,我蒋和顺没有文化,说不出来场面话,但我对党和政府的感谢是真诚的。我想让我家小七为代表,对领导们的到来表达欢迎和感谢。”说完,向大家拱拱手坐下了。
    蒋梦言被赶鸭子上架,只得立起身来,代表蒋家说了几句欢迎词。
    “各位领导:蒋家儿女多、劳力少;家大口阔、生计艰难。自从六九年七月下放到放鹰台以来,一直都是放鹰台六队的大麻烦——既要占地造房,又要穿衣吃粮!真可谓是一只大号的‘拖油瓶’!但各位领导面对我们这个麻烦,没有嫌弃、没有放任苦难而弃之不理。反之,您们秉承‘拥军优属、扶贫纾困’的理念,尽可能地为我们蒋家提供细致、体贴、暖心的帮扶救助,让我们蒋家得以在贫困的背景下,有房住、有饭吃、有衣穿,获得了基本的人格尊严。这是只有在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才可能得到的民生保证!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而这一切如果在旧社会,是不可想象的。”
    “我的奶奶许春香老人,她和她的家庭为我们新中国的建立、为国家安全和我们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承受了巨大的牺牲。外面宣传,说我们蒋家这两年一直在照顾这位烈士母亲。这个说法不是事实。真实的情况是,我奶奶对我们蒋家儿女先是收留,再是帮扶,到后来是直接视我们为子孙,倾其所有、毫无保留地关心我们、爱护我们、帮助我们自立自强、茁壮成长......”
    说到这里,蒋梦言被自己的情绪感染到哽咽,稍作停顿,端起桌上的酒杯,语气恳定地接着说道:
    “所以,我们蒋家对党和政府的恩情铭记在心,对在坐的各位领导的感谢情发由衷!对我奶奶的恩情感铭在心!各位领导,在此,就由我来代表我的父亲,代表我们全家,对我的奶奶、对各位领导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最衷心的感谢!请大家干了这杯!”
    蒋梦言说完,望着大家,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菜上五味。公社书记郑通亮端起酒杯,声音洪亮开讲:“尊敬的许奶奶,各位同志!今天是小年,是个团圆喜庆的日子!我受公社党委和县民政局的委托,带着对烈士家庭、功臣家庭的敬意,来给我们尊敬的许奶奶、以及蒋和顺、朱家慧同志一家拜个早年!”
    他环视一周,目光落在堂屋正中最显眼位置悬挂的“二等功臣之家”锦旗和新添的“革命家庭”牌匾上,语气更加恳切:
    “蒋学峰同志在援越抗美前线英勇作战,荣立二等功,这是通江口的骄傲!更令人感佩的是,蒋家深明大义,婉拒优抚,奉养烈属,这份**亮节的品质,为我们全县树立了光辉榜样!”
    “刚才听了小梦言的一番话,我要稍微做一些修正。许奶奶关心爱护蒋家是事实,蒋家用真心和亲情陪伴了烈士母亲也是事实。这才是积善之家的双向奔赴!这种善举,不仅是蒋家的光荣,也是我们通江口的光荣!希望蒋家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也希望我们放鹰台、我们通江口,涌现出更多像蒋家这样的好家庭!来,让我们共同举杯,为许奶奶健康长寿,为大家新年安康,干杯!”
    众人纷纷举杯,气氛热烈。大队和六队的领导则表达了对蒋家未来生活的关心和支持。场面上的话语真挚而温暖,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政治褒扬与乡土人情交融的气息。
    末了,许奶奶也站了起来。对政府的优抚和蒋家的亲情也表示了感谢:
    “各位领导,我许春香今天心里头特别热乎!”她顿了顿,深吸一口气,“我一把老骨头,没老伴没儿女,是躺在我两个儿子的功劳簿上,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优抚下,才存活至今。我的街坊邻居都羡慕我,说我老来得福!但我知道我的福气从何而来。没有党和政府对我的优抚保障,没有家慧、和顺及她的一干儿女对我的孝顺,我还有福气吗?所以,我要感谢党和政府!郑书记、各位领导,我许春香的这一杯酒,大家是一定要喝的!”
    在座的大小领导都端起酒杯站起身来,一起向许奶奶示意,然后,他家一饮而尽。
    感人的气氛稍显凝重,蒋梦言适时地站了起来,脸上带着腼腆而自信的笑容:“领导们、奶奶,今天高兴,我给大家拉个曲子助助兴吧?”说着,去房间里拿出干爸许恩泽送给他的那架老式手风琴。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蒋梦言熟练地背上琴,手指在黑白键和贝斯钮上灵巧地舞动起来。悠扬欢快的旋律流淌而出,瞬间冲淡了方才的感伤,为席间注入了蓬勃的朝气。
    他拉的是一曲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曲子——《社员都是向阳花》,这首流行曲立刻将宴席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被琴声引来的邻居家的孩子们站在大门的两边跟着乐曲的节奏拍起了手,大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连最严肃的郑书记也忍不住跟着旋律轻轻点头。蒋梦言拉得投入,身体随着节奏微微晃动,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专注的侧脸上。蒋家不大的堂屋里,琴声、笑声、赞叹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人情味。
    琴声停歇,宴席渐入尾声,宾客们带着酒意和满足陆续告辞。蒋家人忙于收拾规置,之后,各回各位,蒋家又恢复了平日的安祥与宁静。
    (/bi/376738/36626200.)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