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重生香江:从糖水铺到实业帝国 > 第64章 小岗模式(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第64章 小岗模式(求月票推荐票追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十五万瓶!一次性发货!下月初!
    这几个词像重锤敲在陈秉文心头。
    他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默默盘算。
    目前日产三万二千瓶,十五万瓶意味着需要全厂开足马力近五天!
    这还没算本地加盟店、惠康超市以及自营点的日常供应需求!
    而且,林文雄肯定不仅仅只有这一笔订单。
    “林老板雄心可嘉。”
    陈秉文缓缓开口,语气沉稳,“方案很专业,对新加坡市场的分析也很到位。
    一次性铺货形成冲击力的策略,我原则上认同。”
    林文雄脸上绽开笑容,仿佛已经看到陈记糖水在新加坡上市后被抢购一空的盛况。
    然而,陈秉文话锋一转,将方案轻轻放回桌面:“不过,林老板,一次性发货十五万瓶,对我们目前的产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他抬起头,直视林文雄的眼睛,直言道:“陈记瓶装糖水在港岛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需求旺盛。
    我们现有的生产线,日产稳定在三万二千瓶左右,这已经是极限。
    这十五万瓶,需要集中我们未来五天的全部产能!
    这意味着,在这五天里,我们将无法向港岛的任何渠道供应瓶装糖水。”
    林文雄的笑容微微一僵,下意识地道:“陈老板,五天时间.应该影响不大吧?
    港岛市场根基稳固,短暂断供,消费者应该能理解”
    “理解?”陈秉文微微摇头,“林老板,商场如战场,瞬息万变。五天时间,足以让消费者转向其他选择,足以让竞争对手趁虚而入,蚕食我们辛苦打下的市场份额!
    更足以让那些刚刚加盟、满怀期待的店主们心生疑虑,动摇他们对陈记品牌的信心!”
    说完,他在心底冷笑一声。
    商场如战场,哪有什么理解可言?
    有的只是赤裸裸的利益争夺和稍纵即逝的机遇窗口!
    林文雄想一口吃成胖子,用十五万瓶糖水砸开新加坡市场,这野心他欣赏,但这风险,陈记担不起!
    想到这,陈秉文加重了语气,继续说道:“我们刚刚开放加盟,首批十家店还在关键期,瓶装糖水是他们吸引客流、提升业绩的核心武器。
    这个时候断供,无异于釜底抽薪!林老板,换做是你,你会怎么做?”
    十五万瓶订单,如同一块裹着蜜糖的毒药。
    新加坡市场可以辐射马来西亚、印尼,广阔天地潜力无限,这是陈记跳出港岛、迈向国际化的第一步,是巨大的机遇!
    但一次性吞下这块蛋糕的代价,是抽空港岛市场的血液!
    林文雄被问得哑口无言。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陈秉文看着他的窘态,语气缓和了一些:“林老板,开拓新加坡市场,是陈记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我们非常重视。
    但前提是,不能以牺牲港岛根基为代价。
    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绝非长久之计。”
    “所以,关于首批订单的发货方式,我们需要重新商议。
    一次性发货十五万瓶,风险太大,我们无法接受。”
    林文雄的心沉了下去:“那陈老板的意思是?”
    “分批发货。”陈秉文斩钉截铁地说道,“首批五万瓶,下月初发往新加坡。
    后续十万瓶,根据新加坡市场的实际消化速度和反馈,以及我们产能爬坡的进度,分两批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陆续发出。
    这样,既能保证新加坡市场的初步铺货和推广需求,又能最大限度保障港岛市场的稳定供应。”
    “五万瓶?”林文雄眉头紧锁,显然对这个数字很不满意,“陈老板,五万瓶太少了!
    新加坡虽然不大,但商超、商便利店网点众多,五万瓶撒下去,连个水花都看不到啊!
    根本达不到饱和覆盖、引爆市场的效果!这这跟我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他有些激动地站起身:“陈老板,我们南华贸易是抱着极大的诚意来的!
    我们看好陈记,看好这款产品!一次性发货十五万瓶,是我们基于市场判断和渠道能力做出的最优方案!
    如果分批发货,效果大打折扣,我们前期的推广投入很可能就打了水漂!这风险太大了!”
    陈秉文却异常平静。
    他理解林文雄的急切和担忧,但商业合作不是意气用事。
    而且,新加坡市场即便重要,如果港岛基本盘守不住,那也是空中楼阁。
    他等林文雄稍微平复了一下情绪,才缓缓开口:“林老板,你的担忧我理解。
    但风险是双向的。”
    他看着林文雄:“分批发货,看似保守,实则稳健。
    首批五万瓶,足够你在核心区域进行重点铺货和试销,测试市场水温,收集消费者反馈。
    如果反响热烈,后续补货可以迅速跟上。
    如果反响平平,我们也有时间调整销售策略,避免更大的损失。
    这难道不是更负责任的做法吗?”
    林文雄沉默了。
    陈秉文的话像一盆冷水,浇灭了他部分狂热,却也让他不得不正视现实。
    一次性压上十五万瓶,确实风险巨大。
    万一新加坡消费者不买账,或者渠道消化能力不足,那堆积如山的库存将成为南华贸易的噩梦。
    林文雄重新坐回椅子上,手指烦躁地敲击着扶手。
    放弃一次性发货的执念?他不甘心。
    接受分批?又怕错失良机。
    陈秉文看出了他的挣扎,决定再推一把:“林老板,合作是长期的。
    首批订单只是开始。
    陈记的产能并非一成不变。
    我们正在全力突破瓶颈,新的设备、新的工艺都在推进中。
    只要新加坡市场证明其价值,后续的供货量只会越来越大,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我们看重的是长远的合作共赢,而非一锤子买卖。”
    他顿了顿,抛出一个诱饵:“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首批五万瓶,我们可以给予南华贸易一个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同时,在品牌推广上,陈记也会提供一定的支持,比如统一的宣传物料设计,甚至可以考虑在适当时机,安排程龙先生去新加坡配合宣传。”
    “程龙?”林文雄眼睛一亮。
    他当然知道程龙是谁,《蛇形刁手》在新加坡也有上映,票房成绩和观众反响非常不错。
    如果能让这位新晋功夫明星为陈记糖水站台,那宣传效果绝对事半功倍!
    这个提议,像一颗定心丸,让林文雄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他深吸一口气,终于做出了决定:“好吧,陈老板,你说服我了。
    分批就分批!
    首批五万瓶,杨枝甘露三万瓶,椰汁西米露一万五千瓶,陈皮红豆沙五千瓶,比例按我们方案里的调整。
    下月初发货!
    后续十万瓶,我们看市场反馈再定具体发货时间和数量!”
    他伸出手,郑重道:“希望我们合作顺利,共创双赢!”
    陈秉文脸上露出笑容,用力握住林文雄的手:“一定!合作愉快!”
    送走如释重负又满怀新期待的林文雄,陈秉文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阿海,五万瓶!下月初!只有十天时间!”
    他看向高振海和凌佩仪,“加上港岛本地的基本供应需求,这十天,我们日均产量必须稳定在三万七千到四万瓶以上!
    有没有问题?”
    高振海听了脸色发白,但还是挺直腰板:“文哥!拼了命也给你干出来!
    我这就去车间盯着!两班倒不够就三班倒!人不够.人不够我就亲自上!”
    “人不够?人不够确实是大问题。”一旁的凌佩仪也眉头紧锁,感到有些棘手。
    高振海那句“人不够我就亲自上”的狠话犹在耳边,但陈秉文深知,靠拼命压榨现有工人或者管理层赤膊上阵,终究是杯水车薪,不可持续。
    此时,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陈秉文心头。
    人.还是人!
    陈秉文心中一声沉重的叹息。
    港岛弹丸之地,制造业又正值黄金期,到处都在抢人。
    削芒果这种技术含量低却又极其消耗人力的工序,一千块的工资在当下已经失去竞争力了。
    如果如果是在内地就好了.根本不会为了人员问题发愁!
    不过此时内地还处在联产承包、包产到户前夜,大锅饭尚未完全打破,生产效率还远未释放。
    就算想要去内地建厂,时机也不成熟。
    但陈秉文知道,就在不久之后,一场以“包产到户”为核心、席卷神州大地的改革风暴即将拉开序幕!
    安徽小岗村那十八个鲜红的手印,将彻底点燃亿万农民被压抑的生产热情!
    等等!
    包产到户?
    陈秉文猛地一激灵,脑海中仿佛有一道闪电劈开了眼前的迷雾!
    对啊!
    为什么一定要把人死死地绑在厂里,像螺丝钉一样按部就班地干?
    为什么不能把生产环节拆分?
    把芒果处理这种劳动密集型、又相对独立的前端工序.承包出去!
    这个念头如同野火燎原,瞬间点燃了他所有的思维!
    就像农民承包土地一样!
    把芒果处理这个责任田,分包给工人!
    他越想越激动,思路如泉涌:
    观塘食品厂厂区旁边那个闲置的小厂房!
    位置绝佳,立刻租下来!
    稍加整理,刷白墙壁,铺好水泥地,通上水电,就是一个现成的芒果处理承包中心!
    模式上,不需再雇佣工人,而是招募承包小组。
    可以是家庭为单位,也可以是几个相熟的工友组成小组。
    原料由厂里统一采购、提供芒果等原料和各种工具。
    厂里确定标准和工价,按处理好的合格芒果肉重量或瓶数结算。
    计件提成!
    多劳多得!
    比如,处理好一瓶糖水所需的芒果肉,支付0.1元港币!
    当场验收,当场结算!
    日清日结!只要安排一两个品控随时看着,确保品质达标就行!
    这个念头在陈秉文脑中飞速成型、完善,如同拨云见日,瞬间驱散了连日来的阴霾!
    “人不够?那就换个玩法!”陈秉文的声音斩钉截铁,散发着一种找到破局之道的笃定,瞬间吸引了凌佩仪和高振海的全部注意力。
    “阿海!等下你立刻去把我们厂旁边那个闲置的小厂房,以最快速度租下来!
    三天!
    三天之内我要它能够投入使用!
    水电要通,地要平整干净!把它打造成我们的‘前端原料处理承包中心’!
    芒果筛选组、西柚剥粒组、红豆初步筛选组,全部迁过去!那里只做一件事,原料的初步处理!”
    陈秉文语速极快地下达指令。
    高振海虽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指令弄得有点懵,但陈秉文的态度让他无条件服从:“是!文哥!我马上去找业主!租下来!保证三天内搞定!”
    “凌总监!”陈秉文目光炯炯地转向凌佩仪,“暂时放下你脑子里想的那些内部挖潜方案!
    我有一个全新的方案!”
    他快步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飞快地画起来,边画边解释:
    “我们租下旁边厂房,设立陈记前端原料处理承包中心。
    芒果、西柚、红豆等原料的初步处理全部集中在那里完成!
    空间要大,通风要好,分区明确!
    通过计件承包模式,招募承包小组!
    以家庭或者三到五人固定团队为单位!
    我们提供标准场地、削皮刀、挖肉勺、食品级容器等基本工具、统一原料、品质标准和计量单位!
    小组在中心内自行领取原料,按标准完成处理!
    小组内部如何分工、如何提高效率,他们自己想办法!
    我们只负责提供场地、统一原料、制定标准、严格质检!
    达标收,按量付钱!
    日清日结!
    不达标拒收!
    屡教不改取消资格!
    处理好的合格原料,设立专用通道,立刻送入主厂区的熬煮车间!
    质检人员驻点承包中心,现场抽检!确保新鲜度和品质!”
    陈秉文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出了承包中心的布局图、原料流转图。
    他的思路清晰得可怕,方案成熟得不像临时起意,仿佛已在心中推演了无数次!
    凌佩仪听着听着,眼睛越睁越大,嘴巴不自觉地微微张开,脸上的表情从最初的疑惑、到惊讶、再到深深的震撼!
    她作为专业经理人,太清楚这个方案的颠覆性和强大潜力了!
    这完全跳出了当下所有工厂固定用工的模式!
    它将最耗人力、最难管理、效率最低的环节彻底剥离、活化、市场化!
    利用最朴素也最强大的“多劳多得”原则,瞬间激发生产力!
    而且,专门设立独立承包中心的想法,既保证了集中管理、统一标准,又实现了灵活分包,简直是神来之笔!
    “这这.”凌佩仪好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承包计件.独立处理中心化整为零激发个体潜能.陈生!
    这个思路太.太超前了!太震撼了!
    这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人手和效率瓶颈!
    如果运作得好,前端产能将几乎没有上限!而且而且这个承包中心的设立,简直是天才的点子!
    集中管理,分散生产,完美平衡!
    这.这简直是把项目承包制,活学活用到工业生产的前端了!”
    她的眼中充满了对陈秉文的敬佩和惊叹。
    老板的思维,总是能打破常规,剑走偏锋,却又直击问题核心!
    这种跨界融合的智慧,让她感到由衷的震撼!
    “没错!”陈秉文斩钉截铁,眼中闪烁着智珠在握的光芒,“时间紧迫,立刻执行!”
    他看向高振海:“阿海,场地的事交给你!
    同时,立刻召集芒果组的姐妹们!
    把承包计件的方案和好处跟她们说清楚!
    让她们成为第一批承包小组的带头人。
    告诉她们,谁先组成小组,头三天工价加10%!
    让她们去发动街坊邻居、亲朋好友!人多力量大!”
    “好!文哥!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
    高振海也终于明白了这个计划的厉害之处,顿时干劲十足,掉头就跑。
    “凌总监!”陈秉文转向她,“你负责最关键的几点:
    立刻制定详细的操作手册,明确标准、安全规范、质检细节!越详细越好!
    考虑到工人们文化水平,图文并茂最好!
    起草《承包计件合约》,明确权责、工价、结算方式(日结)、奖惩!
    核算成本与工价平衡点,确保工价有足够吸引力,又不影响整体利润,必要时可微调!
    协调人力为承包中心配备至少两名现场管理和质检人员,并且培训到位!”
    “是!陈生!我立刻去办!保证三天后承包中心准时开张!”
    凌佩仪如同被注入了强大的兴奋剂,转身就冲向自己的办公室,她已经能预见这个承包中心一旦运转起来,将给陈记带来何等巨大的变化!
    陈秉文看着两人迅速行动起来的背影,心中那股沉重的压力稍稍卸下。
    “承包制但愿能破开这产能的围城!”他心中默念。
    大佬们,你们想到怎么解决原料前处理问题了吗?
    这个结果,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有月票的大佬,投几张月票呗!谢谢支持!
    
    
    (本章完)
    (/bi/285568/17237575.)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