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73章 空降夺取敦刻尔克要塞炮台

第73章 空降夺取敦刻尔克要塞炮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2月17日,凌晨四点半。
    随着敦刻尔克城内强攻的枪炮声渐渐平息,鏖战了大半夜的布军将士们终于稍稍松了口气。
    港区附近的一座大教堂地下室里,双眼布满血丝的布国远征军第4军军长、埃德蒙.艾伦比中将,也终于掐灭了手中的雪茄,城防司令部内压抑的氛围也才渐渐消散。
    一个月前,艾伦比中将还是远征军骑兵军的军长。但现在,骑兵军已经被打剩到1个师的编制了,另外两个师都已消失,也没必要保留军级编制了。
    但艾伦比中将的个人表现还行,作战非常果决英勇。如今人才吃紧,总司令弗伦奇元帅就把他临时调任为新组建的第4军军长,让他继续指挥防御战。
    “那些德玛尼亚人是疯了么,今晚攻得那么狠,城西已经有五道街区失守了,夜战他们也没法精确炮火支援,这样硬冲完全是不顾损失的打法!”
    听说前线没那么吃紧后,参谋军官们才能有空吐槽一下敌人,而其中的代表,便是艾伦比的参谋长罗尔夫上校。
    旁边另一个无名参谋也忍不住附和:“可能是他们仗着那种喷火兵肃清城市建筑太好用了吧。该死,要是帝国的士兵也能那么英勇,肯扛着只能喷几十米的武器顶着扫射往上冲、最后把火油喷到敌人建筑里就好了!”
    这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从艾伦比中将到罗尔夫上校,都忍不住暗暗点头,内心升起一股怒其不争。
    喷火器这东西,其实并不难造,历史上一战期间布军后来也仿制了喷火器,但整场战争中,他们也没能组织起哪怕一次喷火兵突击攻势。造出来的喷火器都是防御型的,作为喷火碉堡使用。而德军在整场战争中,发起过600多次喷火兵突击攻势。
    但这并不是布军或者法军的技术实力不行,而是前线士兵也怕死,拒绝担任喷火兵,一提组织喷火兵部队就容易军心浮动。
    尤其双方都知道被喷火兵贴身后的惨状、以及喷火兵射程有多近之后,战场上只要看到喷火兵就会疯狂集火扫射,唯恐被他近身。
    只有军纪更严酷的军队,才能成建制地组织起这种高危险系数的特殊部队。
    不过这些事情,都不是前线将领能够左右的,一群人吐槽了几句后,很快把话题切到了对后续战局的展望。
    由于德军在凌晨四点之后,突然放缓了攻势,这一反常举动,也让布第4军的参谋们生出了很多猜测。
    “你们说,德玛尼亚人为什么提前结束了攻势?如果是因为这两天新出现的前无畏舰和浅水重炮舰抵近炮击,不敢再白昼进攻,那他们也该抓紧时间,进攻到早上六七点,天亮了再停手。”参谋长罗尔夫上校忍不住抛出了这个问题。
    一群参谋叽叽喳喳就这一问题讨论了许久,也没说到点子上。
    最后还是艾伦比中将听不下去了,亲自用半截雪茄敲击着桌面:“这都理解不了么?多半是敌人知道天亮之后,就会遭到我军的猛烈补充炮击,所以要提前两个小时停手、赶紧构筑前沿工事、寻找合适掩体,就地转入防御。
    之前那么多天,我军都是被动防守,被敌人每天一两条街区一两条街区地往前推,我们都没有反攻过,敌人已经忽视了前沿阵地的加深加固。昨天我们突然借着超重火力反击了一次,敌人吃了亏,当然要吸取教训!”
    军长都亲自发话了,一众参谋不由有些惭愧,他们顺着这个思路一想,似乎也有道理。尤其这话是军长说出来的,哪怕原本只有七分道理,到了参谋们口中也增长到了十分。
    于是一时间谀词如潮,大家就像是提前得到了结论、让他们做证明题一样,变着花儿把艾伦比中将的观点论证翔实。
    艾伦比中将原本也就这么随口一说,但人累久了之后,精神防线难免松懈。
    哪怕平时并不是个很爱听属下拍马屁的人,这种累极了的时候,一听马屁也难免得意。
    整个布军指挥层,也就没有对德军在天亮前结束攻势做过多揣测,觉得一切合情合理。
    累了大半夜的守军将士们,也终于顶不住疲惫,大多沉沉睡去。只有轮值的哨兵还在警戒,各处火力观察哨也在尽量搜集战场信息,但其他人基本上都懈怠了。
    ……
    就在布军大部分将士疲惫已极开始睡觉的时候,敦刻尔克城南郊的天空中,终于有几十艘庞大的黑影,悄咪咪出现了。
    飞艇比之飞机,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相对悄无声息。
    它的引擎只需要推动艇身缓缓前进,而不需要提供升力。其相对缓慢的速度,也导致航行时不会产生破风之声。
    如今还没有发明夜间航行的导航技术,飞艇上也没有装高精陀螺仪,就靠高精罗盘和其他侧向设备大致定个航向。
    理论上,夜间长途航行是会严重积累误差、导致偏航的。
    但今晚的作战,这些问题都无所谓,因为出击点距离最终的目标点,总共就只有80到90公里,已经很近了。
    这些飞艇是前一天从后方秘密转移来阿尔芒蒂耶尔的,入夜前降落。然后天黑后到凌晨3点之前,艇组成员都在好好睡觉休息、飞艇也在加油保养。3点多才重新起飞。
    而且因为是入夜前抵达、天亮前再次起飞,整个作战计划也没有利用无线电通讯手段通知,行踪也就绝对足够保密。无论是布军还是法军,都没有及时注意到德军飞艇部队的异动。
    一切都计划得非常严谨。
    凌晨5点时,当领航飞艇距离前线还剩30公里、距离敦刻尔克炮台还剩40公里时,飞艇上的领航员,已经可以清晰看见地面上位于港区南北两侧的罗南炮台和马洛莱班炮台地区的大火了。
    整个敦刻尔克城区,就数这地方火最大——这正是己方列车炮用燃烧弹轰击后留下的余火,给飞艇指路的。
    都能直接看到目标直挺挺飞过去了,自然也就不存在任何夜间飞行的导航和误差问题了。
    肉眼能直接看见目标,就是最好最精准的导航。
    飞艇又往前飞了20多公里,距离目标只剩最后10几公里了,地面上的火焰倒是渐渐被扑灭了,让飞艇失去了明显的参照物,但好在距离已经很近,灭了也就灭了,不可能再误差了。
    而且时间已经过了五点半,快六点了,东方的第一缕曙光即将射来,只要天蒙蒙亮了,视野问题就不重要了。
    不一会儿,这42艘飞艇,终于相对静悄悄地摸着黑暗,来到了港口南侧高地的罗南炮台、和港口北侧高地的马洛莱班炮台正上方。
    战争刚爆发时,德玛尼亚军的飞艇尺寸普遍还不大,也就140米左右的长度,当时的主流型号是L7型。
    要到战争中后期,因为敌军防空火力的强化,飞艇需要更高的升限、更大的航程和载弹量,一度把飞艇造到近200米长。
    如今的早期型飞艇,理论上长途有效载荷只有2吨多,后期型才能到6~8吨。但这个数字只是针对“需要高空飞过海峡、轰炸布国本土、再飞回来”的情况。
    实际上,如果肯缩短续航里程少带燃料、降低飞行高度(低空空气密度大,浮力也大),把早期飞艇的有效载荷提升3倍都是有可能的。
    今天这一战,就因为不用考虑续航,而且飞行高度压在2000~3000米,最终实际能挤出7吨载荷给伞兵和弹药。
    一艘飞艇就能运60名全副武装的伞兵,以及几套火焰喷射器、大量的手榴弹。
    或是运上6吨的航空炸弹、燃烧弹,在伞兵攻坚之前,最后对目标地区进行精确攻坚爆破。
    一个月之前的1月19日,德军首次用飞艇轰炸了海峡对岸的布列颠尼亚本土,但只是轰炸了东海岸附近的一个港口,没敢深入内陆,也完全没有遭到防空火力的反击。
    直到现在,布军也没有任何地面防空火力。
    原本历史上这种情况会持续到今年5月份,随着德军开始轰炸伦敦,布国才不得不赶工造了一批37毫米口径的1磅炮,次年又造了40毫米的2磅“乒乓炮”,才算是有了初步的地面防空高炮。
    所以眼下飞艇飞临敌占区上空,都还是绝对安全的。唯一需要担心的,就只是极少数临时加装了重机枪的大型双座侦察机——
    不过,今天这批飞艇里,都塞满了人手一把冲锋枪的伞兵,敌人的大型侦察机除非躲在三四百米开外开枪,否则但凡敢靠近一些,就会被40把冲锋枪一齐扫射教做人。
    “已经飞临目标上空!没有发现敌人警戒,但我们好像到早了一些,距离日出可能还有10分钟,或是15分钟,暂时无法确定。”
    飞艇上,一群指挥官和驾驶员正在嘈杂忙乱,为突发的误差做调整。
    “那就降低高度,从1000米……不,从800米高度悬停跳伞!确保黑暗中也能看清落点,别落错了!”
    “轰炸飞艇,在伞降飞艇释放伞兵前两分钟,集中投弹!最快速度丢光炸弹,然后立刻空降!不要给敌人反应时间!”
    投弹投晚了,有可能误伤到放下去的伞兵,但投早了,也会给敌人补防的时间,说不定还提醒了敌人赶快过来增援。2分钟内丢光所有炸弹就刚刚好。
    不一会儿,6艘轰炸飞艇和36艘伞兵飞艇,便各自就位。
    黑暗中,2艘携带重型炸弹的飞艇,率先对着疑似炮台连接坑道的位置,各自丢下了3枚2000公斤特制航空炸弹。
    另外4艘则是跟撒盐面一样,在2分钟的时间内,兜了几个小圈子,以每秒一枚的频率,往下推50公斤一颗的小炸弹。这些炸弹只是用来破坏敌人的表层火力点,杀伤外围守军、以及阻断外围敌人增援。
    下方的两座炮台,各自由3组双联装340毫米装甲炮塔,和大量的240毫米岸防炮、140毫米副炮构成(法制138毫米,法军的轻巡也喜欢用这个口径的主炮,战列舰则用138的副炮)
    每个炮台的3座340装甲炮塔之间,还有极为坚固的混凝土坑道连接,哪怕被战列舰主炮轰也炸不穿上面的覆盖层。
    但是,面对2000公斤一颗的航空炸弹,尤其航弹的装药比例要比炮弹大得多,一枚下去估计得有一吨的TNT当量。只可惜投弹高度不是很高,没法给炸弹充足的重力加速度作用时间、来获取一个超高穿甲初速。
    “噗砰!”地闷响声中,超重磅航空炸弹直挺挺夯进浮土两米深,又扎进钢筋混凝土顶半米多,引信时间这才走完,随后轰然巨响,整段连接巨炮塔的混凝土通道,就被掀飞了天灵盖。
    通道内部,距离爆炸点至少两百米内的区域,只要有法军水兵停留,瞬间就被巨大的密闭超压震得脏腑碎裂,无一幸存。
    在敞开的环境中,爆破压对人体的伤害或许还没那么严重,因为能量会朝着四面八方散射。而密闭坑道内,压力没有别的宣泄方向,只会沿着坑道形成超高压,隔好几百米都能被震得呕血内伤。
    脚下守卫炮台的法军水兵很快乱了起来,大家甚至都不知道如何应对这种突然变故。
    “立刻开始跳伞!快!”
    空中的36艘伞兵飞艇已经把航速降到最低,士兵们目光坚毅地哗哗往下跳。飞艇的速度慢,这让士兵跳伞的难度比飞机跳伞又低了很多,还不用担心散布面积太大。
    而且飞艇的舱室两侧可以一起开门,两边都可以往下跳,同时出击频率也高了一倍。
    800米的空中,一群群士兵深呼吸着急速坠落,大家都紧张得不行。
    隆美尔少校,莫德尔上尉,迪特尔中尉,全都在空降的行列之中。
    该交代的都交代了,现在只看每个人自己的发挥。
    隆美尔在心中默念了一下操作守则,800米空降的话,10秒钟左右就能降低到500米,而最低开伞高度在300~400米之间。他心中默数了12,还奋力扭过手腕抬头看了一眼秒针,这才猛然一拉降落伞。
    他并不知道自己开伞稍微早了一丁点,伞完全打开时,距离地面还有四百二三十米,但也无所谓了,不差这几十米的提前开伞。
    地面上的法军水兵还没组织起反抗,甚至绝大多数士兵都没发现伞兵,一百个人里只有两三个及时想到了朝天开枪。
    稀稀拉拉的贝蒂埃92式步枪声,前前后后响了两三分钟,渐渐有越来越密集的趋势。但它们的发威也就仅限于在这两三分钟之内了。
    随着“哒哒哒”的MP15冲锋枪声密集响起,贝蒂埃92式步枪很快就被压制住了。
    “快沿着坑道夺取主炮塔!再夺取各处副炮位和炮台指挥所!从重磅炸弹炸开的缺口直接冲进去!”
    隆美尔落地后,也挥手招呼士兵往飞艇2000公斤航弹炸出来的缺口,沿着坑道往里冲,连隆美尔自己都端了一把MP15冲锋枪,不时朝着坑道另一侧扫射。
    扑面而来的冲锋枪弹雨,在地道里优势极为明显,空降突击队就这般猛打猛冲,遇到拐角就先丢一阵密集的手榴弹雨开道,拐过拐角就继续冲锋枪扫射。
    很快,罗南要塞和马洛莱班要塞,就各有至少一座双联装340毫米装甲炮塔,被空降突击队夺取了。
    空降突击队丝毫没有放慢脚步的意思,继续一路狂冲。
    如同药液点滴进了血管,就自然会沿着四肢百骸每一根毛细血管流动,直到把要塞浑身的血脉都走一遍。
    (本章完)
    (/bi/285580/17237566.)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