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 第72章 临门一脚,又来强敌!箭在弦上,不得

第72章 临门一脚,又来强敌!箭在弦上,不得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鲁路修跟隆美尔敲定了合适的空降时间后,就去向集团军司令鲁普雷希特公爵做最后的汇报了。
    一切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哪怕还有些风险,也只能按计划执行下去。
    打仗怎么可能有毫无风险的万全之策!
    第6集团军各部,也按照调整后的计划,全速运转起来。
    按照这个计划,2月16日白天,进攻应该稍稍放缓一些,但入夜后则要反其道而行之、利用黑暗导致的敌军巨炮观瞄不利良机,加快推进。等天亮前再放缓、让敌人在疲惫已极后放松警惕、陷入麻痹,为最后的空降得手铺路。
    整个时间表,原本定得非常好,也很符合德玛尼亚人严谨守时的风格。
    可惜,敌人却不会按照你的时间表来走。
    就在空降前20小时,也就是16日上午,前线又发生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
    敦刻尔克西郊方向,正在往海边进攻的德军两个师,这天一大早原本推进得还算顺利。又往前推了几百米,夺取了一道堑壕、一道交通壕、又摧毁了几层铁丝网。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入夜的时候,说不定能突进到离海岸线只剩4公里远的位置。
    但10点半的时候,海面上传来了德军未曾听到过的重炮声。把正在交替前进的德军进攻部队炸得人仰马翻,足足两个连的士兵,都因为一波突如其来的炮击,就死伤大半。
    “快跑啊!是战列舰主炮!”
    等到部队撤下来的时候,阵地上足足丢下了一百多具尸体。还有几十名受伤的士兵挣扎着硬撑逃了回来,或滚或爬,很是惨烈。
    随后,那种从未见过的炮击甚至开始延伸火力,伴随而来的还有布军的一次小规模反攻,居然还把德军击退了好几百米。
    截止到中午的时候,德军在这一方向上一早夺取的新阵地,全都被布军夺回去了,布军甚至还反推了两三百米。期间德军的死伤人数,竟也超过了反攻的布军的死伤
    担任进攻任务的师受了挫,赶紧逐级上报军长,军长又上报集团军司令。
    鲁普雷希特公爵听说了这一意外情况后,一边召集涉事军、师长来参加一个紧急会议,当面汇报细节。一边让航空队派出飞机侦查,一边找来鲁路修和隆美尔,想看看这事儿对于即将开始的空降作战有没有什么不良影响。
    不一会儿,鲁路修和隆美尔就首先赶到了公爵的司令部。
    公爵也不废话,直接脸色有些难看地问了个问题:“负责进攻城西的巴里亚第3师,原本是我军各部中推进得最快的,我还打算在你们空降之前,确保第3师推进到距离海岸线只有3~4公里的位置上,这样他们到时候也能更有力地接应你们。
    但是上午十点多的时候,发生了变故,第3师遭到了前所未见的重炮轰击,不但没能继续推进,反而还被打退回来很多,如果情况再恶化下去,到天黑的时候,连距离海岸线5公里的底线都守不住。”
    鲁路修连忙问:“前所未见的重炮轰击?不是罗南炮台的340毫米双联装炮塔干的吗?”
    鲁路修口中提到的罗南炮台,是敦刻尔克港南侧高地上的法军炮台,其最重的火力,就是3座340毫米双联装巨炮。另外还有一堆相对老式的法制240毫米岸防炮。
    同样的,在敦刻尔克港北侧的马洛莱班炮台,也有同样型号的3座340毫米双联装巨炮。
    整个敦刻尔克港的这6座12门340毫米炮,原本是法军为“诺曼底级”战列舰首舰建造的。
    “诺曼底级”战列舰1912年完成设计、1913年4月开工建造了两艘、当年10月又开工两艘。
    到世界大战爆发时,“诺曼底级”的1/2号舰已经差不多能下水了,但舾装完全没开始,3/4号舰则是连舰体都完全没造好。
    法军因为战时资源比德军更吃紧,为了集中全部资源给陆军爆兵,所有在建战列舰全部选择了无限期停工。
    但“诺曼底级”前4艘的48根主炮管子都已经造出来了,不用也是浪费,于是就分别配给敦刻尔克、圣纳泽尔、布雷斯特、土伦四大军港,各自作为要塞岸防炮使用。
    敦刻尔克港这两大炮台分到的,就是“诺曼底号”的12门340炮。
    但鲁路修之前也了解过情况,知道罗南炮台的火炮射界有一定的问题,对于敦刻尔克城东是可以比较完美覆盖的,但城西就打不到了。今天怎么会突然出现城西的进攻部队被如此重炮覆盖呢?而且还是离开海岸线有一定距离的地方。
    如果是快贴到海边了,那么挨打也是不奇怪的,有可能是海面上的布军前无畏舰干的,可按公爵的说法,当时进攻部队的位置还没那么靠海,敌人的战列舰又无法靠到岸边太近,应该也打不到那么远才对——
    再说,退一万步,如果敌人战列舰能打到那么远,那他们前几天就该打了,不会让德军推到这一步。
    鲁路修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但很可惜公爵一时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只能是等下面的情报。
    好在两人也没等多久,只是在那儿胡乱揣测了几分钟,侦查航空队的殷麦曼中校就来了,他果然带来了最新的航空侦查情报:
    “对不起!司令殿下,是我们的侦查工作有疏漏,没能提前发现并鉴别敌人的新战舰!最新的航拍已经确认,是布列颠尼亚人调来了浅水重炮舰、逼近到距离海岸2公里都不到的位置,然后直接对着内陆轰击!
    原本敌人的战列舰的吃水太深,在没有锚地的浅滩地形,至少要距离海岸5~10公里才能对岸炮击。但浅水重炮舰的吃水极浅,甚至可以接近到岸边1~2公里处,所以对岸打击的深度也大大增加了!
    只怪我们的飞行员小伙子之前不认识‘浅水重炮舰’这种舰型,前天航空侦查时,其实就发现敦刻尔克港有新部署这种船了,但没认出来。刚才航拍后,紧急请教了专业人士才判读出来。”
    “浅水重炮舰?布列颠尼亚人什么时候造了这种东西?我是说浅水重炮舰不都是一些过了时的老掉牙么?”
    鲁普雷希特公爵不是很懂海军科技,一下子还有些懵逼,便连忙又让人去紧急搜集情报。
    浅水重炮舰这个名词本身,公爵还是听过的。上个世纪末就有不少浅水重炮舰,俗称“蚊子船”,但近年来已经被淘汰了。
    一旁的鲁路修倒是沉思了一会儿,突然想起来,浅水重炮舰的概念虽然已经落后了,但历史上一战期间布国海军好像还真就因地制宜废物利用,造了几批浅水重炮舰。
    那玩意儿最大的优势就是吃水很浅,跟轻巡差不多,能够抵近海滩用,航速虽然贼慢,但火力凶猛,而且很多时候是拿多余的小众型号炮管,随便造几艘灵活部署。
    没想到这次敦刻尔克战役,因为德军推得距离敦刻尔克港的核心城区越来越近,而城西这片因为敌人的岸防炮没有射角打不到,加上停在城东锚地的前无畏舰也轰不到城西这边的交战区,所以布军又处心积虑拿出了新武器、浅水重炮舰!
    还别说,这种武器确实非常契合这样的环境。原本历史上,一战期间造浅水重炮舰也就是专门为了比利金沿海战区用的。
    就在鲁路修思索的时候,情报搜集官员也很快带来了公爵要的资料。
    一名情报官匆匆跑进司令室,敬了个礼后说:“司令!已经查明,是布列颠尼亚人动用14英寸舰炮,建造的4艘浅水重炮舰,布列颠尼亚人还给这些船起了丑国名字,分别叫‘格兰特号’、‘罗伯特李号’、‘石墙杰克逊号’、‘法拉格特海军上将号’。”
    公爵还有些不解:“布国的军舰,怎么会用丑国内战时的将军名字命名?”
    而一旁的鲁路修反应快,他忽然想起前世确实看书看到过布国人一战期间试图拉丑国下水的一些小动作,于是他立刻开口为公爵解惑:
    “啊!我想起来了!帝国的威廉造船厂,战前不是为希腊海军承建过一艘‘萨拉米斯号’战列舰么?但希腊人当时为了上14英寸主炮,而帝国的克虏伯兵工厂此前只造过12寸主炮。所以希腊人就问大洋彼岸的丑国伯利恒钢铁公司定制了14寸炮。
    战争开始后,萨拉米斯号还没竣工。丑国人知道他们没法把定做的14寸炮运到帝国、再装到希腊人的军舰上了。于是就把砸在手里的库存卖给了布列颠尼亚人!
    而布列颠尼亚人挪用了这批火炮,临时赶工造了几艘浅水重炮舰。现在命名时故意取一堆丑国将军的名字,就是唯恐帝国不知道这批大炮是丑国卖给他们的!
    布国就是希望帝国抗议丑国破坏中立法、给交战国卖武器!希望帝国和丑国撕破脸,布国就好拉丑国下水跟它们结盟!太卑鄙了!”
    公爵得知这些大炮居然是丑国公司卖的,内心一时也很是愤慨。
    世界大战打了半年了,丑国资本家跟交战双方都做生意,那是很常见的。但他们之前好歹还遵守中立法,不会直接卖武器,只能卖原材料或者非武器的工业制成品。
    哪怕你卖过去的东西,简单加工后就能生产成武器,那你也不能直接卖武器。这件事情上,丑国军火商绝对是严重违反了国际法。
    鲁路修并不知道的是,原本历史上布国人在1915年2月赶工完成这4艘用了丑国大炮的浅水重炮舰后,先用丑国历史上的将军们的名字给军舰取名,结果立刻被丑国国会暗中派人威胁抗议了,逼着布国改名,因为丑国也不想被太早拉下水,也不想落下把柄铁证被德玛尼亚谴责。
    最后,布国的外交有关部门扛不住压力,在1915年5月份的时候,把这四艘用了中立国主炮的军舰,重新改名叫“阿贝克隆比级”,用布国自己历史上的四位将军重新给各舰命名“阿贝克隆比”、“拉格兰”、“哈弗洛克”、“罗伯茨”。
    同时,因为这些船原本历史上不曾被德军击沉过,更不曾被缴获过。布国人改了名字之后,外形上稍加掩饰,丑国就能抗辩说“这些炮不是伯利恒公司直接卖的成品武器,只是卖了原材料后,布国炮厂自己生产的”。所以原本历史上,德玛尼亚的外交有关部门没有抓到铁证,也没法要挟丑国。
    否则但凡抓住一点铁证,说不定将来都能对冲一下“卢西塔尼亚号”事件的影响——要是有铁证证明丑国先直接卖武器给布国,那德玛尼亚潜艇将来再击沉丑国民用船舶的理由就会充分不少,属于“你先不仁,我才不义”。
    鲁路修想了很多,而一旁的公爵则没有这份外交敏感,他还在考虑纯军事的问题。
    公爵最后忍不住问鲁路修:“敌人突然又强化了战力,多了4条用14寸主炮塔的浅水重炮舰,而且还把我们在敦刻尔克西城的攻势打退了一公里多。
    形势比计划的更严峻了,你觉得明天凌晨的空降计划还能如期进行么?到时候,外围的接应部队打穿敦刻尔克市区,所需的时间可能会更久,你们的伞兵部队也就可能得夺取炮台后死守更久……”
    鲁路修和一直没发言的隆美尔相视一眼,最后齐声斩钉截铁地说:“已经计划好了!不可以再推迟!”
    隆美尔的看法,更偏重军事:“司令!既然敌人有了浅水重炮舰,我们就更不能等了,再等下去,明天白天、后天白天,敌人在西城方向说不定还会把我军击退更远!在14寸主炮的轰击下,我们的前沿部队是站不住脚的。
    现在只能一鼓作气!只要我们夺取了港口南北两大炮台,敌人任何军舰都不敢靠近港口炮击我们的陆军了!”
    鲁路修也完全认同隆美尔的这几个点判断,但他看得更远,还看到了一些外交层面的收益:“司令!我觉得,这些浅水重炮舰抗浪性、适航性都很差,听说最大航速只有6~8节,动力非常孱弱。这种船夜间无法作战时,往往会回港。
    既然如此,我们更要不惜代价夺取港口炮台!要是能趁着敌人浅水重炮舰夜间回港不防备的机会、夺取炮台后调转炮口把泊位上的重炮舰击沉,到时候帝国就能捞到‘丑国破坏中立法在先’的铁证,我们能打捞到伯利恒钢铁公司原产的14寸双联装炮塔!还能捞到刷着丑国将军名字作为船名的船体!他们就赖不掉了!这时候一定要果断啊!”
    公爵也被多个角度的说服意见,说得热血沸腾。
    虽然最后总攻前的这个白天、战线反而恶化了一点,敌人也变得更强了。
    但帝国没有退路!第6集团军也没有退路!
    双方在牌桌上堆的筹码已经越来越多,都快堆不下了。
    这时候任何一方先怂、不敢跟,结果都会非常严重。
    这是一个赢者通杀的局面!
    “下令!进攻计划一切照旧!天黑后,开始全军总攻!强攻到凌晨4点。同时,4点起飞飞艇队,争取6点抵达目标上空,然后开始空投!地面部队4点转入休息后,只能休2个小时,到6点空降兵落下后,地面接应部队也要立刻全部继续进攻!
    同时,让航空队,还有海军,都按计划做好准备,该什么时候进场就什么时候进场!侦察机队要提供掩护,务必把敌人少量临时装了重机枪的双座侦察机击落!拼消耗也要把敌人全部击落!不能让那点敌机威胁到我们的飞艇!通知施佩将军的前无畏舰,夜里就该带着护航雷击舰启航,往这边增援炮击!”
    参加战斗的两个军,全部按照司令殿下的命令运转起来。
    当天午后,一部分陆军仍然在进攻,在尽量消耗布军,在把战线尽量往前推。
    双方在城区边缘血腥地绞肉,德军投入了上百个喷火工兵小组,对着有敌军火力点埋伏的建筑物乃至废墟喷火肃清。无数布军士兵惨叫着浑身冒火从窗户里跳出来,但也不时有德军喷火工兵被敌人的子弹集火,自己爆燃成一团大火球,同样非常凄惨。
    经过半个多月的鏖战,现在的布军和法军,都已经没那么恐惧喷火兵了。他们虽然知道这东西很厉害,但也因此学会了“一看到喷火兵就不惜成本朝着德军喷火兵扫射”。
    德军喷火兵的战果虽依旧骄人,喷火兵的伤亡率却越来越高。
    但即便如此,德军仍然在坚定地推进。
    而入夜之后,德军的攻势更是变得愈发迅猛。
    因为夜里敌舰和敌炮台无法观察无法炮击,布军的抵抗变弱了,德军自然要抓住时机尽量乱战猛攻。
    相比之下,布军的很多据点,都是固定靶。天黑之前,德军靠着炮兵观察哨和侦察机航拍报点,已经取得了更多坐标信息,夜间重炮仍然能对着这些固定靶全力输出。
    巨炮的轰鸣,一整夜都在敦刻尔克城南的广大正面上响彻。布军被打得憋屈了,也会让岸防炮台或是停在港口里的战列舰开火反击,但他们缺乏目标指引,只能是对着“明显属于敌占区”的阵地随便开火盲打,但那个位置上有没有敌人就不知道了。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眼看到了后半夜,终于到了飞艇载着伞兵起飞的时间了。
    鲁普雷希特公爵一共调集到了40多艘飞艇,这也是帝国目前能拿出的最大数量。
    40多艘飞艇,都在凌晨4点左右,从战线后方80公里的阿尔芒蒂耶尔起飞,预定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就可以飞抵目标上空。
    而德军的列车炮还在轰鸣,把燃烧弹炸到敦刻尔克港南北两大炮台附近,虽然炸不穿,却也在表面留下了成片的熊熊大火。足够飞艇在老远以外就注意到、从而调整航向。
    ——
    PS:三更!今天一万三千字。
    (本章完)
    (/bi/285580/17237567.)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