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发点战争财,再接再厉继续干
鲁路修的士兵们冲进巴约勒小镇时,几乎全都骑着战马,来去如风。
他们本就是从第12师直属骑兵侦查连改编而来,骑术底子很好。
昨天一早伏击歼灭了布军第2骑兵师、重创第3骑兵师后,虽然半数以上的战马都被机枪扫射报销了,只能拿来分割吃马肉,但还是有一小半的无主战马被活捉。
布军直接战死的骑兵至少在五千人以上,所以凑两千匹好马分给两个突击营的将士骑乘,实在是宽裕得很。
巴约勒镇面积不大,建筑也大多残破,但鲁路修带队冲进镇子后,很快就发现了极为丰盛的收获!
连队沿着铁路进镇,刚走没多远,就看到火车站台边凌乱堆码着大批来不及处置的物资——估计就是昨天返程时被莫德尔炸毁的那列火车,所卸下的货物。因为战况变化得太快,敌人甚至都没来得及入库就跑了。
倒是车站旁边不远处的几座仓库,似乎被撤退的布军放火点了。
鲁路修见状立刻下令救火,火车站的消防水龙倒是没被破坏,百十个突击队员手忙脚乱接水一阵乱喷,总算扑灭了火势。
估计是那些放火的布军士气太低落,刚点着就跑了。
也多亏鲁路修是骑马赶来的,要是没缴获够战马、得靠腿着来,那估计也烧光了。
灭完火,鲁路修赶紧大致清点了一下战利品。
仓库里的弹药并没有被放火,估计是布军没这个胆子,怕仓促销毁弹药时威力不好控制、把自己炸死。
鲁路修至少缴获了上千万发7.7毫米子弹,还有近20万发炮弹——但绝大多数都是二磅炮,也就是40毫米口径的。
70毫米以上的不到5万发,105毫米及以上的更是只有1万多发。
这些弹药大多跟德制的不兼容,只能上缴,等将来缴获的敌人武器多了,或许能组建敌械师用。
除了弹药,仓库里一半多都是粮食和腌肉罐头。
还有法兰绒的毛毯、羊毛呢子的大衣,布国本土产的威士忌,阿三的红茶,新大陆运来的咖啡雪茄巧克力——这些都能拿去卖了变现。
唯一算得上军用战略物资的,就是一仓库的橡胶轮胎了。
另外还有一堆大炮来不及运走,但布军撤退时都往炮管里塞了手榴弹,确保把管子炸坏。德军缴获后,也只能看看除了炮管以外的部分,有没有回收价值。
“草,那些布狗的日子过得真好,到底是掌握了海军,能源源不断从全世界各地把物资运到本土。不像帝国,运点东西得偷偷运,嗜好品早就运不进来了。”鲁路修身边的下属无不感慨愤然。
鲁路修这边刚粗略盘点了一番,博克少校也带着隆美尔、李斯特他们几个连到了。
心腹眼线克洛泽第一时间通风报信:“营长他们来了!长官,这里的情况该怎么上报?”
鲁路修来不及多想,果断吩咐:“报损,布军撤退时放火,除了铁皮罐头和玻璃瓶的威士忌,其他东西都被烧了。所有东西拿湿布盖上,就说是灭火时浇的。
具体我自己会和营长商量,火车站的仓库全部贴上封条,让他们去别处发财——镇子上又不止这一个地方有油水。”
鲁路修只是抢先占了布军撤退后留下的最肥一块仓库,其他还有些汤汤水水,他这点人也占不过来,就留给友军好了。
他们这两个突击营,出生入死拼得那么狠,促成了敌第3军的总崩溃。
好不容易打了胜仗,拿点战利品怎么了。
博克和隆美尔等人很快找到他,鲁路修也很慷慨:把威士忌跟大家分了,两个突击营的将士每人一瓶,还给一盒新大陆的雪茄(一盒五根),肉罐头也全部分了。
两个营的士兵肯定吃不掉那么多威士忌和肉罐头,多出来的部分,各级军官也能分润一点。
粮食和弹药、轮胎全部上报,也给上面意思意思。
而咖啡红茶巧克力这些,剩下的雪茄,外加法兰绒和毛呢、皮革制品,鲁路修就全昧下了。
营长博克少校那儿,许诺将来稍微分润一点点,毕竟他是长官,又有个总参谋长舅舅,不能得罪。
其他人暂时给这点好处就够了,鲁路修也不是贪财,而是他想到此次战役结束之后,回到后方,自己肯定要想办法在军工领域搞更多事情。
没钱可没法让自己的设想落地,更没法扩产。同样一笔钱留在他这种穿越者手上,发挥出的价值起码超过在别人手上数倍。
等将来他在军工界也稍稍发达之后,再拿出一点来回馈战友,给战死和负伤的袍泽额外抚恤、补贴,也算是良性循环了。
博克少校也隐约知道鲁路修稍微做了点手脚,但他懒得计较这些细节。
在收了半车皮的酒水后,博克少校表示上面的关系他都能搞定。他还指点鲁路修:
那些橡胶轮胎别直接上报给师部或军部,而要报给后勤运输部门,包括军方的铁路调度部门。这样才能换取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加塞足够的额外车皮,帮大家把东西运回去。
鲁路修立刻领悟,就把所有橡胶制品从上报清单里划掉,让博克少校代为处置,然后把报告里的火损描述稍稍修饰了一下。
当天后方就来了好几列拉货的军列,其中两列额外多挂了五个车皮,把属于鲁路修的东西偷偷运走,转移到后方指定地点。
……
拿下巴约勒小镇,接收了敌人一整个军的遗弃物资后,德军算是回了一大口血,执行后续战役目标的底气也足了很多。
不过一张一弛总是要的,突击营连番血战,已经疲惫至极。
拿下镇子后,一线作战任务只好交给其他友军,突击营的将士们全部占了镇子上原先最好的旅社,好好吃饱喝足大睡两天。
好在布军之前的防御纵深本就不太深厚,巴约勒这边被突破得那么快,敌人的后方阵地来没来得及重构、加固。
所以从巴约勒到下一个重要据点斯滕福德之间的旷野地带,还是在短短两天之内,就被德军常规部队突破、占领、消化。
到了12月24日上午,德军先锋已经突进到了斯滕福德市东南侧两公里左右的位置,两天时间里又前进了将近十公里。
只剩进城前的最后两公里,才被布军新构筑的城防阵地拦住——本来,德军理论上还有可能推进得更快一点,但毕竟已经是12月24了嘛,西方人大多有过平安夜和诞节的习俗,双方士兵们打仗就都不怎么提得起劲。
地球历史上,开战第一年的平安夜,双方还有默契停战过。但在这个世界,伊普尔战役正打到最紧张的时候,彻底临时停火显然是不可能了。
估计也就在南边德法两军之间的交战线上,会有平安夜停火。由此看来,似乎德布之间的仇恨,已经隐隐然有超越德法仇恨的趋势。
而同样是在这两天之内,对面的布军其实也做了很多防御部署调整工作,并没有坐以待毙。
早在巴约勒丢失的当天晚上,布国远征军最高层就知道光靠手头的部队怕是堵不住防线了。
所以远征军总司令约翰.弗伦奇元帅,就亲自给伦敦发电求援:“前线告急,请求将仍在多佛紧急训练的拉合尔第7、第8师,立刻调往前线!”
弗伦奇元帅求援后不到两个小时,伦敦方面就回电了,是陆军大臣基钦纳亲自回复的。
基钦纳是布国陆军头号人物,同样有元帅军衔,还有伯爵的爵位。回电里,他表示那些南亚来的乌合之众训练水平太差了,战力远低于之前的预期,根本无法投入战斗。
可弗伦奇元帅还是不屈不挠:“现在前线已经非常危急!第3军仅仅打了两天就被彻底打残,骑兵军也折损过半!我急需一切能动弹的活人来填线!士兵质量不重要!”
面对弗伦奇如此激烈的措辞,基钦纳大臣阁下最终还是批准放行了。于是2万4千名援军就从多佛乘船启航,次日抵达了敦刻尔克,随后又火车转运到斯滕福德。
所以当德军打到斯滕福德城外时,他们面对的敌人主要有以下编制:从坎拿大来的加1师、加2师,从南亚来的拉合尔第7师、第8师。
德军这边,之前主攻巴约勒的巴里亚第6、第12师已经太疲惫了,连续作战也蒙受了一定损失,需要转入修整。所以第6集团军把最老牌的巴里亚第2军的第2师、第3师调了上来,担任第一线进攻任务,其他4个师作为预备队。
看起来,在斯滕福德这个铁路咽喉枢纽,德军一线只有两个师,要面对布军四个师的防守。但德军上上下下全都很有信心,因为他们知道这些殖民地军队跟布国本土军队质量完全不是一回事。
同时,布军的主力精锐,布第1军和第2军,正在伊普尔突出部正面,以及滨海方向,被德第4集的友军牵制着,他们也同样无力脱身来回援斯滕福德。
当鲁路修和博克少校、伦德施泰特少校等人休整完、重新可以投入战斗时,他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局势。
(本章完)
(/bi/285580/172375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