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摇黄军
巨大的木幔被高高吊起,悬挂在攻城车前,如同移动的城墙,完美地挡开了来自城头的箭矢和铳子。
眼见寻常攻击未能奏效,百丈关的守备郭震辰也急了,他通红着双眼,对着身旁的亲兵怒吼道:
“炮呢?城头上的火炮呢?都哑巴了吗?”
“把这云梯给老子轰下去!”
可亲兵们在城头上找了半天,哪还有几门完好的火炮?
一般情况下,城头上的火炮都是固定的,并且提前标定好了射击诸元,方便迎击来犯的贼人。
可这些老旧的火炮,早就在董二柱炮营的火力覆盖下,被轰得七零八落,几乎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自从占据龙安府以来,工部的庄启荣带着军器局的炮匠们,赶制了不少五百斤级的重炮出来。
这等重量的火炮,基本可以算是十七世纪最重的野战炮了。
这个时代又没有牵引车,全靠辎重营的人畜随军携带,有时甚至还要带上牛车。
虽然说是野战炮,可这些火炮用来攻打百丈关,已经是绰绰有余了。
百丈关毕竟不是辽东前线,也不像成都府是一省镇城,所以这里并没有像红夷大炮那样的大杀器守城。
江瀚炮营的射程,可以轻松地覆盖百丈关的整个城头。
眼见贼兵的云梯越来越近,郭震辰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他撸起袖管,亲自从一片废墟里扒拉出一门还算完整的涌珠炮,将其架在垛口上,对准了面前缓缓推进的庞然大物。
“快!给老子填炮子儿!”
一旁的亲兵见状,吓得面如土色,死死拉住郭震辰的胳膊:
“将军,使不得,这玩意儿用不了!”
“您看这炮管上全是裂纹,稍不注意就会炸膛!”
“还是等贼兵”
不等亲兵说完,郭震辰眼睛一瞪,一脚把他踹开:
“狗屁!还等什么?”
“等贼人的精锐登城肉搏吗?”
“你仔细看那帮人,个个甲胄齐备,就凭咱们身上这点儿破烂,拿什么和贼兵肉搏?!”
“少废话,填炮子儿!给老子放!”
轰!
郭震辰是幸运的,他手上的这门涌珠炮,还真顶住了压力,随着一声巨响,成功轰出了一发四斤多重的炮子。
炮弹狠狠地砸在面前的木幔之上。
巨大的冲击力,把木幔打得向后猛翻,随即便将一名负责支撑的士兵,直接从高高的云梯上扇了下去,在地上摔得筋骨尽断,惨叫声不绝于耳。
曹二见状,双目赤红。
他将长刀收回腰间,点了两个弓手在下边用强弓护着,自己则咬着牙,一手举起藤盾,攀着云梯,再度冲了上去!
被他点到的两个弓手不敢怠慢,立刻侧身提弓,藏在木幔之后,紧紧盯着城头上守军的动向,找准机会就放出一支冷箭,放完就立刻缩回身去。
两人的箭又重又稳,一支支专门用来破甲、砸墙的犁头箭,对准城头上的垛口疯狂地抽射。
犁头箭是重箭的一种。
其箭头宽大如犁,扁平厚重,没有锋利的刃口,主要依靠巨大的动能造成钝击,从而杀伤敌人、拆毁工事。
几箭下来,一般的夯土垛口根本挡不住,轻松就会被砸得土石横飞。
犁头箭不断打在百丈关的垛口上,掀起一阵阵土石瓦砾,看得城头上的守军心惊胆战,根本不敢露头。
曹二眼看只剩下三四尺的距离便能登城,随即便从腰间抽出长刀架在身前,朝着下面怒吼一声:
“把木幔给老子撤了!”
“老子要登城!”
在木幔被撤走的一瞬间,曹二看准落点,猛地从云梯上窜出,对着不远处的城头就跳了过去。
三四尺的距离,曹二纵身一跃便到。
他一个前滚翻卸去力道,稳稳当当地落在了城头的守军人堆里。
此时,郭震辰正抱着一门新寻来的虎蹲炮,正打算往面前的攻城云梯上轰呢。
可他万万没想到,面前碍事的木幔竟被突然撤掉,一个虎背熊腰的贼兵,从他头顶就跳了过来。
一时间竟愣在了原地。
曹二滚落在城墙上,甩了甩有些发懵的脑袋,抬头看见眼前还在愣神的郭震辰和他怀里的虎墩炮,一股怒火直冲天灵盖:
“就是你拿炮轰老子的弟兄是吧?!”
“你狗日的!”
曹二如同被激怒的野牛,浑身散发着骇人的杀气。
他握紧腰刀,脚下发力,夯土的城墙似乎都为之一震,朝着郭震辰就猛冲了过去!
郭震辰见状,下意识地就想提刀去挡,可他却忘记了,自己怀里抱着的可是三四十斤重的铁疙瘩。
惊慌之下,他手上一滑,“咚”的一声,沉重的虎蹲炮,不偏不倚地砸中了他的右脚脚面。
“嗷!!”
一声不似人声的凄厉惨叫,响彻了整个城头。
只见郭震辰的右脚,以一个诡异的角度扭曲着,脚面瞬间被砸得血肉模糊,森白的骨茬都刺了出来。
他再也支撑不住,整个人抱着脚,疼得倒在地上,痛苦地翻滚不已。
曹二见状大喜过望,举起腰刀便想上前宰了郭震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郭震辰的几个亲兵终于反应了过来,
他们虽然也被曹二的凶悍吓破了胆,但护主心切,几人依旧硬着头皮冲了上去,如同一堵人墙,死死地挡在了曹二的面前。
“保护大人!”
几人不约而同的抄起手中的长矛,从左右几个不同的角度,猛地刺向眼前的贼兵。
可他们万万没想到,眼前的贼兵身上裹了足有三层甲胄,长矛刺在贼兵身上,除了将他逼退两步外,竟然毫无寸进。
就连对准腋下这种要害的进攻,都被轻松挡住。
曹二冷哼一声,不退反进,左手顶着藤盾,右手腰刀上下翻飞,划出一片雪亮的刀光。
“叮叮当当”一阵脆响,将几柄长矛尽数磕开。
他脚下一个箭步,欺身而上,只一刀便将面前的官兵胸膛豁开了个巨大的口子。
几个亲兵见此情景大惊失色,没想到贼人竟然如此悍勇,一时间只敢平举长矛摆出防御姿态,试图拦住眼前的贼兵。
北门城头的骚乱自然吸引了不少守军的注意,他们源源不断从各处赶来,奋力阻挡着贼兵推进的脚步。
一人倒下,另一人立刻补上。
亲兵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倒在地上哀嚎的守备郭震辰,筑起了一道人墙,将贼兵摁在原地,动弹不得。
就在曹二于城头苦苦鏖战之时,越来越多的云梯已经架上了城头。
“快!曹千总已经冲上去了!”
“弟兄们,跟上!”
曹二的亲兵们有样学样,抄起骨朵腰刀,跟着爬上了攻城云梯,然后纵身一跃,踩着垛口,跳上了城墙。
随着登上城头的精锐越来越多,守军越来越难以支撑。
百丈关的守军比起这群先登精兵,战斗经验和甲胄装备,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
精锐们甫一登城,根本不用下令,瞅准曹二的方位便冲了过去,自发围在曹二身边,组成了一个个军阵。
前头顶盾的顶盾,后面投矛的投矛,有的甚至还能抽出空来点燃三眼铳,对着密集的守军来上一发。
他们配合默契,攻守兼备,如同一台高效而冷酷的绞肉机,开始在狭窄的城墙上,稳步向前推进。
曹二从守军的围堵中脱出身来,他看准了后方还在地上痛苦哀嚎的郭震辰,眼中杀机毕露。
他怒吼一声,藤盾掀翻挡在面前的几个官军,手中长刀大开大合,扫清挡路的官兵,随后直奔郭震辰而去。
“死来!”
曹二大步流星地冲到郭震辰面前,手起刀落。
随着“噗嗤”一声,郭震辰停止了哀嚎。
一道血柱冲天而起,肆意喷洒在曹二身上,将他身上的铁叶棉甲染得猩红。
随着主将阵亡,守军的心理防线也随之崩溃,好在危急关头,指挥田寔从南面城墙赶了回来。
他带人一边收拢溃兵,一边依托城墙上的角楼组织防御,企图拖延贼兵进攻的脚步。
田寔很清楚,北面城墙已经易手,唯一的希望就是依托防御工事,把贼兵拖入巷战。
田寔倒也算条汉子,他知道奇迹不会发生,也不可能有援兵来救。
此时他唯一的念想,便是尽可能杀伤贼兵,延缓城破的速度,为保宁府争取更多时间。
“报!曹千总登城了!”
“报!曹千总已经占住北面城头!”
“报!曹千总已阵斩敌将,城头上还有部分残敌据守角楼顽抗!”
一条条前线的消息,如同雪片般传回中军。
土山之上,江瀚正拿着千里镜,死死地盯着城头上的血战。
他估摸着战局已经接近尾声,于是便派传令兵找来杨平:
“现在战斗烈度刚好,你带队登城吧。”
“从南面上去,捅官军的腚眼。”
接到江瀚的命令,杨平大喜过望。
没有过多准备,杨平便火急火燎地带着麾下的农民军,朝着百丈关发起了最后的冲锋。
这群扎着红头巾的农民军们有样学样,同样以攻城车和木幔相配合,朝着南面的城墙就爬了上去。
此时,由于守军的防御重心都在北面,杨平所部轻而易举地就在兵力空虚的南面,打出了一道缺口。
他们很快便控制了一段城墙,直奔下城的马道,将想逃窜的守军,死死地堵在了城上。
北面的曹二更是带着大部队,一路高歌猛进。
田寔等人根本拦不住这群如狼似虎的贼兵,只能藏身于角楼里妄图负隅顽抗。
曹二根本没有劝降的意思,一个眼神递过去,身旁的亲兵便点燃了震天雷,死命地往田寔藏身的角楼里灌。
轰!轰!轰!
随着几声巨响,角楼里再没传出任何动静。
别无他法的守军没了死战的勇气,一个接一个地放下了手里的武器,纷纷跪地投降。
至此,百丈关成功易手。
随着江瀚顺利拿下百丈关,整个保宁府的北部州县,基本已经尽数落入其手。
除了最靠近大巴山地区的南江县。
南江县地处保宁府东北方位,位于大巴山深处,这里也是米仓道的关键节点。
江瀚派董二柱带一只偏师,准备顺势攻取南江县。
可江瀚却没想到,南江县已经换了主人。
……
此时的南江县,已经被一伙叫做“摇黄军”的起义组织所占领。
他们趁着官军与江瀚在百丈关激战,防务空虚时,带领着一群饥民百姓,成功拿下了这座城池。
摇黄军有两个首领,大哥名叫摇天动,二哥名叫黄龙,所以他们手底下的队伍,就被称之为摇黄军。
这支摇黄军,正是后来搅动川北风云的“摇黄十三家”的原身。
只不过崇祯六年时,摇黄十三家还没合营一处,只是以一种松散的联盟形式,活动于川北大巴山一带。
“大哥!”
“有兄弟来报,说是西边的百丈关已经被攻破!”
“现在有一支队伍,正朝着咱们南江县过来。”
县衙里,二当家黄龙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正在堂上擦拭兵器的摇天动闻言,猛地抬起头:
“当真?”
“是龙安府的那帮人打过来了?”
黄龙点点头,脸色凝重:
“应该是,咱们四川就没几家成气候的义军。”
“只有这帮从西北来的过江龙,才有能力这么快就攻破剑州一线。”
“听说那固若金汤的百丈关,都没撑得了几天。”
摇天动眉头紧皱,有些坐立难安:
“你说,他们是来剿咱们的,还是.?”
黄龙摇了摇头:
“应该不会吧?”
“咱们都是反明的义军,之前也没什么过节。”
“这帮人就算再不讲理,也不至于上来就打吧?”
可话虽如此,摇天动的心里却是一点没底。
说白了,他们这群人,其实就是一群混迹江湖的“跑滩匠”。
根本没什么战斗力,只能依托大巴山的地形优势,才能与官兵周旋一二。
更别提对上这帮西北来的边军了。
跑滩匠,是四川一带的方言叫法,指的是一类特殊群体。
这类人通常没有固定居所和稳定职业,以在各地流动谋生为特点,“跑滩”即形容其像在河滩上漂泊一样四处闯荡。
以摇黄这帮人为例,其中有干苦力的挑夫、纤夫;
有做服务行业的修补匠、剃头匠、说书/唱戏艺人;
还有走街串巷的货郎,算命、测字的先生等等
摇天动以前就是个挑夫,而黄龙则是个剃头匠。
明末时期,这群人因为没有自己的土地,又忍受不了城里官吏的盘剥,所以才在大巴山落草为寇,抱团对抗官府。
他们以劫掠官府粮道、富户为主要手段,同时打出了“劫富济贫”的旗号。
后来张献忠入川建立大西政权后,摇黄十三家也曾经短暂依附过大西政权。
直到后来张献忠身死,摇黄军融入夔东十三家等抗清武装,最终被清军剿灭。
摇天动在堂上憋了半天,终于下定了决心:
“二弟,你说咱们直接归附过去,怎么样?”
黄龙一愣:
“归附?”
“大哥,听说龙安府那边规矩很多,咱们这帮人野惯了,贸然投奔,会不会有些草率?”
“再说了,人家都是清一色的西北边军,能看得上咱们这帮人?”
摇天动想了半天,突然眼前一亮:
“你说联姻怎么样?”
黄龙听罢有些不解:
“什么联姻?”
“大哥,你说清楚些。”
摇天动嘿嘿一笑,脸上露出了神秘的表情:
“我的意思是,咱们摇黄军,可以和龙安府那帮人联姻。”
“听说,那帮人的首领姓江,二十好几了,还是个单身汉。”
“咱们三妹玉貌花容,温柔体贴,配上他,那不是正正好?!”
黄龙听罢,撇了撇嘴。
玉貌花容倒是不假,可是“温柔体贴”嘛
他想起了自家三妹平日里舞刀弄枪的泼辣模样,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几十万字了,终于有女人要出现了。
(本章完)
(/bi/285610/17237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