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练兵
对于王嘉胤,他们是敬畏其势力和总掌盘的名号;
而对于江瀚,他们的眼神中则更多了几分好奇和佩服。
“将军当真是勇猛,连曹蛮子都栽在您手里了,我等佩服!”
“是啊是啊,此战过后,将军的大名,怕是要传遍山西了!”
“以后咱们跟着横天王和上山虎将军,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吹捧之词不绝于耳,江瀚只是微笑着一一应对,不卑不亢。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便该是谈正事的时候了。
只见一个身材粗壮的汉子,端着酒碗站了起来,对江瀚说道:
“将军,在下刘国能,号闯塌天。”
“如今我有一事,不知道能否请将军帮把手?”
江瀚举起酒碗,点了点头:
“在座的都是兄弟,只要我能办到,绝不含糊。”
刘国能听罢,举起酒碗一饮而尽,接着说道:
“将军,咱们这帮人只会打些顺风仗,平日里打打卫军什么的还成。”
“可要是碰上了边军的硬茬子,那就是一触即溃。”
“我今天在城外,看见了将军手下的那帮士卒,才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强军。”
“在下有个不情之请,想请将军帮咱们也练练兵!”
“只要将军您肯点头,有什么要求,尽管提,要钱要粮要娘们,咱们都能给你弄来!”
刘国能这话一出,立刻引起了在场不少头领的共鸣。
他们也都看出来了,江瀚的安塞营,战斗力远超他们这些义军。
要是自己的手下也能练成那样,那以后抢地盘、打官军岂不是更有底气?
一时间,院子里安静了不少,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江瀚身上。
江瀚听了这话也有些犯难,自己的兵都是边军营兵出身,本身的战斗力就不俗。
而在场的义军,除了王嘉胤之外,其余人麾下的兵马,大多都是些农民、饥民组成的乞丐部队。
首先在人员基础上就差了不少,这哪是一朝一夕能练出来的?
但江瀚也不好直说,酒宴上他也不想扫了其他人的兴。
江瀚沉吟片刻,还是点了点头:
“既然刘大当家的都这么说了,那在下也不好藏私。”
“不过,练兵一事,耗资甚巨,军械、粮草、饷银,哪样都不能少。”
“这些都得各位自行提供,娘们儿就不必了。”
“我只要一样东西,那就是马匹。”
“我帮各位练兵,每练出两百名合格的士卒,各位就以五十匹健壮的马骡来换。”
“如何?”
江瀚这个要求一出口,大堂里顿时响起一片吸气声,刚刚还热切的头领们,脸上都露出了为难之色。
对于他们这些流动作战的义军来说,马匹、骡子这些牲畜,简直就是命根子。
来回转进,躲避官军围剿,全靠这些脚力。
没了马,他们跑都跑不快,一旦被官军主力咬住,那就是死路一条。
用五十匹的马骡去换两百的战兵?这代价似乎有些让他们难以接受。
就在众人左右为难之时,刘国能又开口道:
“各位头领,咱们总不可能跑一辈子吧?”
“要我说,该打就要打,不能一味地四处逃窜!”
“你们看如今这个局势,不就是打出来的吗?”
“要是没有横天王和上山虎将军打的这两场硬仗,咱们怎么可能进入太原府这样的富饶之地?”
刘国能的这番话有理有据,也说到了一众首领的心坎里。
总不能一辈子都像丧家之犬一样,东躲西藏吧?
谁不想拥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谁不想光明正大地占据一块地盘,关起门来发展建设?
可这一切都要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能打过官军,否则就只能被追着一路跑。
一时间,众头领都陷入了犹豫之中,大堂里再次安静下来,只有粗重的呼吸声。
看着这帮人犹豫不决的样子,主座上的王嘉胤终于开口了。
他清了清嗓子,朗声笑道:
“我看各位兄弟是舍不得自己的家底啊!”
“上山虎兄弟的要求虽然高了点,但也是实情,练兵确实不易。”
他转向江瀚,说道:
“上山虎兄弟,你看这样如何?”
“让各家挑选一部分最机灵、最可靠的青壮,送到你那里去。”
“你呢,就费点心,帮他们把这第一批人给操练出来。”
“等这批人学成回去了,再让他们去教其他人。”
“这样一来,既能让各家都学到练兵的法子,也省得你一次带那么多人,太过劳累。”
“至于马匹嘛……”
王嘉胤豪气地一挥手:
“我先替他们出一半!”
“五十匹马换两百战兵,对于他们来说,确实是有些多了。”
“等将来打下了大块地盘,再让他们还回来就是了!”
王嘉胤这个提议,可谓是替所有人都解了围;既能学到练兵之法,又不用花费太大。
众头领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纷纷拍手称善,齐声赞颂横天王高义。
江瀚看了王嘉胤一眼,心中暗叹。
这王嘉胤确实有几分手段,颇有些豪气云天,不拘小节的样子。
但这种看似大方的做法,也暴露了他自身的一些缺点。
如此轻信他人,难道就不怕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这.或许就是他最终败亡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眼下这个方案对江瀚来说,倒也合适,于是他便点头同意了。
敲定了练兵的事情,王嘉胤兴致更高,又提起了第二件事。
“弟兄们!”
他举起酒杯,高声道,
“如今曹文诏被打跑了,尤世禄也快撑不住,马上要退兵了。”
“只要官军主力一退,这富庶的汾河平原,可就都归咱们了!”
“太原府、汾州府、平阳府遍地都是地主老财。”
“咱们现在也该划分一下地盘,到时候各自去发财去!”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了所有头领的兴趣,抢大户、扩充实力,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
经过一番商议,最终决定,以州府为界,大致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
王嘉胤作为盟主,势力最大,自然是挑了北面富庶的太原府及其周边地区。
而江瀚则选择了南面的汾州府一带。
汾州府虽然不如太原府核心,但也是人口稠密、物产丰富的区域,更关键的是,江瀚对那一带相对熟悉一些。
毕竟之前在石楼县时,他抢的就是汾州府周边的晋商。
(本章完)
(/bi/285610/17237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