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城破
在父母官谢向文以身作则的鼓舞下,守军与民壮们终于从溃散中回过神来。
是啊,他们还能往哪儿跑呢?
这城墙后面,就是他们的妻儿老小。
城要是破了,难道还指望这群贼兵大发善心吗?
他们不想死,更不想像城外护城河里那些可怜虫一样,连个全尸都留不下,成为填河的烂泥。
与其窝窝囊囊地逃跑,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还不如拼死一搏!
“保家卫土!”
“弟兄们!跟老父母一起杀贼!”
就这样,原本已经开始溃散的守军和民壮,纷纷掉转身子,重新加入战场。
守军们捡起同袍遗落的长盾,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撞向了几个刚刚爬上城墙的贼兵。
那几个贼兵立足未稳,惨叫着被硬生生推了下去,重重摔在城下,筋断骨折。
民壮们也再次扛起了沉重的滚石檑木,不断地朝着城墙下扔去。
有的甚至拆了角楼的木板檩条,红着眼睛,用尽全身力气,朝着下方蚁附登城的贼兵狠狠砸去!
城头上再次变成了一片血肉磨坊。
差点跟着人群一起溃逃的张县丞,看着眼前这番景象,不由得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心有余悸地感叹道:
“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老父母啊!”
“换了旁人,怕是早就止不住这溃势了。”
他看着谢向文挺立的背影,钦佩无比,
“唉,要是我大明的文武官员都能像县尊这般,何至于让这区区贼寇坐大,酿成今日之祸患?”
可就在县丞暗自感慨,以为稳住了阵脚的时候,城内却响起了一阵号角。
号角声不大,很快就被城头上喊杀声以及炮火轰鸣声淹没。
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面前紧张的战局所吸引,根本没人留意到这短暂的号声。
他们更没想到,城内的江瀚已经聚齐了部队,朝着城门处悄然逼近。
城门口,守将正带着麾下拆房揭瓦,忙得满头大汗:
“快!快!把房梁给我扛过来!”
“还有砖头石块,全都堆上去,把城门洞给我堵死!”
他不断地指挥着守军和民壮,想要用这些砖瓦梁木,彻底封死城门,防止外面的贼兵破门而入。
可就在这时,守将突然瞥见,不远处的街角突然冲出了一队披甲戴盔的军汉,直奔城门而来。
那守将定睛一看,只见对面的军汉身上都是清一色的布面甲,他顿时大喜过望:
“援兵?!”
“援兵竟然这么快就.”
想到这,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了。
不对!
岢岚县距离静乐县,足足有一百多里地。
派出去的求援信使,恐怕连静乐的城门都还没摸到呢!
这帮人是哪来的?莫不是县尊留下的预备队?
守将还没想明白,李老歪已经冲到了他的面前。
“你们是哪部的?”
守将下意识地张口想要询问。
可回答他的,却是一柄冰冷锋利的钢刀!
噗嗤!
李老歪狞笑着,一刀捅进了他的胸口。
守将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看着胸口的钢刀,身子一软,轰然倒地。
直到此时,旁边那些还在搬运砖石梁木的守军和民夫才如梦初醒,反应过来。
“敌袭!”
众人惊慌失措地丢下手中的砖石,纷纷拔出腰刀,试图抵抗。
可惜却为时已晚,数百个如狼似虎的边军壮汉将他们团团围住,轻而易举地便将他们给杀了个精光。
清除了城门的守备力量后,江瀚和李老歪两人分兵两路,一左一右,沿着城墙石梯往上攻去。
石梯上,一个年轻弓手正全神贯注地弯弓搭箭,朝着城下的贼兵放箭,丝毫没有察觉到身后的脚步声。
直到江瀚逼近,他心头一紧,刚要回头,就看见一柄蒜头骨朵就朝着他狠狠砸来。
咔!
一声沉闷的骨裂声响起,那弓手连哼都没哼一声,脑袋就如同西瓜一样被砸得粉碎,鲜血混合着脑浆迸射而出。
弓手身体软软地向前一栽,直接从垛口处翻了下去,摔得血肉模糊。
一旁几个正在合力搬运檑木的民壮,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和血腥场面吓得魂飞魄散。
几人怪叫一声,扔下手中的檑木转身就跑。
“贼兵有内应!”
混乱中,不知道谁喊了一句,守军和民壮们才将注意力转回身后的石梯。
可江瀚等人已经杀到了他们面前,马上就要攻上城头。
而正在城头督战的谢向文也注意到了石梯处的动静。
他见势不妙,一把抄起了城墙上的明字旌旗,怒吼道:
“快!”
“跟我压上来!堵住楼梯口!”
“绝对不能让贼兵占住城墙!”
一声令下,他身先士卒,举着那面明字旌旗,朝着江瀚等人杀来的方向,义无反顾地冲了过去!
谢向文身边最近的几十个守卫和民壮,见老父母如此悍不畏死,也是紧随其后。
如同众星捧月一般,围在了谢向文身边。
而远处的其他守军,虽然听不清命令,但看着那面迎风招展的明字旌旗,也纷纷涌来,汇成一股洪流,不断冲击着江瀚的队伍。
城墙之上,空间本来就狭窄,根本无法排开阵型,江瀚虽然带了两百多人,但真正接敌的,也就那么十几个。
此时已是退无可退,双方人马就像绞肉机一样,只能在这狭窄的楼梯口血战肉搏。
江瀚挥舞着手中的骨朵,随手砸塌了面前守军的胸口,可这人刚刚倒下,身后的人便立马顶了上来,寸步不让。
在那面旌旗无声的鼓舞下,守军和民壮们爆发出了惊人的韧性!
不断有人倒地,又不断有人从后面补充上来。
鲜血染红了脚下的青砖,黏腻得让江瀚有些站立不稳。
他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人群,只恨手上没有一颗震天雷。
只可惜跑的急,把这玩意儿都扔到了辎重营里。
而此刻的江瀚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先登是四大军功之首。
他只是站在这城墙上,面对着众人的围攻都觉得寸步难行,更别提那些还要一路爬云梯登城的将士了。
那些先登的将士不仅要躲过滚石檑木、飞箭流矢,登上墙头后还要面对着守军的拼死反扑。
只有真正的猛士才能占住城墙,为后面登城的将士提供一个安全地带。
更让江瀚感觉束手束脚的是,他身上只有一件普通的布面甲,防御力有限,他不敢太过拼命。
这也导致了江瀚迟迟不能攻上城头,站稳脚跟。
但好在,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由于谢向文带着大部分守军都盯住了他,右路的李老歪可就轻松了不少。
李老歪带着另一哨人马,几乎没怎么遇到抵抗,便顺利登上了城头。
他一路势如破竹,杀散了右面城墙上的守军和民壮,成功占住了这半城墙。
“哈哈哈!弟兄们!这边墙头是咱们的了!”
李老歪兴奋地大吼着,一脚将面前负隅顽抗的守军踹下城墙,
“快!留一部分人清理垛口,接应下面的战兵。”
“其他人跟我杀过去,去捅那个老东西的腚眼子!”
随着李老歪成功占领右侧城墙,并开始主动接应,安全的落脚点终于被打通。
王嘉胤的战兵们源源不断的登上了城墙,胜利的天平开始急剧倾斜。
守军和民壮们面对这群杀气腾腾的贼兵,节节败退。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丢下武器,跪地投降。
眼看着大势已去,城破只在顷刻之间,一直跟在谢向文身边的张县丞,脸色煞白。
他连忙拉住面前的谢向文,急声劝道:
“县尊,快跑吧,守不住了!”
谢向文惨然一笑,他扫了一眼四周的城墙。
视线所及之处,到处都是贼兵的身影,到处都是己方士卒和民壮绝望的脸庞。
“跑?”
谢向文推开张县丞的手,声音不大,却异常坚定,
“本官还能往哪里跑?”
“本官早就说了,贼兵想要破城,就得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护卫他的守军和民壮早已死伤殆尽,只有寥寥数人还在他身边浴血奋战。
贼兵如同潮水般围了上来,刀枪并举,步步紧逼。
谢向文须发皆张,身上官袍沾满了血污,可他还在不断挥舞着手上的旌旗,试图再次组织进攻。
可这终究只是困兽之斗而已。
再也没人起来响应,也没人朝着他聚集过来,只有步步紧逼的贼兵。
张县丞看着眼前的景象,知道再无希望。
他将头上的官帽摘下,跪倒在地,声音嘶哑地喊道:
“我降了!”
“还还请各位好汉,勿要伤了县尊性命!”
谢向文听到张县丞的乞降声,浑身一震,他缓缓转过头,看了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下属一眼。
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失望,有理解,最终都化为一声悲凉的长叹。
他缓缓将头上的官帽摘下,最后望了一眼岢岚县城。
然后,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县令,抱着那面明字旌旗,纵身一跃,从三丈多高的城墙上跳了下去。
“县尊!!”
张县丞发出一声悲呼。
随着谢向文坠墙殉国,城墙上再无抵抗。
这座扼守汾河平原咽喉的重镇也正式宣告被破。
而这也意味着,其身后的静乐县,将暴露在义军的兵锋之下。
攻下县城后,江瀚和王嘉胤这两个西北最大的贼头子,在县衙进行了一次短暂的会晤。
王嘉胤大步流星的迈入县衙,上前对着江瀚拱手道:
“久仰大名啊,上山虎兄弟!”
“像岢岚县这种坚城都被你拿了下来,老哥我实在佩服!”
江瀚闻言,摆了摆手:
“横天王说笑了。”
“没有横天王相助,我恐怕也难以成事。”
“作为咱们陕北义军的老大哥,我对横天王可是仰慕已久!”
经过好一阵商业互吹之后,江瀚才将话题转移到了正事上。
“横天王,如今岢岚县已破,下一步就是直取静乐了。”
“兵贵神速,我认为,咱们还是得赶快拿下静乐县,否则容易夜长梦多。”
“要是等那许鼎臣反应过来,又把其他地方的守军调了过来,那就不好说了。”
王嘉胤听罢,点了点头:
“好!”
“就依上山虎兄弟所言,我留下一千五百人断后,接收城池。”
“咱们两部人马一起去攻静乐!”
说完,他又补充了一句:
“兄弟放心,得来的军械粮草,咱俩一人一半,我王嘉胤绝不会赖帐!”
王嘉胤或许是怕江瀚不满,主动提了一嘴战利分配的问题。
但江瀚对此却不以为意:
“区区一座小城,哪里比得上太原府汾州府那等富庶之地。”
“横天王放心便是!”
在王嘉胤和江瀚看来,既然最硬的骨头岢岚已经被啃下,小小的静乐县,那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事实也的确如此。
静乐县城,与地势险要、城高墙厚的岢岚相比,简直就像是个未经世事的黄毛丫头。
它坐落在吕梁山南部,一片相对平缓开阔的地带。
地理位置并不险要,城墙也远没有岢岚那般高大坚固,顶多算是一座普通的州县小城。
按理说,如此重要的战略节点失守,下游的静乐县应该早已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然而,此刻静乐县衙之内,坐镇此地的山西按察使司副使许鼎臣,却依旧是一副气定神闲、稳坐钓鱼台的模样。
岢岚县被围攻的消息,他早就接到了。
但许鼎臣压根就没把这当回事儿。
在他看来,王嘉胤这纯粹是自寻死路。
那岢岚县城高墙厚,王嘉胤就算打上个三五天也绝对别想打破。
到时候等尤世禄带着追兵赶来,直接就可以把王嘉胤给堵死在城墙底下。
至于宁武关他就更不用担心了,那可是由他亲点的猛将邓阳镇守。
许鼎臣此前看过邓阳带来的那支部队。
可谓是军纪严明,行走坐卧井然有序,跟那些普通的卫军相比,简直不是一路货色。
甚至比起大同镇的边兵,也毫不逊色!
一想到这儿,许鼎臣不禁自得的捋了捋胡须,感叹自己慧眼识英,又替朝廷发掘了一位忠臣良将。
可正当他以为高枕无忧的之时,突然传来了一个令他震惊的消息:
贼兵有内应,岢岚县马上就要破了!
许鼎臣一听,顿时愣住了。
岢岚县怎么会有内应?!
打死许鼎臣也想不到,那些混进去的内应,就是他新点的猛将邓阳给带进去的。
(本章完)
(/bi/285610/17237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