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菲特今晚留下来
2016年,找型月,买IP授权?
乍一看,这似乎是天方夜谭,毕竟此时的型月已经授权了《FGO》,没道理再授权第二家公司。
可实际上,这还真不是天方夜谭。
如果关注FGO的玩家,都知道前世的FGO并非一帆风顺,2015年的开服初期的版本甚至可以用灾难来形容。
剧情流水账,游戏玩法支离破碎,建模不行,就连从者的立绘质量都没有办法统一。
整个游戏全靠IP顶着,开服前几个月,每一个月都是几亿,乃至十几亿日元的收入,却不愿意拿出来改善服务器。
到现在开服快一年了,服务器隔三差五还要崩,抽卡没保底,新卡池上线,真金白银投下去可能连泡都不起一个!!
在折腾了一年之后,前世的FGO到了16年初,流水就已经从开服的轻松十几亿日元一下子跌倒了差不多3亿日元左右。
到了4月,甚至连3亿日元都撑不住,整体无论是流水,活跃玩家,还是口碑,都在不断往下掉,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靠IP的“垃圾手游”
前世的《FGO》的逆天改命。
是从16年5月开始的,在这个时候,前世的FGO的开发商DEW的老板,经常被飞妈的庄司显仁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大多数人都很清楚。
那就是找到了盐川进行了改革,这是活生生的“不是知道要改了,而是因为要死了,不得不改。”
在盐川上任之后,做了非常多基础性的改动,包括服务器框架优化,战斗优化,送人气角色等到。
让FGO算是从不能玩的垃圾,变成了一款能玩的普通游戏。
当然,盐川做的最大的改革,就是把奈须蘑菇请了回来,写剧情。
在盐川接手前,FATE/GO的剧情除了蘑菇担当剧情的序章,剧本水平是有目共睹的低。
当时的庄司显仁对FATE/GO的理解,还是一个轻量级的“手机游戏”,没必要弄这么多剧情,做这么多的讲解。
而在盐川接手后,FATE/GO对剧情的投入,明显多了许多,质量也上去。
说到剧情,这就要说到庄司显仁为了活下来。
在前世做的第二件事。
在盐川接手接手之后,为了提高剧情质量,在说服了庄司显仁之后,DEWORK和型月重新谈了分成比例。
一个很有趣的细节。
就是盐川接手之前,奈须蘑菇对于FGO的剧情,不能说是十分上心吧,也可以说是完全不管。
除了一个开头,给了一个框架之外。
其他蘑菇是一概不管的。
想过为什么吗?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DEW的庄司显仁是靠着个人关系在14年的时候,从武内崇手里拿到的版权。
由于那个时候的手游市场还未形成规模,所以当时的武内崇是直接以过去FATE授权其他单机游戏的授权方式。
把FATE手游的版权给了庄司显仁。
其分成比例也就盈利的5%,外加一笔版权费。
这个分成比例,一开始还没什么,可当FGO上线,其夸张的流水一下子就让武内崇感觉自己这买卖做赔了。
虽然碍于所谓朋友的面子,不好说什么。
但指望武内崇和蘑菇帮忙?那可就是想太多了,盐川接手后就说服了庄司显仁,表示FGO要想活,还是需要蘑菇。
双方这才又重新谈了分成,蘑菇才出来写主线。
可话又说回来。
在当下的这条世界线,李苏豪在阴差阳错之间,把盐川给拉到的星辰。
于是乎蝴蝶效应之后,此时的FGO依然由庄司显仁掌舵,期间虽然传出了DEW想要招募制作人的想法。
可问题这业界的大佬就那么多。
一时半会,还真没找到。
于是FGO在今年的6月依然没有任何改善,流水和人气也是进一步下降。
最后,前世的DEWORK在盐川接手之后,还做了第三件事,那就是在16年8月份,盐川深感DEWORK的开发实在是太废物,为了进行技术力升级。
说服了庄司显仁,接受了来自MIRACLE收购提案。
没办法,盐川毕竟只有一个,要想快速重置FGO,只能对外寻求援助。
所以理论上来说前世《FGO》在16年8月,就已经被MIRACLE收购了。
当然。
从后世的更长远的运营状态来看,这个收购,与其说是收购,其实更接近合并。
但无论如何。
这三件事,在当下的时间点,对应了三个有趣的事实。
一:DEWORK没有和型月达成深度合作协议,型月此时对DEWORK也许存在不满的情绪。
二:因为没有盐川的加入,所以此时的DEWORK依然如无头苍蝇一般,对FGO流水的下降,口碑的崩盘,毫无办法。
三:此时的DEWORK已经有了退却的想法,不然前世也不会接受来自MIRACLE的收购。
这三个条件的出现。
放眼当下,恐怕也就楚晨一人清楚。
所以楚晨一开始,是想直接收购DEWORK的,毕竟对方能接受MIRACLE的收购,为什么不能接受星辰的收购呢?
然而,谈了两次之后,即便楚晨有“天眼”,却没法改变他人的意志,DEWORK似乎对华夏资本戒心很重。
面对星辰的收购提议,根本就不和星辰谈细节。张口就是100亿日元。
其实,你要说,100亿日元直接把FGO买下来行不行呢?
这买卖确实也是赚的。
但楚晨一方面没有这个现金流,另一方面,对方这100亿根本就没有诚意,就算你真给,对方也不会卖。
在这样的情况下。
楚晨选择了迂回战术,我和你谈个屁,我直接找型月不行吗?
在楚晨看来,找型月拿版权这事,成功率反而更大一些。
从穿越者的视角来看,此时的型月应该也对FGO不满,所以在这个时间节点,只要楚晨的分成比例给的比FGO高.
真就没有希望吗?
于是乎,楚晨让盐川洋介找关系找到了一个武内崇的熟人,又通过这个人递交了一份合作意向书。
也就有了今天的这次见面。
~~~
由于之前就有过沟通,所以三人吃完蛋包饭,又在女仆餐厅休息了一下,掐着时间刚刚好的样子,从咖啡馆出来到了型月社所在的五楼办公区。
进了大门,在前台的指引下,楚晨带着李苏豪和盐川一起进入了靠左的一间办公室。
很快,楚晨便见到了那个,传说中的武内崇。
“武内崇老师,你好!”
“哦哦哦,是星辰游戏的晨总是吧,我认识你,请坐,请坐。”
武内崇自然不认识楚晨,但他知道《终末战线》
或者说,现目前在日本游戏圈,没有人不知道《终末战线》
毕竟,首日能冲到畅销榜前十固然恐怖,但更恐怖的是,《终末战线》上去之后,能一直稳在哪个位置。
到现在,可已经呆了小半个月了。
而且这小半个月,《终末战线》的“拼多多”式的分享机制,也开始生效,虽然也有很多日本玩家觉得这有点“太过了”“强制社交”
但在游戏高口碑的加成下,整个机制的运行相当良好。
这本质上就和蜜雪冰城用前一天的柠檬事件是一样的,口碑覆盖掉了一部分玩家能够忍让的缺陷。
这一点给人的震撼力还是很强的。
坐下之后的楚晨也没绕圈子,就像他给盐川说的那样,直接开了条件,两人之前说白了也没有交情。
能见面的根本,就是因为星辰的“诚意”
“一次性十亿日元买断,加上全球流水5%的分成.是吗?”
即便已经是第二次听,武内崇还是觉得自己的心跳有些加速,还是那句话,此时的FGO虽然也赚钱。
但也其实赚的远没有后世那么夸张,月流水也就差不多5亿日元左右,但这是FGO的流水。
排除掉30%的渠道费,再排开成本,实际上FGO一个月也就一两亿左右的营收。
而且这还是DEW的钱。
在FGO当下的合同里,对方给的分成也就是日本常规的5%,还是盈利收入,不是流水分成。
所以FGO这个项目,型月拿到手里的,一个月也就一千万日元左右。
这个金额对于武内崇来说,实在是很难提起兴趣。
而且这两个月,这个收入其实还在降,对比这个条件,再一听十亿日元买断,和全球5%的流水分成。
这个条件就很诱人了。
要知道,流水分成的5%,那可不是个小数。
在华夏,一些开发商和代理商的分成,差不多就是90%和10%的比例,
当然不要误解了,90%是代理商的,开发商的比例是10%
虽然看起来离谱,但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合理的收益的
因为开发商分的是总流水。
举个例子。
嗯..就随便举个游戏X吧。
说游戏X开发和运营的分成是1比9。
然后,游戏X的首月流水是1000万,那么游戏X的开发商就能直接拿100万走。
而运营商看起来好像是拿了900万,但这900万还要抛除掉宣发,运营,渠道分成,实际拿到手可能也就是两三百万左右。
10%的流水分成,实际对应的差不多是25%到30%的盈利分成。
这还是运营商自己渠道能力比较强,能够吸引大部分玩家在官方网站下载游戏,在官服玩的情况。
甚至如果宣发做得多了,而最终收益没达标,拿到手里的还会更少,这其实也是很多游戏开发商。
了解了这一点,再来看楚晨给星月社提交的合作,5%的流水分成,相比起《FGO》的5%的盈利分成。
都是百分之五,但期间相差至少是五六倍。
那确实可以说是诚意满满。
这也是楚晨觉得,自己有可能撬动型月的原因。
(本章完)
(/bi/285628/17237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