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游戏制作:从重铸二次元游戏开始 > 第84章 动画

第84章 动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提问,对于一款游戏来说,最好的过场演出方式是什么?
    这个答案有很多。
    不过对于当下的星辰来说,对于二次元这个题材,或者更准确的说,对于以2D立绘为主的二次元游戏而言。
    过场动画绝对是情绪渲染的绝佳利器。
    和很多人的第一印象不同,动画的制作成本其实并不高。
    制作一部普通的24分钟TV动画,在日本其成本差不多也就是1500万日元左右,换算成人民币也就是一百万到两百万之间
    一些高规格动画如《鬼灭之刃》《进击的巨人》单集成本稍微贵一些,但大体差不多也就是2500万到3000万日元左右。
    而且这个成本,还有一部分是因为TV动画要追求时效,会往外二次分包导致的。
    如果有自己的员工。
    制作工期拉长一些,成本还会更低。
    比如新海诚的第一部个人动画,《秒速五厘米》的制作成本就不到3000万日元,到了《言叶之庭》也不过6000万日元不到。
    这可比做CG便宜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而且动画过场剧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其制作相对独立,和游戏开发互不干扰,甚至可以同步开始制作。
    所以在构筑剧情的时候。
    在第一章的内容中,楚晨就已经规划了大约30分钟的动画内容。
    这个消息在他定下之后,在极小范围内其实是有报道的,特别是在游戏圈子内部。
    在当时,相比起玩家们对这条消息展现出来的兴奋,游戏圈子对楚晨的这个做法普遍却是以嘲讽居多。
    在许多人看来,楚晨这真的钱多的没地方花了。
    神经病啊。
    能用立绘对话框赚钱,为什么要做动画?
    在过场剧情里加个声优演出就不错了,还做动画过场,噱头!纯粹就是为了噱头!
    事实上。
    这些嘲讽,某种程度来说是对的。
    从未来的发展来看。
    大部分二次元游戏公司都没有建立自己的动画制作部门。
    这一方面,是基于刚才说的成本考虑,相比起动画,GALGAME式的过场剧情,就已经够用了,少部分需要懂行的部分也可以外包。
    另一方面,则是随着16年年末,崩坏3,阴阳师,这些3D二次元出现之后。
    整个华夏的二次元游戏圈,已经默认3D游戏才是未来。
    3D游戏,需要的自然是3D动画演出。
    到这个时候,就更没人会去关注2D动画了,所以,楚晨这个动作才会被许多人认为这是在炒作。
    不过对于楚晨来说,他是真不这么觉得。
    一方面,是他认为2D动画和3D动画并不冲突,即便是在3D游戏中,后世《黑神话》每一章结尾的动画,不也能拉动人的情绪吗?
    包括《NIKKE胜利女神》在内,不少游戏也都会在章节中的高点部分使用了动画。
    其次,是在当下,楚晨认为2D游戏的未来并不像业界主流观点认定的那样,会在3D游戏的冲击下直接消失。
    相反,楚晨觉得,2D游戏,更多的是一种画面风格,而且2D也是可以3D结合的。
    玩家的口味是多种多样的。
    即便是到了2025年,明日方舟,碧蓝航线,重返1999,这一大堆游戏不也还活着吗?
    而且经过原神,崩坏,鸣潮等一系列热门二次元游戏,也可以论证,二次元游戏的观众是喜欢动画演出的。
    3D二次元游戏可以通过3D过场动画来出圈,包括米哈柚,库咯,在到后面以异环,无限大为首的一批新游戏
    都在往3D二次元渲染过场动画的方向靠。
    那3D游戏能砸成本砸出护城河,2D游戏凭什么就不能砸成本?凭什么就不能靠2D动画出圈呢?
    正是基于这个判断。
    楚晨才有了使用动画来进一步渲染情绪的想法,并且他也真的这么做了。
    然而.
    想象是美好的,在3月份真开始做的时候,楚晨才发现这尼玛国产的二次元游戏不用动画做过场,其实还是有道理的。
    一方面,相比起成熟的日本。
    国内在传统动画制作方面的产业水平太低了。
    由于国产3D动画的冲击,在当前的华夏,2D动画可以说是真正的“夕阳行业”
    仅有的几家动画公司,比如制作了《狐妖小红娘》的绘梦,和比较知名的七灵石,产能其实都不是很够,档期也排得很满。
    剩下的团队也都集中在了动画电影制作领域。
    而再往下,给日本动画做外包的公司,虽然有档期,但这些公司往往为了利润,以及迎合“产业链”,本身已经不具备整体外包的能力。
    画中割的就只会中割,画背景的就只会背景,上色的就只负责上色。
    少数一两个可以整体外包的,在作画能力上,又完全达不到楚晨的要求。
    而且这不是某个公司的问题。
    而是整个市场的萎靡,大背景不行的情况下,直接导致在华夏你就算有钱,想要组建一个顶格的2D动画团也不行。
    拿钱都不行。
    与之相反,大量的3D国产动画反而形成了产业链,要招募一个3D动画制作团队,反而轻松。
    可《终末战线》是2D游戏,如果要做3D动画,就意味着整个动画要从人物建模开始做星辰此时根本不具备这个实力.
    就算具备,那工程量也太大了。
    在国内没办法,楚晨只好寄希望找日本公司合作。
    然后,他就接触到了刚刚拍桌子走人的那一批人。
    那些人其实也不是动画制作公司的,他们就是纯粹的“掮客”,是替国内有需求的甲方对接日本动画制作公司的中间人。
    初见面的时候,楚晨对他们的印象特别好。
    因为他们给了楚晨很多家日本动画公司的样片,并且承诺,只要先交一部分钱,还可以做样片,不满意,后面的钱还可以不给。
    于是乎,即便这家公司的报价,是接近正常日本动画成本的四倍,但考虑到动画公司要盈利,他们又要盈利,再加上样片成品确实很不错。
    楚晨在3月底的时候,同意了合作。
    花费500万,再加上星辰游戏提供完整过场分镜的条件,购买了30分钟的动画。
    这个合作,其实相当有魄力。
    因为那个时候的《终末战线》一个月流水也就三千万不到,抛开成本,楚晨花在配音和动画上的钱,就把盈利全给花了个七七八八..
    也就是楚晨坚信《终末战线》未来的盈利能力,才敢这么砸钱。
    而最终的结果,也确实还算不错。
    配音和动画这两个幕后英雄,确实给《终末战线》1.0带来了楚晨预想中的效果。
    所以在1.0公测之前,在1.1版本开始立项之后,楚晨一边让已经成立了的日本分部尝试寻找合适的日本动画公司达成合作,或外包,或收购。
    另一边,又和对方续签了一份500万的合同。
    当时楚晨的想法是用金钱换时间,毕竟1.1版本按计划是要在7月上线,这个时间算是比较紧张的。
    就算李苏豪找到了合适的日本动画外包公司,整合资源也需要时间,很有可能赶不上7月的上线。
    所以,借用之前“掮客”的渠道,哪怕花费贵一点,至少能保证1.1版本的动画能按期,按量交付使用。
    事实上,这个计划进行的很顺利。
    一开始在《终末战线》火起来之前,李苏豪寻找动画外包的工作,是一点进展没有,但随着《终末战线》在日本火起来之后。
    情况就变得不太一样了。
    那些原本见都不愿意见李苏豪的动画从业者,现在面对“苹果畅销榜前5的大手企业”,也愿意见面了,一些原本打听不到的线索也能打听到了。
    如果不出意外,1.1版本之后。
    星辰就能完成对动画这个渠道的自我闭环。
    然而..
    也不知道,是不是《终末战线》最近大火,赚的钱让人有些眼红。
    就在楚晨觉得“没有意外”的时候。
    意外来了。
    已经签完了1.1版本动画外包合同的“掮客”公司,也许是认为自己掌握了星辰游戏的命门。
    毕竟楚晨自己在接受采访的时候都说,采用动画进行主线剧情的方式,是终末战线主线剧情能够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
    于是乎,他们找到楚晨,用各种借口表示“经费不足”
    他们倒也不敢用你不加钱就不给动画来做威胁。
    毕竟,之前已经签好了合同。
    “你的意思?一次性签一个300分钟,5000万的合同框架?”
    “对对对,是这个道理,有个框架合同在,日本那边动画公司也好放心招人,晨总,你是不知道,他们为了做好你这个动画,前前后后已经招了不少人了”
    但话里话外,那意思如果楚晨不签这个框架合同,那别说以后了,就是现在已经签了的1.1版本的动画,成品质量也不能能保证了.
    说实话,听到这个威胁的时候。
    楚晨内心生出来的,竟是一种莫名其妙的想笑。
    搞半天1.0版本的动画那么精良,是把我当鱼来钓?
    然后,他又叹了口气。
    创业真险恶。
    这也就是星辰游戏现在有底气了,这要是换一家没那么成功的游戏公司,被这么坑一下,那可真是要了老命。
    你不答应吧,动画质量没保障。
    答应吧,嘿,您猜怎么着,还是没保障。
    能开口要第一次钱,就能开口要第二次,这次是框架合同,下次指不定就是直接“抢钱”了。
    说来,这也是国内产业链没有发展起来,才让这帮子“黄牛”有了操作空间。
    再一想,似乎前世也不乏游戏公司是奔着“追梦”一般的心态去找日本公司做动画,然后被坑得欲哭无泪。
    只是没想到,这事居然会被自己赶上。
    楚晨又灌了一口可乐,随后反倒是笑了笑。
    “看起来,是我之前太好说话,让他们对我产生了误判。”
    “以为我会和其他人一样啊”
    “五千万,还真敢开口。”
    “我这日本之行,看起来工作压力比想象中还要大很多啊.”
    “真以为我找不到你背后外包的公司?”
    (本章完)
    (/bi/285628/17237555.)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