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西闲说罢, 身后有个声音轻笑了声道:“我何尝紧张什么, 只不过因为知道顾统领鼻子耳朵格外灵,若知道我在这里,回头多嘴跟他主子说了,招了那人的恨我又要吃苦,那样娘娘岂非又过意不去?” 西闲回首, 却见身后圈椅上坐着的正是柳姬,着一身素色的宫女裙服, 手中一柄玉柄白丝团扇轻轻摇动。 西闲道:“夫人是几时来的, 为什么都无人通报?” “自然是趁着他们不注意的时候溜进来的,”柳姬瞥着西闲,说道, “娘娘这里的门槛比先前高了很多,又有人讨厌我来打扰, 所以逼得我得用些鬼鬼祟祟的法子。我这样辛苦地惦记娘娘, 你怎么反而一点也不领情, 只说伤人心的话。” 西闲走回桌边:“足有月余没仔细跟夫人照面, 以为夫人早把我忘了, 怎么反居然恶人先告状。” 柳姬笑道:“因知道娘娘这里事多,瓜田李下, 少不得我避避嫌。” 西闲知道柳姬不是个怕惹祸上身的人,这话若是搪塞就罢了,如果是真心,那必然是另有一番意思。 “你应该听说李夫人殁了。”西闲垂眸落座。 “昨儿的事了, 整个宫内都知道了。” “据说她临死认了是她谋害了皇后,夫人觉着如何?” “我自然觉着惊愕,但是想想,这是在宫内,在这九重宫阙,就算发生再多离奇古怪的事,也不过是不足为奇,皆有可能。” 西闲看着她:“那你觉着李夫人所说是真?” 柳姬道:“据我所知,满朝文武都认了,皇上只怕也认了。毕竟在此之前,那些朝臣们暗中纷纷说是娘娘你……手眼通天谋划了一切,把你认为是祸国妖姬一类人物,可是有了李夫人……” 柳姬说到这里刹住了话锋:“唉,她也是个苦命的人。” 西闲却接着她没说完的说道:“是啊,想来是李夫人为我解了围,同时也解了皇上的困,先前那些大臣们恨我入骨,只怕也对皇上暗有怨言,但知道内情后……滋味自然就不一样了,以后应该会越发尽心效忠。” 柳姬凝视着她,缓缓点头:“娘娘说的是。李夫人出首,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只是……”西闲道:“近来我常常回想那天的情形,那会儿我嫌茶热,是夫人你起身要跟我换茶,如果是你换了过去,却不知如何?” 柳姬笑道:“还能如何?现在就换我躺在锡宁大殿的棺椁里罢了。” 西闲沉默片刻,才回答道:“是啊。不过也许还有另一个可能。” 还有一个可能——柳姬换了茶过去后不喝。 四目相对,柳姬说道:“你说的那个可能我也猜着了,不过……说这些又有什么用?如今木已成舟,锡宁殿里那位再也不会跳起来了,这也算是各人的命而已。这些也已不足为虑,娘娘不如好好想想以后该如何。” “以后?” “这如何不明白,”柳姬笑道:“以后如何辅佐皇上,抚养太子殿下,稳居凤位,统率六宫呀。” 西闲沉默。 柳姬说道:“怎么娘娘并不觉着高兴?” 西闲心中掠过吴皇后跟李夫人两人的影子:“毕竟……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柳姬一愣,继而笑道:“娘娘跟别人不同,又何必发这种感慨。” 西闲道:“我跟他们又有何不同?” ——“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美而不自知,吾以美之更甚。” 柳姬突然说了这样一句话。 这话的意思是:有些人知道自己很美,但我却不认为这样;有的人甚是美好,但他们自己却从不觉着如此,我却觉着他们因此而更美更好。 西闲虽明白其意,却不懂柳姬为何此刻提起。 “这是有人跟我说过的,后一句,是形容娘娘。”柳姬笑望着西闲,微微颔首。 西闲微微诧异之余想问说出这话的人是谁,但在看着柳姬含笑的目光之时,知道自己问了也是白问。 柳姬说完之后起身:“我该走了。”她想着西闲微微垂首行礼,转身往外。 “夫人。”西闲轻唤了声。 柳姬驻足。 西闲凝视着她:“对你而言,我是敌是友?” 柳姬回看着她,半晌才回答:“对我而言,你是我生平第一次为之破例的人,在我心中你绝非敌人。” 西闲并没有立刻回答,只在柳姬低头将走的时候,西闲才又问道:“那么,对夫人背后那个人而言呢?” 柳姬目光微变,在将转身的时候她才低低说道:“我只希望……一切都已经结束。” 在李夫人澄明所有之后,皇后殡葬大典也渐落定。 吴皇后谥号“孝怀”,却是赵宗冕亲自定的。 另外对于李夫人,经过商议,虽毒害皇后罪不容赦,但念在丧子之痛,以及最后主动坦白,以死抵罪,所以也并未削除她的封号,也以妃嫔之礼敛葬。 皇后棺椁从锡宁殿出宫,移到了皇陵之中,神主享于太庙。 朝廷五品以上官员跟一应命妇等素服守制四日,五品以下不上朝官员跟内眷也自素服三日,等等。 这一场大事,宫内外自然有一场好忙。 而在内宫中的事,却都得西闲过目,幸而还有内务司几名大太监跟资历深的嬷嬷们帮手,加上西闲谨慎应对,总算顺顺当当地应酬了过去。 只是每日守灵吊唁之类,也着实地费神耗力,西闲又觉着先前因有“毒害”疑云,朝野此刻必然都也盯着她的举动,所以她越发宫禁肃然,不敢半分怠慢偷懒。 如此好歹尘埃落定,五月下旬,正要再着手耽搁多时的选秀之事,偏在这节骨眼上,西闲撑到了极限,竟病倒了。 传讯太监来至勤政殿的时候,赵宗冕正在接见自南边回来的传令官。 原来跟孟氏作战的苏尹清近来连战连胜,孟氏大势已去,已经主动派信使求和。 这也是连日来所听到的最好的一个消息了。 赵宗冕的脸上也才露出了笑容,道:“这只水鸡果然有些能耐,打的好。”又问那信使这孟氏是不是真心要投降。 传信官道:“回皇上,这孟氏甚是狡猾,之前也诈降过几回,坑了我们数次,还好苏将军早有所料,此后连连反杀,白水江一战,孟氏死伤足有三千多精壮,这次才让孟氏真正服了,称愿意缴械,主动让出占领的城池等,以后听从天/朝的统辖管理。” 赵宗冕道:“这还像话。” 在场的群臣也纷纷盛赞。毕竟从年初到现在,不管是朝堂还是后宫都有鸡犬不宁之势,实在太需要一个好消息来安抚人心了。 如今又是去掉了孟氏这一心腹大患,因此群臣也都如连日阴霾终于见着了阳光,一时都喜气洋洋起来。 就在这时候,外头传旨的太监到了,入内禀告道:“皇上,甘露宫的太监小江子,说是有要事要禀奏皇上。” 赵宗冕道:“朕正有事商议,待会儿再说。” 以前赵宗冕一声令下,太监是不敢多言的,可是这会儿,太监却狗胆包天地说道:“皇上……最好还是听一听。” 赵宗冕看到他脸上有些奇异的笑,心头一动,便道:“传进来。” 小江子脚步轻快地奔到跟前儿,跪地道:“奴才参见皇上!” 赵宗冕问道:“你有什么消息?” 小江子笑道:“回皇上,先前娘娘病倒了……” 赵宗冕见他笑的欢快,正要命人踹出去,小江子又道:“请了太医院的大人去诊,没想到太医竟说……是喜脉,已经两个月多了。” 赵宗冕的心嗵嗵地跳了起来,一时竟没有反应。 但朝臣们的反应却比他激烈多了,在瞬间的鸦默雀静之际,众朝臣纷纷向上行礼,道:“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兵部尚书更是喜气洋洋道:“今儿真是好日子,南边大获全胜,贵妃娘娘又有了身孕,简直是双喜临门。” 那样红光满面,不知道的还以为当爹的是他。 小江子暗暗得意,便又故意大声说道:“回皇上,只是太医说,因为贵妃因先前过于操劳,身子有些虚弱,加上如今病倒了,所以胎息有些不稳,还需要好好保养……” 群臣突然醒悟,贵妃所谓操劳,自然是为了皇后娘娘的殡礼而操心劳力所致。 可按照日期算来,两个月的话,岂不是泰和殿聚众的时候就已经有了? 瞬间在场一半的人背后多了一层汗,要是那时候再闹的厉害些,弄得贵妃有个三长两短……那可真是国之罪人了。 幸而赵宗冕咳嗽了声,道:“各位爱卿可还有别的事禀奏?” 群臣忙道:“无事。” 赵宗冕道:“那今日就到这里。” 大家如蒙大赦,倒退数步后,纷纷退出了勤政殿。 小江子鹤立鸡群站在原地,见诸位大人都走了,才上前道:“皇上要不要去看看贵妃娘娘?” 赵宗冕喝道:“多嘴。” 小江子摸不透他的脾性,吓得忙停口。 正在此刻,顾恒陪着泰儿从外入内,原来今日泰儿学习骑射,顾恒因不放心,便亲自陪着。 方才回来的时候正赶上群臣退散,有嘴快的便将贵妃有了身孕之事告诉了两人。 泰儿先跑进来,叫道:“父皇,母妃真的有了身孕吗?” “唔。”赵宗冕早在原地来回踱了两步,又扭头问道:“贵妃病的怎么样?” 小江子还未回答,顾恒在旁边忍无可忍:“就几步路,皇上还是赶紧去看看。前些日子为了操持殡礼,贵妃何等操劳,如今病了又有了身孕,皇上自然要立刻去探视。” 泰儿早就等不及,也跟着叫道:“是啊父皇,咱们快去!” 赵宗冕回头瞪了顾恒一眼,总算下了台阶。 泰儿满心稀奇、希冀,眼睛瞪的溜圆,边走边问顾恒道:“顾师父,我会多个弟弟吗?还是多个妹妹?” 赵宗冕在他头上拍了一下:“老子在这里,你问谁呢?” 泰儿这才转回头来:“父皇知道?” 赵宗冕紧锁眉头:“不管是什么,最好是个乖巧听话的就是了。” 泰儿年纪虽小,却也听出他是嫌弃自己不够乖巧听话,便默然低下头去。 顾恒见他愀然不乐似的,便道:“不管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是要叫太子一声‘哥哥’的。太子高不高兴?” 泰儿才又喜笑颜开:“高兴!” 作者有话要说: 大魔王:讨厌,又有搅局的来了 顾恒:女神不理我的第n天,想她~~ 泰鹅:师父别怕,我会帮你的 大魔王:……我还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