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打造大清第一和谐后宫 > 第94章

第9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过从国内迁移来的百姓们到底没能住上新建的房屋。要知道在后世倭国就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 几乎时不时就会来一出地震预警, 何况是现在。这不,移民还未迁移来呢,一场颇大的地震便袭来。刚刚修筑完成的总督府就倒塌了,所幸没有人员伤亡,但却让永璋(恪靖)的心瓦凉瓦凉的。    该死的, 当初是谁建议修筑砖瓦结构的总督府来着,还三层,这下一层都不剩了…    永璋(恪靖)脸黑如墨的对随行官员道:“重修,就按照安南、椰城两地的标准重新修总督府,别再给爷搞什么与众不同了,爷现在只有一个要求,结实耐用。”    好,经过因地震、刚修筑完善的总督府邸倒塌一事, 永璋(恪靖)对于什么为了体现‘庄严’而修三层的建筑物,已经失去了兴趣。永璋(恪靖)觉得就按照大清国内以及安南、椰城的总督府的规模、样式来修就成, 即美观又结实耐用,他以前定是脑子抽筋了才会觉得工部给出的总督府设计不错。    其实讲真心话, 工部给永璋(恪靖)的总督府设计图还是很不错的, 但却没有考虑到或者说没想到倭洲会是多地震的地方, 所以才修筑好的三层总督府邸才会……    这一次重新修建总督府, 修了足足半年的时间,才赶在移民全部来倭洲之时修筑完成。    倭洲总督府第二次修筑完毕后,永璋(恪靖)一边亲自坐镇安排移民安居、开荒、落户事宜, 一边忙里偷闲,抽空给乌行云去了一封厚厚的书信。    这信嘛,中心思想自然是哭诉自己来到倭洲任职后有多么多么的不容易。    乌行云接到信后,第一个反应是‘你他妈逗我’,第二个反应则是将信来到李元昊跟前,冲着李元昊感叹道:“朕现在觉得有句俗话说得真好,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所以…”李元昊很是镇定的道:“你打算满足你的慈父心,按照永璋在心中所提的要求,再给永璋支取千八百万的经费。”    “再划拨经费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乌行云很是肯定的道:“朕尚且还缺银子,尚还想他将倭洲发展起来后,每年多多给朕税银,好让朕不再扒拉自己的私库填补军需财政不足,朕哪有多余的银子再给他…”    “那就回信让永璋自己想办法呗!”李元昊道:“不过既然你说了,永璋此回写信回来,不过是哭诉自己的不易,那么这言辞方面倒要斟酌一二。”    李元昊此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说自己才疏学浅,写不来高深文艺、措辞优美的回信,让乌行云这个做皇阿玛自己写回信。李元昊如此意思,乌行云自然是听明白了,当即道:    “不需多斟酌,只白纸一张,上写‘朕知道了’四个字就成。”    如此回信,你确定不会把永璋(恪靖)反郁闷吗……    莫名对这幕喜闻乐见的李元昊直接拿过笔墨纸砚,上写‘朕知道了’四个大字。待墨迹干透后,便装于空白的信封之中,让侍卫通过官方驿站的渠道,将信传给远在倭洲搞建设的永璋(恪靖)。    永璋(恪靖)收到信后的反应暂且不表,只说永璋(恪靖)率先前往倭洲任永久总督后后二年,也就是乾隆十二年,乌行云下令对金川用兵。    金川位于川西北高原,因属于多民族混居县市,时常会有民众受白莲教等乱党蛊惑,与当地官府发生冲突。乾隆十一年,藏民、羌民等数千人受乱党挑唆,聚众攻陷金川县。金川县知府‘幸运’逃脱之后,便将讯息上报朝廷。乌行云接讯后,当即下令对金川用兵。只不过一去一往、信息流通之间,受当时情报信息限制,就算大清中枢政权反应迅速,大军开拨往金川也用时数月之久。    不过好在大清如今兵强马壮,区区数千人的乱民,根本花费不了多大的功夫,便能很快剿灭。所以即使乌行云下令对金川用兵,他的目光也没有放在这事情上,而是放在了洋人定居大清的事上。    从乌行云下令成立皇家商社,放开对方贸易以来,陆陆续续便有很多洋人选择在福建等沿海地区潜住,就连身为都城的京师偶尔也可见金发碧眼的洋人。    洋人越来越多,也就带来了一些、比如治安安全方面的隐患。乾隆九年至十一年间,潜住于福建福安县的天主教教士以主的名义,蛊惑男女共两千余人入了天主教。福建巡抚周学健上奏说,男女混处一室,有伤风化,建议朝廷下令将天主教徒驱除出境。    乌行云原先本着宗教自由的名义,准备让血滴子的暗卫调查居住在福建福安县的洋人有没有闹事者,打算闹事者驱、安分守己者留。结果血滴子的暗卫们还未开始行动呢,就闹出当地有几家家中女眷生产,结果生出混血儿的事情……    这下不用乌行云做出指示,福建福安县的百姓们就自发将潜住在此地的洋人一一绑了,送往当地府衙。周学健这位现任的福建巡抚还是很讲仁义的。他并没有将勾搭有夫之妇、闹出人命的洋人找出来杀头,而是本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原则,将洋人外加被休了事的几个生下混血儿的妇人,一起送往新增设的澳门码头,让他们自行付船费做船回国。    周学健的处理办法传回朝廷后,乌行云第一个反应是不错,第二个反应则是……    “听说混血儿都长得特别好看。小三儿啊,要不以后你牺牲一下,娶个西洋女子,让朕也赶下时髦,有混血孙儿或孙女。”    正打算给永璋(恪靖)去信,了解了解倭洲建设情况的永琏(康熙)嘴巴一抽,忍不住吐槽道:“前段时间你说波斯猫不错,让儿子纳一两位波斯女子做通房侍妾。儿子想着通房侍妾无所谓,便没有出言反对,默认了皇阿玛你的提议。如今波斯女子还未进门,皇阿玛你又想着让儿子纳西洋女子。皇阿玛你这般朝夕令改,可真是让儿子无言以对。”    “无言以对就纳呗,反正太子妃大度,不会说什么的。”    擅长坑儿子、或者说擅长坑康熙这个儿子的乌行云笑眯眯地道:“朕记得瑞典皇室有意跟大清建交,想来以侧太子妃之位,瑞典皇室会同意送来一位皇室公主和亲。”    永琏(康熙)定定的看着乌行云,似在思索乌行云此举的用意。毕竟依着乌行云心思深沉,可不会就因为想要混血孙儿或孙女这奇葩原因,就强制性的给娶一位西洋侧太子妃。    “皇阿玛的意思是…的确,对外作战,不可只竖敌而没有盟友。只不过瑞典只是小国,且相比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国力不算强盛,与他建交,怕是有点得不偿失。”    “你不懂。就因为瑞典在西方列强中只能算中等,所以朕才愿意与他保持‘永久’友谊…”就如后世华夏对于非洲等国采取拉拢、扶持的政策一样,大清在西方也需要一个代言人。在狐狸一样的乌行云看来,用侧太子妃之位换来瑞典的‘永久’友谊很划算…    康熙仔细一想,越想也越觉得乌行云此招可行,便没再提反对的意见。于是征求到永琏(康熙)的同意之后不久,乌行云便亲笔给瑞典现任国王阿道夫弗里德里克去信。    信中说同意两国建交,并且为了两国永久友谊,身为大清皇帝陛下的乌行云亲口为现为皇太子的永琏(康熙)请娶瑞典皇室公主为侧太子妃。    瑞典现任国王阿道夫弗里德里克接到信后,先是大怒,认为大清皇帝这么说,是想让瑞典皇室的公主远离故土去大清给皇太子做情妇。毕竟目前西方国家虽说讲究一夫一妻制,但很多贵族私底下都养了情妇,而情妇所生子嗣是没有任何继承权的。阿道夫弗里德里克恼怒便是恼怒在这点上。    好在带信的是老熟人保罗船长,他见阿道夫弗里德里克脸色不对,似乎怒火朝天,忙开口道:“国王先别动怒,古老的东方大国可和西方不一样,在东方,讲究的是三妻四妾。就连大清如今的皇帝陛下,未登基之前,也只是小妾的儿子。”    保罗船长发挥了他所有的聪明才智以及口才,将他在大清的所见所闻都说了,好不容易打消阿道夫弗里德里克的怒火后,才很肯定的道:“侧太子妃很好,想来大清皇帝陛下之所以会给侧太子妃的位置,是因为大清的皇太子早早地娶了妻子。我出国经商和大清海关打了很多次交道,印象很深的便是和硕意亲王,他告诉我,大清讲究子凭母贵,母凭子贵,只要公主殿下嫁给大清皇太子,生下孩子,最不济也能有亲王位。”    “亲王?大公爵位?”明显听进了保罗船长之言的阿道夫弗里德里克沉思道:“如此看来,用一位公主换取两国长久友谊之事可行?”    保罗船长作为神队友,当机立断符合道:“很可行,十分可行。陛下你最好尽早做决定,免得被其他有意同大清建交的国家截了胡。”    说来阿道夫弗里德里克明面上只有一子一女,但暗地里却有不少情妇给他生的私生女儿。所以说,除了享有继承权的一一女外,阿道夫弗里德里克还有其他的女儿可供选择。    阿道夫弗里德里克决定好同大清联姻后,先是找了王后所生的女儿安娜谈话,明确告诉安娜,如果安娜实在不愿意承担皇室的责任、同大清皇室联姻,他才会考虑其他的私生女儿。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