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农门贵子 > 第67章 县学那些事

第67章 县学那些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张小北回到县学宿舍后, 发现宿舍里多了一个人。他大约十五六岁,正坐在书桌前专注地看书。听到有人进来, 眼皮都不带抬一下。    张小北还是跟他打了一声招呼,并做了自我介绍:“你好,我叫张小北。”    那个人“嗯”了一声,抬头打量了一眼张小北,报上自己的名字:“孙长青。”打完招呼便继续埋头读书, 丝毫没有继续攀谈的意思。    张小北见对方态度如此冷淡, 自然不会去拿热脸贴人家冷屁股, 他收拾了一下床铺和书桌, 便也开始坐下读书。看书到傍晚,王世虎来喊他一起吃饭, 两人一起去饭堂打了饭,这里的饭菜味道很一般, 菜做得清汤寡水, 没滋没味的,不过价格不算贵,张小北勉强还能接受。但是吃货王世虎十分不满意。一边吃饭一边不停地抱怨:“这菜都炒得是什么呀,一点油星都没有, 也不管搭配, 什么菜都放一个锅里乱炖。馒头又酸又硬, 吃着都咯牙。”张小北安慰道:“凑和吃。”王世虎是无比怀念在家里的那些日子。    两人吃罢饭,便回了各自的宿舍,张小北和孙长青两人各点一盏灯, 背对而坐,看了一会儿书,张小北便去洗漱,然后熄灯睡觉。他睡觉时,孙长青仍在用功读书。屋里有灯光,张小北的睡眠多少受了影响,但他没有多说,集体生活就是没法随心所欲。他心里想着明天要去弄一副帐子挂床上,这样就能挡住灯光了。    第二天,早起,吃早饭,然后一起上课。他们这些学子是按成绩分班的,分为甲舍,乙舍,丙舍,张小北在甲舍,王世虎在丙舍。不过,这个时候,学里的不少先生都去参加今年的乡试了,留守的就那么几个白发苍苍的老秀才,好容易有个举人也不常来,学习基本全靠自觉,有不少人只是来报个名,然后就回家自学去了,隔个十天半月来一趟,或是在考试的时候来再来。县学还有一个好处是,这里有一个藏书馆,里面的学子们都可以进去借阅书籍,只是不允许带出来。张小北准备带着笔墨去抄书。    中午午休时间长,张小北叫王世虎一起去布店买了一套纱帐,一套青色围帐,再买四根竹竿,以便把帐子撑起来。买回来后,他就开始着手拾掇,费了一番气力终于把帐子给挂上去了,两层帐子,既可以挡蚊子又可以挡光,还有了私人空间,躲在帐子里也不怕别人窥视了。    王世虎见张小北弄得挺舒服,嚷嚷着也要挂一副。张小北答应改天再陪他一起买帷帐。    张小北的学校生活就这么开始了。虽然县学暂时没有制定什么规定,但他自己丝毫不敢放松,毕竟三年后,他还要参加乡试呢。乡试的竞争可比童子试大多了。那是跟全省的秀才们一起竞争。张小北重新制定了学习计划,每天卯时起床,读书一个半时辰,去饭堂吃早饭,接着再读书两个时辰,吃午饭,饭后午休一刻钟左右,在藏书阁抄书一个时辰。下午温习上午的功课,练字,作文。酉时开始吃晚饭,饭后,在县学里面散步半个时辰,回到宿舍总结白天的学习,背诵加巩固记忆。县学每月有三到四天沐休,当然,平日里也管得不严,学子们有事也可以外出。但张小北决定就按规定的假期休息,平日的时间就用来认真读书。他制定完计划还分享给王世虎,王世虎一听这么规划得这么严格,一点喘息的时间都没有,脸就皱成了苦瓜。    张小北苦口婆心地劝道:“世虎,你可不能就此放松了,我们接下来的考验一关比一关难。你看咱们学里有多少白头秀才,举人可不是谁想考就能考的。”    王世虎两手一摊,自嘲地笑道:“别说举人了,我连秀才都没信心考中。”    张小北赶紧安慰他,王世虎挠挠头,说道:“小北,说真的,我觉得我可能并不适合读书。”    张小北沉默了一阵,说道:“可是你就此放弃也有点可惜。而且你爹娘也未必同意。”    王世虎点头道:“所以,我准备再考两次,考中考不中就是它了,我不会再念下去了。”    张小北拍拍他的肩膀,“行,这几年先好好努力,不管结果如何,总要尽力而为。”王世虎点头答应。    转眼间,张小北已经在县学里六天了。他也慢慢地适应了这里的节奏,每天早早起来,现在天气好,他起床后也不躲在屋里读书,而是到林木葱茏的后山,一边呼吸着清新凉爽的空气,一边读书背书。读累了,把书往石头上一放,围着小山跑上两圈,身体微微出汗,头脑也随之清爽许多。这样,直到日出东方,其他学子陆续出来,他才抱着书去饭堂打饭。每一天都是这么平平淡淡又忙碌充实。    第九天时,张小北终于见到他的第二舍友的庐山真面目。这位叫陆思远,大约十四五岁,他个子中等,身材微胖,衣着光鲜,一副意气风发的模样。他身边还带着个五六十岁的老仆。老仆在忙碌地收拾床铺和衣物。陆思远则双手抱胸,打量着屋里的摆设,时不时地叹气摇头,看样子对住宿条件十分不满。    当他的目光扫到张小北的床铺时,突然出声道:“这是谁的床?”    张小北答道:“是我的,怎么了?”    陆思远淡淡一笑,道:“没什么,我喜欢屋里敞亮空旷些,家里也从不让人挂这些帷幔帐子之类的。”    张小北不动声色地道:“有个人喜好很正常,可是你该明白,这里不是你家。”你没有权力干涉别人的喜好。    陆思远微微一怔,这才上上下下认真地打量着张小北。    张小北神色淡然,继续做着他的事。    陆思远碰了一鼻子灰,神色微微有些尴尬。他转头看到正在认真读书的孙长青,便跟他搭话道:“长青,你说呢?你觉得这样显得很别扭吗?”    孙长青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你们爱怎样就怎样,只要别吵着我读书就行。”    陆思远想拉同盟的心思也只得散了,这位是对谁都不感兴趣。    一时间,屋里气氛有些尴尬。但张小北没有丝毫不适应,他知道集体生活是需要一定的妥协和忍耐的,但这并不代表他什么事都要忍。对于脸太大的人,他是不会给脸的。    他做完自己的事,想着明天就要沐休,便决定去看看大姐还有潘家食肆。既然当了人家的顾问,不能只拿钱不管事?    第二天,吃过早饭后,他就去找王世虎,问他要不要一起去潘家食肆。王世虎自然要一起去。    两人也没坐车,一路走过去。    到了潘家食肆,由于还没到饭点,张小草并不是太忙,姐弟俩也有空聊聊天。    张小草告诉他,那天张耀祖在这儿住了一晚,第二天上午才离开,潘掌柜还送了不少礼物给他带上。她又说了黑妮的事,黑妮适应得很快,现在很多活都能干,烧火、择菜、洗碗,甚至提水劈材,样样都行。她力气又大,手脚又利落,还从不偷懒耍滑,厨房里的人都很喜欢她。    张小北也看到了黑妮,感觉才短短几天时间,她的精神状态就好了许多,性子开朗大方许多,好像也胖了些。    张小北开玩笑道:“黑妮,你长胖了,好像还变白了一点。”    黑妮赧然一笑:“真的胖了吗?小草姐她们说我干活多,每次都叫我多吃。”    在食肆里干活,别的不说,饭绝对是管够的。黑妮的饭量从小就比别的孩子大,在家从来不敢放开了吃,在这里就不用掖着藏着了。每顿饭都吃得饱饱的。现在的黑妮十分满足,要是能一直这样就好了。    张小北看过姐姐后,又去找潘云博,潘云博早知道他来了,正在三楼等着他呢。    两人寒暄几句,潘云博便进入了正题。    潘云博告诉他,他这些日子按照他所说的派伙计去闹市区打广告,效果是有的。店里的生意也逐步稳定下来,但是并没有多火爆。他想让生意更好。    张小北来的时候就有些想法,便趁此机会说道:“马上就到夏天了,咱们店里的菜品也该更新了,多上些凉菜凉面之类的。一会儿,我跟我姐说几个卤菜的方子,看看卖得怎样。”    潘云博点头。    中午,张小北和王世虎就在店里吃了饭,发现客流量果然比前几日略少,但满座率也算可以了。    午饭过后,食肆里的伙计和厨子都有一大段空闲,张小北趁机去厨房跟张小草说卤菜和卤肉的事,张小草就把其他人支开了。    其实关于卤肉卤菜,小草之前在家也做过几次试验,但因为受调料食材所限,再加上他们家吃的次数不多,她也就没做出什么名堂来。现在可不同了。潘云博早明说了,她需要什么材料尽管跟他说,由他去买,试做时做砸做坏也没关系,大不了分给店里的伙计吃。因此,张小草现在放开了手脚去干。    张小北说道:“做卤肉主要是卤水,你试着多调几种,看看哪种最好吃,最后保留个一两种,注意要保持卤水别坏了。”    张小北接着说出了他知道的几个方子,大概要用什么调料,比如八角、桂皮、甘草、三奈、甘菘、花椒、草果、丁香    等等之类的调料。他只提供个大概方法,具体细节,还要不停地试验和琢磨。    卤水熬制出来,还要善于保存。张小北还把大概的保存办法也告诉了张小草。    即卤水使用一段时间后,就要过滤和清理里面的残渣。清理时,可以把干净的动物血液加入煮沸的卤水里,慢慢让卤汤重新变清。而且清理次数也不能过多,多则卤汤的味道会变淡。夏天的话最好每天都煮开一次,不用时不要晃动等等。    张小北说的这些,有些张小草知道,有些不知道,她又重新记了一遍。    每次说到菜谱和美食的事,张小草就十分佩服弟弟:“小北,你怎么什么都知道,哪哪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张小北笑道:“这都是因为我爱吃爱琢磨呗,而且会说不算什么,会做才是真本事。”    张小草摇摇头,认真地说道:“不,我觉得会做也不是什么真本事,天底下会做饭的人多了,可是若是没人提点,说不定一辈子只做些馒头面条什么的。所以还是脑袋好最好使。”张小草说的是真的,若不是弟弟提点她,她就算想破脑子也想不出这些花样来。依她的水准估计也只能在家做做饭,哪会当上厨子呢?    张小草的行动力极强,而且张小北说的调料,厨房里本来就有,她说干就干,跟张小北说话时已经开始着手熬制卤水了。    说完卤水,张小北又跟姐姐交流了一番如何做凉菜的心得体会,凉菜的关键是调料和调汁,张小草多少也有些心得,张小北另外又提供了几个小方法,以便她慢慢琢磨。    张小北只有一天的休沐时间,感觉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回去时,不但张小草和黑妮赵清河不舍得,就连潘云博也觉得有些不舍,他说道:“咱们还没聊完呢,你这就走了?”    张小北说道:“我只休息一天,过几天再来。”    临走时,潘云博主动提出让张小草给张小北和王世虎装上下午新做的卤肉。    张小北尝了一口,还顺便给张小草和潘云博提出一点意见:“这肉卤得还不够入味,下次记得时间再长些。另外,这能卤的东西可多了,猪肉、鸡肉、鸭肉都行,还有猪内脏,猪头肉,鸭的内脏,鸭脖鸭头鸭肠鸭掌……”    张小北一边说,张小草一边飞快地记下,潘云博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    张小北带着卤肉卤菜,和王世虎一起离开了潘家食肆。    潘云博在两人身后说道:“下次一休沐你就过来,平常课业不紧时也可以来。”    张小北挥挥手:“知道了,小潘掌柜,你快回去。”    两人走远了,王世虎一脸羡慕地说道:“我觉得读书没劲,还不如开个家食肆有意思,你看看潘大哥多好,想吃什么有什么。”    张小北摇摇头,正色道:“你只看到他的好处,就没看到他的难处。开食肆可是个累活,从早到晚就没闲着的时候,得操心店里的盈利,伙计的薪水,还得应付各种人等,哪有你说的那么容易。”    两人在路上就把卤肉瓜分了,张小北主动给王世虎多分了一些,可把王世虎给感动坏了。    张小北问王世虎跟同宿舍的人相处得如何,王世虎说,有两个还可以,但也有相处得不怎么样。明明他没错做什么,但是对方就是不喜欢他,还对他有敌意,他也是莫名其妙。    张小北安慰道:“咱们谁都不能做到令所有人都喜欢,”说到这里,他还开了个玩笑道:“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正常人。对不对?”    王世虎觉得这个说法新鲜,表示一定要记在心里。    张小北回到宿舍时,发现只有孙长青一个人在。    他想了想,决定再做出一次友好的试探,便把带来的卤肉拿出让他尝尝,不出所料,孙长青果然拒绝了。    但拒绝归拒绝,孙长青的话比以前稍稍多了些,甚至,他还解释道:“我吃完饭就不再吃任何东西了,这是我的习惯。”这表示他不是针对张小北这个人之类的。    张小北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他一边看书一边吃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孙长青突然又问道:“那什么,我每晚看书很晚,是不是干扰你休息了?”    张小北顿了一下,才说道:“还好,我有帷帐挡着。”    孙长青看着张小北,没头没脑地说了一句:“你比那个姓陆的强多了。”    张小北:“……”这算是夸奖吗?    不管怎么说,张小北和孙长青之间的关系比之前好了那么一丁点,路上,两人见面时,孙长青会主动点头致意,两人出门或是回来时还会打个招呼。不过在宿舍里仍是各忙各的,像别的室友那样一起吃饭一起讨论问题什么的,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张小北也是一个耐得住寂寞的人,他既能跟人相处得不错,也能享受独自一人的生活。而且,他现在非常喜欢这种互不干扰的生活。而宿舍的另外两人,一个一直神龙见头不见尾,至今没出现;另一个则是把这儿当旅馆似的,三五不时地回来一次。每次回来,都会弄出点不和谐来,第一次他嫌张小北的帐子弄得屋子不敞亮,第二次,他嫌两人起来太早,影响到他睡觉。尽管,两人都是轻手轻脚的,一直没弄出大声响。但陆思远还是一脸起床气地坐起来,不满地表示自己被扰了清梦。    这次,没等张小北开口,孙长青就回怼过去:“这里是县学,就是读书的地方。你想睡觉回家睡去。”    说完,孙长青抱着书本飘然而去。    张小北也冲陆思远淡淡一笑,随即转身离开。留下陆思远一个人气得捶床大怒。    平淡而又充实的八天又过去了。又到了去潘家食肆巡视的日子,王世虎早就盼着这一天了。两人仍旧结伴而行。    一到了潘家食肆,感觉这儿又变了个样儿。原来是食肆和客栈的中间,又开了个窗口,张小北走近一看,原来这个窗口是卖卤菜和卤肉的。负责的人还是熟人,那个潘家客栈的李小二。    张小北招呼了一声:“小二哥,你怎地调到这儿了?”    李小二大声回答道:“自从开始卖卤肉和卤菜后,食肆的生意变得老好了,一时忙不过来就把我叫过来帮忙了。”    张小北看了看窗口的菜色,除了卤肉外,还有卤鸭卤鸡,猪头肉,猪内脏和鸭内脏等。另外还有卤制的藕片、木耳、豆腐、腐竹之类的卤菜,旁边还有几盆凉皮凉菜凉面凉粉。这一会儿功夫就来了好几拨客人了。生意果然很火爆。    张小北和王世虎在窗口站了一会儿,又到店里去坐坐,发现还没到饭点,店里也有不少客人。他们大多点的是凉面凉粉之类的菜。    赵清河看到他们,上来热情招待。    这次,张小北没见到潘云博,听说他亲自去菜市场买鸭掌和鸭脖了。    ……    到月底时,张小北又来了一趟,潘家食肆的生意较上次来更加火爆,因为真正的夏天要来了。卤菜和凉菜尤其受欢迎。    潘云博也兑现诺言,付给张小北八百五十文钱。这是食肆纯利的一成。潘云博解释说,这个月又是开窗口是买材料的,投入比较多,从下月开始,纯利还会上涨。    张小北则是一脸惊诧,他什么也没干,就只出出主意就能拿这么多分红是不是不太合适?不过,赵清河劝他说:“俗话说得好,买家没有卖家精,人家生意人都精明着呢,绝不会让自己吃亏的。小潘掌柜给你这么多钱,可见你的主意价值绝超过这个数。”    赵清河接着又悄悄地告诉张小北说,“这家店以前的东家一直亏损,要不人家也不转让。大家都说这个地段不怎么好,潘掌柜盘下这个店也做好了前半年不怎么盈利的准备,哪里想到这头一个月就开始盈利。而且势头越来越好。这肯定跟你和小草姐有莫大的关系。”    赵清河这么一说,张小北拿钱拿得心安理得多了。    王世虎在旁边听了,突然说道:“小北这么厉害,要是他自己开个食肆岂不是更赚?”    张小北顺着王世虎的话仔细想了想,虽然他有点子,他姐会做饭,但真要开店他们家还真不适合,开食肆可不是那么简单,事情又多又杂,还有房租,还要雇人,各种关系都要打点。他要读书抽不开身,他姐一个女孩子家也应付不来,爹又老实,娘亲又要照料家里。所以眼下这种方式,对他们再适合不过。    张小北拿到分红的利润,张小草也拿到了她的第一笔工钱,第一次拿到这么多钱,张小草兴奋得不行。非要拉着张小北给他买礼物。    张小北神色严肃地叮嘱姐姐要把钱攒起来。    张小草笑道:“我知道啦,姐就是想给你买东西。”    张小北说道:“可是我也有钱。”张小草执意要买,张小北最后只好挑了一刀纸,总算遂了她的心愿。    黑妮也领到了第一笔薪水,除了扣下的八十文,还有她爹大发善心给留下的十文钱,她也要送张小北礼物。被张小北笑着拒绝了:“黑妮,你一个月就这点钱,千万别乱花,以后都有大用呢。”    黑妮见他说得诚恳,只好收了起来,说道:“小北,你对我的恩情,我以后一定会还的。”    张小北说道:“算了,别恩呀情呀的,其实我也没帮你多少。”    刚刚穿越到这边时,他想改变家里的生活,想改变家中姐妹的地位,想改变的太多太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一步步领教到现实的残酷和自身能力的有限。其实到头来,他发现他能改变的太少太少了。到现在为止,他曾经的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越来越少了。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他越来越脚踏实地了。    张小北想着已经一个月了,他要不要回家去看看。    他没想到的是,他没有回家,但家里却来了人看他。    来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张小叶。    “小叶姐,你来了!”张小北万万没料到来的人会是张小叶,心情难免有些激动。    张小叶一脸疼爱地看着张小北,笑吟吟地道:“三婶本来要一起来的,只是家里有些忙的,就我自己来了。”    张小北连声问道:“小叶姐,家里怎么样了?分家的事进行到哪一步了?你到县里来什么事?”    张小叶很有耐心地一个一个地回答他的问题:“家里挺好的,我们已经分家了。”    张小北有些惊诧:“这么快就分家了?”    张小叶点头道:“是的,我坚决要分,再加上三婶三叔又私下里劝爷爷奶奶,最后他们同意分了。”    张小北心里出了一口长气,爷爷奶奶终究还是想通了,不容易啊。    张小北笑道:“小叶姐,其实吵架那天我就想告诉你,你们二房就算没有男丁,你也一样能把日子过好,而且还有我呢。只不过那天答应我娘不能当场插太多嘴,就怕让爷奶以为咱俩两家联手对付大伯,到时他们心一软更不同意分了。”    张小叶笑道:“你姐我又不是个糊涂的,我心里都明白。”    张小北想着,既然他们已经分家了,那么帮助二房的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只是他该怎么帮助他们家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