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259章 放得下

第259章 放得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出彭刚所料,随着越来越多的北殿士卒踏足水陆洲。
    水陆洲上的清军兵勇一溃千里,连像样的反击都组织不起来,更遑论将北殿的将士们赶下水陆洲。
    没多久,水陆洲上的四十多个炮台相继被北殿将士所攻占。
    登上水陆洲的北殿将士们迅速将原来对准岳麓山的重炮拉到水陆洲右岸,并把炮口对准长沙城方向。
    水陆洲乃狭长的沙洲,最宽处亦不过三百来米,沙洲地形又平坦。
    水陆洲炮台上的火炮虽然很重,其中还有不少千斤以上的重炮,不过在北殿将士们的努力之下。
    四十多门重炮还是赶在清军组织起反扑前拖曳就位,重炮营的炮兵们也迅速登上水陆洲,兴奋地操持起了新缴获的炮。
    杨秀清得知北殿已攻下水陆洲,长沙城又久攻不下,果断下令停止进攻长沙城。
    东殿停止进攻长沙城,骆秉章急忙征募民壮填补南墙魁星楼附近的缺口。
    赛尚阿则组织兵力渡湘江收复水陆洲。
    清军的水兵水勇可不是北殿的水师部队,能顶着炮火渡江夺洲。
    水陆洲上的北殿炮兵,只打了两三轮炮。清军的水兵水勇说什么也不肯操船渡江了。
    饶是赛尚阿开出丰厚的赏格,也无人响应。
    气急败坏的赛尚阿对此也无可奈何,只能嘴上埋怨湖湘水营水勇不中用。
    骆秉章得知长沙水营水勇不中用,难复水陆洲,倒没赛尚阿那么恼火。
    只是心下打定主意要趁着这次湖南办团练禁制解除的大好机会,练出一支堪用的新水勇来。
    水陆洲丢了不假,可长沙城保住了也是真。
    教匪久攻长沙而不克,眼下湘江水道已畅通。
    只要教匪不是死心眼,下一步应该像当初撤围桂林一样撤围长沙。
    骆秉章是湖南巡抚,教匪撤出长沙,于他而言,反倒不是什么坏事。
    接下来怎么剿教匪,应该是赛尚阿这位督剿教匪的钦差大臣应该操心的事情。
    长沙城的防务虽然仰仗客兵,尤其是赛尚阿带来的北方客兵。
    可长沙城内,上到骆秉章,下到长沙城的升斗小民,没一个喜欢这些客兵。
    那些个北方客兵,在长沙城内奸淫掳掠不说,连吃不上面食,不小心上了辣菜这种事情都要闹腾一番,逼迫长沙当局拿银子补偿他们。
    骆秉章巴不得长毛短毛赶紧离开长沙,长毛短毛走了,这帮难伺候的客兵大爷,就没理由继续在长沙久留。
    当然,彭刚和杨秀清也皆有此意。
    毕竟天下省城又不止长沙城一座,只有天王洪秀全,为不能拿下长沙城当小天堂感到遗憾。
    “水陆洲一战,毙杀清军五百二十六人,俘虏清军兵勇两千三百四十人,剩下的清军兵勇,见情况不妙都跑回长沙城了。
    有多少清军兵勇在游回长沙城的过程中被淹死,葬身鱼腹,属下便不得而知了。
    此外毙杀了清军游击萧逢春、鲍云翥、秦如虎等清军将领,至于负责守水陆洲的长沙府知府仓景恬,根据俘虏交代,见情况不妙,乘船跑回长沙城去了”
    击退清军水营水勇的反扑,水陆洲大局已定,陈阿九将水陆洲的防务交给了六团团副陈淼,旋即来到岳麓山上向彭刚汇报了六团的战果。
    水陆洲一战,北殿斩获颇丰,最大的收获是得了四十多门重炮,尤其是其中十六门千斤以上的重炮,填补了北殿没有千斤以上重炮的空缺。
    其中还有六门是康熙年间造的老炮。
    比起新炮,彭刚更喜欢乾隆年以前造的老炮,清廷乾隆朝以前造的炮质量还可以。
    越往后,尤其是嘉道年间所造的新炮,简直不堪入目,沙眼多的能倒进好几海碗的水。
    “我在山上看到六团伤亡颇重,此番攻打水陆洲,六团折损了多少兄弟?”彭刚垂问起六团的伤亡。
    水陆洲上的清军兵勇说不上强,可炮犀利,无论是精兵还是寻常民壮打出来的炮弹,只要打中了威力是一样的。
    “阵亡一百四十八人,伤者四百三十五人,半数为轻伤,救治休养一番,便可以归营。”陈阿九带着沉痛地语气说道。
    伤亡逾五百人,这是北殿水师部队自成立以来所遭受的最大伤亡。
    不过比起攻打长沙城南墙的太平军,攻打水陆洲的北殿伤亡情况要好上不少。
    杨秀清他们攻打长沙城南墙,可是足足死伤了近两千人。
    “去预备役拣选些新兵补充入队,我有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彭刚拍了拍陈阿九的肩膀说道。
    北殿虽然名义上兵力没有东殿那么多,但东殿是把牌面牌尾全都算在内,北殿的兵力是只算常备部队,预备役不纳入统计。
    就算北殿全军伤亡高达五分之二,都有足够的预备役人员补充。
    “北王,是什么任务?”陈阿九抬眼问道。
    “你先去趟岳州府府城巴陵,翼王在巴陵。翼王连克益阳、沅江、湘阴、岳州,肯定得了不少船,咱们的船不够用,问翼王买些船。”彭刚交代说道。
    北殿虽有大大小小的船一千一百余艘,在各殿中算是船多的。
    不过刨除战船、辎重船、实际上能用于载人的船不到一半,加之北殿人多,仅次于东殿,做不到人人都有船坐。
    石达开进入洞庭湖这么久,翼殿的船应当有多余。
    石达开欠彭刚人情,向石达开买些船,石达开肯定是会同意的。
    再者,东殿人也缺船。
    辅、翼两殿的船只有富余,肯定会被杨秀清征调。
    杨秀清可不会用银子向石达开买船。
    “属下遵命,何时启程?”陈阿九问道。
    “补充完人员,带上一个营,等浮桥拆了就启程。”彭刚交代说道。
    既然湘江水道已经打通,接下来就应该北上了。
    各殿的大船、辎重船都在湘江上游,大船想北上必须把渔网市附近的浮桥给拆了。
    大量大船要通过浮桥,不是拆一小段浮桥就能够通行,而是要拆一大段。
    渔网市的浮桥为东殿土营所搭建,彭刚不知道杨秀清是否要留着浮桥以作他用,在对浮桥进行大拆之前,还是征得杨秀清的同意为好。
    走过浮桥,来到杨秀清的帅帐之内,彭刚见到了面容憔悴,双目有些红肿的杨秀清。
    “见过四哥。”彭刚朝杨秀清抱拳打了个照面。
    “七弟,坐。”杨秀清示意彭刚就坐,并让身侧伺候的婢女给彭刚上茶。
    白日里杨秀清攻打长沙并非是佯攻,而是尽了全力。
    不然长沙城内的清军也不致腾不出兵力支援水陆洲。
    尽全力仍旧未能拿下长沙城,不仅杨秀清耿耿于怀,天国的其他高层也多少有些灰心丧气。
    曾水源甚至提出占下府城当小天堂亦可的提议,给当初的理想打了一个折扣。
    “七弟,你说咱们真的就与大城无缘吗?”杨秀清泯了一口茶水,轻叹一声,“桂林、长沙,一座比一座难打。”
    “再一再二不再三,武昌防御空虚,只要我们拆了浮桥北上,赶在长沙的清军主力之前抵达武昌,必能攻克武昌。”彭刚鼓励杨秀清道,“天父天兄会保佑咱们拿下武昌的。”
    他倒不是在安慰杨秀清,桂林和长沙打不下,皆是因为有大量客军入援。
    清廷经制军能抽调的精锐步兵都抽调得差不多了,湘、川、黔绿营在广西为太平军所灭。
    仅存的陕甘绿营又被围困在长沙城内,水陆洲现在又被彭刚牢牢攥在手里。
    现在乘船顺江而下攻打武昌,赛尚阿肯定来不及增援武昌。
    “你就是为了浮桥一事而来的吧。你的土营也该还你了,你带他们去拆浮桥吧,拆了桥,随我一同北上打武昌去,殿后的事情,就交给曾水源和林凤祥他们。”杨秀清端起茶盏,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刚刚端起的茶盏滞于半空之中。
    “听说你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哥哥,可喜可贺啊。”
    “劳四哥挂念,四哥日理万机还能记得此事,愚弟铭感五内。”彭刚说道。
    杨秀清北上之心果决,不死磕长沙,这让彭刚长舒了一口气。
    来前彭刚还担心杨秀清因为东殿攻打长沙城伤亡太大,打得有些上火上头,不愿轻易放弃长沙。
    现在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的,杨秀清不是萧朝贵。
    除了天国的最高权柄,其他的东西,杨秀清还是能够放得下的。
    “你瞧你,连自己兄弟的事情都不上心,彭勇攻打衡阳有先登之功,还生擒了衡州府知府陶恩培,此等大功,你也不上报,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天国赏罚不明呢。”杨秀清重重地强调了兄弟二字,沉吟片刻,说道。
    “彭勇是国宗,功劳又足以服众,赏他个指挥吧。”
    杨秀清着重强调了兄弟二字,只是不知,杨秀清所指的兄弟,是彭刚和彭勇的血亲兄弟,还是神天小家庭的神仙兄弟。
    (本章完)
    (/bi/285614/17237380.)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