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73章 离心离德

第173章 离心离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禀军门,浔州协千总张嘉祥求见,已在帐外候着,是否接见?”
    楚军亲兵入帅帐向向荣请示道。
    向荣轻轻“嗯”了一声,却并未即刻召张嘉祥入帐篷。
    他选择先晾一晾张嘉祥。
    向荣入桂虽久,但向荣入桂早期在桂林府剿天地会,中期扎营于武宣,直至半月前兵败后才灰溜溜地逃到桂平。
    向荣和浔州协绿营没怎么接触过,寻常的浔州协千总向荣没什么印象。
    可张嘉祥不是寻常的绿营千总,而是受招抚的南疆天地会悍匪,向荣多少听过张嘉祥的名字。
    张嘉祥手下有些天地会残勇余孽,素以毒辣狠厉著称。
    虽说张嘉祥受朝廷招抚已有八九个月,也得了浔州协千总的实缺。
    但由于出身不好,加之林则徐入桂后广西不缺兵将,故而张嘉祥一直未能够得到重用。
    张嘉祥原来是跟李殿元的。
    现在李殿元已死,张嘉祥在浔州协又不受待见,不得不寻找能为他提供荫蔽,重用他,给他机会的新主。
    换作是以往,受抚的天地会降将向荣确实看不上。
    此一时,彼一时。
    三次为短毛教匪所挫,向荣身边的楚军、镇筸兵连一半都没剩下。
    林则徐临终前给了他两千三百闽勇和两千五百潮勇不假。
    不过向荣现在的嫡系兵马偏弱,镇不住闽勇和潮勇。
    从湖南招兵募勇、重振楚军又需时日。
    就地于浔州府本地收纳些堪用兵将不失为良策。
    向荣微微抬头,语气平淡地说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帘开之声响起,一个中上身量、背微微有些佝偻的汉子缓步进入帅帐。
    张嘉祥已不复当初天地会悍匪之态,他向前一步,朝向荣一拜,说话的声音沉稳有力:“属下张嘉祥,拜见向军门。”
    “浔州协绿营和楚军互不统属,你我何来上下级之说?”向荣不紧不慢地问道。
    “你不在浔州协老老实实待着,来找本提台作甚?”
    张嘉祥只是苦笑了一声,直言不讳道:“向军门有所不知,属下虽早降朝廷,然出身天地会,底细不好,桂平许多文武皆疑我诈降,说是‘山中逆匪,不可信用’,处处掣肘,受抚近一年不过虚职挂名,无兵无权,事事掣肘。”
    说到此间,张嘉祥顿了顿,抬眼直视向荣,眼中无讪媚之意,反而有几分不忿:“属下也曾将心比心,凡事谨言慎行,从未越雷池半步。却终究不过是满身旧案的会匪反贼,他们眼里,属下还不如一个出身清白的捐班庸将。”
    向荣眼神微凝,并未表态,只是淡淡地看着张嘉祥,冷声说道:“口气不小!如此自命不凡,你觉得你不是庸将?”
    “属下庸不庸,军门给属下个机会,一试便知。”张嘉祥挺起胸膛,目光灼灼,直视向荣。
    “那你来找我,是觉得本提台这里不计出身?”向荣眉头一皱,问道。
    张嘉祥略一躬身,一字一顿地说道:“属下此番冒昧拜访向军门非为诉苦而来,只是看得明白。林公、张公已逝,目下能支撑起广西大局的人,非向军门莫属。
    向军门独撑楚军大局,正值用人之际。而属下也非无用之材,能制悍卒、可辨山路、能杀敌破营。只求将军给属下一个机会,属下愿以实绩立名,不敢妄求官爵恩典。”
    张嘉祥这个马屁把向荣拍得十分舒坦。
    “你既有此心,本提台便给你个机会。”向荣微微颔首,说道。
    “谢向军门收留!”向荣愿意收留他,张嘉祥大喜过望,跟着向荣,怎么着也比跟着李殿元或者刘继祖强。
    “请向军门为属下赐新名!”
    张嘉祥不希望日后旁人提起他的名字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昔日两广地区赫赫有名的天地会悍匪张嘉祥。
    他想与过去的张嘉祥做个切割,趁此机会请求向荣为赐个新名。
    向荣略一沉吟,提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了个张字,后面的两个字,早忘了怎么写。
    只得询问左右幕僚,国之栋梁的国梁二字怎么写。
    一旁的幕僚赶忙在纸上补上国梁二字。
    写毕,向荣将纸递给张嘉祥,说道:“你既已受抚,自当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本提台希望你能成为大清国之栋梁,往后你就叫张国梁罢。”
    “谢向军门收留赐名!自现在起,卑职便叫张国梁,定不负向军门所望!”张国梁大喜过望,忙不迭双手接过向荣手中写着他新名字的纸。
    张国梁对浔州府的情况比较熟悉,纳了张国梁这位新将,向荣旋即让张国梁于浔州府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招兵募勇毕,向荣以执行钦差大臣遗命为名。
    让熟悉广西的张国梁作为向导,匆匆急行军前往桂林,以保省垣无虞。
    同样挥师北上,驰往桂林的还有江忠源的楚勇。
    和向荣不同,江忠源北上桂林,除了落实林则徐临终遗命,把上帝会教匪堵截于广西境内外。
    江忠源还抱有保卫桑梓的目的。
    江忠源是湖南人,还是与桂北相邻的新宁县人。
    太平军一旦由湘桂走廊进入湖南,有很大的可能进入江忠源的桑梓地。
    无论是于公,还是于个人情感因素出发。
    江忠源都不希望太平军能够入桂。
    “忠信来信,短毛那边要咱们出三千石粮食,一百石食盐,一万两银子赎回忠信和落到他们手里的楚勇,我们迟迟不回复,恐怕时间久了,短毛那边会对忠信他们不利。”
    行军途中暂歇之际,心里头挂念着堂弟江忠信,一直心不在焉的江忠淑低声对江忠源说道。
    江忠源面色一沉,这个弟弟,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件事一直是江忠源的心病。
    短毛要求江忠源以粮盐银两换取江忠信和楚勇俘虏。
    虽说短毛贪得无厌,要的东西量很大。
    不过江家乃湘南豪族,这次在广西四处征战,也得了不少钱粮,咬牙凑一凑,让江忠濬少练点乡勇,勉强也能凑出来。
    江忠源迟迟未就此事给彭刚回信,逃避江忠信和楚勇俘虏的问题。
    不在于彭刚要的钱粮数额大,而是一旦真的用钱粮把江忠信和被俘楚勇换回来。难免有资敌之嫌,授人以柄,落人口实。
    眼下江忠源正处于仕途的关键期,他是汉人举人,带的又是乡勇。
    任何污点对于江忠源而言都很致命。
    尽管林则徐临终前为他保了个知府衔,可毕竟只是个虚衔,不是实缺,距离江忠源所期望的目标相去甚远。
    只是不拿钱粮把江忠信他们从短毛手里解救出来。
    此事一旦传开,楚勇中人难免会觉得他江忠源薄情寡义,于日后募勇,带勇大为不利。
    或许这就是短毛所期望的。
    思及于此,江忠源对短毛首领阴毒切齿不已。
    在把江忠信他们救出来之前,江忠源只能选择暂时封锁消息,把这件事情给压住,以免影响到楚勇的士气。
    “忠信他们必须要救,只是不能这么救。”江忠源环顾四周,见四下无人,这才开口对江忠淑低声说道。
    “若许了短毛,把这么多钱粮往短毛那头运,人多眼杂,难免传扬出去。如果这事传到朝廷耳中,朝廷会怎么看咱们?”
    “那应当如何救?”江忠淑反问道。
    “待日后抓了教匪的俘虏,同短毛换。”江忠源想了想说道。
    江忠淑相信这是江忠源内心真实的想法。
    他们在伯公坳和短毛交手过,面对短毛,他们没有任何胜算。
    更遑论抓短毛教匪俘虏和短毛换俘。
    至于长毛,长毛要比短毛好打,楚勇也曾抓过数百长毛俘虏。
    江忠源说的是抓教匪俘虏,而不是抓短毛俘虏和教匪换俘。
    说明江忠源认真思考过这事,并非搪塞之言。
    向荣前脚刚带楚军、镇筸兵、闽勇、潮勇离开桂平。
    江忠源后脚也带着楚勇跟着走了。
    不仅周天爵对向荣、江忠源二人擅自调兵离开桂平的行径感到愤怒,坐镇肇庆的两广总督徐广缙也对此感到异常愤慨。
    林则徐临终前只是说上帝会教匪大概率会北上。
    短毛动了,可长毛还没有动作,难以判断长毛接下来意欲何往。
    教匪东下广东的可能性虽然不大,可不代表没有东下广东的可能。
    据徐广缙所知,教匪中的其中一个头目冯云山原籍广东花县。
    万一他有衣锦还乡的念头呢?
    尽管徐广缙这些年来屡屡无视广西方面的求援,以邻为壑。
    但这并不妨碍徐广缙指责向荣和江忠源等人擅离桂平,不顾大局并上折子参向荣。
    按照后世的说法便是双标。
    指责归指责,参归参。
    可徐广缙仍旧稳坐肇庆府城,不动如山,丝毫没有进入广西剿匪的打算。
    依旧逮着信宜大寮的凌十八薅,还生怕把凌十八给薅没了,没有足够的理由继续留在广东。
    徐广缙是两广总督,有权节制广西军政的权力。
    如果徐广缙愿意引广东兵进入广西,以徐广缙两广总督的权望,从林则徐手中接管广西军政。在新任的钦差大臣抵达之前暂署广西军政,也不致桂平方面的清军离心离德。
    整合两广之军力,不说能剿灭太平军,可至少还是能有所作为的。
    遗憾的是徐广缙不是林则徐,没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觉悟。
    直到现在,徐广缙仍旧抱着只扫广东门内雪的念头。
    分兵之后,桂平一带的清军兵力受到严重的削弱。
    周天爵几番要举兵进紫荆山围剿长毛都无人响应。他几度为此大动肝火,暴跳如雷,但没什么卵用。
    周天爵身边无强力嫡系兵马,名声又臭,手里的钱粮又少,各路兵马都不买周天爵的账。
    局势不断恶化,周天爵只得喊来刘继祖和李孟群商议对敌之策。
    从李孟群那里了解清楚几个上帝会教匪头目的信息,周天爵计上心来。
    (本章完)
    (/bi/285614/17237466.)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