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46章 预备役,启动

第146章 预备役,启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李营长所制之清军布防图,图上的信息比我的更加详细,我自愧不如。”
    认真看过李奇所制作的清军布防图,丘仲良承认自己所制作的清军布防图不如李奇的。
    李奇是红莲坪时期彭刚的老学生了,跟了彭刚两年半有余,很早就跟着彭刚学制图,行军打仗。
    不过丘仲良没有以此为借口麻醉安慰自己。
    做得不如人家就是不如人家,这点胸襟他还是有的。
    真要细究起来,李奇来到红莲坪之前,只读过两年私塾呢。
    而他丘仲良,自发蒙起就开始系统地接受私塾教育,入伍前甚至具备了考取童生的资格。
    目下还没有有功名的人加入太平军的造反队伍。
    童生就是太平军的学历天花板,太平军伪清学历最高的几个人,彭刚、洪秀全、冯云山,也不过是童生而已。
    丘仲良的文化底子,可比李奇要好得多。
    虽说丘仲良跟彭刚的时间比较短,但他指南针、矩尺、量角器、测绳等工具丘仲良用得要比其他营连长都好。
    对地形速写的能力也比其他营连长强一些,包括李奇。
    这或许和丘仲良家里的田产、山场比较多,看过并参与过丘家田册、山册的制作有关。
    毕竟他老爹丘古三就这点爱好,没事喜欢查看计算丘家的资产打发时间。
    在制图技术层面的能力,丘仲良不比彭刚的任何学生差,哪怕是红莲坪时期的老一期生。
    丘仲良所欠缺的,是战场嗅觉太过迟钝,军事敏感性低下。
    李奇是半个泥腿子不假,可他跟彭刚打过的仗多,作战经验丰富,他对军事信息的嗅觉要比丘仲良强得多。
    “单论制图能力,丘营长要强我十倍不止,我也有很多地方需要向丘营长学习。”李奇忙谦虚道。
    比起刚刚上山的时候,李奇现在身上的那股子傲劲和优越感几乎已经看不到了。
    因为他的面前就站着一位高山仰止的人。
    有时候李奇觉得,这位年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先生或许真是天上的星宿下凡。
    他所知道,所会的,所教他们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多到曾经自认为自己很聪明的李奇来不及消化。
    “李奇,你做得很好。”彭刚毫不吝啬地表扬了李奇,并语重心长地对李奇说道,“稍后我会组织所有营连长开个制图经验交流会,你把你的制图经验和他们也分享分享。”
    “是,将军!”李奇自豪地挺起胸膛。
    在为人处世的分寸这方面,李奇一直把握得不错。
    因此他虽是土家人,但和客家军官的关系处得都还不错。
    “听说这半个月来,二营和四营的伤亡不小?”彭刚询问起两个营的伤亡情况。
    清军炮手的炮术虽然糙。
    可架不住这半个月来二营和四营的袭扰侦察强度高,清军炮手打的炮多。
    数量上去了,清军炮手炮术再臭,也能走运蒙上几炮,二营和四营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伤亡。
    而且清军在吃了太平军陷坑陷阱方面的亏之后,清军现在也学会了在营地和太平军常走的路上挖陷坑,布设陷阱装置。
    清军的陷坑陷阱,也给太平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我营的伤亡主要来自清军的炮击和陷阱,尤其是清军的陷阱,防不胜防。
    二营中炮阵亡者三人,重伤三人,轻伤六人。中陷坑而死者有六人之多,负伤的也有十八人人。”李奇沉痛地回答说道。
    “四营的伤亡要比二营小一些,中炮阵亡者一人,重伤一人,轻伤二人。中清军陷阱陷坑而死者四人,负伤十三人。”丘仲良也向彭刚汇报了四营的伤亡情况。
    “二营、四营的伤亡,我要让清军百倍千倍地还回来!”彭刚攥着拳头说道。
    向荣这种缩头乌龟似的战法目前无法对左军形成太大的威胁,但着实很恶心人。
    彭刚并非是在夸口,他确实在准备给楚军整一波大的。
    既然清军想扎口袋把太平军困在紫荆山和平在山,那么他就在清军的口袋上撕开一道缺口,让清军的阴谋破产。
    有更好的路可以选择,他可不想北上走大瑶山这条绝路。
    向荣所部的清军一直龟缩于营地土堡内,半个月来,二营和四营都没有抓到清军的俘虏。
    连俘虏都没有,自然无法审讯俘虏,从清军俘虏口中获得到清军阵地布防的信息。
    彭刚让李奇和丘仲良把他们绘制的清军作战布防图交到参谋部,让参谋部的五位参谋对他们的布防图进行汇总完善。
    参谋部的五位参谋在制图、收集分析汇总敌我情报的工作越来越熟练。
    忙活了一整天,他们根据李奇和丘仲良提供的清军布防图绘制出了一份更为精细的清军布防图,并上交给彭刚。
    “清军的防线南北跨度足足有十五里,部分清军土堡和炮位的地势又比较高,就算我们现在掘坝放水,把蓄了半个月的乐梅湖水给泄了,恐怕也淹不了所有的清军营地和土堡。”黄秉弦有些担忧地说道。
    “我军兵力本就劣势,炮火也不如清军,如若强攻戒备森严、严阵以待的向荣所部清军阵地,我军的伤亡也会很大。”
    “优势是打出来的,不是等来的,我们总不能永远都只在我军有优势的时候才打仗。东线的压力很大,我们若是在西线打开局面,打烂打穿西线清军的防线,东线的友军也会轻松很多。”彭刚凝视地图良久,指了指黔江支流阴江河南岸的三里墟说道。
    “不需要淹没所有的清军阵地,只需淹没三里墟的楚军阵地即可。兵力不足的问题也确实存在,不过我们不是还有预备役么?”
    西线清军中,向荣驻防在三里墟附近三千八百余名楚军和镇筸兵是彭刚比较忌惮的。
    向荣麾下的楚军和镇筸兵,是西线的中流砥柱。
    一旦向荣的楚军和镇筸兵垮了,清军想通过控制经营三里墟阵地将太平军根据地西部出口堵死的计划将彻底破产。
    清军若想重新把西线的三里墟防线经营起来,就必须从其他方向调遣兵力防堵太平军。
    除了三千八百余楚军和镇筸兵。
    作为西线清军防线军事主官,李能臣的四千滇军(实际三千),三里墟防线附近的三千各族乡勇团练,也归向荣节制。
    向荣名义上能调动的兵力有近万人之多。
    不过也仅仅只是名义上而已,清军不同部队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极差,同协同营的清军尚且以友军为壑,各自为战。
    更别指望不同省份的清军能够齐心协力、同仇敌忾。
    清军分散布防,协调配合能力极差,这会极大地削弱清军的兵力优势。
    其实西线还有一支军队彭刚颇为忌惮。
    那便是向荣从柳州要来的一千五百柳州兵。
    但这一千五百柳州兵全被周天爵划拉去守武宣县城和象州城去了。
    调柳州的粮饷是向荣出的,结果柳州兵到了武宣,全被周天爵纳入麾下。
    即使彭刚在清军高层没有眼线,没法打听到向荣和周天爵两人现在的关系怎么样。
    可用屁股想也知道,向荣和周天爵二人肯定会为此事闹得极不愉快,两人的关系肯定谈不上融洽。
    彭刚此次能够投入作战的常备军只有四个营和一个炮兵连,总人数不到三千三百人。
    五营和六营两个艇营负责守卫碧滩汛,接应黔江南岸的秦日昌所部太平军,这两个营是不能动的。
    不过这三千二百多名常备军,都是参加过实战的精锐,军官也全是彭刚亲手培养的学生。
    彭刚能够对他的左军做到如指臂使,这一点,是清军所不具备的。
    三千二百多名左军常备军,兵力还是太少了。
    这些兵力防守有余,进攻却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彭刚决定在这次粉碎以三里墟楚军为首的西部清军防线战役中,大量启用作为兵力储备池的男营预备役人员。
    “清军的大多数部队训练还不及我们的预备役,莫村一役我军所缴获的清军军械很多,再加上我们这几个月来自制的武器,我们储备的武器完全足够将所有的大部分男营的预备役武装起来。”张泽说道。
    “如能在大战中获得磨炼,这对男营的预备役人员来说,也有很大的帮助。只是将军这次计划组织多少男营的预备役人员参战?”
    和其他太平军一样,彭刚的左军也有自己的牌面牌尾。
    但叫法不同,左军这边受彭刚的影响,习惯将正军牌面称呼为常备兵,偏军牌尾称呼为预备役。
    不包括六营一连的左军常备兵,彭刚的队伍总共有一万五千八百人,人数是别营之初的两倍。
    彭刚的别营工作做得要比其他军精细。
    童子和老翁单独设有童子营、翁叟营进行集中管理。
    因此左军的男营里也都是十五岁到四十五岁的青壮。
    换做是在其他军,这些人都是有当牌面的资格。
    左军男营有六千八百三十人。
    其中半数男营预备役,从别营到现在,至少接受了七个月以上的中等强度军事训练。
    让他们和楚军、镇筸兵这等清军的一线部队正面作战或许还差些火候。
    但面对黔军、滇军、乡勇团练这些清军的二三线部队,以莫村之战清军战斗力进行参考。
    彭刚自认为左军的男营预备役要胜他们好几筹。
    更为关键是的,左军男营预备役和清军二三线乃至一线部队的心气完全不一样。
    绝大多数清军基本上都是摆烂混吃等死,只有抢劫的时候能提得起精神。
    左军的男营预备役可都憋着一股劲想表现自己,想加入待遇更好的常备部队。
    老实说彭刚的预备役待遇也很好,每人每日配发一斤十三两口粮。
    这一标准不仅高于绝大多数清军,也高于大部分太平军友军。
    只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左军常备兵每日每人的口粮定额是两斤半,而且其中两斤还是精米。每个月还能吃上两三次的荤腥。
    待遇比预备役好的不是一星半点,加入常备营,成为常备兵,吃上肉,穿上新衣服,是每个男营预备役的梦想。
    “暂时先编五个营,通知各营副营长和副连长到我院子里集合。”彭刚下令让各营各连的副官到院子里集合。
    (本章完)
    (/bi/285614/17237493.)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