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1848大清烧炭工 > 第135章 快停火!再打清军就要溃败啦!

第135章 快停火!再打清军就要溃败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两支队伍一支东征,一支西讨,相对而行。
    双方很快于距离东乡营地只有十五里地的莫村如期而遇。
    彭刚与林启荣行至莫村附近的缓坡上,看到了两三里地外的清军队伍。
    清军的行军队伍如一条断裂的麻绳,于东乡河北岸曲折拖行。
    远望之下,军列早无章法,旌旗斜倒,旗帜颜色斑驳,脏污不堪,仿佛多年未洗的破布在风中瑟缩。
    清军旗手们打着哈哈慵慵懒懒地前行,更懒散一些的旗手干脆将旗插在车尾,自己一屁股坐在早就不堪重负的牛车、骡车上。
    兵卒们三五成群,不成行列,或蹒跚或趔趄、或绿营兵夹杂于乡勇的辎重车队之间,有人负铳扛枪如背柴,有人嫌扛枪背铳太累,直接恐吓威逼队伍里的乡勇团练替自己扛枪背铳。
    时值六月,炎炎夏日,酷暑难耐。
    先期驻防三里墟的清军兵丁乡勇出征前准备充分,戴有凉帽、凉笠甚至是伞用于遮阳。
    后到清军兵丁乡勇连进武宣城歇脚的机会都没有,就被周天爵给赶到了东乡,没有遮阳之物。
    这些后到、没有遮阳物的清军兵丁乡勇便去抢其他兵丁乡勇的凉帽、斗笠、伞。
    黔兵抢滇兵、绿营抢乡勇、老兵抢新兵,哄打成一团,比战前三里墟的墟市还热闹。
    被抢了凉斗笠的兵丁团练,骂骂咧咧地把裹腿布缠在头上凑合着遮阳。
    清军拉车的牛马驴骡瘦骨嶙峋,耷拉着脑袋,拖着沉重的车架在泥地里缓缓蠕动。
    偶有车架倾倒,车轮陷入淤泥,周围的兵丁乡勇不会主动伸出援手,押车者只是坐在一旁喘气,呆望远方。
    队伍中不时有口渴难耐的清军兵丁乡勇脱队,窜入东乡河,趴伏在浅滩边痛饮浑浊河水,不顾河泥没脸,饮毕仰天喘息,直呼痛快。直至看不下去的军官跑到河边将他们赶回队伍里。
    更有甚者直接浸入河水中贪凉不起,亦有人在岸边低头干呕,或解开裤腰带蹲伏河边路边解手出恭,举止尽失体统。
    一辆粮车的粮袋不知道什么时候裂口了,米粒洒落满地,无人收拾,反倒吸引周围兵卒蜂拥而上,用自己的盔帽、粮袋、衣襟去兜去捧,一边抢一边咒骂。
    队伍后方几头牲畜挣脱缰绳在路上横冲直撞,踢翻一车铳药,粉尘四散,几人惊慌逃开,队伍溃乱更甚。
    最为离谱的是,彭刚目睹到了好几个军官模样的清军,直接宽衣卸甲,躺在辎重车上抽起了的旱烟、甚至是大烟?一副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的样子,毫不关心周围混乱的队伍。
    要不是提前获悉这支队伍是从武宣城方向赶来的清军,彭刚还以为是逃难的难民呢。
    整支队伍,也就巡抚仪仗、两面总兵旗牌周围的三四百号亲兵勉强能入眼,能看出点军队的样子。
    上回在大藤峡打闵正文的桂柳兵,闵正文是乘船来的,无缘得见清军大军是如何行军的。
    这会看到清军大军行军,彭刚可算是大开眼界。
    不是他夸口,左军的女营转移驻地,队伍走得都比眼前的这群清军要齐整像样。
    虽说清军的人数明显要比他们多一些。
    可行军一点气势都没有,彭刚带来的这些左营常备兵,大部分都参加过实战。
    面对眼前行军混乱不堪的清军大军,没人觉得可怕,反而觉得有些好笑。有些军官甚至没有忍住笑了出来。
    就连浸淫绿营行伍多年的谢斌,也觉得这支清军行军过于混乱,过于不像话了。
    不知道是谁给周天爵的勇气,带着这么一群乌合之众就敢贸然孤军深入,进剿东乡。
    不要说他们左军在,哪怕是左军不在,林启荣中军的一千二百号人也能击溃他们。
    “谢营长,你带两个长枪连同林营长走山路抄小道奔袭三里墟,断了清军的后路。”
    确认清军行军队伍如此混乱无序,不像是演的,彭刚迅速做出了部署。
    “其余的部队,随我列阵迎敌!”
    莫村位于东乡河河谷,河岸边的地形还算平坦开阔,小几千人马还是能够展开进行会战的。
    “遵命!”
    谢斌自是不必多说,本就是彭刚的下属。
    林启荣也服从了彭刚的调遣,引中军的三百正军牌面、四百牌尾,带路前往三里墟。
    二里地外,官轿内的周天爵也察觉到了太平军这边异动,以旱烟杆遥指太平军,面露轻蔑不屑之色,嘲笑道:“我军还未摆开阵势,上帝会教匪便闻风而逃,一群乌合之众!”
    驻防三里墟一月有余的古州镇总兵李瑞,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窜入山中的那些上帝会教匪不像是临阵溃散的。
    莫村有山路可直通三里墟,三里墟的兵丁基本上全被周天爵抽调走了,只留下一百黔兵和两三百乡勇团练防守。
    古州镇总兵李瑞担心周天爵口中的这些上帝会教匪“溃兵”并不是溃散,而是冲着他们后方的三里墟去的,斗胆向前请示道。
    “抚台大人,这些上帝会会匪似乎是往三里墟方向溃散,三里墟防御空虚,我军粮草军需尽皆囤积于三里墟,如果放任这些教匪‘溃兵’不管不顾,恐有乌巢之患。卑职愿引四百精兵,追击歼灭教匪‘溃兵’!”
    许是真的担心三里墟出现问题,许是想追亡逐北,扩大战果,许是觉得眼前这群人数没他们多的上帝会教匪不足为惧。
    向来刚愎自用,听不进下属意见的周天爵,这次难得同意了李瑞的请求,允许李瑞带领两百黔兵、两百乡勇团练追击上帝会教匪“溃兵”,以保三里墟无虞。
    彭刚亲率火铳营、一营半的长枪兵、炮兵连于莫村村口附近的缓坡上列阵迎敌。
    两年的步操不是白练的,短短五分钟的时间内,火铳营和炮兵连便摆好阵势,准备同清军接战。
    反观清军那头疏于操练的黔兵、滇兵,仓促征召的各族团练乡勇。
    花了足足两刻钟之多的时间才在军官、团首的呵斥声与棍棒中,勉强站出一条歪歪斜斜,跟蚯蚓似的丑陋队伍。
    也就是彭刚想扩大战果,为林启荣和谢斌奔袭三里墟争取时间。
    不然趁着清军整队的三十多分钟时间里,彭刚早就开打击溃这支清军了。
    他这次要的不是击溃,而是歼灭。
    清军将官不全是酒囊饭袋。
    秦定三是道光九年的武举榜眼,征战多年,剿匪无数,参加过鸦片战争,是见过世面的。
    根据他多年的剿匪经验,会列阵的贼匪不过凤毛麟角。
    列阵如此整齐有序,让官军都望尘莫及的贼匪,秦定三还是头一回见。
    这群贼匪,不由自主地让他想起道光二十一年在广州遇见的英夷洋军,心里头七上八下的。
    想归这么想,秦定三还是不相信上帝会教匪能在广西深山之中练出一支强军。或许只是花架子,看着唬人罢了。
    待到清军军阵有如龟爬一般在巡抚亲兵、总兵亲兵的压阵下缓缓向前推进。
    骑在青骢马上的李孟群逐渐看清楚了对方的帅旗。
    那是一面崭新的,随风飘动猎猎作响的彭字帅旗。
    李孟群对太平军的编制略知一二,说他是广西官场最了解太平军的官员一点也不为过。
    在李孟群的认知中,上帝会教匪的匪首是平在山红莲村的彭刚,金田村的韦正。
    太平军有六军,其中以彭刚的左军战斗力最骁勇善战,最为难缠。
    看看清军杂乱无章,依靠巡抚、总兵亲兵勉强维持的军阵,再望望对方旗帜鲜明、整齐划一,跟豆腐块似的军阵。
    李孟群竟心生慌乱,连胯下青骢马都有些不听使唤。
    待到双方军阵相距一里左右,清军的劈山炮率先开火。
    劈山炮射程本就有限,清军炮兵由于害怕火炮炸膛,不敢装满药,加之清军火药质量本就低劣不堪。
    一里外的距离劈山炮基本上没什么准头,只能听个响。
    由于彭刚左军的炮兵连没有还击,清军炮兵的胆子逐渐大了起来,开始慢慢往前挪动,试图将射程够到彭刚的军阵。
    其实清军也没指望劈山炮一里外能命中,清军放劈山炮的目的有二。
    一是以壮声势,给自己人壮胆。
    二是吓退贼匪。
    寻常贼匪,确实能被清军方才十几门劈山炮炮击的阵仗给吓退。
    彭刚的左军也装备有劈山炮。
    炮兵连训练打炮的时候,火铳手和长枪手也时常会去观摩看热闹。
    劈山炮能打多远,他们心里有数。
    因此清军在一里地外放劈山炮,一点也不担心劈山炮会打到他们。
    上帝会教匪军阵能顶住炮击仍旧保持岿然不动,这令戎马大半生的秦定三感到暗暗心惊。
    等到清军炮兵距离己方炮兵阵地还有三百七八十米。
    彭刚命身边的旗语兵举起令旗,示意陈旭元的炮兵连开炮。
    炮兵连的十六个炮组相继开始校射,往炮身下垫带有刻度的木楔子调整弹道。
    完成校射后,炮兵连的炮击精度逐渐得到提升。
    只八九轮炮击,便打得清军炮兵四散奔逃,不敢放炮还击,连清军军官都弹压不住。
    哪怕是拿刀抵着这些炮兵们的脖子,他们都不愿继续回到炮前发炮,因为上帝会教匪的炮兵专门咬着他们炮兵打。
    其实八九轮炮击下来彭刚的炮兵连也没打死多少清军炮兵。
    毕竟劈山炮的上限搁那摆着。
    彭刚给炮兵连的炮手喂再多弹药,炮术的手感再好,也做不到指哪打哪。
    清军炮兵纯粹是胆小,被吓退的。
    “足足十六门炮!上帝会教匪被广西绿营喂得真肥啊!”秦定三冷声嘲讽着他的广西同僚。
    眼前的这支上帝会教匪,不仅火力比他们官军还凶猛,炮手也更加训练有素,大大超出了秦定三的预料。
    李孟群也默然表示赞同。
    彭刚对红莲村兵工厂的保密工作做得比较到位。
    太平军有自己的兵工厂,能自己造炮的事情李孟群也不知情。
    匪乱之初,浔州协清点军械,左右两营都发现有不少铳炮“遗失”。
    李孟群也认为上帝会教匪,尤其是上帝会教匪左军所装备的铳炮,都是彭刚担任紫荆山团董期间从浔州协绿营购得的。
    清军炮兵哑火,陈旭元遂指挥他的炮兵连调转炮口,往清军的鸟铳手、长枪手、刀牌手军阵放炮。
    此时炮兵阵地距离清军军阵仅有三百米上下的距离。
    这个距离,劈山炮有一定的准头,打的目标又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军阵。
    清军的伤亡陡然上升,逐渐有了要崩溃的苗头。
    “快让炮兵连停火!再打清军就要溃败啦!”彭刚急令炮兵连停火。
    (本章完)
    (/bi/285614/17237504.)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