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郡主她在上(gl) > 第46章

第46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一行人无精打采的回了大营, 一看就是出师不利的样子。    萧乐更是一言不发, 直接入帐找苏城负荆请罪。    苏城此时已经收到了计划失败的消息, 心中也是五味杂陈。方才萧乐等人回来之前, 前线来报,说是阵前的五万胡兵突然散了, 莫名其妙的聚兵不发,又莫名其妙的退兵。    那日苏城与萧乐定好的计策, 被军中的细作偷听了去, 于是连忙将消息传了出去。祯金等人当时正在为如何营救一事发愁, 这个消息来的正是时候。    于是真烈与自己的部下们商议之后,再加上祯金时不时补充一两句, 一个营救的方案就完美出炉了。    原来在得知夏军的计划之后, 真烈决定押送当日,调动五万人马,佯装要攻打对方的边关驻军, 五万兵马压境,苏城必定会严阵以待, 因为北胡出动半数兵马必定是有所图。    而他们却迟迟不攻, 这样一来就会引起苏城心中的猜测与不安, 但是又不能放松一丝一毫,因为兵马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这样一来夏军的注意力,就尽数聚集在了前线上,而苏城埋伏在营外的那一万人马,自然也是紧张无比, 就等着什么时候胡兵进攻,就能杀他们一个落花流水。    然而等了大半个时辰,也不见对方有动静,苏城在纳闷的同时,也冷静了下来,理清了思绪。    原本他以为北胡如萧乐所说,是放弃了营救转而袭击营地,但是这大大咧咧的将兵马置于人前,反倒有些刻意为之的样子。    他当下就觉得有些不对劲,连忙唤来苏元去告知萧乐,让她多加提防。    谁知道真的就如苏城想的一样,好的不灵坏的灵。其实祯金早就率人,一路偷偷跟上了押送的队伍,只是当时重兵把守,出去救人无异于送死。    等她们安排在夏军中间的细作上场之后,让萧乐对大军袭营一事深信不疑,然后带兵回防,此时就是他们救人的最佳时机。    为了让萧乐更相信一些,祯金还派人在大致方向升起了浓烟,造成一副大营后方失火的假象,反正也离得远,方向大致差不多就对了。    一切都在预料之中,进行得很顺利,但是他们却低估了苏城和萧乐的警觉性。    就在祯金以为能轻轻松松把人救回去的时候,萧乐突然杀了个回马枪。这才了有之后萧乐纠缠不休,祯金差点被拖住的一幕。    然而呢,最终萧乐也没留住祯金。这一次的计策可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真烈在收到人已经被救回的消息之后,自然就退兵了。这对他来说,也只不过是把人马拉出来遛遛,就当是一次演练了。    “元帅,重犯逃逸,计划是我想的,全因我不够机警,未能识破对方的阴谋。方才令胡人有机可趁,令我方兵将无辜丧命,都是我的错,请元帅责罚。”    萧乐单膝跪地,脸上全是惭愧之色。这是她首次意识到,原来主将一个错误的决断,会让许许多多的兵将丧命。    “这个计划是本帅应允的,若说你有罪,那本帅也有,你..你确实失察,误信细作之言,害我军损兵折将,然大战在即,此次就先打你五十军棍,余下先记着,以观后效。”    苏城本来想说你没罪,无需自责的,毕竟这样的事情换了个人去做,也不一定就比萧乐做得好。    但是众目睽睽这么多人看着,他也不好偏私,不然他以后怕是没法治军了。只好中途改口,罚了萧乐五十军棍。    五十军棍,说多也不多,说少也不少,但是实实在在的打下来,也够萧乐喝一壶的了。    若是换个体弱的人,说不得要被当场打死。    当众施罚,以示公正,这么多人看着,即使棍下的人打的是三军副帅,执棍的人也不敢手下留情。    一下一下的打在萧乐身上,萧乐要紧牙关死不吭声,最后五十军棍打完,她差点昏了过去。    不过好在还保留一些神智,死活不让军医伤药,发了好大一通火,才把人全都赶出了自己帐中,只留下了金疮药。    战报在几日之后,抵达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平京,送到了苏洛阳的桌案上。    左边放着萧乐寄回来的信,右边放着折子。苏洛阳翻开了案上黑色封皮的折子,是苏城亲手撰写的。    直到看到那一行‘罚军棍五十,以明军纪’眉头微皱。    再拆开萧乐的信封,信内并未提及自己受罚之事,估计是怕苏洛阳心中惦念,只是对此次战败做出了深刻忏悔与检讨。    再有就是一些日常琐事,以及思念之情。    “陛下,可是边关战事不利?”阿诤侍候在一旁,捕捉到了苏洛阳微微皱眉的细节,于是方才有此一问。    苏洛阳合上了奏折,说了一句让阿诤莫名其妙的话“不是什么大事,吃点亏长些记性也好。”    第二日朝会上就有收到风声的大臣上奏弹劾萧乐,想要苏洛阳下旨降罪,剥去副帅一职,另选他人担任副帅。    理由是身为主将,竟然不能明辨忠奸,让我军将士白白牺牲,有失察之罪。    无怪萧乐出了一丁点小错,就被人抓住不放。这么年轻的四品将军,还由陛下钦赐府邸,封为副帅,怎么能不让人眼红。    最重要的是萧乐孑然一身,背后没有任何势力的身影,是个孤臣,之前她在平京的时候,各方势力加以讨好,但是萧乐都是冷淡淡的,并没有要向哪一方示好的意思。    现在她远赴边疆,正好可以趁此机会将她挤出朝堂之外,所以大家自然都想拉她下马,好让自己的人上位。    毕竟古往今来,兵权代表的就是权力。    有人用这种理由弹劾萧乐,何严自然就不干了,萧乐再怎么样也是他一手提上来的,当下站出来就是一顿好骂。    打仗哪有只赢不输的啊?你们这些文官就知道成天在朝堂里斗来斗去,动嘴皮子谁不会,这么喜欢弹劾,有本事自己上去打一个仗试试。    武将脾气暴躁,多数也都出身田野,说话粗糙点大家一般也都不会往心里去,但是何严这话无异于骂了所有的文官。    这会言官就不干了,他们专门监督朝廷大臣乃至君主的言行举止,何严措辞不当,侮辱了所有文官。    就算是苏洛阳,这些言官挑起刺来也是丝毫不惧,更何况何严一个兵马大元帅    “何将军不觉得自己所言不妥吗?武将定国,文官安邦,各司其职,岂能混为一谈。何将军这样说,不若下官也让将军来拟个治灾之策,不知道将军写不写得出来?”    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朝会之上意见不合是很平常的事情,基本上两三天就会上演一次这种吵闹。    苏洛阳神色淡淡的,让人琢磨不透她的心思。自从坐上了这个位子之后,她的成长速度不可谓不迅速。    “几位爱卿都言之有理,朕实在不知道该听谁的好了。萧乐此次确实犯下了大错,但是念在以往萧将军立下的功劳多不胜数,实在不能因为一次失误就否定她的能力,这样也未免太过草率,反而会寒了军中将士的心。朕以为,不如将此事暂且放放,以观后效,爱卿以为如何?”    苏洛阳虽然言语婉转,但是语中的袒护之意明明白白。    “可...”还有人要说话,只见苏洛言眼神一变,犀利的扫像殿下诸人。    “朕近日闻报,前阵子拨到淮安赈灾的款项,竟然与朕下拨赈灾的数目差距极大,此事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将始作俑者揪出来重重的办了!如果诸位爱卿有什么想法,也不妨与朕说说。”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也没有人再要触这个霉头,又或者是淮安一案涉案者自身难保,反正弹劾萧乐一事无人再提及。    可见苏洛阳是心知肚明,淮安一案,她早就让大理寺私下调查的明明白白了。    涉案官员无非就是那几位。    这些人不知事情败露,如今却还在朝堂蹦跶着,弹劾这个弹劾那个的,那么不妨自己给他们提个醒,让他们闭嘴,省的老是咬着萧乐不放。    平京之内表面上风平浪静,而实际上却是暗波汹涌。    再看边境这边,萧乐堪堪在床上养了半个月的伤之后,立刻又能下床蹦跶了,只是屁股还有点疼,坐的时候不能太用力。    杜飞的伤势就比较重了,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他背上被划了一刀深可见骨,估计还要养上一段时日。    这期间苏城领着军队,跟北胡又交了几次手,胜负都在两两之间,大夏算是勉强占据了上风。    祯金心心念念的惦记着自己被萧乐强行拿走的银手镯,想找个机会拿回来。    但是不巧的是,这几次交锋她都没找到萧乐的人影,不由得有些失望。    难道这个小白脸,因为没看住重犯被军法处置了?    要是萧乐死了,那她额吉留给她的遗物可怎么办。    祯金这边惦念着她的银手镯,萧乐也同样的惦念着祯金,不过萧乐在意是自己在祯金手下吃了两    次亏了,她在谋算怎么扳回一局。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间苏城他们到此已经三个月了。    当初苏城在来的路上跟萧乐说不用担心,很快就能回去,没想到这句话变成了空谈。    这日萧乐照例带上小队人马上草原巡查,不料恰好碰上祯金从都史的部落回来。    二人遥遥相望,对视了一眼,萧乐被祯金脸上面具反射的光晃了一下眼。    空气仿佛静止了几秒钟。    然后祯金,扬起马鞭掉头就跑。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不要告诉我你们都过七夕去了    作者加更给谁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