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谢越彦都以身家性命下聘了, 李雁回又如何能不信?! 所以, 她决定试着相信他一次。 李雁回缓缓的将压在心中多时的隐忧都一一倾吐了出来。 谢母并不中意她…… 李父也并不中意他…… 他们之间前途步满荆棘, 真的能走到一起去吗?!她是没有半分办法。 谢越彦见李雁回苦恼, 心中一暖, 将李雁回轻轻拥入怀中,在她的耳边低沉有力的说:“放心, 一切有我!” “你什么都不用想, 亦不用烦恼……” “雁回, 你一定是我的新娘!” 谢越彦的心跳得很快,心中的幸福感就像是十里桃花全部盛放一般,灼灼其华。 干涸心田, 冰冷刺骨的孤寂渐渐被涌动出的阵阵暖流所包围,这些暖流流过他的七筋八脉, 让他全身宛如浸入了温泉之中一般,从未有过的眷恋。 谢越彦俊美的脸带着满足, 紧紧的搂着李雁回不愿放开。 有了谢越彦的保证,李雁回终于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倚在谢越彦的怀里不想动弹,这些费神的事情还是让谢越彦去想……他若是真的做到了,那她嫁就是了。 被这个妖孽的男人盯上了,估计她就是想嫁给旁人,也是不行的了。 闭上眼, 清冷的梅香混着淡淡的墨香一直萦绕在李雁回的心间, 让她心安。 …… 放下了心事的李雁回终于恢复了些精神, 不再整天郁郁寡欢的样子。青珠、花浓和月衣都高兴极了,知道小姐和谢少爷的事情应该是谈开了,小姐再谈到谢少爷时也不再满脸的抗拒了,只有淡淡的甜蜜。 谢少爷变了花样的送东西讨小姐的欢心。 今天是棋谱、明天就是香方、后天又变成了食谱、再后天就又变成了精美的衣衫和首饰……反正,天天都不重样。 每天都给李雁回新鲜感。 自从知道谢越彦的父亲就是前朝战神谢蘅。 谢越彦身上的一切谜团就都说得通了。 难怪谢越彦虽是书生却有着一身很棒的骑射功夫,李石头只是一个农汉却被他□□得身手了得。 现在,谢越彦每天送来的这些礼物件件价值不菲,但李雁回已经不吃惊了。 既然谢越彦出身于前朝望族,自然是有身家底蕴的。 谢蘅虽然一生为国尽忠,但是,眼看自己大祸临头,又如何能不为妻儿做最后的打算呢?!谢蘅给谢越彦留下的可不只是谢家几辈子积累的财富,还有忠心耿耿的谢家忠仆和家将。 只是,这一切都随着谢母和谢越彦隐居新柳村而暂时冰封起来,直到……谢越彦已经满了十八岁,可以执掌这一切。 这些自然是谢越彦后来告诉她的。 李雁回现在陷入热恋之中,每天心情都很好,只是,偶尔会思念糖宝。 糖宝自从离开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和小团子朝夕相处了半个多月,李雁回都已经习惯一个软乎乎萌哒哒的小团子每天来找她说话了,现在,冷不丁糖宝走了,李雁回巴巴的想。 想得抓心挠肝的。 有时想得紧了,不免要念几声,“这没良心的小团子!” 可无论李雁回每天要念多少声,糖宝就是一直没有回来。 有时候,李雁回会想是不是小孩子忘记比较快,她可能早已经忘记了她这个“雁回姐姐”了,只余她还在原处巴巴的想念着人家。 若是,小糖宝真的把她忘记了,她一定会伤心的。 李爹仍然热衷于去参加各种同乡会、文友会,宋松安有时也会跟着去一次,帮着一起掌掌眼,但大部份时间,宋松安都会在家守着小姑。 因为…… 小姑怀孕了。 已经有三个月了。 算算日子,应该是起程往京城赶的时候就怀上了的。 难怪小姑那时一天到晚的总是睡不醒呢。 想想还真有些后怕。 万幸当初他们是抱着游山玩水的心思进京的,一路走得慢腾腾,哪里漂亮就在哪里多呆两天,小姑这才没出事儿。 郑师父把小姑好顿说,特意安排了会照顾孕妇的婆子去照顾小姑。 宋松安高兴得都快傻了。 李雁回特别鄙视他。 谢越彦却别有意味的看着李雁回,似是在说,放心,等你怀孕时,我一定比他强! 刚开始李雁回没弄明白谢越彦的意思,等她反应过来后,不由得粉面胀红的啐了谢越彦一口,并白了他一眼。 李爹浑然不知这对小儿女在下面的打情骂俏,还一味的沉浸在妹妹怀孕的喜悦之中,直说要写信给李奶奶报喜。 郑大家倒是将谢越彦和李雁回这对小儿女的小动作看了个清楚。 但是,郑大家肯定是不会说的。 只是不动声色的和郑大嫂互换了个眼角,有揶揄也有欣慰。 希望越彦和雁因这对有情人不要重复当初她和谢蘅的悲剧。 等小姑怀孕的喜讯传回去,李家也拖人带了信来,梅姐儿也怀孕了……李家喜事连连,日子就在这些喜事中一天天的过去了,终于到了会试的这一天。 三月初七,明德皇帝下旨任命大学士卫白易、礼部尚书徐东为主考官,同考官十八人,共同主持此次会试。 会试地点正是在明时坊贡院。 会试和乡试一样,三天考一场共三场。 不同的是,这三场的中间不得离开贡院,也就是说这九天的吃喝拉撒都需在贡院里。 并且,这次的吃食是自备。 又到了李雁回大显身手的时候。 刚刚进入三月份,李雁回就带着西云院的下人忙了起来,谢越彦还将花佳也派过来帮忙。 花佳、花浓…… 若是李雁回这时候还不清楚谢越彦当初给花佳起名那暗搓搓的小心思,李雁回就不是李雁回了。 这花佳,根本就是谢越彦准备给李雁回使唤的小丫头。 花佳简直在西云院呆得乐不思蜀。 手下的人多了,办起事来就快,彻底的解放了李雁回。 基本上李雁回动嘴就行了,没人敢让李雁回动手。 李雁回那双纤纤玉手在这两年用郑大家特制的香膏保养得嫩如青笋,滑如凝脂,柔若无骨,漂亮得像一件艺术品一样。这样一双手谁还敢让李雁回再去操刀烧火?!若是留下疤可不是闹着玩的。 李雁回先将要做的吃食一样样的记下来,然后,将做法都在纸上记下来,交给下人们去做。 蜜汁猪肉脯。 可以干吃,也可以撕碎了泡着吃。 葱花鸡蛋饼。 可以干吃、卷肉脯青菜吃、也可以撕碎了做成烩饼吃。 糖油糯米饼。 糯米饼非常的顶饿,也可以迅速补充失去的糖份。 南瓜面鸡蛋饼。 发面饼,烙得两面焦黄,香甜厚实又顶饿。 爽口萝卜。 用醋、白糖、盐、生姜、辣椒腌了,脆生生的,装上一小罐,可以提升食欲。 各种酱菜、蒜香烤肉也带了一些。 还有以前常备的面条、面片,上好的乌鸡,放入红枣、桂圆、枸杞、老姜细细的炖上一天,补气补血。直接喝也好,下面条、面片也好。 姜糖片、各色药丸也都备了一些。 李爹还特意找到李雁回,让李雁回上次做的口罩,这次再多做些。 李雁回也知道上次乡试,李爹被分到了臭号。 虽然,李雁回觉得李爹想多了,哪能运气那么差,连接两次都分在臭号?!只是,既然李爹要,李雁回就索性带着四个小丫头们做了足足近百个,李爹、谢越彦、宋松安每人都分了三十多个,足够他们用的了。 等到了会试当天,李爹、谢越彦、宋松安在下人的护送下前往贡院,李雁回这些女眷就只能在家等消息了。 因为住得近,一行人很快就到了贡院。 虽然人数众多,但因为此次参加会试的全部都是有功名的举子,倒是并不显乱像,大家都很自觉的排队,井然有序的样子。 龙门大开时,众举子一个个的上前接受检查。 也许是因为有功名在身,会试的检查要比乡试的检查礼貌许多,但依然很严格。 只是在检查到李爹时,又出事了。 李爹的相貌特征其中写了一项“微须”。 李爹自觉人已过三十,应当留须了,但又因李雁回抗议的严重,因此,只敢稍稍留一点胡子。因此,在体貌特征上写了“微须”。 打算等乖女看习惯后,就留上三尺美髯。 可没想到,居然因为他的胡子,检考官认为他相貌不符。 李爹气结。 自己明明就是自己,怎么就相貌不符了?! “《论语集注》中有云:‘微,无也’。以此,‘微须’者,乃‘无须’也。你明明留有小胡子,何言‘无须’?” 李爹头一回碰到如此咬文嚼字的老学究,一时不知从何辩驳,竟急出一身汗来。 谢越彦就排在李爹身后,他走出一步,向老学究深弯腰行了一礼,微笑着辩解道:“《孟子·万章上》有云:‘孔子微服而过宋’。以老大人的解释,岂不是堂堂孔老夫子不穿衣服,赤条条地走过宋国,这如何使得!?” 李爹大喜,连连点头。 “就是此理!” 检考官一时语塞,无奈只得放李爹进场。 周围的举子顿时哄然大笑,齐声道:”大善!“ 谢越彦举重若轻的为李爹化解了危机,给众人都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此子心思敏捷,有急智! 而已进入考场的李爹则不停的擦着冷汗。 太悬了! 还好有越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