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科举之家有考生 > 第167章

第16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小糖宝最喜欢听敬武公主说行军打仗的故事, 听说到了行军时的吃食,连最爱的肉肉和菜菜都不吃了,巴巴的请敬武公主再讲几个。    小糖宝的娘亲周绣娘是敬武公主贴身的侍卫长,深受敬武公主的信任, 小糖宝几乎可以说是在公主府长大的。    见小糖宝想听, 李雁回也是竖着耳朵很想听的样子,敬武公主莞尔, 就说了几个。    因为是在吃饭的当口,敬武公主就没有说那些有血腥的场面, 而是说起了行军打仗的军粮的安排。    听了敬武公主所说,李雁回才知道自己对于军粮这块知之甚少。    军队在行军打仗的间隙要扎营支帐、割草喂马、挖掘水井、埋锅造饭。    以敬武公主的神枢军为例。    每人要携带干粮三斗。    干粮多为炒面, 一般是七分小麦粉, 掺上约三分大豆粉、玉米粉或高粱粉, 再加稍许的食盐, 在锅中炒熟。    盐卤一块。    盐三升,放入锅中, 加水,用炭火徐徐熬干,结成盐卤。    豆豉饼子十块。    豆豉三升,捣成膏状, 加盐五升, 捻作饼子, 晒干。每顿食用枣核大的一块, 可以代替酱菜;    醋布一尺。    粗布一尺, 用浓醋一升浸泡,晒干,再浸再晒,至醋尽为止。食时剪下一寸布放入水里煮。    这些食物可以驰战数旬。    如果班师在道,去境尤远,储贮乏绝,可捡择羸瘦牛马宰杀食用。    牛一头、马一匹可供五十人食用一日,驴一头可供三十人食用一日;    松树皮十斤与米五合同煮至极烂熟,半斤可供一人食用一日;    每人带油麻子半升,如果缺水的话取三十粒含在嘴里,可以止渴。    ……    “以上这些多为调料,士兵的主食仍为炒面,偶尔胡饼。”    “炒面行军时装在袋子里,吃的时候用水拌一下。”    “由于炒面太干,没有水送服的话根本无法下咽……”    敬武公主说到这里时,面有戚然之色,显然很是为将士的吃食忧心。    李雁回亦有同感。    她看过谢越彦的父亲写的《钦定兰州纪略》,里面就说“……断水三日,虽有炒面作粮,亦不能下咽”。    炒面太干,吃上三口就会糊嗓子,若无水真是吃不了。    军人抛头颅、撒热血、保家卫国,用他们贫脊的身躯护卫着广厦万间,用命守卫着千万百姓的安居乐业……吃的却是最差的吃食,就这若是无水时还吃不嘴。若是他们能在战场上及时补充体力和热量,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活下来……    李雁回突然很想为这些将士为做些什么……    她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大脑飞快的想着有什么食物可以帮到敬武公主的神枢军……    突然,福至心灵。    别说,还真让她想到一样东西。    “公主,我会做一种伊面。”    “这种面保质期长久,不易霉变,最重要的是可以干吃,亦可以煮吃,水开即食,味道鲜美……”    “公主,要不要试一试……?!”    李雁回激动得杏眼闪亮如星。    李雁回说的这种东西就是三鲜伊面。    在方便面发明以前,中国已有类似的面食称为“伊面”或“伊府面”。    相传清代大书法家伊秉绶办寿宴,忙乱中厨子误将面条放入滚油中炸熟了,无奈只能将错就错,将已炸熟的面条煮一下,再浇上鸡、海鲜等炖制的高汤。谁知客人们竟赞不绝口,被誉为“伊面”广为流传。    而李雁回能记得这么清楚是要托某丰三鲜伊面的福。    李雁回小时候偶然吃过一次惊为天人。    长大后,赚的钱虽然多了,可是这个牌子的方便面却再难见到踪迹。    犹自记得,当李雁回某一天在大商场看到那熟悉的黄色,超级没质感一百年都没变过包装的某面时,眼泪都要下来了,当下就买了一箱回去。    还是一样的味道、一样的口感,一点都没变。    李雁回激动的将人家面袋背后印着的故事都记得清清楚楚了。    因此,才有这么深的印象。    “当真?!”    敬武公主激动了。    手下士兵的吃食问题一直是她心中隐忧,瓦刺和北方的游牧鞑靼一直都是大肃的心腹大患,也是她主要镇守防范的敌人。若是李雁回真的能想出一种吃食可以改善士兵的伙食,可是天大的功劳。    敬武公主没有觉得李雁回人小,就认为她是信口开河。    毕竟军粮问题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善多少,不是不想解决,实在是运输保存都太困难。    多少拿着朝廷俸禄的人都束手无策,一个小小的闺阁少女就大言不惭的说想出一种吃食?!    若是今天李雁回碰到的是其它军中大将,早就当她是笑言了。    可庆幸的是她遇到的是敬武公主。    敬武公主在行军打仗时,极擅听取他人意见。    她的将领们可以对战局、对对手自由的发表意见、讨论对敌策略,讨论敌人人的优点、缺点,集众人之长拟定做战任务……而且,绝对不抢功!    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    人都说神枢军专啃最硬的骨头,打最不好打的仗,可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神枢军升职最快的,那里的将士都是凭着真刀真枪的军功升上来的,实打实的不含水份,让人敬佩。    看着敬武公主微微激动的神态,李雁回又有点怂了,她吞了吞口水:“我定当尽力!”    李雁回不是怂她若是不能完美的做出可以保存易运输的三鲜伊面,敬武公主会怪她,她是看到敬武公主如此认真对待,怕让她失望,怕辜负了她的期望。    她这性子……    还是没有磨炼到家。    被感性冲昏了头的时候,就容易冲动,做事情不管不顾的。    不过,李雁回这个毛病一般只有在最亲近的人跟前才会犯。    说白了就是李雁回这个人如果对一个人好,那就是扒心扒肺的好,怒力做那么多只是为了博那个在乎的人一笑而已。    所以说能被李雁回放进心里的人是很幸福的。    只是,李雁回的心很小,目前为止也就是李爹和谢越彦能得到这待遇了。    现在,又加上了一个敬武公主。    李雁回在心中暗自唾弃自己……    敬武公主高高在上,金尊玉贵,哪里轮得到她对她好?!    不过,既然答应了敬武公主,李雁回自然要全力以赴,这样的后果是,李雁回在公主府一口气又呆了七天。    第一天,李雁回和公主府的下人认真的选择面粉。    毕竟是军士们要吃的,不能用太精细的面粉,只找最普通便宜易做面条的小麦粉。    第二天,和面、醒面、压片、切丝、压延、蒸煮、油炸、烘干……    其中蒸煮之法还是昱秋提出来的。    昱秋是管理公主衣行住行的总管女官,同时也是军粮总管之一。    对于军粮的制作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    无论是何种军粮,对于水份的要求一定是极低的。    就像是炒面几乎是没有一滴水份的,所以,才会糊口那么难以下咽。    可是,为了追求干食和速食两种效果,李雁回要求面条必须是熟的,而面条一般都是水煮熟的,这就有了矛盾。李雁回在和昱秋多方讨论下,决定采用蒸煮的方法来减少水份又让面条可以变熟。    这种方法出来的面条极细极韧,同时入油锅时又减少了水入油锅而会溅起的油花,待油炸出来之后,几乎就是李雁回想像中的模样了。    李雁回大喜。    她只是知道这面条要油炸,其中的每一步都是摸索着来的,却没想到最难最关键的一点,她因为有昱秋,竟没有费什么力气。    李雁回对昱秋连声道谢。    昱秋却柔和了笑容,道:“李家姑娘的行为意在为我大肃万千军士谋得福祉,应该是我们谢谢您才是啊……”    说完,还对李雁回行了一个干脆利落的抱拳礼。    感动得青珠泪水涟涟的。    她突然有些明白小姐为什么要揽这吃力未必讨好的事情了,这些赤诚的军娘们是一群多可爱的人啊……应该为她们做点事的。    青珠精神大振,在接下来的活里,比李雁回还要积极。    李雁回她们第一次做实验,做的面并不多,三天过后就已经达到了李雁回要求的干脆爽,吃在嘴里又香又脆,不用怎么费力就咽下去了,若是再加上五香盐包,更是美味无比。    小糖宝一个人就吃了一包。    在晒面的这三天,李雁回和昱秋带领着公主府灶间的这些人,又用海鲜和猪肉熬了洁白如玉的五香油包。    然后,如此反覆试验了几天,在通过了昱秋的肯定后,才带着伊面调料油包和一壶热水去找了敬武公主。    在敬武公主面前,李雁回简单粗暴的将面饼放入粗瓷大碗中,加入料包、油包,浇入开水,盖上盘子……然后,和敬武公主和小糖宝大眼瞪小眼的瞪了约摸有三分钟……    当盘子被李雁回打开,一股鲜香之气随着白雾袅袅升腾。    “好香啊……”    小糖宝抿着嘴,亮晶晶的眼睛盯着那碗面动也不动。    “公主,尝尝!”    李雁回拿了一双筷子放到面碗上递到敬武公主的面前,十分的豪放爽利。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