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九重阙 > 第152章柳家

第152章柳家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离文安学成亲就差两天了。    李府派人过来商量过嫁妆的事情。    看着李府送过来的嫁妆单子,周夫人眉开眼笑的。    原以为李府家境不如文府,所以周夫人就没对嫁妆抱多大的希望。    没想到李府送来的嫁妆单子里不仅有田庄、商铺,还有几千册书籍。田庄和商铺周夫人并没看在眼中,这几千册书籍却投了她的眼缘。    李府这是把所有家产和书籍都给了李沛白做嫁妆了吗?    周夫人心里偷着乐,面上却一点也没显示出来。    李沛白的母亲房氏有些肉疼,可是这些都是李祭酒和李老夫人一力安排下来的。    也是他们压着府里所有的人,替李沛白置办了一份丰盛的嫁妆。    李沛白是嫁得风光了。    可她儿子怎么办?    虽然这手心手背都是肉,然而儿子成亲时没像样的聘礼,女方那边怎么交待得过去?    周夫人得了便宜,自然要卖乖。她拉着房氏的手,笑着道:“别的话不敢说,以后沛白嫁过来就是我的女儿了。我没有女儿,正稀罕姑娘。我听说亲家母把沛白教得极好,针黹女红就不说了,算帐看册更是一把好手,以后我可有得清闲喽。”    听了这些话,房氏的心里好受了些。    “沛白年龄还小,学得也不多。以后若是有做得不对的地方,亲家母可要多担待些。该骂的就骂,该打的就打,不用心疼她。”房氏反握住周夫人的手,殷殷地道。    什么打呀骂呀的,周夫人若是真应承下来,那可就麻烦了。    她笑了笑,“亲家母教得这么好,我怎么可能舍得打?亲家母放心好了,以后若是幼安敢欺负沛白,我就大耳刮子抽他。”    房氏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到了晚上,李府就派了几个嬷嬷和婆子过来清扫新房。    准备第二天过嫁妆之后开始铺房。    吃过午膳后,风重华去寻周琦馥玩。    周琦馥正坐在黑漆万字不断头三围罗汉床上看着绣娘们给她绣嫁衣,一见到风重华来,立刻笑着跳下罗汉床。    “快要嫁人的人,还是这么毛噪。”风重华嗔了周琦馥一眼。她进来时逆着光,身上的轻容纱短袄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耀目金光。    周琦馥已经与王瀚定下了亲事,定于今年九月成亲。    “我这不是为了迎接你嘛。”周琦馥挽住风重华的胳膊,笑容如同吹过一池湖水,令人忍不住心情畅快起来。    俩人在罗汉床坐定,风重华将自己带来的绣样取出,展示给同琦馥看。    “这都是你自己画的?”周琦馥一件件展开,嘴里不停地赞叹。    其中的一幅尤其吸引她的注意力:画上一个身披鹤氅的少女手扶梅枝,瞧着另一位倚着山石的狐裘少女。狐裘少女脚下一团毛耸耸的狸奴,此时正仰着脸。    “这个可是画得当年我们在山庄玩耍时的情景?画的可真好。”周琦馥一脸惊奇,看得爱不释手。    “绣个扇面或是炕屏怎么样?”风重华却是有些担心,“就是怕不好绣。”    “怎么可能会不好绣?”周琦馥大手一挥,命令一位绣娘过来,让她看了看几幅画。    绣娘就拿手比划了一下:“这幅画更合适绣个炕屏,其他的绣扇面和帕子上都行。”    周琦馥就把这几幅画一古脑的塞给了绣娘,然后摆了摆手:“行了,那你就看着绣去,我和阿锳说说话。”    她亲手给风重华倒了一盅碧螺春。    风重华接过湖田窑兰草白底青花茶盅,挨着周琦馥坐了,低声与她说话:“我怎么听说王藩台好像八月就要出京了,你要不要问问那边?”    如果王藩台八月回任上,那么周琦馥在九月成亲时,他就不可能赶回来。    前一世,周琦馥出嫁后就随着王瀚去了王藩台任上。却接连小产了两次,然后很艰难地生下一子,从此以后再无所出。周琦馥就很大度地为王瀚纳了两房美妾,照顾他的衣食住处,自己安心抚养孩子。    后来,王瀚在二十七岁时中了二甲进士,她跟着王瀚回了京城。    幸好王瀚待她非常好,对美妾也不假辞色。直到周琦馥与他的长子订亲之后,美妾才为王瀚生下了儿子。    她不想周琦馥去辽东。    如果鞑靼真的和国朝开战,辽东就是首战之地。周琦馥在那里睡不好吃不好,还天天担忧受怕,再加上她年纪还小,又怎能不小产?    前世,她曾听人说过,女人最合适生产的年纪就是十八岁以上。若是太早,骨盆还未打开,极有可能会难产。    叶宪的结发妻子就是生长子的时候伤了身体,后来再生女儿的时候难产而亡。    去世时,还不满十八岁。    周琦馥性格天真烂漫,待人以诚,她不想周琦馥因为孩子受到打击。一个女子接连小产,哪怕夫家不责怪她,她心里也会不好受。    可是这些话,不能对周琦馥讲。    周琦馥听明白了她的意思,感激地看了风重华一眼。    “回头等你出嫁,我送你份大礼。”风重华放下湖田窑兰草白底青花茶盅,笑着道。    周琦馥面红过耳,啐了她一口:“没有几百万两银子休想讨我欢心!”    “好,莫说几百万两,几亿都行,只要我家琦馥高兴。”风重华将一双眼笑成了月牙,“对了,我家的大掌柜过些日子要去江南,你有没有什么想要捎带的?我已经给嘉言还有嫂嫂她们去了信,她们给我列了张单子。”    周琦馥就兴高采烈地与风重华讨论起要带什么东西来。    ……    ……    上房院里,鲁奇言前来道谢。    “公文已经下来了,侄儿参加完表弟的婚礼后就要去上任。”鲁奇言态度非常恭谨。    他只比鲁氏小几岁,今年不到三十,考了几次也没中进士,就息了这门心思,想去泰山书院教书。    还是他父亲给鲁氏去信,鲁氏这才领他入了京。原本以他父亲的意思是让他去周克身边做个幕僚,鲁氏却不同意。    觉得读书人就该做读书人的事情,做幕僚能有多大的出息?    鲁氏一番思虑下,没有求周越的妻子孔氏帮忙,反而来求了周夫人。    “还是上任要紧,你前些日子送礼物你表弟收到了,说很喜欢。”鲁奇言的官职就是文谦求来的,周夫人当然知道任期是哪日,所以并未介怀。    “我是个妇道人家,也不懂朝廷上的事情。我只有一句话给你,那就是谨言慎行,不要与人结怨,这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仇敌要强得多。”    鲁奇言叉着手听了,执礼甚恭。    等鲁奇言走后,周夫人笑着与鲁氏说话:“这个奇言,将来能成大器。”    “他能成什么大器?连个同进士都考不中。他若有个同进士的出身,也不至于荒废了这么些年。”鲁氏叹息道。    周夫人却颇不以为然:“什么同进士,还不如奇言这个正正经经举人出身的老爷呢。”    鲁奇言现在只是举人,所以他当了教谕之后依旧可以参加锁试厅考进士,同进士却再也没有上进的机会。虽然偶尔也会有一两个同进士出身的人做了高官,可这只能是偶尔。    若是想在朝为官,只能是进士出身。    ……    ……    六月初五这日,李家送来了一百二十抬嫁妆,第一抬就是李沛白六品诰命的凤冠霞帔。    嫁妆中,四铺四盖,八铺八盖。铜锡瓷器若干抬,首饰衣服,具奁薄中。    到晚上铺床时,衣饰器皿皆是豪华无比,床帐鲜明,不必赘述。    新床不能空着,李家的人就在铺过的新床上量了一布袋绿豆压在床上。    绿豆中掺着金银锞子。    周琦馥与风重华站在东跨院里,看着李家的人在新房里忙碌,面带神往之色。    等到她成亲时,想必也会如此。    风重华就笑她,“你也不瞧瞧自己的嫁妆,只怕一百二十抬还不止。你居然还去羡慕别人?真是要叫人活活气死了。”    周琦馥啐了她一口,一张脸涨得通红。    到六月初六,文府开始张灯结彩,迎宾接客。    文安学与文安然兄弟俩一脸喜色地站在大门前,笑迎宾客。    今日来的客,大多是来送礼的。    送完礼就会离开。    等到明天正日子,宾客们才会前来吃喜酒。    因为是状元郎成亲,所以来送礼的宾客极多。就连许多贩夫走卒为了蹭一蹭状元郎的喜气,也来送礼。    文安学与文安然一视同仁,并不因为对方的礼少而瞧不起。    经此婚礼,文家兄弟知书达理的好名声立时传遍了京城。    柳氏的兄长与嫂嫂也赶在婚礼前一天送了礼。    柳家的礼物也极为寒酸。    不过是区区五十两银子。    周夫人看到他们却很高兴,留他们说了话,就让他们去见风重华。    柳妻穿着一身崭新的褙子,瑟瑟缩缩地坐在风重华面前,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    “家里老太爷和老太太身体还好!”风重华给柳妻斟了杯茶。    “好,好!”柳妻一下子站了起来,十分紧张。    风重华摆了摆手令她坐下,“不用紧张,都是一家人。”    “好,好!”柳妻又是一连说了好几声好,表情有些茫然和不知所措。    风重华也有点无奈,柳妻毕竟久在市井,很少与高官打交道,紧张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她笑着道:“结亲就是结得两姓之好,既然柳娘子与我父亲已成了夫妻,你们就是我的长辈。到我这里来,不必紧张。”又道,“你们明天不愿意来吃喜酒,我心里也是明白的。其实倒不必这样,大家都是亲戚,早晚也是要走动,明儿你们不来,难道还一辈子不来舅舅家吃宴了?”说完了话,她又问起柳妻的儿子柳同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