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剑出人间 > 第59章 59:手握利刃,杀心自起

第59章 59:手握利刃,杀心自起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手握利刃,杀心自起。
    这个时候最容易冲动,并铤而走险,就想着要去斗一个鱼死网破。
    但赵县令不是赵主薄。
    虽然至今为止,还没有见过对方,可从满城百姓的反应、从王家的祸事、从乌鸦小慈的刺探……
    从这些情况中管中窥豹,足见一斑。
    赵县令出身高贵,身边自有高手护卫,其本人就很可能文武双全,实力莫测。
    如此人物,可不是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而是真正手握权柄的居上位者。
    所以张教谕出言相劝,要陈晋外出游学,而或求学,蛰伏三年。等赵县令三年任期满了,升迁走了,到时便有出头之日。
    然而陈晋心头始终难以压下这一股气。
    三年后,三年后他都三十五岁了;
    下届再考,下届给皇帝当都是假;
    又不是说一去考就能考中的;
    更别说其中变数众多,要是赵县令不挪屁股呢?
    三年又三年,永无出头之日。
    因此陈晋已下决心:“大石压我,我便碎石;大山压我,我便掀山!”
    不过他不会就这么提着重剑冲进衙门去。
    那样的话,鱼死了,网依然好好的。
    或许赵县令那边,正等着他上门呢,就像给王复设局一样。
    官场的局与骗局截然不同,很多时候,根本不需要设计得多精巧,只需一个由头就够了。
    八十万禁军教头进入个白虎堂就被拿下,沦为阶下囚,刺配充军。
    一介秀才去闯衙门,会有个什么下场?
    王复一家能逃出生天,是因为陈晋出手相救,但如果陈晋自己陷进去了,能指望谁来搭救?
    大伯父子?
    要是他们来的话,结果可真是“全家团圆”了……
    终归到底,还是底蕴浅薄,实力不够啊。
    练完剑后,陈晋回到书房,犹觉意难平。当即铺开文房四宝,醮墨书写,写的是草书,笔走龙蛇,恣意飞扬: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乌鸦小慈探头过来窥望,它虽然念过一些书,识得不少字,可眼前的草书写得太抽象,竟是一个字都认不出来,只觉得满纸的张牙舞爪,那些笔画缭绕,如同一柄柄剑刃,锋芒毕露,瞧得久了些,都能感觉双眸刺疼。
    好生厉害!
    小慈赶紧别过头去,不敢再来观望,心里暗想:“先生的修为似乎又精进了……”
    其实先前看陈晋舞剑,便有体会,故而躲到树上去,根本不敢下来。
    话说重剑在手的先生,与平时截然不同,挺可怕的……
    它虽然灵智天生,能说人言,能读书写字,可始终只是个弱小的鸟妖。
    至今为止,还不清楚自己究竟有甚天赋神通。
    或许根本就没有。
    写完掷笔,陈晋心间杀气随着笔墨凝聚到了纸上,终是平静了下来。
    抬起头,对着小慈露齿一笑。
    熟料这乌鸦居然被吓得大叫一声,纵身跳出三尺外,战战兢兢地道:“先生,你要做什么?”
    陈晋:“……”
    小慈心惊胆跳地问:“你不会想把我杀了,拔毛吃肉吧?我瘦,没几两肉,况且乌鸦肉可不好吃!”
    陈晋哭笑不得:“说啥呢?乱七八糟的,赶紧去城外瞧瞧,看石师傅回来了没。”
    “得令。”
    小慈连忙飞了出去。
    ……
    石奇峰驾驭着空马车回来,已经是第五天的下午了。
    那天晚上救下王复一家后,他便充当保镖兼车夫,护送对方离开茂县,前往宜县。
    这条路并不好走,尤其是走夜路,容易撞到剪径的贼人,而或别的什么东西。
    故而王复他们要在亭驿过夜,而不敢继续远行。
    不过有石奇峰护送就不同了。
    他虽然老了,也残了,但对付些流寇山贼,豺狼野兽不在话下。
    一路有惊无险地进入宜县境内。
    相比茂县,宜县要小得多,也穷得多,遍地穷山恶水,民风颇为彪悍。
    而王远山之所以选择到此,皆因这里还有王家的产业。
    其能打拼挣下这么一份殷实家业,自身自是有些本事手段的,更懂得“狡兔三窟”的道理。
    只无奈此番碰上个不讲道理的,那真是一点办法没有。
    所谓的“富足体面”,所谓的“八面玲珑”,在滔天权势面前,简直不堪一击。
    其实他不是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只是没想到会降落到自家头上。
    事先毫无征兆,本来都谈得好好的,正把酒言欢呢。
    但说翻脸就翻脸,没有一点反应的余地。
    这就是有心算无心。
    王远山算得上“老江湖”,早知道权柄的威风和厉害,是以那么多年来,他一直望子成龙。无论如何,都要儿子王复考到功名。
    他甚至已经打算好,如果王复真得考不中,就寻个机会,花大价钱,走通门路,给儿子捐个监生来当当。
    天可怜见,到了今年的院试,王复终于考过了,获得梦寐以求的秀才功名;
    本以为时来运转,王家将更上一台阶,万万没想到命运弄人,差点万劫不复,家破人亡。
    小小的一介秀才,根本不足以成为依靠,说革除就被革除。
    所以要继续考,考中举人,乃至考中进士,才有真正的立足之力。
    只无奈,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机会了。
    摆在眼前的路,最重要的是活着,好好活下去。
    儿子这一辈子毁了,但还有孙儿辈。
    王复的儿子王信素有天资,小小年纪,就表现不俗,最起码比父亲王复要好得多。
    有了这一份信念支撑,王远山很快重新振作起来。
    宜县的产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好好经营的话,全家过上小康没问题。
    他最为担心的是,如果赵县令知道他们一家老小没死,会不会追杀到宜县来。
    石奇峰道:“根据那名亡命之徒的口供,他们做完事后会毁尸灭迹,然后逃之夭夭,并不会回去汇报。所以目前为止,你们都是安全的。但日子久了,走漏风声的话就不好说了。毕竟两县相邻,挨得太近,所以最好还是把产业变卖,折现,再换个地方去。”
    经过考虑,王远山接受了这个建议,他本希望能让石奇峰留下来,条件任提。
    可石奇峰一口回绝,帮忙处理好些事,就赶着马车回来了。
    (本章完)
    (/bi/285532/17237580.)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