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56:破家县令,赶尽杀绝
(新的一月,三更半夜求张保底票票提提神!)
县学中的科考和岁考等同于单元测试,而或模拟考试,要考核合格了,才能获得更高级别的乡试资格。
一般情况下,生员来考这两项试,成绩即使取不到“优秀”,合格基本没问题。
这里面牵扯甚深。
不管是教谕还是训导,他们都不会刻意地破坏生员前程。
常言道“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相比之下,断人前程的性质有过之而无不及,闹到那一步的话,真是要鱼死网破,不死不休。
所以王复和陈晋提出要参加乡试,张教谕答应得爽快。
虽然并不看好,但万一呢?
无论谁考中了,都是张教谕的人情,何乐不为?
很快安排了科考,让两人来考。
考完之后,张教谕当场阅卷。
王复的文章中规中矩,略显老气,但整体并无问题;再看陈晋的,不禁露出惊讶之色:
“陈晋,你的文章水平进步极大,难道去哪座书院求学进修过了?”
陈晋回答:“没有。唯多看,多写耳。”
张教谕手扶胡须,赞赏地道:“好一句‘多看多写’,貌似轻易,可有几人能真正做到?陈晋,你很好,开窍得及时。三十而立,正值壮年,前程可待。”
“多谢教谕大人的教诲。”
“好了,你们回去等通知吧,应该没甚大问题了。”
后面的事,就是走流程,审批,诸如此类。
在回去的路上,王复兴奋地道:“陈兄,咱们什么时候启程去州城?听说越早越好。”
他说的不无道理。
古代出行,尤其是出远门,是一件充满了意外和凶险的事。雨雪、疾病、贼寇、甚至妖邪……
诸多不安全因素,谁都不敢保证会碰不到。
因此出远门时,往往都是成群结队,结伴而行。家境好的,自有健仆随从,还有保镖,而或直接请镖局的人马护送。
在大乾朝,对于赶考的生员士子有相关政策保护,沿途可以入驻驿站等。
但主要的出行安全问题,都得靠自己。
最多出了事,官府衙门会迅速查办,可到了那时,还有什么意义?
从茂县到高州郡,正常行程,差不多半个月左右,称得上路途迢迢。
所以最好的解决方案便是提前一个月左右出发。
如此一来,抵达州城后还有时间进行修整,踩点,以及温习功课等。
陈晋也同意这个方案。
当下两人约定后,便各回各家。
接下来数天,剑铺仍没有开门的迹象,各大街道变得萧条了许多。
大伙们都在等待一个结果,等待一个可以接受的规矩。
这天下午,石奇峰大步来到后宅,神态有些焦急的样子:“先生,王家出事了。”
陈晋放下手中的笔,问:“出了甚事?”
“就在昨天,王远山在衙门中与赵县令起了矛盾,被扣押了起来。消息传回王家后,王复担忧其父安危,竟直接闯入衙门,并动了手。”
“嗯?”
陈晋眉头紧锁,立刻嗅闻到了“阴谋”的味道:“王远山为人圆滑,长袖善舞,怎么可能与赵县令翻脸?”
石奇峰一摊手:“谁知道怎么回事?我的猜测,多半是被设了个局。堂堂七品县令大人要设局害一介富商,即使王远山再有本事手段,也躲避不过去。”
陈晋为之默然,然后问:“那王复呢?”
石奇峰苦笑道:“王复小儿闯入衙门,双方冲突之下,他抢了皂吏的腰刀,并砍伤数名衙役,简直是昏了头。”
陈晋沉声道:“断无可能!他虽然任侠意气,性子不够沉稳,却绝不会莽撞做出这等事来。”
石奇峰叹口气:“衙门的告示便是这么写的,罪名如帽,直接扣到了头上。说王复犯案伤人,伤的还是公门中人,赵县令勃然大怒,直接革除了他的秀才功名。”
一县之尊,手握权柄,如果县内生员犯下恶行罪案,县令可革除其功名,再进行抓捕和收监。
陈晋霍然站起:“王家父子皆已下狱?”
石奇峰微微颌首:“昨天抓了,今天又都放了出来。”
陈晋目光一闪:“以钱买命?”
“是的,据说王远山舍弃了所有的身家财产,这才换得赵县令松口,把他们父子放了出来。一夜之间,王家败了。我琢磨着,那赵大人早就盯上了王家,偏偏王远山还不自知,以为有得谈,结果谈出了这么一场大祸。”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你刚才说了,此局无解,就算王远山不出面来谈,一样躲不开。”
石奇峰点头道:“确实如此。赵县令要立威,要杀鸡儆猴,早选中了王家。既可立威,又能抄没大笔钱财,一箭双雕。哎,这就是破门县令啊!当真是威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陈晋问:“那王复他们现在哪里了?”
石奇峰回答:“王家大宅已经被查封,家财散尽,树倒猢狲散,剩得他们一家子无所依靠,被衙门差役赶出了城。只能去外地投靠亲戚,而或到乡下躲避过活了。”
陈晋又问:“他们是什么时候出城的?又是从哪个城门走的?”
石奇峰想了想:“出城的时间不久,至于哪个城门嘛,距离王家大宅最近的,乃是西门,应该是从那儿离开。”
陈晋急声道:“不能是‘应该’,需要确切地点。”
石奇峰问:“先生,你要去送王复吗?也是,毕竟相交一场,这家伙品性其实不错,就是想法有些天真。不过他遭逢巨变,恐怕无颜见人……不,不对!”
说到这,这位老江湖猛地反应过来:“先生,你是担心赵县令心狠手辣,会赶尽杀绝?”
陈晋面色冷峻:“正是。城中不好下手,可当到了城外,入夜之际,便再无顾忌。”
“好,我立刻去备马。”
石奇峰不多啰嗦,快步而出。
陈晋伸手抓起剑匣,口中叫唤一声:“小慈。”
“小慈在呢。”
红眼乌鸦应声而来,它的伤已经养得差不多了。
陈晋一挥手:“你知道该怎么做,去吧。”
“明白。”
小慈振翅飞出,掠上高空。
空中红霞弥漫,日头西落,夜幕在靠近。
(本章完)
(/bi/285532/172375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