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剑出人间 > 第46章 46:浪子回头,陈晋发了

第46章 46:浪子回头,陈晋发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王复获悉相关信息时,已是第二天下午。
    他立刻跑去找父亲王远山:“爹,事实证明,陈晋说得对,所谓仙长,不过是神棍。什么逆天改命,都是骗人骗钱的话术。”
    王远山一向精明,却在这里跌了一大跟头,相比被骗走的钱财,他更难以接受的是:
    如果不能逆改时运命数,那儿子的功名前程怎么办?
    想到这,便不禁心烦意燥,大声道:“所以你就要跑出去找他玩了?”
    王复摇摇头,很认真地道:“爹,我悟了。”
    “嗯?你悟了什么?”
    “陈兄还跟我说过,做人最重要是靠自己。因此,我决定闭关,老老实实地寒窗苦读,不信考不上。”
    听到这话,王远山一脸欣喜地看着他,忍不住流出了眼泪:“复儿,你能领悟到这一点,为父十分欣慰,你终于长大了。”
    王复又道:“我始终坚信,陈晋是个有本事的人。他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不能失信于他。”
    王远山眉头一皱:“你要借书给他?”
    王复重重一点头,接着道:“但我不会特地借口出门,就让阿平送去即可。”
    这一次,王远山没有再阻拦,因为他确实看到了自家儿子的改变。
    这种自觉性的改变,弥足珍贵,浪子回头金不换。
    ……
    “陈公子,这是我家少爷借给你的书,《四经注释全集》,先送十本过来,等你看完了,再换新的。”
    小厮阿平来到青山武馆,恭恭敬敬地递上一口四四方方的木匣子,书就在匣内存放着。
    陈晋接过,打开,见书籍保存得十分精细,像新的一般。
    由此可知,王复之前也没怎么翻阅过,大概率是束之高阁,当成了摆设。
    便道:“多谢了。”
    阿平又问:“我家少爷还说,若有其他需要,请陈公子尽管吩咐。”
    陈晋呵呵一笑:“不用了。你回去转告你家少爷,让他安心读书就行。”
    “好。”
    阿平告辞离开。
    书籍在手,陈晋再去翰墨街那边购买了足够的笔墨纸张,用来抄写。
    一边读,一边抄,一比一完整誊写下来。
    这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有用的方法。
    练字,读书,两不耽误。
    而在此过程中,红眼乌鸦小慈就安安静静地伺立在一边,认认真真地听着,看着。
    它也被分到了一份文房四宝。
    陈晋观看过其用嘴巴醮墨写字,一笔一划,字体秀丽,像那么回事。
    日子忽忽而过。
    开始那一阵,石奇峰还担心会被捕快衙役找上门来,但过了好些天,风平浪静。
    城内的风声起得快,散得也快。
    有消息出来,说赵主薄一行是在隔壁宜县出的事,茂县这边只负责配合侦查。
    终归到底,还是此案做得蹊跷,而且两县交界那一大片地方山高林密,地形复杂,人迹罕见,极为容易遭人毁尸灭迹。搜查了十多天,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查到。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无从着手。
    赵主薄等人失踪后,赵家上下没了主心骨,去茂县衙门告状被踢皮球,去宜县那边都不知该找谁,两头不到岸,只得写信去信州主家寻求帮助。
    然而还没等到回信,家里头就起了内讧,乱了起来。
    正所谓“树倒猢狲散”,赵主薄有一妻两妾,儿女数名,为了争夺最后那点家产田地,平日积攒下来的矛盾很快爆发,大打出手,四分五裂。
    这一家,算是败了。
    世道浮沉,潮起潮落,多少霸道风光,多少悲欢离合,终究落得一场空。
    此事告一段落,石奇峰放下心来。
    他自从得到了陈晋的指点,打铁铸造之术突飞猛进,越发精湛,干脆不开武馆了,直接换了招牌,简简单单,唤作“青山剑铺”。
    招牌是陈晋亲笔所写,铁画银钩,十分精神。
    有此铁匠铺,既可以实践技艺,又能赚钱,反正比开武馆要简单得多。
    武馆是人对人,各种事务缠身;铁匠铺则是人对物,铸造出精良的刀剑兵器即可,不愁卖不出。
    生活之事,必须要有进项才能维持得住,否则只会坐吃山空。
    原本石奇峰一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凑合地过。
    但多了陈晋之后,完全不同了。
    陈晋对饮食吃喝颇有要求,不但要吃得多,还要吃得好,并非性子苛求,而是修行必然。
    炼精化气,若无精可炼,又怎能有提高进步?
    特别是晋升第二境后,吃得越发精细,这才能填饱肚子,正应了那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再加上别的开支花销,读书用品等。
    生活成本直线上升。
    他那锭硕大的金元宝都找机会兑开来用了。
    等过了风头,石奇峰再去把箱子挖出来。有这一笔钱财支撑,才能把铁匠铺张罗起来。
    又收了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学徒,名叫“阿铁”的。
    阿铁出身农家,没有读过书,性子木讷老实。最重要的是体格粗壮,颇有几分蛮力。
    这也是个吃货,家里实在养不活了,能到铁匠铺里当学徒,阿铁爹娘对着石奇峰又跪又拜的,感激零涕。
    除了学徒阿铁,还找了个厨娘,负责买菜做饭,以及洗衣服等杂活。
    如此一来,摊子就算支棱起来了。
    而陈晋则搬离偏房,将偏僻后院收拾出来,住了进去。
    这样的话,环境清幽,无人打扰,不管是练剑、还是练气,而或读书写字等,皆可心无旁骛。
    进门之前,石奇峰对学徒对厨娘都严令训诫过,让两人知道,陈晋才是此间主人。
    两人自无二话,毕恭毕敬地称陈晋为“先生”。
    春花秋月,中元过了到中秋。
    陈晋抽空回去两天,与家人一起过节,很快又回城,继续用功苦学。
    继而入冬,天气转冷。陈志进城来,给陈晋送两袭厚实的棉袍,都是由陈杨氏和苏素一针一线地缝制而成。
    临近过年,陈晋再度返乡回家。
    这一次,他是坐着马车,带上石奇峰一起回去的。
    过年期间,铁匠铺熄了炉火,留下学徒阿铁看守就行。
    当马车抵达大塘乡,行驶进去,很快引起了围观,众多乡民交头接耳,纷纷传达一个令人惊诧的信息:
    陈晋衣锦还乡,发了!
    不知不觉,本书十万字了,达成了个小目标,不知有多少人在真正追看,以及支持!
    
    
    (本章完)
    (/bi/285532/17237593.)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