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女频小说 > 美娱:从饰演小海狸开始 > 第28章 The Voice

第28章 The Voice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阳光小美女》是一部励志电影,甭管戏里戏外它都挺励志的。
    戏内,它说的是平凡的一家有着无数的烦恼,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人生中的loser。
    但即便是这样,当家里最小的孩子想要参加选美比赛时,全家人还是一齐上阵了,陪她努力陪她闹,所有人都在帮助她走向成功。然后,大伙也在欢声笑语中迎来了新生。
    整部电影想要对外传递的理念是: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戏外,这部电影则更加励志。
    当年,在看这部电影时,伊莎贝拉便听闻,这部电影的剧本其实创作了好多年,但因为无人看好所以一直得不到投资,然后,某一天,幸运女神微笑了,接着它便以一千万美金不到的成本博得了一亿美金的票房,并斩获了奥斯卡。
    虽然伊莎贝拉已经记不清这部电影拿的奖项具体是什么了,但当十倍回报和奥斯卡同时出现时,她要是拒了,那就是她脑壳有问题了。
    是的。
    在伊莎贝拉看来,这个项目那就是她等的、除了HP以外的未来。
    至于在发现惊喜后,伊莎贝拉为啥不直接答应?
    很简单:
    一来,那是她没有超人般的记忆力,她不知道《阳光小美女》的编剧是谁,所以,在剧本没有名字时,她得把故事看完才能确认手中项目与前世记忆是否匹配。
    二来,那则是她不想丢掉谈判中的有利位置,当下,那是奋进找她合作,她若是赶着答应,那不就是化主动为被动了吗?这不是大傻逼行为吗?
    所以,在看完剧本,确认自己拿的本子就是《阳光小美女》后,伊莎贝拉这才做出要拿下项目的决定,但,她并没有让老妈直接找奋进,因为这种找也会让她陷入被动,而如何能保持主动嘛……翌日中午,伊莎贝拉再次猫到哥伦布身前,和他聊起了项目。
    她想要看看,这位老哥,有啥想法。
    哥伦布又不是第一天混江湖的,在第一时间就瞧清了伊莎贝拉的来意。
    “伊莎,你觉得那个故事不错?”
    他一边吃饭一边问。
    “嗯嗯嗯。”
    小姑娘将脑袋点的和啄木鸟一般。
    如此情形让哥伦布顿了一瞬,接着摇头,道:“伊莎,我尊重你的喜好,但,我想和你说一个现实,不管你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喜欢的这个故事,你其实都接不了这个本子。”
    “Why?”
    伊莎贝拉很不解。
    “原因很简单……”
    哥伦布也不兜圈子,直接道:“第一个原因就是我昨天说的,它不符合商业片的写作标准,不管奋进把本子拿给哪一家公司看,它们大概率都收获不了投资。”
    “所以这个项目是很难建立的。”
    “我有这个自信。”
    “噢……然后呢?”这个原因伊莎贝拉接受。
    因为在她的前世,《阳光小美女》就是一个难产项目嘛。
    但当哥伦布用‘The  first  reason’来讲述原因时,《阳光小美女》这个项目在他的眼里应该就有很多问题。虽然现在不是学习时间,但伊莎贝拉依旧想要窥探一下,好莱坞里的专业人士到底是如何判断创意的好坏并给电影立项的。
    “Okay,第二个原因则是故事的设定和你的形象不符。”
    眼见伊莎贝拉听得认真,哥伦布也就放下了勺子,手肘撑桌,掰着手指头道:“伊莎,请你告诉我,你现在的对外形象是什么?”
    ‘?’
    这个问题听得伊莎贝拉眉心微蹙,但下一秒,她反应了过来。
    “你是说赫敏·格兰杰?”
    “Yeah~”
    哥伦布点了点头,道:“现在,所有人都觉得你是赫敏·格兰杰,并且,影版的赫敏·格兰杰的人设是非常好的,你漂亮,有才华,是能被孩子大人同时接受的高知女性。”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请你回忆一下,昨天我们看到的主角追求是什么?”
    “选……美?”
    伊莎贝拉犹疑了一瞬。
    她觉得自己好像明白哥伦布想要说什么了——
    “导演,你的意思是,赫敏·格兰杰不能在银幕上搔首弄姿?”
    “啪——”
    哥伦布打了个响指,笑道:“很棒!格兰杰女士!你知道自己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
    银幕经典不好塑造更不好保持。
    当一个银幕角色能给大众带去深刻印象后,大众心里最希望的,那就是让这一份美好永远停留,并且,大多数人,其实是希望演员能一直扮演这个角色的。
    这种诉求的确是一种心理上的变态,但也是一个明星能一直长红的原因。
    拿哈里森·福特来说,人家是真演了一辈子的汉·索罗。
    他在生活里,的确有着各种各样的负面新闻,但那些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他不会去做那些和银幕上强调的个人英雄主义相违背的事情,又或者说,就算他做了,那也报不出来。
    而他平时出现在大众面前最多的消息是什么呢?
    那都是七十多岁开飞机——
    说实话,这个行为其实是很危险的,大家也都知道,但所有人都不在乎。
    因为福伯在银幕上的形象就是放荡不羁,肆意飞扬。
    所以他七十岁开飞机那就是正常的!
    尤其是当他红了五十年,喜欢他的人都已经老了,不少甚至都已经死了时,粉丝的身体在一天天的退化,但偶像还能飞?哇喔,那看的是人吗?
    那他妈是青春!
    汤姆·克鲁斯也是一样,他演了一辈子的伊森·亨特。
    靓汤是因为帅而成名的,所以老了也一直在强调自己依旧很帅,他的抗衰老新闻都不知道出了多少了,很多抗衰老手法那都是违背生理学常识的,但新闻照样发,粉丝照样喊。
    为什么?
    那就是因为他的粉丝喜欢他帅喜欢他拼啊!
    他要是不帅了,不拼了,那他粉丝的青春不就死掉了?
    好莱坞公式可能有些无情,但真相是不会因为个人意志而改变的,并且,全球粉圈都一样。所以,当伊莎贝拉演了赫敏后,她这辈子还真就不能去触碰一些与之相反的角色了。
    那么做是在毁路人缘,粉丝缘。
    当然,最重要的是……
    现在,华纳还想赚钱呢。
    “Okay……Okay……”
    演员拥有经典角色后,与之融为一体便能获得终身饭票这种事情伊莎贝拉还是懂的。
    因此,这个理由一出现,伊莎贝拉便明白,《阳光小美女》这个项目或许真的不适合自己,先前自己的‘未来论’可能有些错误……
    就在她长出口气有些遗憾时,哥伦布又说道:“其实,除了这两点外,还有第三点。”
    “那就是你喜欢的项目属于奋进。”
    “奋进的目标那不是革制片厂的命吗?”
    “如果他们只是在嘴上说说垄断制作,那六大最多也就笑笑,不会当真,但当他们真的这么干后……就算华纳同意你去拍,其他五大也会阻止的……”
    “毕竟,现在的你是赫敏·格兰杰。”
    “六大都没开发你的观众缘呢,然后奋进就想先享受?”
    “他们配吗!”
    哥伦布摊手耸肩。
    “hahahaha~”
    伊莎贝拉则笑的很开心。
    说真的,这个问题她还真没有注意到。
    但随着哥伦布的提及,伊莎贝拉便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峻。
    经纪公司提供的打包服务本来就恶心到六大了,现在,这些人还想把六大当成提款机?把六大的传统制片业务变成勒死六大的绳索?
    如果经纪公司是偷偷摸摸的干的,那六大没发现是他们的问题。
    但当经纪公司光明正大的开枪后,六大要是还能被他们勒住,那他们就不是从好莱坞黄金时代杀出来的资本了,要知道,当年,想活着就得沾血。
    他们那时候的对手是谁?
    那他妈的都是洛克菲勒!是通用电气!
    “好吧……我放弃了……”
    哥伦布的理由很充分,且现实,所以伊莎贝拉便决定和《阳光小美女》说再见了。
    明知南墙还去撞那是天蝎座。
    她又不是天蝎。
    但就算她放下了一切,心里还是有些泄气的。
    而那伐开心狂吃饭的模样则让哥伦布有些好奇,“伊莎?”
    “嗯?”
    “你就这么喜欢这个项目吗?”
    “呃……也不是吧……”
    伊莎贝拉顿了一下。
    抬起头,诚实道:“我喜欢这个项目是因为我不知道除了拍摄HP外还能干些什么。”
    小姑娘的意思很明确,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
    可这句话落在哥伦布的耳中,那则是伊莎贝拉遇到了所有童星都会有的烦恼——
    迷茫。
    当一个孩子在本该上学的年纪成名之后,他们首先面对的自然是成名的红利、万众的追捧,但紧随其后的,不是生活上的享受,而是无尽的迷茫。
    因为孩子成名后,他们就无法回归校园了,这会使得他们和社会出现脱节。
    没错,提前的工作不是融入社会,而是脱节。
    当你拥有足够的商业价值时,你的工作的确是源源不断的,但在你失势之后呢?你将找不到一个朋友。因为你在本该读书的年纪生活在了剧组,当你和组里的大人有着年龄差时,你们就是玩不到一块儿的,并且,同事和同学那真的是两个概念。
    所以,几乎每一个童星在失去巅峰后,都会坠入迷茫的深渊。
    若是非要形容,那就是——
    过往浮华烟消云散,现在身边无一亲朋。
    就算是再怎么愚笨的人,在这个时候也会收获痛苦,而聪明一点的……
    哥伦布向后一靠。
    满脸感慨的望着伊莎贝拉。
    聪明的孩子在巅峰时就会寻觅出路了,但很多时候,这其实是提前拥抱无尽的痛苦。
    不过,话又说回来,《Harry  Potter》这个项目真的是比其他所有造星项目都要好,因为项目里的孩子多,大家能和在待在学校一样交到朋友,并且,J.K.罗琳要写七部,大卫·海曼要拍七部。只要计划能够顺利进行,所有人都能赚到畅玩下半生的钱。
    但……
    就算HP剧组里的孩子面临的心理问题不大,在瞧见小姑娘耷拉着个脑袋后,哥伦布还是有些……于心不忍。这不仅是因为伊莎贝拉挺可爱的,更是因为伊莎贝拉现在还真得要个项目,嗯,就连哥伦布都觉得伊莎贝拉得接其他项目。
    因为剧组里的其他人都有项目,丹尼尔已经拍过好几部戏了,鲁伯特和邦妮也有开张,伊莎贝拉明明是组里最优秀的孩子但却没有戏拍?这换成是他,他也受不了。
    So……
    看着伊莎贝拉将餐盘里最后一块牛小排塞进嘴里后,没啥食欲的哥伦布右手轻轻叩桌。
    “嗒嗒嗒——”
    “嗯?”伊莎贝拉抬起了头。
    “我认真的问你个问题。”
    四目相对,哥伦布道:“你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昨天那个故事吗?”
    “呃……其实还好……”
    伊莎贝拉承认,如果昨天的本子不是《阳光小美女》,那她是不会喜欢的。
    唉,她这人最大的毛病就是诚实。
    但她的犹豫则让哥伦布觉得自己猜的没错,清了清嗓子,笑着道:“Okay,如果你真心喜欢那个故事那我现在还真就不知道该如何与你沟通了。”
    “既然你不是真心喜欢,那……我想我还是有办法让你拍的……”
    “真的?”
    只听‘蹭——’的一声。
    伊莎贝拉就像打游戏时被人加了Buff一样,瞬间就来了精神。
    “当然。”
    激动的反应让哥伦布摇了摇头,道:“当你不是真心喜欢那个故事时,我刚刚说的三个问题便能解决了,就比如说,剧本没卖点,设定对你不友好,那我们就改嘛。”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次成型的剧本,所有剧本都是大家慢慢磨出来的。”
    “至于怎么改……我是没时间帮你改的,但你可以自己改了然后拿给我看。”
    “我知道你没学过剧本写作,但这个东西是很简单的,好莱坞里强调的节奏,哪一分钟出现转折,哪一分钟需要抒情,这个都是固定死的,然后剧本里的镜头、时间、光线其实是导演考虑的事,编剧在写剧本时是不用想的,所以,在创作初期,你考虑的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写一个符合你人设的故事,只要故事出来了,那就可以套大纲了。”
    “而故事怎么写……”
    “呃,这个就看你自己了,但我可以给你提供一个思路,我们刚刚说,选美的主题不适合你,那我们就可以把它改成别的,例如,你去年从无到有的成了演员?”
    “Okay,成为演员就能成为主角的奋斗目标。”
    “就这么简单。”
    “然后,你在创作时只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不要改动故事类型,因为改动故事类型那就不叫改剧本了,叫重新写,其他的……呃……你最好把目标写大一点。”
    “因为好莱坞面向的是全世界。”
    “所以这边的潜规则是,再小的故事也要有宏大的叙事。”
    “噢——”
    伊莎贝拉眼睛骤亮!
    她觉得哥伦布说的没问题!
    虽然《阳光小美女》是经典,但在她拍不了的情况下,这个经典也就和她无关了。
    所以,与其按兵不动的继续等待,不如对着现有经典直接修改?在保证内核的同时符合她的对外人设?这应该就能让她最大限度的拥抱成功了吧?
    是!如同哥伦布一样,她是没学过剧本写作!可哥伦布也说了啊,他没时间写但他能看啊!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编剧出身,写的项目那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有这样的人帮忙看着,那就算伊莎贝拉写不来她也敢写!船破一万次现在都不会翻啊!
    So……
    当晚,由于没有工作,伊莎贝拉吃完晚饭便往宿舍卧室的书桌前一坐了。
    咬着笔头想了一会儿,无数思绪纷然涌现——
    “克里斯说了,选美主题不适合我,那我就按照他的意思改成演员……”
    “而演员比赛怎么比呢?这个不好比……噢!我可以把地点从美国搬到英国啊!《阳光小美女》里的主角是去佛罗里达州参加选美小小姐的比赛,那我可以去伦敦西区参加一个什么儿童剧的竞选比赛嘛……主角想要当演员,Okay,连上了!”
    “然后,《阳光小美女》是公路片?编剧想探讨的是一个家庭的百样人生?那我就把主角的出发地改到英国乡村嘛,渴望登上西区殿堂?诶!这样不还是公路片吗?”
    “哥哥爱读尼采?想要成为战斗机驾驶员?唉——这个设定在英国不合适啊,带英的空军那是烂的世人皆知啊,所以……改成姐姐吧……有绘画梦的姐姐,渴望考上维也纳艺术学院但落榜了?嘶……这个设定……算了算了,先写……然后,这个角色还能加点东西,落榜后姐姐便开始讨厌绘画了,但当妹妹想要参加比赛时,她还是给妹妹画了一幅画……”
    “诶?这不是凯瑟琳的行为吗!”
    伊莎贝拉越写越起劲。
    由于玛吉·史密斯说过,对着现实人物写角色很正常,哥伦布也说了,她不需要在写故事的时候写对话,只要把故事写完整了,其他的都可以根据公式填充。
    因此,伊莎贝拉仅用了三个小时,便在晚上的十二点前完成了自己的创作!
    呃……
    说创作那真的是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她就是对着现有剧本改背景。
    而就在伊莎贝拉兴奋的想要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才华’时……
    十二点的时间,去找哥伦布,这怎么看都有些不好。
    所以,她便悄悄地摸到了凯瑟琳的房间门口,敲了敲门。
    “谁?”
    凯瑟琳十点就睡了。
    两个小时的睡眠让她很是迷糊。
    “我。”
    伊莎贝拉悄咪咪的回。
    老妹的呼唤让凯瑟琳不明所以,在等她皱着眉打开灯,‘邀请’伊莎贝拉进屋后……
    “Oh!Sxxt!你半夜喊我起来就是让我看你写的故事?”
    “对啊!”
    “不是!你不能明天给我看吗?”
    “我刚写好……有点激动……”
    伊莎贝拉委屈巴巴。
    凯瑟琳觉得伊莎贝拉这不是激动,而是发癫。
    但在老妹赖着不走的情况下,她也只得眯起双眼看起了剧本——大纲。
    三千多字的故事很快就被她看完了。
    她承认,英国乡村小女孩去西区追梦这个故事挺不错的,挺励志的。
    但——
    “我觉得你这个故事不行。”
    凯瑟琳摇起了头。
    “Why?”
    伊莎贝拉很不解。
    她明明是对着剧本一点点的改的啊!
    “因为你写的目标太小众了。”
    哥伦布让妹妹自己改剧本的事情凯瑟琳知道。
    并且,伊莎贝拉晚上吃饭的时候还说了,让她把主角的目标写的大一点,“虽然伦敦西区全球闻名,但那是以前,现在已经不行了。”
    “根本就没法和影视比。”
    “然后,你写的还是儿童剧,如果我是观众,我看到这个第一眼就没兴趣了。”
    “接着,我想说,表演这个东西不好竞技。”
    “一个人演的好不好?观众是很难分辨出来的,重点是,所有的分辨还有主观色彩?”
    “而更重要的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演赫敏也是靠本能演的吧?”
    “So,你给自己写了一个需要展现演技的剧本?”
    “Wow~”
    “你这是为难自己诶。”
    “……”伊莎贝拉沉默了。
    好像是这样昂!
    表演这个东西的确不好竞技;
    儿童戏剧这个东西的确有些小众;
    当然,最重要的是,一个靠本色出演的家伙给自己写了一个需要进行演技Show的故事?
    噢——
    她真的是有点大病。
    “所以我一个晚上白忙了?”
    伊莎贝拉有些失落。
    方向不对,全盘皆输。
    但凯瑟琳到不这么觉得,“我觉得其他都还好,唯一要改的是主角的目标。”
    “表演这个东西不好展示的,其他的……诶对了,你要不直接改成音乐好了?”
    “钢琴比赛,来一个世界性的show,然后主角的目标是英国赛区拿名次,但……”
    “最后她进了世界赛?”
    “这个怎么样?”
    嗯?
    伊莎贝拉觉得可行。
    英国乡村出生的小女孩因为热爱音乐,渴望在大区的钢琴大赛上获得名次,但结果过关斩将的进了世界赛,这个的确是有升级的爽感的,甚至还有突破再突破的惊喜。
    但——
    想了一会儿,伊莎贝拉又觉得不行。
    因为英国乡村长大的小女孩大概率学不起钢琴。
    这是逻辑上的Bug。
    她们接触最多的只能是唱歌,并且,她们还进不了唱诗班,只能靠本能唱。
    是的,在很多人的眼里,欧美人的音乐能力之所以比东方强那是因为他们有着唱诗班,这玩意在欧美算是音乐教育的启蒙班,这个观点既对又错。
    对,那是因为唱诗班在欧美的确属于穷人家孩子的音乐启蒙教育课;
    错,那是因为唱诗班在欧美是不对女孩开放的,只有男孩才能进去上课。
    像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每年圣诞搞的颂歌仪式,那个唱诗班里的孩子都是男的。
    所以,当主角的设定有着乡村、女孩时,甭管是音乐还是唱歌,那都是行不通的……
    ‘诶等等!’
    ‘女孩渴望教育,但却上不了学,这矛盾不就出来了吗?’
    正当伊莎贝拉想要否掉老姐的提议时,她忽然觉得老姐说的就是最好的本土化改造啊!
    英国乡村出生的女孩喜欢音乐,但没钱学习且唱诗班不收,所以只能自学,这么一设定后,主角的出身不就已经贬到低点了吗?和《阳光小美女》里的‘贫苦’一模一样!
    然后,某一天,她想参加唱歌比赛,家里人都不看好她,因为她没受过教育,全是自己玩,这不就和《阳光小美女》里,全家都是loser,但主角乃是太阳的设定完全匹配吗!
    接着,从乡村到大城市的过程,一家人的折腾,又是《阳光小美女》强调的心灵之旅!
    最后,在一家人的支持下,主角意外的拿了大区冠军,进入世赛……
    这和低出身放在一块儿,那就是纯粹的爽文结局啊!
    最最最重要的是,当故事讲的是唱歌时……
    “Oh!My!God!”
    “我想我知道这个剧情该怎么改了!!”
    伊莎贝拉很兴奋——
    “凯莎,你之前是不是希望我超越Robbie  Williams?所以我们直接把目标改成唱歌怎么样?主角喜欢唱歌!参加唱歌比赛!因为唱歌看的只有天赋,很符合乡村起点!”
    “然后,主角通过天赋和自学通杀所有对手!这不仅符合赫敏人设还能让观众看爽!”
    “至于比赛怎么安排……怎么和公路片结合……”
    “凯莎,你觉得比赛叫The  Voice怎么样?”
    “我们设计一个三段式的比赛,一层一层的打过去!”
    感谢千和绾的打赏
    备注:①现实中《阳光》一直拍不成和奋进想要主导项目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最初想要开发它的人叫詹姆士·沙姆斯,这一位是李安的御用制片人,《卧虎藏龙》的剧本就是他先写的英文,然后让李安翻译的中文,以保证欧美人看得懂。当这种人着手改剧本时剧本是不可能改不出来的,但最后他放弃了,因为奋进不愿意放弃主导权。詹姆士·沙姆斯是环球的人,他的焦点影业是环球投的。并且,《阳光》最后能做成,也和奋进撤了有关。在发现自己不撤项目做不了后,奋进这才把本子给传统小厂做,但,他们保留了投资额,可就算是这样,六大依旧不让他们入制片的场,最后发行时福克斯是以1100万美元+10%的票房分红买断发行权的,这在好莱坞不是一个正常价格。说白了,你想革六大的命六大能整的你跳楼。②英国唱诗班不收女孩的历史有九百多年,直到22年,终于干不过平权了,英国的圣保罗大教堂才吸纳了两名女孩。并且,当年,在德国,还有人因为唱诗班不收女孩的事把教会告了。然后,非宗教性质的童声合唱团,按照传统也是不招收女性的。现在大肆招收女孩的,基本上都是新团,因为……平权。
    
    
    (本章完)
    (/bi/285514/17237611.)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