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即斩旧日,又灭新朝
【电影《哈利·波特与哲学石》忠实地改编了原著!导演克里斯·哥伦布将小说中的冗长叙事精简成一部引人入胜、甚至常常令人激动不已的银幕冒险!】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是今年最不容错过的电影,没有之一!导演克里斯·哥伦布将J.K.罗琳的头脑风暴完美的拍成了画面!栩栩如生的魔法世界让人着迷!】
【电影《哈利·波特与哲学石》绝对不会让任何一个走进影院的书迷失望!不论是演员的演技还是布景、服装、化妆、特效都恰到好处,有时甚至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即使是最愤世嫉俗的电影观众也会为《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着迷!HP的电影是对畅销图书的一个完美补充!所有人都在竭尽全力的给大家带来快乐!】
【……】
11月5号,首映礼结束后的第二天,漫天漫地的报道便霸占了大众的视线。
英国本土媒体,如《卫报》《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它们极尽溢美之词,将影版的HP吹的是天花乱坠。而受华纳邀请,横跨大西洋,来伦敦参加首映的美国媒体,像《好莱坞报道》《纽约时报》《时代》,那更是不遗余力的在为影版的HP摇旗呐喊。
虽然好评背后的故事有很多,英国媒体怎么可能会说自家项目有问题呢?美国媒体在收到邀请函的同时也拿到了华纳的润笔费,因此当下市面上只会存在积极且正面的报道。
但……
这重要吗?
所有的文娱项目都离不开营销。
并且,只要你作品够硬,能够撑得起大多数的期待,那再多营销也只是广而告之。
所以,当华纳、主创团队、甚至观影嘉宾、图书粉丝都对《魔法石》的质量很满意后,外界的赞美对于大伙来说那真的是理所应当。
然而,就在忙完首映的主创团队可以按照宣发流程安静的等待电影上映时,因电影热度的高企而出不了门的第一个受害者出现了。
她是海伍德家的人,但不是伊莎贝拉,而是凯瑟琳……
“你说什么东西?”
“你不去上学了?”
“Why?”
2001年的11月5日是星期一。
由于昨天的首映礼忙到半夜才结束,因此没啥事的伊莎贝拉今个便睡到自然醒了。
然后,十一点才起床,准备吃早中饭的她忽然发现,本该在上学的老姐此刻和她一样,睡眼惺忪的坐在餐厅里,等待着老妈的投喂。
这一场景把她看的就是一个激灵。
在等她问出心中疑惑后——
“因为凯莎没法上学了,她们班上的人都在讨论Harry Potter。”薇薇安一边在厨房忙一边解释道:“这是她们学校的意思,她们教务主任今早打电话跟我说的。”
虽然圣保罗女校是九大公学之一,里面学生的素质都挺高的,但,再高她们也是人啊!
去年,凯瑟琳的同学在得知伊莎贝拉拿下赫敏后就暴动过一回了,只不过当时距离电影上映还早,所以没有造成太大的混乱,可今年?
电影马上就要上映了诶~
华纳在宣发上砸了一个多亿诶~
全民都在讨论HP诶~
那假设,你的同学是赫敏的姐姐,你能忍住不问情况吗?
别开玩笑啦!
我就算是相信母猪会上树,我也不会相信你能闭上嘴啊!
So……
暑假一过,新学期刚开始,圣保罗女校里就已经有很多人在找凯瑟琳打听HP的消息了。
嗯,不只是班级上的人在问,而是全校都关心。
华纳放完最终版预告后,向她打听电影剧情、剧组秘辛的人就更多了。
这些事情伊莎贝拉其实都知道,凯瑟琳早就和她说过,但由于凯瑟琳当时表示问题不大且照常上学,所以她也就没太在意,而现在,凯瑟琳去不了学校了?
“我怎么感觉圣保罗是在劝你退学啊?”
帮着老妈把简单的早午餐端上桌,伊莎贝拉一边吃着燕麦水果捞一边望向凯瑟琳。
“你的感觉没有错。”
凯瑟琳笑着道:“老妈说,学校建议我等HP的宣传期过了再回去。”
“这其实就是在变相的劝退了。”
伊莎贝拉沉默了。
因为不出意外的话,HP是要拍上八部的。
并且,八部的拍摄时间还非常的紧凑。
这意味着未来每一年可能都会有HP上映,市面上会有HP的宣发。
所以,如果凯瑟琳一遇到宣发就要躲风头,那她还上什么学啊?
对吧?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她一直待在学校,那还真会给学校带来管理上的麻烦。
“所以你是怎么想的?”
伊莎贝拉一脸复杂的望向老姐。
“退学就退学呗,我又不在意这种事情。”
凯瑟琳满不在乎的说道。
她去年就想退学了。
如此回应让伊莎贝拉看向老妈,一直在关注女儿们的薇薇安笑了一下,道:“这一次我是支持凯莎的,因为现在的她真的不适合继续上学了。”
“至于退学之后干什么……”
“我还是希望她能继续读书。”
“我目前的想法是带她去剧组,如果华纳允许她进组上课,那我们就直接住在组里。”
“这样我也就不用来回跑了。”
“而且我相信华纳是会允许的,这么做对拍摄有利,你能一直待在组里。当然,如果不行的话,那我就给她请个家庭教师,然后……继续两头跑呗。”
薇薇安说得轻松,但实际上……
“彳亍口八。”
伊莎贝拉想了一下,觉得老妈的想法或许已是当下最好了。
当九大里的圣保罗都接受不了舆论风暴时,就算她们给凯瑟琳转学……最后的结果其实也是一样的。只要凯瑟琳还是她的姐姐,那凯瑟琳就不可能拥有安生。
伊莎贝拉的沮丧也让薇薇安伸出了手,摸了摸她的脑袋。
“宝贝,别这样好吗?”
“我知道你希望凯莎能继续在圣保罗就读,但还是那句话,成名是有代价的。”
“没有一个人能在享受荣光的同时拥有隐私,凯莎能在老爸离开我们后继续在圣保罗读上一年已经很棒了,这都是你的功劳。”
“然后,我想说,如果你真的希望凯莎接受好的教育,那让她进组学习其实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她成绩再优秀,也不如玛吉·史密斯、大卫·海曼写一封推荐信,不是吗?”
“……”
伊莎贝拉呆住了。
停顿两秒后,她笑出了声。
生活在25年的人应该都知道国外顶尖学府走的都是血脉传承的路线,这个就不拓展了。
玛吉·史密斯的牛津血统前面也说了,而HP的制片人大卫·海曼读的则是哈佛。
说现实一点啊,你学再好真不如人家打个电话。
“Okay,老妈,我知道你这是在安慰我,但我依旧想说你说得对。”
伊莎贝拉感慨的摇了摇头,接着望向凯瑟琳。
对方一直在盯着她看,那坦然自若的模样……
好吧,早在去年,凯瑟琳就已经拥抱了家庭。
伊莎贝拉承认啊,之前,她曾幻想过,自己正式走红后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可能走到哪儿都花团锦簇?可能人人见了都会友善问好?
但她千算万算都没算到,HP的影响力竟然最先作用在了凯瑟琳的身上。
电影还没上映呢,凯瑟琳就要被迫退学了?
我滴个乖乖!
这就是英国人自己的《星球大战》吗?
太离谱啦!
而就在伊莎贝拉对这种展开有些无奈时,饭还没吃完呢,薇薇安的手机便又响了起来。
拿起一听,那是鲁伯特打来的,找伊莎贝拉——
“噢伊莎~你们家还好吗?”
“我有一件事情想和你说,我弟我妹上不了学了!”
“我妈今早把我弟我妹送去学校,然后,不到一个小时,学校那边就打电话让我妈去接人了,因为所有人都在问他们昨天首映礼的事情。”
“所有人都想知道电影拍的怎么样!所有人都想知道电影到底好不好看!然后我弟我妹他们还说你知道吗?他们还说!接着,Oh my god!整个学校啊,我妈说是整个学校啊,所有人都在草坪上听他们讲故事!谁来都拦不住!”
鲁伯特家也遭重了。
而他弟弟妹妹的社交牛逼症也让伊莎贝拉瞪大了双眼。
全校人都在草坪上听他们讲故事?
知道的明白他们是在分享HP的电影内容呢,不知道的还以为隔壁又打过来了呢!
感慨两句,挂断电话。
没过一会儿,邦妮又来电了,找的还是伊莎贝拉——
“噢~伊莎~你那边还好吗?”
“我哥刚跟我说,他已经快要被朋友圈淹没了,他跟我说话时甚至用了十几个爆炸,就Boom、Boom、Boom,想表示自己的脑袋已经被问询炸烂了。”
“哇,我是真没想到啊,Harry Potter会让我的家人没法生活吗?”
“这真的是……难以置信!”
邦妮也遇到麻烦了。
而和伊莎贝拉的遭遇相比,她的情况更加的惨。
因为她演金妮这件事情是她哥怂恿的。
作为邦妮加入HP的幕后推手,她哥平日在外肯定吹了很多,那现在……电影上映了……
你怎么样都得把吹过的牛逼变成现实,对吧?
不说带我们去看首映礼,包个场带我们去看电影总没问题吧?
交换境况,互相安慰。
在等伊莎贝拉把电话挂断后……
蛋妞、少爷等人也相继来电了。
伊莎贝拉自觉自己不是个变态。
但此刻,她依旧得承认,在发现大家境遇相同后,她的心情忽然就好了一点儿。
因为大家都在受苦啊!
既然是有难同当那她还有什么好无奈的?
咳。
这话听起来是有点不要脸,但是她的真实感受。
而在她心情好起来后,她又觉得,身边之人的追捧对于他们来说还真不是一件坏事儿。
大家越关注HP,越想知道HP是什么样子,那HP就会越成功嘛。
伊莎贝拉想的没错,从理论上来说,大众的关注和电影的票房就是成正比的,但同时,她也把世界想的太美好了,因为人类这个物种也有着生物的多样性滴——
在凯瑟琳遭遇学校劝退的当天下午,伊莎贝拉便直观的感受到了大众的热切。
她们家吃的菜都是净菜嘛,食品公司每天都会送。
由于给富豪提供服务的公司人员流动并不大,你要是天天换人送菜我还不敢开门呢。
所以大家都是认识的。
然后,在今日配送菜品的过程中,营养师阿姨和司机大叔都热切的从身后摸出了《哈利·波特与哲学石》,他们‘讨好’的向薇薇安表示,想要从伊莎贝拉那儿收获一个签名。
因为他们的孩子都很喜欢HP。
当时,薇薇安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种行为有些不妥。
但,人家在你面前望着你诶,这你怎么好拒绝呢?
于是乎,为了生命安全,伊莎贝拉便满足了他们。
接着,当晚,噩梦便出现了。
不知道是不是食品公司的人泄露了消息,还是别人瞧见了伊莎贝拉给他们签名,总之,六点一过,伊莎贝拉她们便接到了很多的电话。
不是长期合作的保洁公司来电询问她们家是否需要上门服务;
就是绿植承揽公司里的园艺师关心她们家的观赏植物是否需要修剪;
不是曾经的同学、曾经的朋友打来电话想要来家做客;
就是她们的家庭医生主动来电表示——
最近伦敦的气候有些异常,让她们注意保暖,避免风寒。
爆炸啦!!!
虽然以上交流中并未出现和HP有关的话语,但这种突如其来的大量关心其实也算是骚扰了,所以,当连续不断的问候出现后,三人顿时就知道这日子没法过了。
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出现什么。
因此当晚,她们便随便整理了些衣物,关上家里的水电气,逃难似的跑到利维斯登了。
这个时候,就真的只能靠资本保命了!
而在等驻组的克里斯·哥伦布听完了她们的遭遇后……
“啪——”
他笑盈盈的两手一拍,做了个请的动作。
接着,伊莎贝拉便在剧组的宿舍区瞧见了一堆熟悉的身影。
“Damn——”
“你们什么时候来的???”
伊莎贝拉呆住啦~~~
丹尼尔、鲁伯特、邦妮、少爷等人都在组里。
并且都是拖家带口。
“因为家里真待不下去了。”
丹尼尔的老妈苦笑道:“太热情了……他们真的是太热情了……”
“伊莎~再和你打完电话后我家的电话就炸了~”
鲁伯特一脸无奈的靠在座椅上,“你能想象吗?国际汽联都有人找我爸问消息了。”
“他们想要知道电影上映的信息,想要知道什么时候去到他们国家,想要知道我们会不会跑路演,不会的话能给签名照吗?因为他们的孩子都喜欢Harry——PPPPPotter~~~”
在很多大陆人的记忆里,HP是在电影上映后才成为全球IP的,但实际上,这是认知上的偏差,因为在电影立项时,2000年前,HP的全球销量就已经突破1.1亿册了。
当时罗琳只发了三部,平均一本书的销量是3000万+。
去年,电影正式开机时,HP的全球销量更是来到了1.3亿册,这其中固然有《火焰杯》的发布,但同时《魔法石》的销量也一直再涨,按单部算,它甚至已经攀到全球第六了。
总销榜的第六名。
HP不是西方世界里的《星球大战》,而是《西游记》。
若是不然,未来,《霍格沃茨之遗》那种罐头游戏也不可能卖到三千万份。
当HP的粉丝遍布全球时,电影开拍前,他们或许还能控制情绪,因为当时华纳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宣发,但电影真的要上映了?那想要窥视更多的家伙们是真有可能整出各种活的。
因此,伊莎贝拉她们能做的就是……
拥抱变化。
咳,这句话真的是个巨大的回旋镖。
去年伊莎贝拉还让老姐拥抱变化呢,今年她自己就要拥抱了,这真的是……
唉!
不过,既然大家的遭遇都一样,那伊莎贝拉便不再Cos成龙,直呼倒霉倒霉倒霉了。
在组里住下……
嗯,《魔法石》杀青后,《密室》便直接建组了,只不过没有正式开机而已。
克里斯·哥伦布虽然和J.K.罗琳有矛盾,但人家在做电影时是真的劳模,并且,他也是真的尊重原著,大卫·叶茨和他一比那真的是甲级战犯。
而当电影主创不堪其扰的躲进华纳驻地后,外界的纷扰也就影响不到他们了,因为他们可以用‘工作’堵上所有的询问嘛,但他们的‘逃避’并不会影响粉丝们的热情,毕竟大部分人还是找不到他们的,所以,该议论的还是要议论咯?该疯狂的……
再不疯狂我们就老啦~
首映礼结束后的第二天,英国境内所有媒体都在讨论HP。
这是华纳告知‘驻组’人员的消息。
第三天,电影还没上映呢,英国境内各家影院的周边销量就已经涨了17%。
是销售数量涨,不是销售额涨。
增长级别甚至是按M算的,百万。
就他妈离谱。
第四天,沉寂许久的可口可乐跟着东风,推出了刻画着HP图案的可乐。
虽然这玩意就是换皮,但依旧是上市一天便开始补货了。
在等时间来到8号9号,英国境内的所有影院门口那都挂起了HP的彩旗。
因为10号和11号,华纳会在英国全境的所有影院里举办预映。
这算是英国娱乐业的传统吧。
在过去,但凡有排练久、投资高的戏剧准备公演时,剧院都会在正式上演前搞个预演。
其目的有两个:
一是通过预演的方式查缺补漏,调整内容,调整宣发。
二是通过饥饿营销的方式让某某戏剧即将上映的消息传播出去。
例如,某某戏剧真好看啊,它将在下周正式上演,大家一定要去啊。
就这样。
这种口口相传的手段,是消息闭塞时期最好的宣传手法,电影出现后,这种戏剧上的好用手法也就被电影继承下来了,当然,时间来到电视时代后,这种手段其实已经过时了。
但,人总是怀旧的嘛。
并且,这种套路,在以前那都是费雯·丽那种大明星才配用的。
因为胶片拷贝很烧钱的,你扛不起票房那是没法大规模预映的。
So……
当下,又有什么电影比HP更能配得上这个殊荣的呢?
11月10日,《哲学石》在英国491家影院的1137块银幕上进行了预映。
早上十点开始,晚上十点结束,12个小时的时间扫出了360万英镑的票房。
英国影史第一!
第二名是1999年的《魅影危机》,SW。
翌日,11号,虽然这天的预映票房出现了回落,12个小时只刷出了310万英镑。
但,预映两天砍下670万英镑的数据也还是英国的影史第一!
第二名是2000年的《玩具总动员2》。
嗯,英国人的口味是有些复杂的,这边的票房记录并不统一。
可这并不重要。
因为即斩旧日,又灭新朝的事实让英国上下直接就炸了!
自电影诞生之日起,英国的戏剧文化便走向了衰落。
即便英国文化也借着电影的东风走向了世界,莎翁小说被各路导演拍了一部又一部,但对全球娱乐行业影响最深的,其实还是美国的快餐故事。
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夺宝奇兵》《侏罗纪公园》!
是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
是詹姆斯·卡梅隆的《终结者》《铁达尼号》!
是迪士尼的那些动画电影!
英国在丢掉世界霸权后,娱乐领地也被美国占领了!
当西区最卖座的戏剧从《哈姆雷特》变成《狮子王》后,他们的脸其实已经丢完了!
而现在呢?
全部回来了——
【《Harry Potter》让英国重新占领了流行文化的高地!】
【《philosophy's》的大爆是英国文艺界的历史性胜利!】
BBC当天晚上就大书特书了。
虽然《哲学石》是英美合拍片,且制作团队的幕后人员来自美国。
但甭管是英国还是美国,此刻都不在意。
工业衰落是英国自己都承认的事情,这不是一部电影一部文学作品能够改变的,所以,只要HP传播的是英国的文化,且是全英班底,那就是他们在新的交锋中取得了一场胜利。
美国想的则是HP是美国的项目,所有的票房都会返回美国,报账纳税。
不管英国怎么喊,他们都是赚的盆满钵满。
既然一个要面子,一个分里子,并把事情捋清了……
那全球最大的两个噪音制造者便同时嚎了起来!
英美这对共轭父子的家伙那是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赢了!
在当铺天盖地的宣发遍布全球后……
就算你住在火星,你都能知道HP把SW扬了!
而HP把SW扬了???
“MFxxk!Harry Potter这么好看的吗?”
大人们都惊了。
“Mom!Dad!我要去看Harry Potter!”
孩子们发出了最质朴的声音。
在人们的诧异和惊叹中,时间,也来到了2001年的11月16日。
这天,HP在英美正式上映。
接着,短短三天,《哲学石》便在英伦三岛砍下了960万英镑的票房。
加上之前预映的670万,首周票房直接就来到了1630万英镑。
约2330万美元。
北美那边,首日,《魔法石》便在美加两地轰下了3230万美金的票房。
翌日票房逆势上扬,报收3350万美元。
三日再刷2450万,首周共收9030万。
三天时间,英美两地共收1.13亿——
美金!
备注:①英国的首周票房的确计算预映的,只要是有预映的电影首周票房就不是传统的首周末三天,而是加上预映的五天。然后,因为有预映的电影在票房计算上有着时间上的优势,所以在进行票房对比时,英国人他们自己会把票房脱水的,就比如说A电影有预映,B电影没预映,那么在一张表里时,制表方是要把A电影的脱水数据标注出来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英国没有预映的电影一般都不配和有预映的在一块,因为有预映的可能会扑,但没预映的大部分都扑。
(本章完)
(/bi/285514/17237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