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26章 物院也干了【求月票订阅】

第126章 物院也干了【求月票订阅】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这篇论文进步很大,证明框架精简,定理条件也比较充足未有遗漏。”
    “之前给你指出的问题基本都规避了。”
    “准备投哪家期刊?”
    数学科学院,理教楼教授办公室。
    张鲁平坐在办公桌旁椅子上,桌边放着杯茶,右手滑动鼠标浏览屏幕中论文。
    边移动视线审视,边同身旁的刘新杰搭话,从表现来看称得上满意。
    内心略显忐忑的刘新杰,听到导师这番评价,总算把心放进了肚子里,浑身顿时放松的同时,嘴角逐渐上扬浮现出一抹弧度现出笑容。
    下秒连忙开口回应。
    “我打算投给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
    倒不是说他害怕自家导师,主要先前几次实在留下了不少心理阴影。
    被接连打回去修改不说,更是和徐铭的论文,形成鲜明对比。
    为此面对自己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他也是暗自给自己施加压力,下决心写出篇让导师满意的数学论文。
    不管怎么讲,他都是导师唯一的硕士研究生。
    总不能到时候答辩丢脸。
    至于比他后入门的师弟徐铭,人家是直博,和他这种保研的不太一样。
    从暑假开始,他除全身心投入在论文上,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向几位博士师兄请教,尤其同徐铭针对选题方向展开讨论。
    在顺利完成撰写之后,便拿来让导师审查。
    并且值得一提,他还特意选在课题结题这天,正是知道导师心情比较好。
    “那就按你的打算投稿吧,问题不大。”张鲁平从电脑屏幕上收回目光点点头。
    然刘新杰这时却提不起喜色,反而有些五味杂陈。
    毕竟他付出这么多努力,在硕士要毕业时,才撰写出篇能投稿给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的论文,但要知道徐铭刚入学报到的时候就已经在此期刊上发表。
    两相对比下来,让他不得不再次感叹,普通人和天才之间的差距。
    确实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关键单靠勤奋,连徐铭背影都看不到。
    谁让徐铭偏偏是最卷的那个。
    念头在脑海中快速闪过,他接着不再耽搁时间,再次接上导师的话茬。
    “好的导师,那我等下就投过去。”
    话音落下正准备离开,却见虚掩的办公室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
    “张主任没打扰你吧。”
    唐亚愚推门进来,视线直接落在张鲁平身上,主动开口打了声招呼。
    张鲁平闻言立刻抬眼望去,看到是熟人,忙站起身接过话茬招呼其到沙发坐下。
    “老唐来了啊,赶快坐。”
    正所谓数学物理不分家,张鲁平作为数院主任,自然没少和物院方面合作,因此对物院的人不陌生,尤其唐亚愚还是国内凝聚态物理领域专家。
    唐亚愚见此倒也没有拘谨,直接走到旁边沙发坐下。
    不远处的刘新杰,则非常有眼力劲,忙在饮水机处接了杯热茶递过来。
    待双方都坐下,唐亚愚接过并未卖关子。
    直接开口进入正题。
    “今天我这不请自来,是想找张主任帮帮忙。”
    “帮忙?”张鲁平闻言低喃一句等待下文。
    物院和数院本就经常合作课题,互相之间帮忙确实不是多么稀罕的事。
    起码频率上要比信院那边高得多。
    “目前我们物院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上,关于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材料样品的制备,遇到不小瓶颈导致后续实验无法展开。”
    “所以想尝试利用相场模型,来进行模拟计算。”
    “加快材料样品的制备。”
    “就想向张主任借几位相场模型课题人员,来帮助我们模拟预测。”
    唐亚愚快速讲明情况,说完便端起茶杯,边放到嘴边润喉边等待下文。
    霍尔效应发现在一百多年前,即通电导体在垂直磁场中产生横向电压,源于洛伦磁力使电子路径偏转。
    直到二十多年前,克利钦发现量子霍尔效应,在强磁场和极低温下,二维电子气的霍尔电导呈现量子化平台。
    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则是通过材料自身的自发磁化和拓扑能带结构,实现零磁场下的量子化霍尔电导。
    可以说唐亚愚他们团队研究的,乃是属于诺奖级别的重要物理项目。
    不过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提出后,尽管国际上有许多团队都展开了研究,截至目前却没人能实际观测到,零磁场下的量子霍尔电导。
    使得理论无法转化为定理。
    其中最难的环节,便是观测材料样本的制备。
    毕竟要想确认零磁场下的霍尔电导,材料需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能带结构具有拓扑特性,形成一堆边缘态。
    具有长程铁磁序。
    体内为绝缘态,仅一维边缘态参与导电。
    经过整个团队的研究,最终把目标放在,磁性拓扑绝缘体的方向上。
    本来正常情况下要研发制备这种材料,需进行大量的实验不断投入试错成本,不夸张的讲几年都有可能。
    然而在在最困难的时候,相场模型课题却取得成功。
    在学校会议上,唐亚愚得知此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想到了自己项目。
    或许能通过相场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减少实验试错成本以及周期。
    如此只要顺利的话,整个项目的时间有望缩短。
    关键可以在国际上领跑。
    作为凝聚态物理领域,达到诺奖级别的项目,全球参与研究的团队可不在少数。
    甚至不夸张的讲,他们项目的成员,每天到工作岗位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查看国际上有没有什么新闻,不然被别的团队抢先完成实验的话,那么这段时间整个项目内所有人的努力基本白费。
    和打水漂没有任何区别。
    张鲁平对物院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项目,自然是多少了解一些的。
    自己的相场模型能助力国内凝聚态物理研究,这无疑称得上是件好事。
    他对此并无异议。
    不过出于严谨的物理数学态度,最终他并未直接满口把事情答应下来。
    而是讲出自己的担忧。
    “我们的相场模型,目前只在高温合金裂缝上,完成了最终实验值验证。”
    “可从来没有用于量子材料预测?”
    “关于这点我考虑过,既然有可行的方向,无论能否成功总要尝试才行。”
    “这对你们来说耽搁不了多少时间。”唐亚愚接过话茬笑着补充了句。
    张鲁平知道对方这话确实没毛病,作为科研人员确实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性。
    另外正如唐亚愚讲的那样,只是使用相场模型,预测量子材料的话,仅需输入相应参数求解就行,确实花费不了多少时间精力。
    念头停留在这里,略作思索后给出自己的回答。
    “咱们两个院之间互相合作是应该的,但这几天课题组的人在和航发那边对接工作,将相场模型求解器集成到他们的CAE平台上。”
    “估计还要个几天时间才能回来。”
    “这没有关系,年后再进行也是可以的。”唐亚愚闻言未作迟疑直接回答。
    眼下都已经过完元旦,距离月底春节放假没剩几天。
    自然不会在意年前这一小会儿。
    何况磁性拓扑绝缘体材料的制备,本就是项难题。
    张鲁平听到唐亚愚的话微微点头,下秒却又像是想到什么不由多补充句。
    “对了。”
    “徐铭眼下倒在院里,就是他最近在忙自己的数论孪生素数猜想课题,能不能抽出空帮忙要看个人意愿。”
    别人可能不太清楚,他却知道元旦假期里,徐铭心思都在课题研究上。
    主要考虑到徐铭对相场模型的贡献,以及确实没有太大工作量这才提了嘴。
    唐亚愚对徐铭自然不陌生。
    先是自己的博士生李由向他推荐,后面又在量子力学公开课上遇到,并且他对于徐铭的物理天赋很是称赞。
    若非不好从数院抢人,以及担心埋没数学天才,他早想办法把人弄到物院。
    现在听到徐铭能帮忙解决相场模型问题,整个人顿时便忍不住有些激动,忙接过话茬流露出期待的情绪。
    “要是徐铭能来负责相场模型,那可就更好了。”
    “这样吧。”
    “我来跟他讲。”
    反观张鲁平脸上表情猛地一僵,不知为何总觉得哪里有些怪怪的。
    神色略显狐疑。
    “该不会物院也想挖我数院墙角吧?”
    从最开始许崇兴率先挖人,到近期空间技术研究院的梁占军教授,以及航发集团工程师杨启航,眼下瞅着物院方面似乎也有点蠢蠢欲动。
    奈何话都脱口说了出来,也不好直接收回去。
    只得应上句。
    “我还是先打个电话。”
    后面尚未来得及离开的刘新杰,将这幕看在眼里,对徐铭的敬佩顿时又上一个台阶。
    “师弟还真是香饽饽啊!”
    暗自感慨下,觉得都快能比上唐僧肉。
    被学弟学妹视作偶像也就罢了,在教授院士层次中依旧深受大家喜爱。
    这是多少研究生梦寐以求的事。
    ……
    徐铭接到导师的电话,虽没具体讲清楚,他还是暂时停下手上动作过去。
    因为接电话时,刚好在楼下自己的课题办公室,前后不过是上个楼梯的事情。
    没多久便来到导师办公室。
    看到里面还有其他熟人后,立刻主动打起招呼。
    “唐教授您好。”
    说完看向导师询问道:“导师您找我是有事安排吗?”
    闻言张鲁平也很利索,直接把刚才的情况,详细告诉给徐铭。
    “总之这事你自己考虑就好,不用有压力。”
    “你们的工作只是涉及相场模型预测,不会耽误你太多的时间。”唐亚愚跟在张鲁平话后面急忙补充一句。
    与此同时。
    徐铭则陷入到思考状。
    元旦假期的时候,他成功让物理学科提升到3级,因增加的空间想象能力对量子力学和拓扑这块,涌现出不小的兴趣喜欢在脑海中构建。
    以至于这几天,也没有停止对物理的研究。
    因此得知是凝聚态物理诺奖级别项目,心里面他还是有些感兴趣的。
    不过听到只负责数学层面的相场模型预测,则稍微显得比较遗憾。
    但最终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没问题。”
    听到这个答案,脸上笑容最盛的,毫无疑问要属沙发上面的唐亚愚教授。
    闻言可以说直接猛地站起身,忙开口提醒。
    “按照目前的安排,等年后相场模型预测正式开始。”
    “当然这几天你要是感兴趣,也可以随时去我们项目组熟悉情况。”
    “好的唐教授。”徐铭点点头表示知晓。
    待情况进展到这里,唐亚愚也不再过多逗留,向张鲁平说了几句道谢的话率先离开。
    心思都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项目上。
    根据这点也能感觉到,眼下他们确实面对着不小的技术性难题。
    当办公室内只剩下徐铭和刘新杰,张鲁平将目光重新放到徐铭身上,语气比较关心的询问起课题近况。
    “怎么样,课题还顺利吗?”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注意劳逸结合。”不等徐铭回答就有接上两句。
    “放心吧导师,我自己知道分寸,目前已经有了思路。”
    徐铭闻言则是如实回答,讲出这段时间针对多尺度解析筛法优化的进展。
    本来张鲁平是出于对自己学生的关心,压根没去想孪生素数猜想研究的如何,结果突然听到徐铭这么说,顿时脸上涌现出惊喜之色。
    “那就好。”
    他可不会忘记,当初徐铭撰写毕业论文,构建新的数论筛法工具,正是在确定了方向之后,很快完成多尺度解析筛法并证明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问题。
    如果按照同样的情况去考虑,那说不定徐铭真有可能证明孪生素数猜想。
    届时势必在数论界引起更大轰动。
    有望角逐国际数学奖项。
    脑海中快速闪过这些念头画面,他脸上堆满着笑容同徐铭接着往下说。
    “有什么问题随时向院里提,就算我解决不了还有田院士呢。”
    “知道了导师。”徐铭点头应声。
    说完他也不再久待,随即走出办公室,准备返回楼下继续推导孪生素数的积分表达式。
    而刘新杰则跟在徐铭后面,来到楼道时主动与其搭话表示感谢。
    “那个……徐铭谢谢你,我的论文通过了。”
    徐铭闻言驻足停下脚步,转过身看向刘新杰,嘴角浮现微笑进行回应。
    “不用这么客气,大家都是同门,本应互相交流探讨。”
    后者刘新杰则猛地点头。
    ……
    接下来几天,越发临近春节假期,学校里不少项目课题的进度开始有所放缓。
    更多是对整个学期研究成果的总结。
    徐铭本想尽快推导出,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关于孪生素数的最优积分表达式。
    但由于数值计算验证不成功,只得重新更换思路。
    恰巧在这个时候,唐亚愚发来消息,说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要召开项目总结组会,想到年后还要配合他们进行相场模型预测,便索性过去物院那边当个听众熟悉下。
    1月16日,周五。
    徐铭之前没少来物院这边听课,对各栋楼的情况算是比较熟悉。
    按照手机上发来的地点,早上刚来到楼下,便看见道熟悉的身影冲他摆手。
    “徐师弟这边。”
    他立刻迈步向其走过去,近前不忘打起招呼。
    “李师兄。”
    时隔一段时间,再次和徐铭遇见,李由心里面相当来说是比较复杂的。
    当初两人首次见面,是在数院大一新生,物理必修课的课堂上,他对徐铭提前掌握力学知识感到非常意外。
    后面还特意向自己导师推荐,认为这种物理天才应该去物院才能发扬光大。
    结果短短一两年的时间,徐铭就在理论数学中的数论分支崭露头角。
    成为国际上的数学新星。
    连自家导师都不得不放弃挖人念头。
    没想到这次因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项目,竟拥有了合作的机会。
    “导师让我下来接你,我们先上去吧。”很快他暂时将脑海中的杂念抛到一边讲起正事。
    徐铭点头道:“好的。”
    路上李由倒没有保持沉默,反而详细为徐铭介绍起项目上的状况。
    徐铭从李由口中得知,唐亚愚除了是燕京大学物院特聘教授长江学者,还兼任着箐华大学物理博导,并且关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也是由燕京大学和箐华大学双方共同主导进行。
    项目成员足有数十人。
    丝毫不夸张的讲,这是他迄今为止接触的,参与人数最多的项目。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虽规模更庞大,但燕大方面的联合技术实验室人员有限。
    很快他和李由走进报告厅内,伴随其余人员和几位教授全部到场,放眼环视一圈显得周围黑压压的。
    让他有种参加国际数论会议的感觉。
    唐亚愚在人群中瞧见徐铭的身影后,在项目总结组会开始前主动为其介绍。
    顿时引起大家的热烈欢迎。
    虽说徐铭不是物院的人,但知名度却辐射两个大学。
    不过徐铭由于今天主要是旁听,仅起身同大家打声招呼便保持起沉默。
    而当总结组会正式开始,唐亚愚却和另一位来自箐华大学的教授,在是否使用相场模型方法上起了争执。
    ……
    (本章完)
    (/bi/285558/17237513.)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