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11章 燕大年度学术之星【二合一】

第111章 燕大年度学术之星【二合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根据燕大历年传统,会在校内评选年度人物,用于表彰优秀的学生。
    正常来讲获奖人员都以博士为主,但今年却有例外。
    12月31,周一。
    晚上七点。
    百周年纪念讲堂。
    徐铭坐在前排,听着校领导在演讲台上致词,目光时不时向身后的倪明杰他们望去。
    宿舍里几个人得知他入选上年度人物,说什么也要过来参加颁奖典礼凑热闹,结果愣是比获奖的人还兴奋。
    待转回头后,视线又向两旁扫去。
    能看到几道熟悉身影。
    包括数学科学院的林伟师兄,以及信息与工程学部的郭昊强师兄。
    主要是奥运场馆无线定位系统项目圆满成功。
    伴随流程按部就班进展,很快来到奖项揭晓环节。
    当主持人念出名字,大屏幕上同步播放,获奖者所取得的各项成绩。
    上台后由学院主任或院长颁奖。
    徐铭看着林伟和郭昊强先后上去领奖,各拿到两万元奖金以及荣誉证书。
    而他显然是最后压轴。
    “接下来由周校长为我们揭晓,本年度学术之星奖项获得者名单。”
    很快主持人念完流程稿子,燕大现任校长起身走到演讲台公布获奖者姓名。
    “今年的学术之星是……”
    “来自数学科学院的本科生徐铭同学,请上台领奖。”
    几乎是话音落下瞬间,台下顿时响起热烈掌声,有些人更是高声大喊徐神。
    显然如今徐铭在学校的知名度,已经达到很高程度。
    尽管在一众博士里,突然出现一个本科生,却没有任何一个人质疑。
    毕竟屏幕上那大串的成绩,纵使普通教授都难相比。
    证明加权格拉姆矩阵新不等式,在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发表首篇SCI论文。
    拿到无线通信汇刊顶刊一作。
    参与奥运场馆定位系统模型算法开发。
    构建出一种新的多尺度解析筛法,成功解决斐波那契数无穷性问题。
    论文在数学年刊发表,引起数论界火热讨论。
    徐铭参加今天的年度人物颁奖前,就已经从自己导师那里知道相关奖励,除十五万个人现金奖励外,还包括三十五万科研经费以及博士全额奖学金。
    比着校内其他顶刊论文奖金,已然能称得上丰厚。
    主要还是碍于他在本科生取得如此成果,以及论文促进了数论领域的发展。
    他站起身迈步朝台上走去,整个人始终稳重,并未因此出现太大的情绪波动。
    毕竟他给自己规划的目标,可是获得菲尔兹奖。
    眼下燕大学术之星确实不算什么。
    “学校为你骄傲。”
    “期待你今后取得更耀眼的成绩,为学校国家争光。”
    “谢谢校长。”徐铭接过学术之星奖杯证书礼貌回答。
    而与此同时,台下的倪明杰和蒋旭等人,满脸兴奋纷纷掏出手机拍照记录这刻。
    “太帅了。”
    “不知道以后我有没有机会拿到年度人物。”
    “这是铭哥的高光时刻啊。”
    朱志轩跟在两人后面忍不住感慨,发自内心为徐铭获得的荣誉高兴。
    如果放在以前,他或许会对徐铭表示羡慕,但自从知道本科毕业论文被数学年刊接受,并得到了数学界多位顶尖专家的高度称赞,便深刻认识到这种成就是绝非其他人能够企及和相比的。
    只能用简单四个字总结。
    羡慕不来。
    然而正当他想到这里,却听蒋旭接过话茬回复。
    “应该说今天的年度人物颁奖,以后恐怕就是徐铭人生中最不值一提的高光。”
    “我相信徐铭能够在数学领域越走越远,肯定不会止步不前。”
    “你说的很对。”朱志轩反应过来忙点头肯定。
    最近随着徐铭那篇论文的热度扩散,国内不少媒体论坛中也都有人讨论。
    虽然大部分都为国内出现数学天才高兴,却有些人消极表示担忧。
    认为太多天才都是昙花一现,很难真正成长起来不断创造出学术成果,能拿到菲尔兹奖的概率不大。
    他们在浏览到后,对此种言论则是嗤之以鼻。
    作为徐铭的同寝室舍友,这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说是亲眼见证了徐铭的崛起。
    从和大家一样的普通新生,快速成长到现在程度。
    其天赋只能用恐怖形容。
    加上面对一些媒体的采访申请,徐铭果断选择拒绝仍旧沉浸在学习上,无论怎么看都是潜力无穷。
    就这样。
    待年度人物评选颁奖典礼正式结束,大家并未直接离开百周年纪念讲堂,反倒是自由交流起来互相祝贺。
    其中林伟和郭昊强动作最快,近前后主动搭话。
    “恭喜徐师弟。”
    徐铭脸上堆着和煦笑容,闻言开口同两人交谈起来。
    “师弟也恭喜两位师兄获得年度人物。”
    正交谈着同样在讲堂的刘新杰,聚过来分别向两位师兄送上祝贺后,目光落在徐铭身上却神色略显复杂。
    那天看到学校发布的公告喜报,因早就知道徐铭的论文深受导师和院士喜欢,顺利被数学年刊接受发表属于是很正常的事情。
    没有表现出太大惊讶。
    直到瞧见徐铭居然拿到直博资格,这才情绪有些五味杂陈不知该怎么开口。
    本来自己还有着师兄的身份,为能有一个可以抱大腿的天才师弟感到高兴,结果现在眼看师弟变师兄,毕竟明年徐铭就属于博士生了。
    稍微顿两秒才发言打开话匣子。
    “恭喜师弟……不对……以后应该喊徐师兄了。”
    徐铭将刘新杰的话听进耳中,他倒没有多想,直接顺着着话茬回答。
    “刘师兄早就是导师的学生,还是喊我师弟吧。”
    将这话听进耳中,刘新杰脸上顿时浮现笑容,对自己这个天才师弟感到越发认可。
    徐铭话音才刚落下,突然看到导师走过来,于是连忙主动打招呼。
    “导师。”
    身旁的林伟和刘新杰则紧随其后。
    至于郭昊强,则是称呼上一句张教授。
    “我过来是再告诉你个好消息。”张鲁平目光聚焦在徐铭脸上挂着笑容沉声说。
    面对自己带的学生中成就最好的一个,张鲁平眼睛中除了满意便没有其它情绪。
    尤其此次论文在数论界火了后,徐铭能戒骄戒躁拒绝媒体记者的采访,依旧按部就班执行学习规划,这种品种有时候比天赋更加重要。
    毕竟年轻人面对出名的诱惑,可很难能把控住。
    往往刚有点成绩,便呈现出飘飘然姿态,以至于陷入自大最终泯然众人矣。
    说起来他看到伊万尼克和陶哲学评价,还真担心徐铭会出现这种情况,从而丧失对数学的发自内心喜爱。
    毕竟那可是全球顶尖数学加赞赏。
    陶哲轩更是把自己数学界莫扎特的名号,都主动让给了徐铭。
    好在徐铭的表现让人非常满意,面对数学和编程算法依旧保持着谦逊。
    甚至变得更加用功。
    毫无疑问张鲁平的这句话,成功挑起大家的兴趣。
    都对所谓好消息表示好奇。
    刘新杰最先按耐不住,主动开口替徐铭询问。
    “导师。”
    “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徐师弟?”
    “是关于这次奖励的。”张鲁平没卖关子解释道:“学校打算在原有奖励的基础上再拿出两张门票。”
    “门票?”徐铭短暂怔了下。
    旁边的林伟和郭昊强同样一头雾水。
    想不出两张门票,算什么年度人物学术之星的奖励。
    但此念头刚在脑海中浮现两秒,就被张鲁平接下来讲的一句话给惊到。
    瞬间集体瞪大眼睛,丝毫不掩饰脸上的羡慕。
    “应该说是奥运开幕式的现场资格。”
    徐铭自然对明年鸟巢的奥运会开幕式不陌生,何况他还参与了场馆内的无线定位系统。
    很清楚现场资格的珍贵。
    根据鸟巢内部容量,现场总共只有九万个名额,大部分都是给国际奥委会和各国代表以及赞助商,公众想要拿到门票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甚至从某种方面来说,有钱都买不到。
    正当他念头停留在这里时,只见张鲁平话音不落又继续往下补充。
    “咱们学校作为奥运项目的合作方,奥组委方面给分配了一些荣誉票。”
    “因你对核心场馆无线定位系统有突出贡献,又在数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所以学校决定给你个人两张奥运会开幕式的门票。”
    “除不能私下售卖外可以自行分配。”
    将导师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铭颇感意外,没想到还有这种特殊奖励。
    由于张鲁平还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在说完这件事情后并未过多逗留,很快打了声招呼便提前离开讲堂。
    倪明杰等人从后排座位走过来,刚好听见张教授讲奥运会开幕式门票的事。
    这下则不得不羡慕。
    于是后面几人针对门票的事进行一番讨论,纷纷肯定其具有的特殊价值。
    ……
    伴随年度人物颁奖圆满落幕,时间也进入到一月份。
    距离春节还有一个月。
    在本学期仅剩下的日子里,徐铭更多是在研究关于卫星导航定位相关的文献,希望能想办法解决多路径抑制问题实现项目进展。
    毕竟海外媒体和相关领域专家,都在盯着国产北斗卫星导航项目。
    不认为能够成功。
    而这倒是使得信息学科经验值实现稳定增长,估摸着再有一段时间便能提升到3级。
    转眼临近年关,学校期末考试结束,正式进入假期。
    徐铭因暑假担任郑以中教授的助教,以及为撰写毕业论文没有回家,这次自然不会另外耽搁时间,放假第一天便和陈璐一起乘坐火车返回东坪县。
    值得一提的是,父母已经搬进新房,并且打算今年首次在县城过年。
    对此徐铭倒无异议。
    晚上收拾好自己的房间和东西,便拿出建模竞赛学校颁发的荣誉证书和奖杯。
    谁让父母最喜欢收集这些东西摆放起来。
    刚开始徐建国和吴秀兰两人,虽脸上堆满喜色,表情还算属正常范围。
    直到徐铭说出直博和奖金的事情,夫妻俩才大吃一惊猛地从沙发上站起来。
    几乎同时开口确认。
    “多少?”
    “博士生?”
    他们两个人实在无法想象,自己儿子怎么刚在燕大上了一年多的学,就直接要成为博士生了,要知道不夸张的讲这在全东坪县都找不到多少。
    还有便是那高额奖金。
    以前考上理科状元学校和县里给钱,还有老板送房也就算了。
    起码能听到类似的事。
    结果哪能知道到了大学也这么赚钱,他们俩开这一年馄饨店赚的都不如儿子奖金高。
    待情绪稍作平复接受之后,脸上才重新挂上喜色。
    “儿子马上要当博士,这么高兴的事必须庆祝,我把放的那瓶茅台拿出来咱们喝两口。”
    徐建国说完立刻朝里屋的柜子走去。
    徐铭把这幕看在眼里,知道用不到两天,估计附近街上都要知道他要读博士的事情,不过父母如此高兴倒也属于是正常的事情。
    至于沙发上的吴秀兰女士,则想到什么对儿子特意嘱咐了句。
    “家里不缺钱用,以后老屋就算重建,有我和你爸两个人过问就行。”
    “你的钱留着在燕京买房子。”
    “到时候和璐璐成家工作能方便不少。”
    看着母亲这满脸认真的模样,徐铭哭笑不得,没想到这就认上儿媳了。
    他没往下接话,转念说起那两张奥运门票,要是父母想去刚好能到燕京转转。
    结果吴秀兰女士当场表示道:
    “你在燕京正好带着璐璐去看啊,我和你爸有电视也不想关店出远门。”
    “这么懂事漂亮又知根知底的姑娘可不能错过。”
    “暑假人家回来,可是替你小子给店里帮了不少忙。”
    徐铭知道父母这是认定了陈璐,只好等哪天问问陈璐愿意不愿意去。
    搬进新房徐铭又专门租了台电脑,假期里大部分时间依旧在上网查阅资料,至于和钱宏杨慧娟他们也聚了次。
    刚见面就被两人追问新闻上的事,显然看到了关于那篇论文的报道。
    得知详细情况都吃惊的说不出话。
    很快阖家团圆的除夕过去,来到元宵佳节。
    就在年后开学准备返校时,徐铭却突然收到一封来自海外的邮件……
    今天耽误了,明天多更,求订阅。
    
    
    (本章完)
    (/bi/285558/17237528.)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