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98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科举放牛班,童生夫子教出进士三千 > 第283章 王北辰

第283章 王北辰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宣读完上一学年的获奖学童名单,陈凡继续进行下一项议程。
    “县试三年两考,去年已经考了一次,今年还有一次。”
    “错过了这一次,那就要等后年了!”
    “因为弘毅塾初办只有半年时间,且学童中大多都是懵懂初学,故而我与海夫子、郑夫子商量了一下,建议以下学童可以参加今年县试!”
    “名单如下:”
    贺邦泰、薛甲秀……
    随着陈凡口中的名字一一念出,被念到名字的学生“家长”自然有种高人一等的感觉。
    而其他家长则心中“羞惭”,甚至已经有人尴尬地坐不住,屁股在凳子上开始扭动了。
    这其中,尤其以王大牛这些穷苦人家为甚,与他们同坐的,不少都是府县有官身的官员,要么也是举人、生员;再不济也是李进这样的吏员。
    王大牛自打进门后,就生怕自己的脏鞋玷污了教室,更怕那些老爷们瞧他们不起。
    自打进门后,他们便自觉坐在塾堂最后,既扭捏,又浑身不自在。
    听到县试名单时,每个人都幻想着自家孩子能在名单里。
    但一看到那些官员士绅的背影,他们又自惭形秽,觉得自家孩子毕竟底子太薄,跟人家如何相比。
    比如王大牛,别看他平日里见到士绅恶吏,也是敢呲牙的。
    但那毕竟是底层人不得已的抗争手段罢了。
    其实他内心里也是羡慕那些读书做官之人的。
    当他听到一个个官员士绅家的子弟名字被陈凡念出,心里虽然有了准备,但还是忍不住失落不已。
    就在这时,陈凡念道:“徐拯、王大力……”
    听到这时,陈凡的目光看向塾堂最后,既期待又畏缩的歌舞巷街坊们。
    他本以为念到“王大力”三个字时,这些人会激动一番。
    谁知过了半晌,这些人却半点反应也没有。
    他不由加重声音道:“王大力!”
    说完,他的目光也朝王大牛的方向看去。
    这时,整个塾堂里,那些官员、士绅、吏员也转过头去,顺着陈凡目光的方向看向王大牛。
    王大牛浑身的血一下子涌到脸上,这时方才想起“王大力”似乎是他给儿子“牛蛋”起的大名。
    可他们这些人家,“牛蛋”、“牛蛋”早就叫惯了,哪里还记得什么大名。
    “大牛哥,陈夫子说的是你家牛蛋?”
    “是啊,大牛哥,我记得牛蛋小时候,你给他起了个大力的名字吧?”
    几个街坊神情激动地看着王大牛,仿佛陈凡念到的是自家孩子的名字。
    王大牛闻言,整个人已经全懵了。
    陈凡看着他微笑道:“大力这段时间以来很用功,我准备先将他调整到丙班,且准备让他试一试这次县试,王大哥,你怎么看?”
    王大牛恍惚地站起,结结巴巴道:“全,全凭夫子决定。”
    陈凡微微一笑:“嗯,那便试一试吧,不过王大力这个名字似乎不妥!”
    陈凡的话音刚落,塾堂里众人发出善意的笑声。
    王大牛听到笑更加窘迫了:“陈夫子,我,我们都是不识字的,起名也是图叫着顺口。请夫子为牛蛋重新起个名字!”
    “嗯!”陈凡想了想笑着道:“叫王北辰如何?”
    “北辰?”王大牛哪里知道好不好,连忙点头道:“谢过夫子给牛蛋赐名!”
    这时,代替陈湘来的那个千户所经历司经历笑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陈夫子给你家孩儿起了这么好一个名字,你回去后可要备上厚礼感谢一番陈夫子了!”
    说完,他笑着看向陈凡,一脸恭维的笑。
    陈凡没有理他,而是笑着对王大牛道:“此言正如这位大人所言,“北辰”出自《论语·为政》,我是希望将来王北辰能够像他父亲一样,成为一个正直、德行高尚的领袖。”
    王大牛手足无措,在众人提醒下,这才转出来,但他又不知道众目睽睽之下朝陈凡施什么礼节。
    倒是这小王北辰到底是读书明礼了,眼看着父亲为难,他也转了出来“咕咚”一下子跪在地上。
    “今感师恩,如沐春风,将来所学报师恩,幸不辱教!”
    众人一听这贫家小子如此机灵,顿时心生好感,且王北辰话中的每一个字都是语出有典,众人纷纷赞叹这小子给他爹争气。
    再转念一想,这到底还是人家陈夫子宅心仁厚。
    看那汉子的打扮便知道家中贫寒,能不能吃饱饭都是问题,陈夫子还能将这种人家的孩子教到如今这般地步,属实是……
    看到这一幕,很多代替上官、主家来弘毅塾参加家长会的人,此刻也萌生了将家中适龄的后辈送来弘毅塾的想法。
    经过这个小插曲,会议重新回到议程,陈凡道:“既然已经定下参加县试的学童名单,下面我给诸位说一说县试需要注意的事项。”
    “因为县试是小三试的起步,虽然在科举中最不起眼,但不知多少人止步于此,事关学童的前途和心智的发展,所以我希望参考人家都能重视起来。”
    “哈哈,陈夫子,你放心,知府大人定会重视的。”
    “没错,我谢家回去之后便着手准备!”
    “今天回去我就请郎中给王瑛开些安神健脑的药来!”
    ……
    看着七嘴八舌的众人,陈凡笑道:“无需如此紧张。”
    “我还是先给大家说一说县试的规矩吧,我知道你们中大部分人家对科举都不陌生,但照顾到个别家庭,希望大家还是能认真聆听,先从了解规矩开始重视起来。”
    刚刚还有些不以为然的众人,尤其是几个官宦之家派来的人,此刻顿时收敛心神,不敢再胡乱说话了,甚至有人拿出了笔墨纸砚,准备记下要点,回去交差。
    见众人准备好了,陈凡这才说道:
    县试是童子试的初考。
    我大梁设科之法为士子起家,应童子试,必有籍。
    应考之人为本县境内具有儒、官、民、军、匠、医之籍的士子。
    “这次参考的人中,都是符合条件的,这点自不必多说。”
    “本县人不得去他县应试,所以籍贯不在本县的,二月初,我弘毅塾便给假,让不在本籍的考生各自回籍赴考。”
    (/bi/374602/36878225.)
    。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